快注水活门茶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7481发布日期:2019-02-22 21:4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快注水活门茶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保温杯内置的茶隔,特别是一种快注水活门茶隔。



背景技术:

保温杯等茶具为了能够在喝茶时隔挡茶叶,通常在杯内设有可拆卸的茶隔。茶隔底部的板体设有过滤孔,可以防止在喝茶水或倒出茶水时出现茶叶随同茶水一起流出的现象。所以,既有技术中茶隔的漏水底板过滤孔通常设计的较小,以更好地阻挡茶叶;但是,在向杯中注水泡茶时,会因为过滤孔过于细小而致使开水不能快速注入杯内,还经常会因为开水在茶隔上面停滞而溢出,但其时杯中还处于未注满状态。既往技术中为了解决茶隔停水问题,通常采用调大过滤孔的孔径,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会降低漏水底板对浮茶的阻挡效果,尤其是一些碎茶末会从过滤孔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保温杯泡茶注水时茶隔易停水乃至开水溢出烫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茶隔底部开设门洞,并在门洞处的漏水板边部安装可向下翻转地注水门板,并通过扭力弹簧控制注水门板复位,使得注水门板在注水时自动开启及注水后自动关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注水活门茶隔,包括环形侧壁及其一体连接的圆形漏水板,漏水板上开设有门洞,门洞处设有可向下翻转的注水门板,注水门板与漏水板铰接并与门洞配合。具体的,所述茶隔整体呈底面带过滤孔的直口盘。

进一步,所述注水门板与漏水板铰接处设有销轴,销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控制注水门板在注水时受压自动开启,控制注水门板在注水后自动关闭。

进一步,所述漏水板远离铰接处的位置处设有限位构件,限位构件配合销轴以及扭力弹簧限位注水门板与漏水板处于同一平面或平行紧贴状态。所述限位构件的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对注水门板限位即可,如片状、柱状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皆可。

进一步,所述限位构件与漏水板焊、铆的紧固连接或者周向转动的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漏水板与注水门板由带有扭力弹簧的合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漏水板与注水门板铰接处呈卷耳式结构:漏水板于门洞边部以及注水门板边部各设有一对同轴的卷耳,漏水板和注水门板的卷耳交错设置且通过穿过卷耳的销轴连接。所述卷耳为漏水板和注水门板的边部由冲压、弯曲形成的管状或非封闭管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漏水板与注水门板铰接处或呈户枢式结构:漏水板于门洞边部以及注水门板边部各设有一对耳板,耳板上皆开设有轴孔,销轴穿过漏水板和注水门板的轴孔连接漏水板和注水门板。耳板由漏水板和注水门板的边部冲压并折弯90°形成。

进一步,所述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钢丝拉手、舌形卡子,注水门板和漏水板上设有过滤孔。

进一步,所述注水门板和缺口呈扇形、方形、半圆形、弦切圆形或动物造型。

在使用配备了本实用新型茶隔的保温杯泡茶注水时,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冲击注水门板,注水门板压迫扭力弹簧而向下翻转一定程度,水流可以从暴露出的缺口处快速流入杯内。当注水结束后,注水门板在扭力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封闭门洞。茶叶泡好之后,饮者倾杯饮茶时,带过滤孔的注水门板配合漏水板滤过茶水并隔离浮茶碎末。由于注水门板受到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自动保持与漏水板平齐的状态,也就不会有茶叶从门洞处漏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跟设置老式茶隔的保温杯内相比,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重新设计注水通道,实现泡茶注水不停水,有效预防了注水时开水溢出烫手的现象,而且漏水板和注水门板上的过滤孔的孔径可以设计成很小,以保证隔离茶叶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在保证茶隔对浮茶碎末的阻挡效果不降低的基础上,提高了注水泡茶效率,实用性较强,可以广泛应用于玻璃双层杯、不锈钢保温杯,给亿万饮茶群体带来便利。茶道本心在于仁,在于智,呵护天下饮者,是居士的追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设有注水活门的茶隔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茶隔仰视状态下的注水活门与漏水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设有注水活门的茶隔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茶隔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漏水板和注水门板卷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设有注水活门的茶隔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注水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注为:环形侧壁1,漏水板2,注水门板3,销轴4,扭力弹簧5,耳板6,钢丝拉手7,过滤孔8,限位板9,带扭簧的合页10,舌形卡子11,卷耳12,卷边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快注水活门茶隔,包括环形侧壁1及其一体连接的圆形漏水板2,环形侧壁1顶部设有卷边13,漏水板2上开设有半圆形门洞,门洞周边的漏水板处通过设有扭力弹簧5的合页10与注水门板3连接,漏水板2远离合页10处设有限位板9,注水门板3与门洞配合,注水门板3与门洞配合,限位板9配合合页10限位注水门板3与漏水板2处于同一平面或平行紧贴状态。所述漏水板2和注水门板3上设有过滤孔8,所述环形侧壁1上钻有两个小孔,有弧形钢丝拉手7两端的弯头分别伸进小孔与环形侧壁1铰接。环形侧壁1外壁处有向外冲压出用于卡接杯具杯壁的舌形卡子11。

