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005发布日期:2018-08-07 22:00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鼠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一种有椅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椅”本是木名。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椅子按材质分类:实木椅、玻璃椅、铁艺椅、塑料椅、布艺椅、皮艺椅、发泡椅等。椅子按使用分类: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躺椅、专用椅等。

在现代生活中,椅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用具,在学习和工作中离不开椅子。人们外出吃饭时,一般都携带装物品的包,由于是女士更是出门必带包,但是吃饭的时候,并没有专门放置包的地方,一般是将包挂在椅背上,但是有些包并没有长的背带,只能放置在腿上,很不方便;餐馆的椅子一般是标准高度,但是客人的身高差别很大,很多时候椅子的高度并不合适太高或者太矮的客人使用,而通过气压调节高度的椅子因为成本太高,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使用方便的袋鼠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袋鼠椅,包括有椅子腿,所述椅子腿的上部设置有椅座,所述椅座的后部设置有椅背,所述椅座包括有过渡板和坐板,所述过渡板和坐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坐板的前下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卡持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调节架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的后上部、另一端卡持连接于卡持部,所述第二调节架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的前上部、另一端铰接于坐板的后下部;所述椅背的后部设置有置物袋。

作为优选,所述置物袋的为具有弹性的置物袋,所述置物袋展开时下部空间较大,所述置物袋的下部内置有松紧带,不用时,置物袋会自动收紧贴覆在椅背上。

作为优选,所述置物袋的侧面、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对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椅背的一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椅背后侧的下部和中部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条板,所述固定条板的两端皆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条板的一端铰接于椅背、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于椅背,椅背中部的固定条板贯穿上部的一对通孔,椅背下部的固定条板贯穿下部的一对通孔,使置物袋与椅背可拆卸连接,方便卸下置物袋进行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卡持部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坐板的下部,所述卡持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斜向上开口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皆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架位于第二调节架的内部,所述卡持部的长度小于第一调节架的长度,使第一调节架可以卡持在卡持部的卡槽内进行固定,调节第一调节架卡持的位置,可以调节椅子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椅子腿包括有前腿和后腿,所述前腿呈竖直设置,所述后腿的下部呈向后倾斜设置,所述椅背与后腿一体成型,使其结构稳定,所述椅背的上部呈向后倾斜设置,坐起来更加舒服。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卡持部、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使坐板的高度可以调节,且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由于设置有置物袋,可以放置包等杂物,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袋鼠椅的置物袋内放有物品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袋鼠椅的置物袋空置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袋鼠椅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参考图1-4,一种袋鼠椅,包括有椅子腿,所述椅子腿包括有前腿11和后腿12,所述前腿11呈竖直设置,所述后腿12的下部呈向后倾斜设置,所述椅子腿的上部设置有椅座2,所述椅座2的后部设置有椅背3,所述椅背3与后腿12一体成型,使其结构稳定,所述椅背3的上部呈向后倾斜设置,坐起来更舒服。

所述椅座2包括有过渡板5和坐板7,所述坐板7的前下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卡持部71,所述卡持部71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坐板7的下部,所述卡持部71上设置有卡槽711,所述卡槽711呈斜向上开口设置,所述过渡板5和坐板7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6,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包括有第一调节架61和第二调节架62,所述第一调节架61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5的后上部、另一端卡持连接于卡持部71,所述第二调节架62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5的前上部、另一端铰接于坐板7的后下部,所述第一调节61架和第二调节62架皆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架61位于第二调节架62的内部,使第一调节架61和第二调节架62的活动各不影响,所述卡持部71的长度小于第一调节架61的长度,使第一调节架61可以卡持在卡持部71的卡槽711内,由于卡持部71上的卡槽711设置有一个以上,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架61卡持的位置来改变坐板7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身高,使用方便。

所述椅背3的后部设置有置物袋4,所述置物袋4的为具有弹性的置物袋,所述置物袋4展开时下部空间较大,所述置物袋4的下部还内置有松紧带,不用时,置物袋4会自动收紧贴覆在椅背3上,使其更加美观,所述椅背3的后部设置有固定条板31,所述椅背3的下部和中部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条板31,所述固定条板31的两端皆设置有定位块312,定位块312位于置物袋4的内部,用来防止置物袋4向内滑动,影响使用。所述固定条板31的一端铰接于椅背3、另一端通过卡扣311固定于椅背3,所述置物袋4的侧面、靠近椅背3的一侧设置有两对通孔41,所述置物袋4的上下各一对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大小以刚好能使定位块312通过为宜,椅背3中部的固定条板31贯穿上部的一对通孔41,椅背3下部的固定条板31贯穿下部的一对通孔41,然后通过卡扣311将固定条板31固定在椅背上,使固定条板31可以固定置物袋4,置物袋4与椅背3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下置物袋4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卡持部、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使坐板的高度可以调节,且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由于设置有置物袋,可以放置包等杂物,使用方便。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