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671发布日期:2019-02-19 18: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装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可收纳开放式烧烤设备。



背景技术:

烧烤设备是一种烧烤装置,可以用来做羊肉串、烤肉等。烧烤设备分为3种,碳烤机、燃气烤机和自动烧烤设备,其中燃气烤机和自动烧烤设备以无油烟、对产品无污染而备受欢迎。烧烤设备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同时烧烤和煎炸食物,也可单独使用其一项功能,设计精巧,安装简易,为欧美流行款式,适合多人野外或家庭聚会使用,增添情趣。

目前,市场上的烧烤设备功能单一,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对生的食物进行烧烤或者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一边对生的食物烧烤,并且一边对熟食品进行加热帮我恩或者对冷冻食物进行解冻,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烧烤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烤设备,其包括主机,主机前方设有烧烤区,所述主机前侧设有向烧烤区提供烧烤所需热量的加热器,所述主机上设有盘存放区,所述主机前侧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烧烤区和盘存放区的热量流道,加热器产生的部分热量流经烧烤区并通过所述热量流道对所述盘存放区上的盘进行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烧烤设备在主机的前侧上部开设了连通烧烤区和盘存放区的热量流道,烧烤区的热量可流经热量流道对盘存放区上的盘进行加热,用户可将需要加热保温的食物或者需要解冻的冷冻食物放在盘存放区的盘内进行加热或者解冻,使得用户可以边烧烤,边对已熟食物加热或者对冷冻食物解冻,强化了烧烤设备的功能,提高了烧烤的效率,增强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盘存放区前侧设有挡壁,所述热量流道的出口设在挡壁上;所述热量流道的出口在挡壁上布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流道的出口呈长条网状,采用网状流道,可使得流经热量通道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盘存放区上的盘受热均匀。

优选的,所述盘存放区底壁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垫条,相邻的垫条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凸起的垫条可使得热量从烧烤区通过热量流道后,从所述散热通道中流过盘的底部,使得盘均匀受热。

优选的,还包括盘,所述盘可拆卸地放置在盘存放区内。

优选的,还包括烤架,所述主机前侧中部设有烤架承托机构,所述烤架承托机构设有两个,其相对地设于所述主机两侧,所述烤架承托机构向所述烧烤区一侧延伸,所述烤架承托机构上设有放置所述烤架的烤架放置部,所述烤架通过烤架承托机的烤架放置部放置在烧烤区内。

优选的,所述烧烤区上方设有上盘放置架,所述烧烤区下方设有下盘放置架,所述活动架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主机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盘放置架包括相对设于两侧的上盘放置架侧部,以及连接上盘放置架侧部前端的上盘放置架前部,上盘放置架侧部的后端与活动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盘放置架侧部、上盘放置架前部以及主机前侧之前的空间形成上盘放置区;所述下盘放置架包括相对设于两侧的下盘放置架侧部,以及连接下盘放置架侧部前端的下盘放置架前部,下盘放置架侧部的后端与活动架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盘放置架侧部、下盘放置架前部以及主机前侧之前的空间形成下盘放置区,所述上盘放置架和下盘放置架能有效防止用户不经意将手伸入到烧烤区范围内,提高了烧烤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可对上盘放置区或者下盘放置区上的盘进行加热,进一步强化烧烤设备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烤架放置部沿烤架承托机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烤架放置在不同位置的烤架放置部,以调整烤架相对加热器的距离,从而保证了食物烧烤出来的质量。

优选的,还包括烧烤盘,所述两个烤架承托机构前端相对地设置有烧烤盘安装孔,所述烧烤盘两端设有安装凸起,所述烧烤盘通过所述安装凸起和烧烤盘安装孔放置在所述烤架承托机构上,用户可以通过类似“炒菜”的方式,通过加热器对烧烤盘中的食物加热或者烹饪。

优选的,所述盘至少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放置在所述盘存放区中,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或者解冻,另一个放置在上盘放置架或者下盘放置架上,其放置于上盘放置架上时,可接收烧烤区内向上扩散的热量,以对盘里的食物进行加热;当盘放置于下盘放置架上时,其用于接收烧烤时食物产生的油液,保证了烧烤设备的洁净性,方便用户清洁;或者,在不烧烤食物时,下盘放置架上的盘可以用于加热食物,其加热温度比烧烤区的加热温度低;或者,可往下盘放置架上的盘里可放一些调味料,供用户使用。

