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铁质煎烤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1475发布日期:2019-06-13 15:40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铁质煎烤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烟烧烤炉的复合铁质煎烤盘。



背景技术:

烧烤食品是人类日常喜爱的休闲食品,烧烤食物的方式不仅能够体现食品的美味,而且还能增加生活情趣,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特别是在西方国家食物烧烤方式颇为流行。烧烤食物一般要使用烧烤炉,最原始的烧烤炉使用木炭燃料作为热源,在燃烧火焰的上方放置金属网格,使用时将沾有烤酱调料的食品置于金属网格上进行烧烤。此种烧烤炉存在以下缺陷:(1)燃料会产生烟雾,污染空气,不适宜在室内或者餐桌上使用;(2)燃烧火焰往往会灼烧食物,将食物烤焦而产生有害的致癌物质—焦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发明了电加热式无烟烧烤炉,电加热烧烤炉包括电加热管和金属烧烤盘,金属烧烤盘放置在电加热管的上方,使用时将待烤食物放在金属盘上进行烧烤,电加热烧烤炉体积小、无烟、又可在室内或餐桌上使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金属烧烤盘存在以下的缺点: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没有煎葱油饼、烧饼等的煎烤功能;不能将烧烤物排出的油脂及时排出,导致产生较大的油烟,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导热性能不够理想。因此,现有设计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兼顾食物煎烤两种方式、更健康且使用更方便的复合铁质煎烤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铁质煎烤盘,该复合贴纸煎烤盘主要包括一个长方形铁盘、以及与铁盘匹配的方罩。所述方罩盖在铁盘上,与铁盘构成相对密封的煎烤空间。所述铁盘内部采用复合层结构,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复合的导热铜层、铁质层、喷砂层、钛或钛合金层和纳米陶瓷层。所述导热铜层的两侧设置铁质层,所述铁质层的外侧设有喷砂层,所述喷砂层的外侧设置钛或钛合金层,所述钛或钛合金层的外侧设置纳米陶瓷层。(该铁盘主要以铁作为基本材料,并在铁盘内部形成一层铁质层,铁质层内复合有一层导热铜层,铁质层的表面均复合有一层喷砂层,喷砂层表面均镀有一层钛或钛合金层,钛或钛合金层表面均涂有一层光滑均匀的作为不粘涂层的纳米陶瓷层)。

具体的,所述方罩分为两部分,下部为长方体结构的罩口,上部为梯形台结构的盖体。所述盖体顶部设有方便提放的盖把手、以及用于与外界通气的通气小孔,所述通气小孔设置在盖体的侧面。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辅助加热的红外烤灯,所述红外烤灯设置在盖体顶部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煎烤盘能够兼顾食物的煎和烤两种烹饪方式,使用时更为方便。盖上方罩可以减少铁盘的热量损失,同时还可以让煎烤产生的油烟在其内凝结,进一步防止油烟排出而污染环境。另外,设置在方罩内的红外烤灯可以从食物上部对其进行辅助加热,减少加热的时间,使食物快速熟透。

