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950发布日期:2018-07-31 21:0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



背景技术:

现在银行现金区等高安全要求的地方,采用普通两道门来提高安全性,外门打开后,不管外门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状态,都可以将内门打开,这样一来,一旦业务人员一时疏忽,忘记关上外门的话,不法分子就可能尾随业务人员进入内门,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联动门易发生漏锁、假锁等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能有效防止内门或者外门出现漏锁、假锁等现象,保证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包括内门、外门、联动门控制装置及设于所述内门及所述外门之间的封闭通道,所述封闭通道两端分别设有内门框及外门框,所述内门的一侧与所述内门框相铰接,所述外门的一侧与所述外门框相铰接;

所述内门包括内门磁、内灵性锁、内门磁检测装置及内灵性锁检测装置,所述内门磁设于所述内门的顶部,所述内灵性锁设于所述内门远离铰接侧的侧边,所述内门磁检测装置与所述内门磁配合设置,所述内灵性锁检测装置与所述内灵性锁配合设置;

所述外门包括外门磁、外灵性锁、外门磁检测装置及外灵性锁检测装置,所述外门磁设于所述外门的顶部,所述外灵性锁设于所述外门远离铰接侧的侧边,所述外门磁检测装置与所述外门磁配合设置,所述外灵性锁检测装置与所述外灵性锁配合设置;

所述联动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四联紧急键盘及人脸识别单元,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四联紧急键盘设于室内,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分别设于所述内门面向所述封闭通道的表面及所述外门远离所述封闭通道的表面,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内门磁、所述内灵性锁、所述内门磁检测装置、所述内灵性锁检测装置、所述外门磁、所述外灵性锁、所述外门磁检测装置、所述外灵性锁检测装置、所述四联紧急键盘及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门上设有防弹玻璃视窗,所述外门上与防弹玻璃视窗对应的位置设有光学门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封闭通道包括通风散热孔,所述通风散热孔设于所述封闭通道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为大容量FLASH存储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门控制装置还包括红外摄像头及语音播报器,所述红外摄像头分别设于所述封闭通道顶部及所述外门远离所述封闭通道的表面的上方,所述语音播报器设于室内,且所述红外摄像头及所述语音播报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在内门上设置内门磁和内灵性锁,在外门上设置外门磁和外灵性锁,并对内门磁、内灵性锁、外门磁及外灵性锁分别进行信号检测,保证内门或者外门不会出现漏锁、假锁等现象,保证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通过设置红外摄像头,能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外门外侧及封闭通道内情况,有效避免尾随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中联动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中联动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所述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1包括内门11、外门13、联动门控制装置15及设于所述内门11及所述外门13之间的封闭通道17,所述封闭通道17两端分别设有内门框(未标识)及外门框(未标识),所述内门11的一侧与所述内门框(未标识)相铰接,所述外门13的一侧与所述外门框(未标识)相铰接。

所述内门11包括内门磁111、内灵性锁113、内门磁检测装置115、内灵性锁检测装置117及防弹玻璃视窗119,所述内门磁111设于所述内门11的顶部,所述内灵性锁113设于所述内门11远离铰接侧的侧边,所述内门磁检测装置115与所述内门磁111配合设置,用于对所述内门磁111进行信号检测,所述内灵性锁检测装置117与所述内灵性锁113配合设置,用于对所述内灵性锁113进行信号检测,所述防弹玻璃视窗119嵌设于所述内门11表面。

所述外门13包括外门磁131、外灵性锁133、外门磁检测装置135、外灵性锁检测装置137及光学门镜139,所述外门磁131设于所述外门13的顶部,所述外灵性锁133设于所述外门13远离铰接侧的侧边,所述外门磁检测装置135与所述外门磁131配合设置,用于对所述外门磁131进行信号检测,所述外灵性锁检测装置137与所述外灵性锁133配合设置,用于对所述外灵性锁133进行信号检测,所述光学门镜139嵌设于所述外门13表面,并与所述防弹玻璃视窗119相对应,使所述内门11内侧的工作人员通过所述防弹玻璃视窗119和所述光学门镜139可以看到所述外门13外侧的景象,但所述外门13外侧的人无法看到所述内门11内侧的景象。

所述联动门控制装置15包括控制器151、四联紧急键盘153、人脸识别单元155、红外摄像头157及语音播报器159,所述控制器151及所述四联紧急键盘153设于室内;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55分别设于所述内门11面向所述封闭通道17的表面及所述外门13远离所述封闭通道17的表面,且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55的图像采集器与水平方向呈锐角;所述红外摄像头157分别设于所述封闭通道17顶部及所述外门13远离所述封闭通道17的表面的上方;所述语音播报器159设于室内;所述控制器151分别与所述内门磁111、所述内灵性锁113、所述内门磁检测装置115、所述内灵性锁检测装置117、所述外门磁131、所述外灵性锁133、所述外门磁检测装置135、所述外灵性锁检测装置137、所述四联紧急键盘152、所述人脸识别单元155、所述红外摄像头157及所述语音播报器159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151包括存储单元1511,所述存储单元1511为大容量FLASH存储卡。

所述四联紧急键盘153上设有外门按钮、内门按钮、紧急双开按钮及紧急双闭按钮。

所述封闭通道17还包括通风散热孔171,所述通风散热孔171设于所述封闭通道17顶部。

使用时,所述内门11和所述外门13通过所述联动门控制装置15实现互锁,并与所述封闭通道17形成隔离全封闭通道。无人进出时,所述内门11和所述外门13均处于关闭状态;有人进出时,只能打开其中的一扇门,进入所述封闭通道后,只有在先打开的门已关闭的前提下才能开启另一扇门,即正常使用时,所述内门11和所述外门13之中时刻有至少一扇门是处于关闭状态。出现状况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控所述四联紧急键盘152上的按钮同时打开或同时关闭所述内门11及所述外门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在所述内门11上设置所述内门磁111和所述内灵性锁113,在所述外门13上设置所述外门磁131和所述外灵性锁133,并对所述内门磁111、所述内灵性锁113、所述外门磁131及所述外灵性锁133分别进行信号检测,保证所述内门11或者所述外门13不会出现漏锁、假锁等现象,保证所述基于人脸识别的防尾随机械互锁联动门1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通过设置所述红外摄像头157,能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所述外门13外侧及所述封闭通道17内情况,有效避免尾随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