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过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202发布日期:2018-08-21 19:19阅读:19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过滤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空气质量也在日益下降,人们白天会进行开窗通气,当遇到空气质量不好的天气时,家中窗子无人关闭将会导致室内空气更差,影响人的健康,如果不进行开窗散气,室内就会比较闷,也不利于人体健康,现有技术的窗子还不能对空气进行过滤,而且目前大部分窗子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关闭,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有事耽误关窗,当遇到下雨天气,会担心雨水进入屋内,不能进行安心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空气过滤窗,通过在窗框内设置过滤装置,结构紧凑,不占用外部空间,实现了外界空气过滤后再进入室内,提高了空气质量,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通过传感器组能够检测空气的温度、湿度、粉尘含量、以及天气状况,通过控制器控制完成自动关窗功能,及时保证了室内空气质量,防止了固体颗粒、异味、雨水进入室内,使用更加方便,让不在家的户主更加安心。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过滤窗,包括窗框、传感器组、窗扇、电机、控制器,窗扇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窗框一侧连接,电机设于窗框内侧且与转轴连接,还包括抽风机、过滤装置、挡板,所述窗框内设有过滤室,窗框的外侧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过滤室连通,所述过滤装置设于过滤室内,所述挡板设于过滤室内,且设于过滤装置的前侧,所述抽风机设于窗框的内侧并与过滤室连接,所述传感器组设于窗框的外侧,所述控制器设于窗框的内侧,控制器分别与电机、抽风机、传感器组电连接。

所述过滤室的中部内壁的四周上设有固定框Ⅰ,所述过滤装置与固定框Ⅰ连接,固定框Ⅰ的一侧设有固定框Ⅱ,固定框Ⅱ朝向进气孔的一侧设有密封胶条Ⅳ,过滤室的下侧设有插口,所述插口设于固定框Ⅱ与窗框内壁之间,挡板与插口配合,插口的外侧设有密封槽,所述挡板的下端设有手捏板,手捏板的上端设有密封胶条Ⅱ,密封胶条Ⅱ设于挡板的四周,密封胶条Ⅱ与密封槽配合。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格板、过滤膜,所述固定格板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格板的中间为网格结构,固定格板一侧的网格四围设有密封压条,所述过滤膜的四周通过两个固定格板上的密封压条固定,所述固定框Ⅰ的一侧设有密封胶条Ⅲ,固定格板的四周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螺丝与设有密封胶条Ⅲ的固定框Ⅰ的一侧连接。

所述过滤室的后侧设有换滤门,所述换滤门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窗框连接,换滤门的另一侧设有固定扣,固定扣通过螺丝与窗框连接,换滤门的内侧设有凸台,凸台与过滤室配合,凸台的四周设有密封胶条Ⅰ,密封胶条Ⅰ与换滤门连接,凸台上设有通风孔,所述抽风机设于换滤门的外侧,抽风机的进气口与通风孔连通,抽风机的另一侧设有网状结构的出气口。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粉尘传感器、温湿传感器、雨滴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窗框内设置过滤装置,结构紧凑,不占用外部空间,实现了外界空气过滤后再进入室内,提高了空气质量,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通过传感器组能够检测空气的温度、湿度、粉尘含量、以及天气状况,通过控制器控制完成自动关窗功能,及时保证了室内空气质量,防止了固体颗粒、异味、雨水进入室内,使用更加方便,让不在家的户主更加安心。

2.本实用新型设置挡板,通过挡板对过滤室内的过滤装置进行保护,当下雨或者不使用过滤装置时,挡板可以防止雨水或外界粉尘对过滤装置造成损伤,提高了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挡板与固定框Ⅱ、窗框之间通过密封胶条Ⅳ、密封胶条Ⅱ进行密封,密封性好,防止漏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老化和防水性能,具有保温、节能的优点,挡板的打开与关闭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3.固定格板中间的网状结构可以对过滤膜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过滤膜发生变形,同时能够保证空气流动的畅通性,通过密封压条对过滤膜的四周进行固定,不仅能够对过滤膜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能够保证固定的密封性,提高过滤效果,固定框Ⅰ与过滤装置之间通过密封胶条Ⅲ进行密封,防止了连接处透气,保证了密封性。