具体的,所述铁盘的尺寸设为长度40mm~50mm、宽度20mm~30mm、以及高度15mm~20mm。铁盘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用以加热食物的区域,分别为烧烤区和煎烤区。铁盘的正面为烧烤区,铁盘的背面为煎烤区。烧烤区和煎烤区边缘均设有围边,且烧烤区的围边高度大于煎烤区的围边高度。烧烤区为一个横向外拱的拱形弧面区域,即拱形弧面区域呈中间高两边低结构,相对于盘底拱形弧面区域的高度为3mm~5mm,拱形弧面区域的四周环绕有汇集油脂的环形浅槽,所述环形浅槽的槽宽为4mm~8mm。所述煎烤区为一个横向内凹的凹陷形弧面区域,该凹陷形弧面区域与烧烤区的拱形弧面形成互补,即凹陷形弧面区域呈中间低两边高结构,相对于盘底凹陷形弧面区域的最深处的深度为3mm~5mm,凹陷形弧面区域的四周环绕有防止油脂溢出的矩形台边,矩形台边的边宽为5mm~10mm。拱形弧面区域有利于烧烤物排出的油脂向两边流动,汇集到环形浅槽,方便排出。凹陷形弧面区域有利于煎食物时贴紧盘底,均匀受热,让食物产生向中间汇聚的,同时也有利于翻动食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烧烤区的拱形弧面区域上设有20条~30条横向间隔设置的凸纹,这些凸纹沿拱形弧面区域表面均匀分布,相对拱形弧面区域表面每条凸纹的高度为1mm~2.5mm,每条凸纹的宽度为3mm~4mm;相邻凸纹之间形成一条烧烤物油脂流通及减少烧烤物与铁盘接触面积的拱形浅槽。放在烧烤区的拱形弧面区域上的烧烤物由于凸纹的支撑,与铁盘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主要利用热辐射为烤熟烧烤物。烧烤物晰出的油脂通过拱形浅槽流向两侧,汇集到环形浅槽。而且,拱形浅槽可以实现在食物与锅体之间产生油雾气,实现食物与铁盘表面的动态油雾气隔离,从而提高了食物不粘锅体的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凸纹为条状结构,或者为连续的虚线结构、点线结构。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连续的虚线结构、点线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烤物与不锈钢盘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避免食物因与不锈钢盘接触面积较大而烤焦,影响食物的口感。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进一步说明,前述铁盘在位于铁盘纵轴中心线上的环形浅槽中设有连通铁盘的正面和背面的通孔,此通孔为供烧烤产生油脂排出铁盘外的排油孔。在排油孔附近的位置,煎烤区的矩形台边设有一个缺口使拱形弧面区域与排油孔相通。汇集到环形浅槽的烧烤物晰出的油脂通过排油孔及时排出铁盘外面,从而避免了油脂因烤得太久产生致癌物质。同理,煎烤区多余的油脂通过排油孔及时排出铁盘外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排油孔为带圆导角的矩形孔,矩形孔的长度为5mm~14mm,矩形孔的宽度为3mm~6mm。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在排油孔下方放置接油瓶等容器来收集排出的油脂即可,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围边包括长度方向的长围边和宽度方向的宽围边,宽围边的高度大于长围边的高度,宽围边上设有若干方便复合铁质煎烤盘与烧烤匹配安置的定位槽,长围边上设有4个用于将铁盘吊起的吊孔。铁盘通过定位槽方便在架设在烧烤装置上,既方便取放,又可以限定位置,避免位置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吊孔可将铁盘吊起来煎烤食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纳米陶瓷层的厚度为30μm~60μm之间。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经过复合后,纳米陶瓷层起到“不粘锅”的效果,可以防止食物粘连在铁盘的表面,导致食物容易烧焦产生致癌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复合铁质煎烤盘放置在烤炉上,当需要烧烤时将煎烤盘的正面(向上凸起的一面)朝上安装,将食物放在烧烤区上,涂上烧烤酱料即可,烧烤过程中渗出的油脂会从烧烤区的顶部往两边流入环形浅槽中,最后汇入排油孔内被收集起来;另一方面,当需要煎烤时,将煎烤盘的反面(向下凹进去的一面)安装,将食物放入煎烤区上,涂上煎烤酱料即可,煎烤过程中渗出的油脂会从煎烤区高起的两端向凹陷的中部流动,汇集后从流进位于端部的排油孔内被收集起来。另外,纳米陶瓷层的加入使铁盘起到“不粘锅”的效果,可以防止食物粘连在铁盘的表面,导致食物容易烧焦产生致癌物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油脂收集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铁质煎烤盘结构科学而紧凑,设计合理,容易制造,体积减小,同时兼顾了食物煎烤两种加工方式,使用更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铁质煎烤盘既兼顾了烧烤时食物尽可能与铁盘尽量少接触的问题,又兼顾了煎食物时,让食物尽可能与铁盘表面紧贴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铁质煎烤盘不但减少了油烟的产生,避免油烟污染环境,还兼顾了多余的油脂通过排油孔及时排出铁盘外面,避免了油脂因烤得太久产生致癌物质,让加工出来的食物更有利于健康,降低了烧烤爱好者的得癌症的威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煎烤盘及方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铁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铁盘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铁盘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铁盘截面A处的接头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铁盘,2-方罩,3-烧烤区,4-煎烤区,5-围边,6-拱形弧面,7-浅环槽,8-凹陷形弧面,9-台边,10-凸纹,11-拱形浅槽,12-排油孔,13-槽口,14-红外灯,15-罩口,16-盖体,17-盖把手,18-通气小孔,19-导热铜层,20-喷砂层,21-钛或钛合金层,22-纳米陶瓷层,23-铁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铁质煎烤盘,该复合贴纸煎烤盘主要包括一个长方形铁盘1、以及与铁盘1匹配的方罩2。所述方罩2盖在铁盘1上,与铁盘1构成相对密封的煎烤空间。所述铁盘1内部采用复合层结构,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复合的导热铜层19、铁质层23、喷砂层20、钛或钛合金层21和纳米陶瓷层22。所述导热铜层19的两侧设置铁质层23,所述铁质层23的外侧设有喷砂层20,所述喷砂层20的外侧设置钛或钛合金层21,所述钛或钛合金层21的外侧设置纳米陶瓷层22。(该铁盘主要以铁作为基本材料,并在铁盘内部形成一层铁质层23,铁质层23内复合有一层导热铜层19,铁质层23的表面均复合有一层喷砂层20,喷砂层20表面均镀有一层钛或钛合金层21,钛或钛合金层21表面均涂有一层光滑均匀的作为不粘涂层的纳米陶瓷层22)。

