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滑可移动下落式取放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009发布日期:2018-10-16 17: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肥皂盒,具体为一种防水防滑可移动下落式取放皂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皂盒关于肥皂盒多采用单一盒体结构,而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较多或者需要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肥皂时,如内衣清洗肥皂,洗澡专用肥皂,洁面专用肥皂,儿童专用肥皂,普通洗衣皂等……不同类型的肥皂混放会增加其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容易导致肥皂消耗较快。但是现有肥皂盒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肥皂盒普遍存在浸水问题,肥皂在水中浸泡容易消融,增加了肥皂不必要的耗损;2、沾水后肥皂极其容易打滑,人体手去拿去的时候,由于手掌握取时导致肥皂受力不均而容易从手心虎口处滑落,导致很难取放;若不小心滑落到蹲式厕所下水孔,还容易堵塞管道。

人们拿取肥皂时一般都是通过手从肥皂盒的上开口去抓取肥皂,人体手有个掌心朝下去施力抓握肥皂的过程,此时一旦肥皂上还沾有水在拿取肥皂时,就会很容易出现打滑使得肥皂从手中滑落,随着肥皂体积越用越小,我们在用手或手指去抓握起肥皂时就会变得更不方便,如何使得肥皂拿取方便且拿取方便且肥皂不会打滑掉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水防滑可移动下落式取放皂盒,避免积水浸泡肥皂,同时方便取放,不会导致滑落,结构简单可靠,自动翻转复位,效果显著,方便移动使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防滑可移动下落式取放皂盒,它包括形成盒体的前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背板(4),所述盒体上方为敞口且下端设置有开口(11);处于盒体底部的开口(11)上方设置有可沿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板(7),转动板(7)被水平轴线分为两半中的一半末端配重大于另一半并使得转动板(7)重心偏向配重大的一侧,且配重大的一半处在背板(4)一侧,转动板(7)在密封静止时该配重大的一半与背板(4)内表面接触距离在0-10mm之间;盒体下方设置有限制转动板(7)继续下落的支撑块(8);盒体下方设置有底板(5)且底板(5)与前板(1)相交处设置有供手进出的所述开口(11)。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7)通过转动柱(91)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91)上方,设置有限制转动板(7)继续向上转动的限位柱(92)。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92)分别设置在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上,且距离转动柱(91)为1-3个转动板厚,且转动板(7)向上转动的最高位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71)非连续地设置在转动板(7)的末端,且挡板(71)间断处形成漏水槽(72);转动板(7)上可选地设置有若干漏水孔,且漏水孔设置在配重大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7)的配重大的一半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肥皂继续下滑的向上的挡板(71)。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部前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便于肥皂下落到靠近背板(4)一侧的导向板(12)。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12)为弧形结构,且弧形外圆朝向背板(4)一侧,弧形内侧紧贴前板(1)内壁形成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2)外侧设置有用于拼装的插头(21),对应的所述右侧板(3)外侧设置有与插头(21)对应配合的插槽(3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滑可移动下落式取放皂盒,避免积水浸泡肥皂,同时方便取放,不会导致滑落,结构简单可靠,自动翻转复位,效果显著,方便移动使用。

1、本发明采用上下均开口的肥皂盒,且上端放肥皂,下端自由下落肥皂的取放形式,在取肥皂时肥皂沿着转动板自由滑向手心,避免了人体手用力“抓、握”的动作,从而不会产生滑落现象。

2、本发明巧妙利用了转动板的两端配重不一致,即重心偏移问题实现转动板的自动复位,从而实现皂盒的密封盛装功能。

3、由于转动板在肥皂滑落的过程中被转动板的摩擦减缓了下落速度,使得肥皂的下落过程可控。

4、在肥皂的放入口处设置了导向板,便于肥皂下落过程减缓了速度,同时也将肥皂滑向背板一侧,便于转动板保持下沉的状态从而实现密封盛装。

5、采用了可以拼装的单体结构,方便组合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更加安全健康;而且采用分开盛装,避免肥皂相互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拼装组合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前板;2、左侧板;3、右侧板;4、背板;5、底板;7、转动板;8、支撑块;11、开口;12、导向板;