实施例2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快注水活门茶隔,包括环形侧壁1及其一体连接的圆形漏水板2,环形侧壁1顶部设有卷边13,漏水板2上开设有方形门洞,漏水板2于门洞边部以及注水门板3边部各设有一对同轴的卷耳12,漏水板2和注水门板3的卷耳12交错设置且通过穿过卷耳12的销轴4连接,销轴4上套设有扭力弹簧5,漏水板2远离卷耳12处设有限位板9,注水门板3与门洞配合,注水门板3与门洞配合,限位板9配合销轴4和扭力弹簧5限位注水门板3与漏水板2处于同一平面或平行紧贴状态。所述漏水板2和注水门板3上设有过滤孔8,所述环形侧壁1上钻有两个小孔,有弧形钢丝拉手7两端的弯头分别伸进小孔与环形侧壁1铰接。环形侧壁1外壁处有向外冲压出用于卡接杯具杯壁的舌形卡子11。

实施例3

如图6、图7所示,快注水活门茶隔,包括环形侧壁1及其一体连接的圆形漏水板2,环形侧壁1顶部设有卷边13,漏水板2上开设有方形门洞,漏水板2于门洞边部以及注水门板3边部各设有一对冲压并折弯90°的耳板6,耳板6上皆开设有轴孔,销轴4穿过漏水板2和注水门板3的轴孔连接漏水板2和注水门板3。销轴4上套设有扭力弹簧5,漏水板2远离销轴4处设有限位板9,注水门板3与门洞配合,限位板9配合销轴4和扭力弹簧5限位注水门板3与漏水板2处于同一平面或平行紧贴状态。所述漏水板2和注水门板3上设有过滤孔8。所述环形侧壁1上钻有两个小孔,有弧形钢丝拉手7两端的弯头分别伸进小孔与环形侧壁1铰接。环形侧壁1外壁处有向外冲压出用于卡接杯具杯壁的舌形卡子11。

茶隔由厚度0.4毫米的304不锈钢薄板剪切、冲轧冲压、拉伸等工艺形成的带有外翻边或卷边的直口盘状结构,它是一个俯瞰面为圆形、水平截面呈环形的直口盘,盘底开洞,具体的洞口形状各式各样,可迎合不同的消费者。舌形卡子设置于外翻边下的环形侧壁上;弧形的钢丝拉手由直径1毫米的钢丝制成,铰接的钢丝拉手可以拨平、抠起、拿捏、提、按,可以很方便的安取出或安装茶隔。

在使用装配有实施例1或例2、例3所述茶隔的保温杯时,泡茶注水时,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冲击注水门板,注水门板压迫扭力弹簧而向下翻转一定程度,水流可以从暴露出的缺口处快速流入杯内。当注水结束后,注水门板在扭力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封闭门洞。茶叶泡好之后,饮者倾杯饮茶时,带过滤孔的注水门板配合漏水板滤过茶水并隔离浮茶碎末。由于注水门板受到限位挡片儿的限位作用,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自动保持与漏水板平齐的状态,也就不会有茶叶从门洞处漏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