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奶、暧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156发布日期:2019-03-15 19:2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奶、暧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奶器、调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暖奶器、调奶器用的一种调奶、暧奶器。



背景技术:

调奶器又称调乳器,最初的用途是温着凉开水,使其保持适合宝宝饮用的温度,用来冲奶粉喂食宝宝。调奶器的基本功能是恒定水温,故又称恒温调奶器。

宝宝的体质较弱,对饮用的奶水温度要求较高,温度太高会烫伤小朋友的食管和肠道,温度太低喝了又拉肚子,专用暖奶器为此而面世,主要用来对水、牛奶等其加热和保温,使其符合宝宝饮用的温度。基于暖奶器的加热和保温功能,暖奶器亦适用老年人群。但是现有的调奶器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传统家用调奶器烧自来水煮沸然后靠自然冷却时间非常长,宝宝饿了根本等不急,通常采用冷开水勾对或用风扇吹,冲奶时全靠妈妈用嘴试温合适后才给宝宝喝。

(二)传统家用暖奶器暖奶有两种方式,方式一:采用40度水恒温传热,这样将奶瓶内的奶热到40度相当慢;方式二:采用高温水传递热量,这样虽然将奶瓶内的奶加热到40度左右,但是温度容易超过40度,因为水壶内的水无法快速降温,这样容易导致奶瓶内的温度不断升高,直接会烫伤宝宝。

综上所述,目前,传统的家用调奶器、暖奶器使用不方便、而且调奶、暖奶速度慢。因此,传统的家用调奶器、暖奶器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家用调奶器、暖奶器使用不方便、而且调奶、暖奶速度慢、无法精准控温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调奶、暖奶速度快、能够精准控温的调奶、暧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调奶、暧奶器,包括壶体、奶瓶支架和底座,所述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壶体的壶口设有壶盖,所述底座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散热凹腔,所述底座上设有进风口、电路板和下耦合器,所述散热凹腔的内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散热凹腔的侧壁内设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导风风道,所述导风风道内设有散热风机,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散热风机、下耦合器电性连接,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发热装置和上耦合器,所述发热装置和上耦合器电性连接,所述壶体坐落于散热凹腔内,所述壶体与散热凹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上下耦合,从而接通壶体内的电路,电路板开始控制发热装置发热,发热装置开始加热壶体内的液体,直至将壶体内的液体加热到某一温度,电路板再启动散热风扇对壶体内的液体进行快速风冷降温,最终使得壶体内的热水或奶瓶内的奶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恒温,温度传感器时时检测壶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液体的温度反馈在显示屏上,并通过电路板的单片机精准控温。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底座上设有功能按键面板和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分别与功能按键面板、显示屏电性连接。用户通过功能按键面板控制本实用新型调奶、暖奶器工作,显示屏能显示出壶体内液体的温度。

所述上、下耦合器分别位于壶体底部的中央位置和散热凹腔的中央位置。

所述发热装置是发热线圈盘。

所述散热风机优选是离心风机,当然所述散热风机也可以是轴流风机。

所述壶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上耦合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时时检测壶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液体的温度反馈在显示屏上,并通过电路板的单片机精准控温。

所述出风口正对着壶体的壶腔,即出风口对准壶体的外侧壁周围吹风,气流快速带走壶体外壁上的热量,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所述散热凹腔的侧壁内按其周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导风风道,每条导风风道内均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凹腔的侧壁对应每条导风风道均设有出风口。因此散热凹腔四周散热风机朝散热凹腔内的壶体吹风,快速地带走壶体的热量,壶体内的液体能够快速得到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调奶、暖奶的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散热凹腔侧壁内的导风风道设置成两条,并且这两条导风风道的位置相对设置。这样也能满足本实用新型快速降温的功能需求。

所述出风口优选呈水平状,当然所述出风口也可以设计成竖直状。

所述奶瓶支架设于壶体内,所述奶瓶支架的上边缘坐落于壶体的壶口处,所述奶瓶支架与壶体的底部相离设置,从而保证奶瓶支架内的奶瓶与壶体底部的发热装置相离。

所述散热凹腔的深度≤水壶高度的四分之三。

所述散热凹腔的侧壁优选是呈圆环状,当然所述散热凹腔也可以设计成方环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沿散热凹腔的周向方向将导风风道设计成环状,多台散热风机环形设置在导风风道内,所述出风口呈环状,相对比独立的多条导风风道和环形分布的多个出风口,环状的导风风道能容纳更多的散热风机,而且环状的出风口的出风量更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降温的速度,缩短了本实用新型调奶、暖奶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散热凹腔的侧壁上设置导风风道和出风口,导风风道内设置有散热风机,每个出风口对准壶体的外侧壁周围吹风,加速壶体周围的空气循环,气流快速带走壶体内液体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这样大大减少了调奶、暖奶的时间,同时又能达到精确快速控温的目的,保证奶瓶内的温度可控40度,适合宝宝喝奶。