可替换的,所述主机前侧设有向烧烤区提供烧烤所需热量的加热器,所述主机上设有盘存放区,所述加热器为燃气式加热器,主机前侧设有安装口,燃气式加热器的炉头装配在所述安装口上以向烧烤区提供烧烤热量;所述主机内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主机的前侧形成隔离腔,所述燃气式加热器安装在隔离腔内,所述隔离腔与盘存放区之间设有热量流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烧烤设备在主机的前侧上部开设了连通隔离腔和盘存放区的热量流道,烧烤区的热量可流经热量流道对盘存放区上的盘进行加热,用户可将需要加热保温的食物或者需要解冻的冷冻食物放在盘存放区的盘内进行加热或者解冻,使得用户可以边烧烤,边对已熟食物加热或者对冷冻食物解冻,同时,隔离腔可及时散热,强化了烧烤设备的功能,提高了烧烤的效率,增强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盘存放区前侧设有挡壁,所述热量流道的出口设在挡壁上;所述热量流道的出口在挡壁上布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热量流道的出口呈长条网状,采用网状流道,可使得流经热量通道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盘存放区上的盘受热均匀。

优选的,所述盘存放区底壁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垫条,相邻的垫条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凸起的垫条可使得热量从烧烤区通过热量流道后,从所述散热通道中流过盘的底部,使得盘均匀受热。

优选的,还包括盘,所述盘可拆卸地放置在盘存放区内。

优选的,还包括烤架,所述主机前侧中部设有烤架承托机构,所述烤架承托机构设有两个,其相对地设于所述主机两侧,所述烤架承托机构向所述烧烤区一侧延伸,所述烤架承托机构上设有放置所述烤架的烤架放置部,所述烤架通过烤架承托机的烤架放置部放置在烧烤区内。

优选的,所述烧烤区上方设有上盘放置架,所述烧烤区下方设有下盘放置架,所述活动架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主机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盘放置架包括相对设于两侧的上盘放置架侧部,以及连接上盘放置架侧部前端的上盘放置架前部,上盘放置架侧部的后端与活动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盘放置架侧部、上盘放置架前部以及主机前侧之前的空间形成上盘放置区;所述下盘放置架包括相对设于两侧的下盘放置架侧部,以及连接下盘放置架侧部前端的下盘放置架前部,下盘放置架侧部的后端与活动架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盘放置架侧部、下盘放置架前部以及主机前侧之前的空间形成下盘放置区,所述上盘放置架和下盘放置架能有效防止用户不经意将手伸入到烧烤区范围内,提高了烧烤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可对上盘放置区或者下盘放置区上的盘进行加热,进一步强化烧烤设备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烤架放置部沿烤架承托机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烤架放置在不同位置的烤架放置部,以调整烤架相对加热器的距离,从而保证了食物烧烤出来的质量。

优选的,还包括烧烤盘,所述两个烤架承托机构前端相对地设置有烧烤盘安装孔,所述烧烤盘两端设有安装凸起,所述烧烤盘通过所述安装凸起和烧烤盘安装孔放置在所述烤架承托机构上,用户可以通过类似“炒菜”的方式,通过加热器对烧烤盘中的食物加热或者烹饪。

优选的,所述盘至少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放置在所述盘存放区中,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或者解冻,另一个放置在上盘放置架或者下盘放置架上,其放置于上盘放置架上时,可接收烧烤区内向上扩散的热量,以对盘里的食物进行加热;当盘放置于下盘放置架上时,其用于接收烧烤时食物产生的油液,保证了烧烤设备的洁净性,方便用户清洁;或者,在不烧烤食物时,下盘放置架上的盘可以用于加热食物,其加热温度比烧烤区的加热温度低;或者,可往下盘放置架上的盘里可放一些调味料,供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状态(带烧烤盘)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机内部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三个盘的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上烤架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三个盘和烧烤盘的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烧烤盘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烤架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烤架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烤架的正视图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烤架的正视图二;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烤架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烤架握持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烤架温度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图6至图17,一种烧烤设备,其包括主机1和盘4,主机1前方设有烧烤区11,所述主机1前侧设有向烧烤区11提供烧烤所需热量的加热器13,所述主机1 上设有盘存放区18,所述盘4可拆卸地放置在盘存放区18内,所述主机1前侧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烧烤区11和盘存放区18的热量流道19,加热器13产生的部分热量流经烧烤区11 并通过所述热量流道19对所述盘存放区18上的盘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盘存放区18前侧设有挡壁182,所述热量流道19的出口设在挡壁 181上;所述热量流道19的出口在挡壁181上布置有两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量流道19的出口呈长条网状,采用网状流道,可使得流经热量通道19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盘存放区18上的盘4受热均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盘存放区18底壁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垫条181,相邻的垫条18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图中未标示),凸起的垫条181可使得热量从烧烤11区通过热量流道19 后,从所述散热通道中流过盘4的底部,使得盘4均匀受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烧烤设备在主机1的前侧上部开设了连通烧烤区 11和盘存放区18的热量流道19,烧烤区11的热量可流经热量流道19对盘存放区18上的盘4进行加热,用户可将需要加热保温的食物或者需要解冻的冷冻食物放在盘存放区18的盘4内进行加热或者解冻,使得用户可以边烧烤,边对已熟食物加热或者对冷冻食物解冻,强化了烧烤设备的功能,提高了烧烤的效率,增强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6,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烤架2,所述主机1前方烤架承托机构12,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设有两个,其相对地设于所述主机1的两侧,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向所述烧烤区11一侧延伸,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上设有放置所述烤架2的烤架放置部15,所述烤架2通过烤架承托机12的烤架放置部15放置在烧烤区11内。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收纳机构3,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通过所述收纳机构3与主机1连接,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通过该收纳机构3可向烧烤区11一侧拉出,或者向主机1一侧推送进行收纳;设计收纳机构3完成对烧烤设备的拉出或收纳,简化了用户收纳烧烤设备的过程,并且减小了整个烧烤设备的体积,进而减小了烧烤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了用户的携带移动或者存放。

