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烤箱金属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011发布日期:2019-03-22 19:3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烤箱金属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烤箱金属框。



背景技术:

电烤箱分为家用电器和工业烤箱,家用烤箱可以用来加工一些面食,如面包、披萨、蛋挞、小饼干之类的点心,工业烤箱主要为工业上用来烘干产品的设备,如烘干机。

现有的电烤箱中外壳金属框仅仅设置百叶窗孔结构来完成散热,散热效果不佳,易造成电烤箱外壳金属框温度不断升高,当人体接触外壳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烤箱金属框,其散热效果佳,安全性能高。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烤箱金属框,包括金属框本体,金属框本体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有若干组第一散热通孔、第二散热通孔和第三散热通孔,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凹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固定设置有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一散热通孔呈百叶窗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二散热通孔和/或第三散热通孔呈六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二散热通孔和/或第三散热通孔呈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三散热通孔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散热金属片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三散热通孔对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片为阻燃石墨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片表面呈雾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散热通孔、第二散热通孔和第三散热通孔与金属框本体外部连通,可实现金属框本体内的热空气沿多个方向的散热风道排出至外部,散热效果佳,所述收容腔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散热效果优于金属框本体,热量可从金属框本体传递至所述散热片,进而所述散热片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空气,散热效果更佳,避免金属框本体的温度不断升高,使用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4,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烤箱金属框,包括金属框本体9,金属框本体9设有左侧板1和右侧板2,左侧板1和右侧板2分别设有若干组第一散热通孔3、第二散热通孔4和第三散热通孔5,左侧板1和右侧板2分别凹设有收容腔6,所述收容腔6固定设置有散热片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散热通孔3、第二散热通孔4和第三散热通孔5与金属框本体9外部连通,可实现金属框本体9内的热空气沿多个方向的散热风道排出至外部,散热效果佳,所述收容腔6固定设置有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的散热效果优于金属框本体9,热量可从金属框本体9传递至所述散热片7,进而所述散热片7将热量传递至外部空气,散热效果更佳,避免金属框本体9的温度不断升高,使用安全性更高。

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通孔3呈百叶窗孔结构,如此,金属框本体9内的热空气可通过第一散热通孔3固定方向排出至外部,达到散热目的,图3和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通孔4和第三散热通孔5均呈圆形结构,多种形式的散热通孔的设置,一方面可提高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外观,另一方面可使热空气可沿多个方向的散热风道排出至外部,在其他实施例,第二散热通孔4和/或第三散热通孔5还可设置成六边形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第三散热通孔5设置于所述收容腔6内,散热金属片设有第四通孔8,第四通孔8与第三散热通孔5对应连通,一方面,热空气依次通过第三散热通孔5和第四通孔8后排出至外部,另一方面,热空气通过第四通孔8与所述散热片7接触时,热空气中的部分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与外部空气接触,散热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的所述散热片7为阻燃石墨散热片,如此,所述散热片7同时具有散热功能和阻燃功能,可更好更快地吸热及散热,安全性更高。

本实施例的散热片7表面呈雾面结构,如此,散热片7表面粗糙,增大了散热片7表面面积,进而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