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8745发布日期:2019-07-31 20:0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家庭都会购买能够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这种防护装置呈框形,防护装置竖立在床边缘,防护装置上套设柔性的布套,当婴幼儿在床上翻滚时就会被布套挡住,从而防止婴幼儿掉落下来,确保安全。传统的防护装置结构比较复杂,装配工序多,成本比较高,而且折叠时是将框架往外翻转,操作不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廉,折叠方便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安装到床上以后,能够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确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包括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够折叠的框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件1,每个所述的支撑部件1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下竖杆2,所述的下竖杆2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上竖杆3,各根上竖杆3之间设有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的横向杆4。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件1包括竖向的支撑腿11和连接在支撑腿11下端并能被床垫压住的横向腿12,所述的下竖杆2转动连接在支撑腿11上端。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竖杆2通过设在其上端的第一铰接座5和设在上竖杆3下端的第二铰接座6而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所述的横向杆4通过设在其端部的第三铰接座7和设在上竖杆3上端的第四铰接座8而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外露于第一铰接座5并能在第一铰接座5内横向运动的横向按钮91,所述的下竖杆2内设有在横向按钮91横向运动时能被横向按钮91驱动而竖向运动的竖向滑杆92,所述的竖向滑杆92下端连接有能被其拉动的锁定杆93,所述的锁定杆93上设有向其一侧凸出的锁定销94,所述的支撑腿11上设有能与锁定销94卡合的竖向卡合槽95,所述的支撑腿11上还设有与卡合槽95相接并在锁定销94与卡合槽95脱离时供锁定销94在内滑行的第一弧形槽96,所述的下竖杆2内还设有能顶压锁定杆93而使锁定杆93上的锁定销94与卡合槽95保持卡合的弹簧97。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铰接座6上设有横向槽98和与横向槽98相接的第二弧形槽99,所述的横向按钮91上设有能在横向槽98和第二弧形槽99内滑行的凸出销90。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滑杆92与锁定杆93通过拉索9a连接。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按钮91上设有在其横向运动时能够推动竖向滑杆92竖向运动的斜面91a。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滑杆92上设有与斜面91a配合的倾斜部92a。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铰接座7上设有第三弧形槽9b,所述的第四铰接座8上设有能在第三弧形槽9b内滑行的卡销9c。

如上所述的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支撑部件1之间还设有横向的连接杆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支撑部件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下竖杆,下竖杆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上竖杆,各根上竖杆之间设有与上竖杆转动连接的横向杆。所以结构非常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容易,成本低廉。在折叠时,只需使上竖杆与下竖杆相接位置向框架内侧运动,于是横向杆与上竖杆连接位置、支撑部件与下竖杆连接位置也就会发生相对转动,横向杆就在竖直方向上向支撑部件靠拢,从而就能实现防护装置的折叠,操作非常的简单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在解锁时只需按动横向按钮,横向按钮上的斜面就推动竖向滑杆上的倾斜部,从而使竖向滑杆向上运动,竖向滑杆就拉动锁定杆向上运动,锁定杆上的锁定销就从支撑腿上的卡合槽内退出而与第一弧形槽相对,此时下竖杆与支撑腿就完成了解锁。继续按动横向按钮,就推动上竖杆与下竖杆相接位置向框架内侧运动,接着采用同样的方法按动另外的上竖杆与下竖杆相接位置处的横向按钮并解锁,然后向下压横向杆,横向杆就向支撑腿靠拢而折叠。在折叠的过程中,锁定销在第一弧形槽内滑行,凸出销在第二弧形槽内滑行,卡销在第三弧形槽内滑行,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廉,折叠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11是图9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12是图9中E处的放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杆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之一;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之二;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展开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和图16所示,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包括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够折叠的框架10,所述的框架1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件1,每个所述的支撑部件1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下竖杆2,所述的下竖杆2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上竖杆3,各根上竖杆3之间设有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的横向杆4。所以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结构非常的简单,零部件少,装配容易,成本低廉。在折叠时,只需使上竖杆3与下竖杆2相接位置向框架10内侧运动,于是横向杆4与上竖杆3连接位置、支撑部件1与下竖杆2连接位置也就会发生相对转动,横向杆4就在竖直方向上向支撑部件1靠拢,从而就能实现防护装置的折叠,操作非常的简单快捷。本防护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只需将布套套设在框架1上并将支撑部件1固定安装到床上即可。本防护装置的锁定装置可以采用传统防护装置的锁定结构,例如在相互具有转动关系的两个部件之间设置插销与卡槽的配合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在下竖杆2上设置一个转动的卡勾,而在上竖杆3上设置一个能与卡勾卡合的销轴,当卡勾与销轴卡合时,防护装置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当需要折叠时,转动卡勾与卡销脱离,此时就可以推动上竖杆3和下竖杆杆2,从而使防护装置折叠。在防护装置折叠时,就可以方便地将婴幼儿放到床上或从床上抱出。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包括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够折叠的框架10,所述的框架10包括两个支撑部件1,每个所述的支撑部件1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下竖杆2,所述的下竖杆2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上竖杆3,各根上竖杆3之间设有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的横向杆4。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框架由两个支撑部件1、两根下竖杆2、两根上竖杆3和一根横向杆4构成,结构非常的简单,装配起来容易,成本低廉。在折叠时只需使上竖杆3与下竖杆2相接位置向框架10内侧运动,就能实现整个防护装置的折叠,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2所示,各个所述的支撑部件1之间还设有横向的连接杆20。连接杆20是整个框架10构成一个封闭的形状,使得整个框架10结构强度更好。