具体的,所述方罩2分为两部分,下部为长方体结构的罩口15,上部为梯形台结构的盖体16。所述盖体16顶部设有方便提放的盖把手17、以及用于与外界通气的通气小孔18,所述通气小孔18设置在盖体16的侧面。所述盖体16上设有用于辅助加热的红外烤灯14,所述红外烤灯14设置在盖体16顶部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煎烤盘能够兼顾食物的煎和烤两种烹饪方式,使用时更为方便。盖上方罩2可以减少铁盘1的热量损失,同时还可以让煎烤产生的油烟在其内凝结,进一步防止油烟排出而污染环境。另外,设置在方罩2内的红外烤灯14可以从食物上部对其进行辅助加热,减少加热的时间,使食物快速熟透。

具体的,该复合铁质煎烤盘主要包括一个长方形的铁盘1;铁盘1长度为40mm~50mm、宽度为20mm~30mm、高度为15mm~20mm;铁盘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用以加热食物的区域,分别为烧烤区3(正面)和煎烤区4(反面);铁盘1的正面为烧烤区3,铁盘1的背面为煎烤区4;参见图1,烧烤区3和煎烤区4边缘均设有围边5,烧烤区3的围边5高度大于煎烤区4的围边5高度;烧烤区3为一个横向向上拱起的拱形弧面区域6,即拱形弧面区域6呈中间高两边低结构,相对于盘底拱形弧面区域6的高度为3mm~5mm,拱形弧面区域6的四周环绕有汇集油脂的环形浅槽7,环形浅槽7的槽宽为4mm~8mm;参见图2煎烤区4为一个横向内凹的凹陷形弧面区域8,该凹陷形弧面区域8与烧烤区3的拱形弧面形成互补,即凹陷形弧面区域8呈中间低两边高结构,相对于盘底凹陷形弧面区域8的最深处的深度为3mm~5mm,凹陷形弧面区域8的四周环绕有防止油脂溢出的矩形台边9,矩形台边9的边宽为5mm~10mm。

其中,参见图1,烧烤区3的拱形弧面区域6上设有20条~30条横向间隔设置的凸纹10,这些凸纹10沿拱形弧面区域6表面均匀分布,相对拱形弧面区域6表面每条凸纹10的高度为1mm~2.5mm,每条凸纹10的宽度为3mm~4mm;相邻凸纹10之间形成一条烧烤物油脂流通及减少烧烤物与铁盘1接触面积的拱形浅槽11。为了进一步减少烤物与铁盘1接触面积,凸纹10为条状结构,或者为连续的虚线结构、点线结构。铁盘1在位于铁盘1纵轴中心线上的环形浅槽7中设有连通铁盘1的正面和背面的通孔,此通孔为供烧烤产生油脂排出铁盘1外的排油孔12;在排油孔12附近的位置,煎烤区4的矩形台边9设有一个缺口使拱形弧面区域6与排油孔12相通。排油孔12为带圆导角的矩形孔,矩形孔的长度为5mm~14mm,矩形孔的宽度为3mm~6mm。使用时,可在排油孔12下方放接油瓶等容器收集排出的油脂即可。围边5包括长度方向的长围边和宽度方向的宽围边,宽围边的高度大于长围边的高度,宽围边上设有若干方便复合铁质煎烤盘与烧烤匹配安置的定位槽13,长围边上设有4个用于将铁盘1吊起的吊孔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纳米陶瓷层22的厚度为30μm~60μm之间。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经过复合后,纳米陶瓷层22起到“不粘锅”的效果,可以防止食物粘连在铁盘1的表面,导致食物容易烧焦产生致癌物质。

使用时,将复合铁质煎烤盘放置在烤炉上,当需要烧烤时将煎烤盘的正面(向上凸起的一面)朝上安装,将食物放在烧烤区3上,涂上烧烤酱料即可,烧烤过程中渗出的油脂会从烧烤区3的顶部往两边流入环形浅槽7中,最后汇入排油孔12内被收集起来;另一方面,当需要煎烤时,将煎烤盘的反面(向下凹进去的一面)安装,将食物放入煎烤区4上,涂上煎烤酱料即可,煎烤过程中渗出的油脂会从煎烤区4高起的两端向凹陷的中部流动,汇集后从流进位于端部的排油孔12内被收集起来;另外,纳米陶瓷层22的加入使铁盘1起到“不粘锅”的效果,可以防止食物粘连在铁盘1的表面,导致食物容易烧焦产生致癌物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油脂收集效果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