(二)还有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传感器时时检测壶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液体的温度反馈在显示屏上,并通过电路板的单片机精准控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奶、暧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奶、暧奶器处于调奶模式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奶、暧奶器处于暖奶模式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调奶、暧奶器,包括壶体1、奶瓶支架3和底座2,所述壶体1上设有把手11,所述壶体1的壶口设有壶盖15,所述底座2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散热凹腔20,所述底座2上设有进风口21、功能按键面板22、显示屏27、电路板23和下耦合器24,所述散热凹腔20的内壁上设有出风口25,所述散热凹腔20的侧壁内设有连通进风口21和出风口25的导风风道26,所述导风风道26内设有散热风机28,所述电路板23分别与功能按键面板22、显示屏27、散热风机28、下耦合器24电性连接,所述壶体1的底部设有发热装置13和上耦合器12,所述发热装置13和上耦合器12电性连接,所述壶体1坐落于散热凹腔20内,所述壶体1与散热凹腔2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耦合器12与下耦合器24上下耦合。从而接通壶体内的电路,电路板开始控制发热装置发热,发热装置开始加热壶体内的液体,直至将壶体内的液体加热到某一温度,电路板再启动散热风扇对壶体内的液体进行快速风冷降温,最终使得壶体内的热水或奶瓶内的奶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恒温,温度传感器时时检测壶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液体的温度反馈在显示屏上,并通过电路板的单片机精准控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下耦合器24分别位于壶体1底部的中央位置和散热凹腔20的中央位置。

所述散热凹腔20的侧壁呈圆环状,当然所述散热凹腔20也可以设计成方环状。

所述发热装置13是发热线圈盘。

所述底座2上连接有插头29。

所述散热风机28是离心风机,当然所述散热风机28也可以是轴流风机。

所述壶体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上耦合器12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时时检测壶体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液体的温度反馈在显示屏上,并通过电路板的单片机精准控温。

所述出风口25正对着壶体1的壶腔,即出风口对准壶体的外侧壁周围吹风,气流快速带走壶体外壁上的热量,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所述散热凹腔20的侧壁内按其周向方向设置有多条导风风道26,每条导风风道26内均设有散热风机28,所述散热凹腔20的侧壁对应每条导风风道26均设有出风口25。所述出风口优选是呈水平状,当然所述出风口也可以设计成竖直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散热凹腔20侧壁内的导风风道26设置成两条,并且这两条导风风道26的位置相对设置。这样也能满足本实用新型快速降温的功能需求。

所述散热凹腔20的深度≤水壶高度的四分之三。

所述奶瓶支架3设于壶体内,所述奶瓶支架3的上边缘坐落于壶体1的壶口处,所述奶瓶支架3与壶体的底部相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处于调奶模式时:首先将壶体内的水煮沸除氯,然后启动散热风机,利用风冷技术,针对壶体周围进行快速降温,并配备智能温控器将壶体内的水温快速降温并控制恒温在设定的40度(40度的温奶是最适合婴儿食用)。

本实用新型处于暖奶模式:首先将奶瓶支架放置于放有标准暧奶水量的壶体内,然后将奶瓶放置于奶瓶支架上,此时启动加热功能对奶瓶进行水热传导,当壶体内的水温达到40度以上恒定温度,此时启动风扇2针对壶体外侧壁周围进行风冷降温,并配备智能温控器及程序控制结合,最终将奶瓶内的奶快速暖奶到设定的40度。这样大大减少了暖奶的时间,同时又能安全保证奶瓶内的温度可控40度,适合宝宝喝奶。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相似,不同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台散热风机28,并且本实用新型沿散热凹腔的周向方向将导风风道设计成环状,多台散热风机28环形设置在导风风道26内。所述出风口25呈环状。相对比独立的多条导风风道和环形分布的多个出风口,环状的导风风道能容纳更多的散热风机,而且环状的出风口的出风量更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降温的速度,缩短了本实用新型调奶、暖奶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