如图1所示,所述的支撑部件1包括竖向的支撑腿11和连接在支撑腿11下端并能被床垫压住的横向腿12,所述的下竖杆2转动连接在支撑腿11上端。在防护装置使用时,横向腿12被床垫压住,这样就能将防护装置固定安装到床上,安装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的下竖杆2通过设在其上端的第一铰接座5和设在上竖杆3下端的第二铰接座6而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所述的横向杆4通过设在其端部的第三铰接座7和设在上竖杆3上端的第四铰接座8而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

如图6至图12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外露于第一铰接座5并能在第一铰接座5内横向运动的横向按钮91,所述的下竖杆2内设有在横向按钮91横向运动时能被横向按钮91驱动而竖向运动的竖向滑杆92,所述的竖向滑杆92下端连接有能被其拉动的锁定杆93,所述的锁定杆93上设有向其一侧凸出的锁定销94,所述的支撑腿11上设有能与锁定销94卡合的竖向卡合槽95,所述的支撑腿11上还设有与卡合槽95相接并在锁定销94与卡合槽95脱离时供锁定销94在内滑行的第一弧形槽96,所述的下竖杆2内还设有能顶压锁定杆93而使锁定杆93上的锁定销94与卡合槽95保持卡合的弹簧97。

如图7、图8、图12和图14所示,锁定装置在解锁时只需按动横向按钮91,横向按钮91上的斜面91a就推动竖向滑杆92上的倾斜部92a,从而使竖向滑杆92向上运动,竖向滑杆92就拉动锁定杆93向上运动,锁定杆93上的锁定销94就从支撑腿11上的卡合槽95内退出而与第一弧形槽96相对,此时下竖杆2与支撑腿11就完成了解锁。继续按动横向按钮91,就推动上竖杆3与下竖杆2相接位置向框架10内侧运动,接着采用同样的方法按动另外的上竖杆3与下竖杆2相接位置处的横向按钮91并解锁,然后向下压横向杆4,横向杆4就向支撑腿11靠拢而折叠。解锁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11所示,所述的第二铰接座6上设有横向槽98和与横向槽98相接的第二弧形槽99,所述的横向按钮91上设有能在横向槽98和第二弧形槽99内滑行的凸出销90。在防护装置展开状态时,凸出销90位于横向槽98内,因此,上竖杆3与下竖杆2不能相对转动,当按动横向按钮91运动后,凸出销90就与第二弧形槽99对准,此时横向按钮91也已经使竖向滑杆92向上滑动,并且锁定销94已从卡合槽95内退出,此时继续向前按动横向按钮91,就能使上竖杆3与下竖杆2相接位置向框架10内侧运动。采用同样的方法解锁另外的上竖杆3与下竖杆2,当锁定装置解锁以后,向下压动横向杆4就能折叠防护装置了。凸出销90位于横向槽98内,锁定销位于竖向的卡合槽95内,两处位置锁定防护装置的展开状态,锁定效果好,不会出现误动作,确保安全。

如图6、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的竖向滑杆92与锁定杆93通过拉索9a连接。竖向滑杆92通过拉索9a拉动锁定杆93运动,运动平稳可靠,避免竖向滑杆92需要做得较长,降低成本。

如图7所示,所述的横向按钮91上设有在其横向运动时能够推动竖向滑杆92竖向运动的斜面91a。在横向按钮91横向运动时,其上的斜面91a就与竖向滑杆92触碰,从而推动竖向滑杆92竖向运动,通过斜面91a就将横向按钮的横向运动转换成竖向滑杆92的竖向运动,设计巧妙,结构紧凑。

如图13所所示,所述的竖向滑杆92上设有与斜面91a配合的倾斜部92a。

如图10所示,所述的第三铰接座7上设有第三弧形槽9b,所述的第四铰接座8上设有能在第三弧形槽9b内滑行的卡销9c。因此,在折叠的过程中,锁定销94在第一弧形槽96内滑行,凸出销90在第二弧形槽99内滑行,卡销9c在第三弧形槽9b内滑行,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使得防护装置的折叠非常的平稳可靠。

实施例2: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包括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够折叠的框架10,所述的框架10包括三个支撑部件1,每个所述的支撑部件1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下竖杆2,所述的下竖杆2上转动连接有竖向的上竖杆3,各根上竖杆3之间设有与上竖杆3转动连接的横向杆4,支撑部件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0。在折叠时,下竖杆2与上竖杆3相接位置向框架10内侧运动,从而实现防护装置的折叠,折叠非常的方便快捷。整个结构非常简单,各个部件装配起来也很容易,成本低廉。而且支撑部件1是三个,上竖杆3和下竖杆2均为三根,增加了框架10的强度,更能确保安全。当然,支撑部件4也可以是四个或以上。本实施例防护装置的锁定装置可以采用传统防护装置的锁定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