参见图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机1的两侧设有活动架16,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的内端与活动架16连接,所述活动架16通过所述收纳机构3与主机1连接,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随活动架16的移动实现拉出或收纳。

参见图1和2,作为改进方案,所述烧烤区11上方设有上盘放置架101,所述烧烤区 11下方设有下盘放置架102,所述活动架16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主机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盘放置架101包括相对设于两侧的上盘放置架侧部1011,以及连接上盘放置架侧部 1011前端的上盘放置架前部1012,上盘放置架侧部1011的后端与活动架16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盘放置架侧部1011、上盘放置架前部1012以及主机1前侧之前的空间形成上盘放置区103;所述下盘放置架102包括相对设于两侧的下盘放置架侧部1021,以及连接下盘放置架侧部1021前端的下盘放置架前部1022,下盘放置架侧部1021的后端与活动架16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盘放置架侧部1021、下盘放置架前部1022以及主机1前侧之前的空间形成下盘放置区104;所述收纳机构3设于活动架16的下端与主机1侧部之间;所述上盘放置架101和下盘放置架102能有效防止用户不经意将手伸入到烧烤区11范围内,提高了烧烤设备的安全性。

作为改进方案,所述上盘放置架侧部1011、上盘放置架前部1012、活动架16、烤架承托机构12、下盘放置架侧部1021和下盘放置架前部1022为一体结构。

参见图6至图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盘4至少设有两个。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纳机构3为滑轨结构,其包括轨道301和滑动部件302,所述轨道301设置在主机1底部的两侧,所述轨道301为凹轨,所述滑动部件 302对应所述轨道301的位置设置在下盘放置架侧部1021靠近烧烤区11的一侧,所述活动架16通过滑动部件302在轨道301上滑动完成烧烤设备的展开或者收纳;所述主机1底部的两侧的设有轨道安装凹位(图中未标示),所述轨道301安装在对应侧的轨道安装凹位;轨道301安装到轨道安装凹位后可避免收纳机构302凸出到主机3外侧,保持了烧烤设备的美观性;所述的滑动部件302可以为滑条。

参见图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烤架放置部15沿烤架承托机构12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用户可根据食物所需的热量的高低,将烤架2放置在不同位置的烤架放置部15上,以调整烤架2相对加热器13的距离,从而保证了食物烧烤出来的质量。

作为改进方案,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为条形板状,所述烤架放置部15为形成在烤架承托机构12上侧的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与烤架2两端对应配合使得烤架2可稳固地放置在烤架放置部15上。

参见图1,图8和图10,作为改进方案,还包括烧烤盘5,所述两个烤架承托机构12 前端相对地设置有烧烤盘安装孔17,所述烧烤盘安装孔17为方形,可防止安装好的烧烤盘 5发生转动,所述烧烤盘5两端设有与所述烧烤盘安装孔17相适配的安装凸起501,所述烧烤盘5通过所述安装凸起501和烧烤盘安装孔17放置在所述烤架承托机构12上,用户可以通过类似“炒菜”的方式,通过加热器13对烧烤盘5中的食物加热或者烹饪,进一步实现烧烤设备的多功能化;当烧烤设备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烧烤盘5可以面向主机1竖直固定在烧烤承托机构12上。

