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巾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5093发布日期:2018-08-17 18:2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纸巾盒。



背景技术:

纸巾盒的目的是使用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纸巾不受外界污染,现在市面上的纸巾盒采用多种材质制作而成,例如塑料、纸、木质等,其通常的结构是一个壳体内设置腔体,并在腔体上开设开口,从开口处将腔体内的纸巾抽出;现有的纸巾盒由于其开口较大,在抽取纸巾后,剩余的纸巾容易落回纸巾盒内,下次抽取时,需要手从开口伸入纸巾盒内取,极不方便;在抽取时,有时第一张和第三张没有被完全切开,容易连接抽出好多张,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连续抽取并保证纸巾不会回落的纸巾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巾盒,包括底板以及顶板,在所述的底板以及顶板之间通过侧板支撑,所述的顶板、底板以及侧板之间围成用于盛放纸巾的腔体,在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可供抽拉纸巾的开口,在所述的开口旁设有相对的两个滚刷,所述的纸巾穿过两个所述的滚刷之间。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滚刷通过支架固定在开口旁,所述的支架具有弹性并将两个所述的滚刷向中间夹紧。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滚刷位于顶板的上部或者下部。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底板为可升降式结构。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侧板至少有三个,在所述的侧板内部设有设置齿条,所述的侧板与顶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在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促使侧板与顶板复位的扭簧,所述的底板位于侧板的齿条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底板的中部向上隆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通过在开口处设置滚刷能够在抽取第一张纸巾后将第二张纸巾夹住,能够保证第二张不会落回纸巾盒内,并同两个滚刷之间的夹紧力将相连第一张与第三张纸巾分开;并通过升降结构将底板抬升,当纸巾较少时,可方便抽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 2、顶板; 3、侧板; 4、腔体; 5、开口; 6、滚刷; 7、支架; 8、齿条; 9、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纸巾盒,包括底板1以及顶板2,在所述的底板1以及顶板2之间通过侧板3支撑,所述的顶板2、底板1以及侧板3之间围成用于盛放纸巾的腔体4,在所述的顶板2上设有可供抽拉纸巾的开口5,在所述的开口5旁设有相对的两个滚刷6,所述的纸巾穿过两个所述的滚刷6之间。滚刷6通过支架7固定在开口5旁,所述的支架7具有弹性并将两个所述的滚刷6向中间夹紧。支架7与滚刷6设置在顶板2的上部时,纸巾通过开口5后在通过两个滚刷6之间被抽出;支架7与滚刷6设置在顶板2的下部时,纸巾通过两个滚刷6之间后通过开口5被抽出;支架7设计为具有弹性,它将两个滚刷6向中间夹紧,纸巾被轻轻夹住,既能够保证纸巾不会回落纸巾盒,也能够将未切断的纸巾分开。

纸巾盒的底板1的中间部分隆起,能够保证纸巾方便抽取。

将纸巾盒的底板1设计为可升降式结构,其结构为:侧板3有4个围成腔体4,每个侧板3均与顶板2通过转动轴9连接并保证侧板3围绕转动轴9可转动,在转动轴9处设置扭簧,扭簧的作用使得侧板3向内运动,在4个侧板3的底部设置底板1;在4个侧板3的侧壁上设置齿条8,底板1位于齿条8上,并在齿条8上下运动。

底板1的升降过程为,将底板1向上顶起,底板1顺着齿条8的齿向上运动,当运动到指定位置之后,底板1位于齿条8的两个齿之间定位,实现底板1的升起;通过手动将侧板3向外扳起,让底板1向下落下,实现底板1的下降。

综上,滚刷6既实现夹住纸巾的目的,也实现了分离纸巾的目的;并且通过底板1的升降结构,实现底板1的升降,方便纸巾的抽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