21、插头;31、插座;41、挂钩孔;71、挡板;72、漏水槽;91、转动柱;92、限位柱;9001、人体手;9002、肥皂;

a表示肥皂进入盒子时的状态;

b表示肥皂静止收纳在盒子内的状态;

c表示人体手拨动转动板后肥皂随着上移的状态;

d表示肥皂最终滑落到人体手心内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防水防滑可移动下落式取放皂盒,它包括形成盒体的前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背板4,所述盒体上方为敞口且下端设置有开口11;处于盒体底部的开口11上方设置有可沿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板7,转动板7被水平轴线分为两半中的一半末端配重大于另一半并使得转动板7重心偏向配重大的一侧,且配重大的一半处在背板4一侧,转动板7在密封静止时该配重大的一半与背板4内表面接触距离在0-10mm之间;盒体下方设置有限制转动板7继续下落的支撑块8;盒体下方设置有底板5且底板5与前板1相交处设置有供手进出的所述开口11。

本发明采用上下均开口的肥皂盒,且上端放肥皂,下端自由下落肥皂的取放形式,在取肥皂时肥皂沿着转动板自由滑向手心,避免了人体手用力“抓、握”的动作,从而不会产生滑落现象。本发明巧妙利用了转动板的两端配重不一致,即重心偏移问题实现转动板的自动复位,从而实现皂盒的密封盛装功能。开口11下方的底板5起到支撑合同避免晃动的作用,同时底板5还可以避免渗水外漏出盒体,避免盒体在移动时弄脏地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7通过转动柱91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91上方,设置有限制转动板7继续向上转动的限位柱92。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92分别设置在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上,且距离转动柱91为1-3个转动板厚,且转动板7向上转动的最高位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实践证明,由于转动板在肥皂滑落的过程中被转动板的摩擦减缓了下落速度,使得肥皂的下落过程可控。在该角度下,肥皂能较容易在转动板7上滑落出盒体的开口11处,滑行最佳,滑落到人体手9001中更加顺畅与平稳,不易滑脱手心。

优选的,所述挡板71非连续地设置在转动板7的末端,且挡板71间断处形成漏水槽72;转动板7上可选地设置有若干漏水孔,且漏水孔设置在配重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7的配重大的一半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肥皂继续下滑的向上的挡板71。如此,挡板71能挡住肥皂9002的继续滑动,如图2、图3所述,在转动板7向上运动,由b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过程中能防止肥皂9002从转动板7末端掉落,从而使肥皂9002只从转动板7的轻端滑出。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部前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便于肥皂下落到靠近背板4一侧的导向板12。在肥皂的放入口处设置了导向板,便于肥皂下落过程减缓了速度,同时也将肥皂滑向背板一侧,便于转动板保持下沉的状态从而实现密封盛装。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12为弧形结构,且弧形外圆朝向背板4一侧,弧形内侧紧贴前板1内壁形成中空结构。采用中空的结构,便于减轻重量,同时弧形密封结构能有效适应肥皂投放时从各个方向的投放均反弹到背板一侧;而且弧形中空结构能减振。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左侧板2外侧设置有用于拼装的插头21,对应的所述右侧板3外侧设置有与插头21对应配合的插槽31。采用可拼装结构,便于并排放置多个皂盒,方便盛放不同人群和情况下使用的肥皂,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避免不同种肥皂之间的相互接触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使用时,如图2、图3所示,肥皂9002从盒体上端的投入口投入盒内,可能接触到前板1内侧上设置的导向板12,在弧形导向板12的作用下,肥皂9002均会反弹到靠近背板4的区域,肥皂9002下落到转动板7上时即处在重心靠近背板4的一侧,转动板4保持重心不变,不会实现向上转动趋势;此过程即为图2中的肥皂9002由a状态到b状态过程(此过程中,可能由于下落的缘故,会出现后坐力反弹,但是不会导致转动板7向上翻转);

当需要使用肥皂9002时,单手并拢,手心窝起如图示状态,然后手心朝上,用手尖轻触转动板7靠近背板4的一侧,从而使得转动板7向上运动到转动板第二工位70状态,此时肥皂9002实现从b状态到c状态转移,处于c状态下的肥皂900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转动板7向下滑动,通过开口11后滑到人体手9001的手心中,肥皂实现从c状态到d状态,即实现了取肥皂的操作;而肥皂滑落后,手尖的力也随之消失,由于转动板7的中心靠向背板4一侧,因此转动板7实现复位转动,在最下端被支撑块8挡住然后静止,等待肥皂9002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