参见图3和图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器13包括燃气式加热器1303和燃气罐1301,燃气罐1301通过输气管与燃气式加热器1303连接,主机1前侧设有安装口(图中未标示),燃气式加热器1303通过安装口向烧烤区11提供烧烤热量,所述燃气罐1301安装在主机1 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燃气罐1301设于主机1内位于燃气式加热器1303的后方,所述燃气式加热器1303与燃气罐1301之间设有隔热板111,隔热板111有助于防止燃气式加热器1303的热量引起燃气罐1301的膨胀而发生爆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燃气式加热器1303为燃气式红外燃烧器,所述燃气式红外燃烧器的炉头1302相适配地装配在所述安装口上,所述炉头1302的燃烧部为陶瓷燃烧板,所述陶瓷燃烧板为蜂窝陶瓷燃烧板,陶瓷燃烧板将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红外线辐射传递,大大减少了有害烟气的排放,而且几乎无可见火焰,不会产生“游离碳”,更健康;所述炉头1302和安装口呈方形,有助于对食物均匀加热。

所述加热器13包括燃气式加热器1303和燃气罐1301,燃气罐1301通过输气管1302 与燃气式加热器连接,燃气式加热器优选采用燃气红外加热器,安全性更好;所述燃气式加热器前侧设有热辐射板1303,主机1前侧设有与热辐射板1303相适配的热辐射板安装口(图中未标示),燃气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板1303和热辐射板安装口向烧烤区 11提供烧烤所需热量。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点火装置112,所述点火装置14包括气阀结构141和点火针(图中未标示),所述输气管包括第一输气管113和第二输气管114,所述燃气罐1301通过第一输气管113与气阀结构141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隔热板111上设有开口1101,所述燃气式加热器1303的进气口通过第二输气管114穿过所述开口1101与气阀结构141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气管113与燃气罐1301通过可拆卸接头(图中未标示)连接,第一输气管 113的接头可选择性地与外置的燃气罐连接,当用户需要更长时间地使用烧烤设备时,可以直接外接一个大的燃气罐;点火针延伸至炉头1202上;点火装置14设有控制点火针放电的按钮112和气阀结构流量的旋钮115,其分别设置于主机1侧部,使用时,打开气阀,旋转旋钮115至流量最大,同时摁住所述按钮112,直到炉头1202开始发红即可。

参见图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机1后侧设有可打开所述主机1内腔的门6,打开门 6可以控制气阀结构141的打开或关闭,也可以在使用完燃气罐1301后更换新的燃气罐;所述门6上设有对燃气罐1301进行散热的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为通风孔601,在设备使用时通风结构可以对燃气罐1301外侧的空气进行疏散,防止温度过高,提高设备的安全,优选的。

参见图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燃气罐1301设有两个,其分别设于隔热板111的后侧,当一瓶燃气罐用完时,用户可以打开后挡板6,将第二输气管114接到新的燃气罐1301上,设置两个燃气罐1301可方便用户在野外使用烧烤设备。

参见图11至图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烤架2包括手柄21和与手柄21连接的食物夹持装置22,所述手柄21包括连接部2101、握持部2102和滑动套件2103,所述握持部2102 通过所述连接部2101与所述食物夹持装置22连接,所述食物夹持装置22包括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和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首端与所述连接部 2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一侧,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和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之间为食物夹持空间,所述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末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可绕其与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连接的连接部2101翻转打开或关闭上述的食物夹持空间;所述滑动套件2103套设于连接部2101外侧,并可沿连接部2101 轴向活动,所述滑动套件2103接近食物夹持装置的一端设有锁紧卡槽2131,所述滑动套件外侧设有驱动凸沿2132,方便用户接触滑动套件2103并驱动其移动;所述滑动套件2103 向食物夹持装置22方向移动使锁紧卡槽2131卡入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端部边沿,实现对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锁紧,所述滑动套件2103向握持部2102方向移动使锁紧卡槽 2131脱离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端部,实现对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解锁,使得用户可通过移动滑动套件2103来实现直接对食物夹持装置22端部的锁紧与松开,方便了用户的快速放置食物锁紧或解锁卸下食物,使得烤架2更高效。

参见图11和图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和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大小相适应,所述锁紧卡槽2131设于滑动套件2103一端的中部,所述锁紧卡槽 2131与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端部配合时,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入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 和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端部边沿;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和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 为烤网,所述烤网包括外框和设于外框内的弹性金属网,所述锁紧卡槽2131与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端部配合时,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外框和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外框卡入所述锁紧卡槽2131内。

