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7389发布日期:2019-09-06 19:48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寝具,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床垫。



背景技术: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床垫息息相关。一个好的床垫能为人体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既能起到充分的承托作用,又能保证合理的脊柱生理弯曲度。然而床垫体积庞大,无论是运输还是包装都不便利,且在装载床垫的过程中空间利用率低,为此,如何生产一种方便运输的床垫就成了业界涵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此而做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床垫所存在一个或更多的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一种可折叠床垫,包括垫子,所述垫子包括弹性折叠部及设置在所述弹性折叠部相对两侧的第一承载部及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能以所述弹性折叠部为轴朝向第二承载部折叠,所述第一承载部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套筒及设置在第一套筒中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承载部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套筒及设置在第二套筒中的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部由中部开设有第一收容槽的记忆棉制成,所述第一支撑柱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承载部由中部开设有第二收容槽的记忆棉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折叠部由透气性能良好的高回弹海绵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对称分布于所述弹性折叠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可折叠床垫包括弹性折叠部,如此在运输时,床垫可以借用机器压缩卷曲,从而方便运输,提升了运输过程中的装载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床垫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折叠床垫折叠以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垫子 10

弹性折叠部 11

第一承载部 13

第一支撑柱 14

第二承载部 15

第二支撑柱 16

包套 30

第一收容槽 131

第一套筒 141

第一弹性件 143

第二收容槽 151

第二套筒 161

第二弹性件 16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床垫由垫子10与包覆垫子10的包套30组成。

所述垫子10包括弹性折叠部11及设置在弹性折叠部11相对两侧的第一承载部13及第二承载部15,所述第一承载部13借用卷压机(图未示)等机器能以弹性折叠部11为轴朝向第二承载部15折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13由中部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31的记忆棉制成。所述第一承载部13呈方形,所述第一收容槽131由所述第一承载部13的顶面朝向底面凹陷形成,呈方形。

多个第一支撑柱14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1中。每一第一支撑柱14由第一套筒141及设置在第一套筒141中的第一弹性件143组成。所述第一套筒141由透气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由薄海绵制成,将第一弹性件143完成包覆在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43为螺旋弹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部15由中部开设有第二收容槽151的记忆棉制成。所述第二承载部15呈方形,所述第二收容槽151由所述第二承载部15的顶面朝向底面凹陷形成,呈方形。

多个第二支撑柱16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槽151中。每一第二支撑柱16由第二套筒161及设置在第二套筒161中的第二弹性件163组成。所述第二套筒161由透气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由薄海绵制成,将第二弹性件163完成包覆在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163为螺旋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折叠部11由透气性能良好的高回弹海绵制成,所述第一承载部13与第二承载部15对称分布与所述弹性折叠部1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13与第二承载部15结构相同。所述弹性折叠部11与第一承载部13第二承载部15共同组成一个长方体。当所述第一承载部13第二承载部15对折时,所述弹性折叠部11由于其高回弹性能,能够保障第一弹性件143及第二弹性件163位置不变的效果。

请同时参阅图2,运输或包装时,因第一承载部13及第二承载部15关于弹性折叠部11相互折叠,如此,运输或包装时,方便了包装且增加了装载数量,节约了运输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支撑柱14的硬度不同,所述不同的第一支撑柱14相互之间位置可调从而调整整个垫子10不同区域的硬度,每一第二支撑柱16的硬度不同,所述不同的第二支撑柱16相互之间位置可调从而调整整个垫子10不同区域的硬度,因多个第一支撑柱14与第二支撑柱16具有不同硬度且位置相互之间可调,如此,便可根据人体不同时期的身体状态的调整垫子10各处的硬度,使使用者不同时期都能得到舒适的享受。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