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防割手型削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542发布日期:2019-05-11 00:3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防割手型削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料器,具体说是一种家用防割手型削料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菜品的原料进行加工(如切丝或切片),但现有的切丝或切片的工具,如常见的板式的刨丝刀虽然可以方便人们进行刨丝,但这种方式需要人们手持菜品原料,在处理的后期,菜品原料形状变小,人们拿在手上进行处理时,容易被刨丝刀割伤,如果扔掉处理的后期的菜品原料又浪费了食物,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防割手型削料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切丝或切片的工具在处理菜品原料的后期容易割伤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防割手型削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削刀盒及能插入圆筒形削刀盒并与圆筒形削刀盒内壁紧贴的圆筒形削刀,所述圆筒形削刀上均匀布设有多个矩形切口,所述圆筒形削刀盒上开有物料切削口,所述物料切削口的两侧设有弹性夹板;圆筒形削刀盒上还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圆筒形削刀一侧的圆形外周边缘上设有弧形的限位块,圆筒形削刀上还设有手动旋转装置,所述手动旋转装置包括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旋转盘,底板与圆筒形削刀的另一侧外周边缘相铰接,旋转盘可相对旋转盘旋转,旋转盘的顶面上还设有旋转把手,依靠手动旋转装置可推动插入圆筒形削刀盒的圆筒形削刀在圆筒形削刀盒内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切削口为矩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靠近圆筒形削刀盒的一端设有盖料盒,盖料盒通过盖料盒伸缩板与手柄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装置,盖料盒在扭力的作用下可扣置在物料切削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末端设有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侧面上设有拉绳,所述盖料盒伸缩板上设有拉勾,当将盖料盒从物料切削口上拉开时,拉绳可套在拉勾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还设有多个截面为弧形的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1)安全性高,不会在处理菜品原料过程中割伤手,也提高了处理菜品原料的效率;(2)能处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菜品原料,适应范围广;(3)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详细的部件结构标识图;

图3是图1中圆筒形削刀未装入圆筒形削刀盒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圆筒形削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虚线处放大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虚线处放大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圆筒形削刀盒、11-物料切削口、12-弹性夹板、2-圆筒形削刀、21-限位块、22-矩形切口、3-盖料盒、31-扭力弹簧装置、 32-拉勾、4-手柄、41-拉绳、42-挂环、43-防滑槽、5-手动旋转装置、51- 底板、52-旋转盘、53-旋转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家用防割手型削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削刀盒1及能插入圆筒形削刀盒并与圆筒形削刀盒内壁紧贴的圆筒形削刀2,所述圆筒形削刀2上均匀布设有多个矩形切口22,所述圆筒形削刀盒1上开有物料切削口11,所述物料切削口11为矩形或椭圆形,所述物料切削口11的两侧设有弹性夹板12,弹性挡板12可控制物料切削口11的大小,将物料放入物料切削口11时,弹性挡板12即可夹住物料,以防止物料四处摆动;圆筒形削刀盒1上还固定连接有手柄4,为了便于挂放,所述手柄4的末端设有挂环42,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手握在手柄上打滑,所述手柄4上还设有多个截面为弧形的防滑槽43。

所述圆筒形削刀2一侧的圆形外周边缘上设有弧形的限位块21,圆筒形削刀2上还设有手动旋转装置5,所述手动旋转装置5包括底板51及设于底板上的旋转盘52,底板51与圆筒形削刀2的另一侧外周边缘相铰接,旋转盘52可相对旋转盘52旋转,旋转盘52的顶面上还设有旋转把手53,依靠手动旋转装置可推动插入圆筒形削刀盒的圆筒形削刀2在圆筒形削刀盒内旋转,此时圆筒形削刀2即可对物料切削口11上的物料进行切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手柄4靠近圆筒形削刀盒1的一端设有盖料盒3,盖料盒3通过盖料盒伸缩板31与手柄4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装置31,盖料盒3在扭力的作用下可扣置在物料切削口11上,这样盖料盒3可起到进一步固定物料的作用,盖料盒伸缩板31的长度可调整。

所述手柄4的侧面上设有拉绳41,所述盖料盒伸缩板31上设有拉勾 32,当将盖料盒3从物料切削口11上拉开时,拉绳41可套在拉勾32上,这样方便了操作人员取放物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及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