参见图14,作为改进方案,所述连接部210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的末端与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首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112 的首端与第一连接部2111的末端铰接,所述握持部210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的首端连接;移动滑动套件2103使其套设于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铰接处外侧,实现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的锁定,将滑动套件2103向握持部2102一侧移动,使其脱离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的铰接处,可实现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的折叠;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采用铰接的方案,并通过滑动套件 2103在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112的铰接处位置前后移动实现烤架2的折叠与伸展,使得用户在使用完烤架2时可将烤架2折叠起来,进而缩小烤架2的长度,便于用户携带和存放。

作为改进方案,所述滑动套件2103与所述握持部2102之间设置有使滑动套件2103向食物夹持装置一侧复位的弹性复位装置(图中未标示);用户用力将滑动套件2103往握持部2102方向移动,然后向下移动握持部2102以完成对烤架的折叠,此时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受压,在折叠状态下,由于第二连接部2112的阻挡,使得弹性复位装置不会自动复位;当用户向上移动握持部2102使其与连接部同轴线完成烤架2的展开时,所述滑动套件2103 会因为弹性复变装置的弹性自动复位到第一连接部2111与第二连接部2112的铰接处外侧;采用弹性复位装置进一步地强化烤架2的功能。

参见图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握持部2102接近第一连接部2111的一端中部设有凹槽2121,所述凹槽用于弹性复位装置的弹簧2122的嵌入安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末端通过连接装置2203连接,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的末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食物夹持装置2202的末端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食物夹持装置2201 的末端铰接。

参见图12和图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烤架轴凸2231,所述烤架轴凸用于支撑烤架2,所述烤架2通过烤架轴凸2231和滑动套件2103放置在上述烧烤设备上,由于一般肉类食品在70-75摄氏度时最为鲜嫩,因此为了掌控好食物的温度,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口感,所述烤架轴凸2231中部设有连通烤架轴凸2231外端以及食物夹持空间的温度探测孔2232。

参见图17,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温度探测装置,温度探测装置包括探针2233,所述探针2233的长度至少可以延伸到食物夹持空间的中心位置,探针2233可通过所述温度探测孔2232检测食物的温度,这种温度检测方式可以检索到食物的中心位置的温度,对整块食物的温度检测更准确;以肉排为例,采用探针2233穿过温度探测孔2232进而穿透整块肉排,能清楚地了解到整块肉排中心位置的温度的温度,方便用户更好地掌控食材烧烤时的温度,保证食物的烧烤质量。

参见图11至图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套件2103中部设有贯穿整个滑动套件2103 的通孔(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握持部2102连接,所述滑动套件2103包括滑动部2201与固定部2202,所述滑动部2231套设在所述固定部2202 外围并可岩固定部2202移动,所述烤架轴凸2231和固定部2202共同作用,使烤架2受力平衡地水平放置在上述烧烤设备上。

下面根据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用户需要用到烧烤设备时,可把活动架16从主机往烧烤区11方向拉伸,使烧烤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往下盘放置架102上放上盘4;用户通过点火装置14打开加热器13,加热器13开始往烧烤区11提供热量,同时,用户把待烤食物固定在烤架2上,并将其放置在烤架放置部15上进行加热烧烤,烧烤过程中,食物所分泌出来的油液会滴落到下盘放置架 102的盘4上,用户可通过直接清洗下盘放置架102上的盘4对油渍进行清洗,保证了烧烤设备的洁净;在烧烤食物的同时,用户可以往上盘放置架101或者盘存放区18上放置盘4,此时,烧烤区11的热量可对盘4中食物进行加热。烧烤完毕后,用户把烧烤设备清理干净后,可把活动架16从烧烤区11往主机1方向推动,以完成对烧烤设备的收纳,整个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参见图4至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主机1内设有隔热板(图中未标示),所述隔热板与主机1的前侧形成隔离腔(图中未标示),所述主机1前侧上部设有连通隔离腔的热量流道19,加热器13产生的部分热量流经隔离腔对所述盘存放区18上的盘4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13包括燃气式加热器(图中未标示)和燃气罐1301,燃气罐1301通过输气管1302与燃气式加热器连接,燃气式加热器优选采用燃气红外加热器,安全性更好;所述燃气式加热器前侧设有热辐射板1303,主机1前侧设有与热辐射板1303相适配的热辐射板安装口(图中未标示),燃气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板1303和热辐射板安装口向烧烤区11提供烧烤所需热量,所述隔热板设于所述燃气式加热器与燃气罐1301之间,所述燃气式加热器位于所述隔离腔内,所述燃气罐1301位于隔离腔外,隔热板将燃气罐1301隔开,防止燃气式加热器的热量引起燃气罐1301的膨胀而发生爆炸。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的其他技术特征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