4.通过换滤门能够对过滤装置的过滤膜进行更换,时刻保证过滤效果,而且通过凸台与过滤室的配合,以及固定扣通过螺丝与窗框连接,让密封胶条Ⅰ与窗框压紧,保证了密封性,防止了室内灰尘进入过滤室影响过滤膜的过滤效果,良好的密封性保证了窗子的保温性能,具有节能效果。。

5.传感器组内包括了粉尘传感器、温湿传感器、雨滴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及时对外界空气的温度、湿度、粉尘含量、异味、以及是否下雨等状况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让窗户具有多功能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的A-A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的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滤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滤门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过滤装置爆炸图;

图11为图10的D处放大图。

图中,1-窗框;101-进气孔;102-过滤室;103-固定框Ⅰ;104-固定框Ⅱ;105-插口;106-密封槽;2-传感器组;3-窗扇;4-电机;5-控制器;6-抽风机;601-出气口;7-换滤门;701-合页;702-固定扣;703-密封胶条Ⅰ;704-通风孔;705-凸台;8-过滤装置;801-固定格板;802-固定孔;803-过滤膜;804-密封压条;9-挡板;901-手捏板;902-密封胶条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一种空气过滤窗,包括窗框1、传感器组2、窗扇3、电机4、控制器5,窗扇3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窗框1一侧连接,电机4设于窗框1内侧(室内一侧)且与转轴连接,还包括抽风机6、过滤装置8、挡板9,所述窗框1内设有过滤室102,用于过滤空气的进出,窗框1的外侧(室外一侧)设有进气孔101,进气孔101与过滤室102连通,所述过滤装置8设于过滤室102内,所述挡板9设于过滤室102内,且设于过滤装置8的前侧,对过滤装置8起到保护、隔挡作用,所述抽风机6设于窗框1的内侧(室内一侧)并与过滤室102连接,所述传感器组2设于窗框1的外侧(室外一侧),用来对室外空气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5设于窗框1的内侧(室内一侧),将控制器5安装在室内,对控制器5具有保护作用,增加使用寿命,控制器5分别与电机4、抽风机6、传感器组2电连接。

所述过滤室102的中部内壁的四周上设有固定框Ⅰ103,所述过滤装置8与固定框Ⅰ103连接,固定框Ⅰ103的一侧设有固定框Ⅱ104,固定框Ⅱ104朝向进气孔101的一侧设有密封胶条Ⅳ,过滤室102的下侧设有插口105,所述插口105设于固定框Ⅱ104与窗框1内壁之间,挡板9与插口105配合,并通过密封胶条Ⅳ进行密封,插口105的外侧设有密封槽106,所述挡板9的下端设有手捏板901,手捏板901的端面尺寸比档板9端面尺寸大,通过手捏板901可以方便对档板取出和插入,所述手捏板901的上端设有密封胶条Ⅱ902,密封胶条Ⅱ902设于挡板9的四周,密封胶条Ⅱ902与密封槽106配合。

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固定格板801、过滤膜803,所述固定格板801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格板801的中间为网格结构,能够对过滤膜803进行支撑,防止过滤膜803发生变形,也便于空气的流通,固定格板801一侧的网格四围设有密封压条804,所述过滤膜803的四周通过两个固定格板上的密封压条固定与密封,所述固定框Ⅰ103的一侧设有密封胶条Ⅲ,固定格板801的四周设有固定孔802,通过固定螺丝与设有密封胶条Ⅲ的固定框Ⅰ103的一侧连接。

所述过滤室102的后侧(室内一侧)设有换滤门7,所述换滤门7的一侧通过合页701与窗框1连接,换滤门7的另一侧设有固定扣702,固定扣702通过螺丝与窗框1连接,换滤门7的内侧设有凸台705,凸台705与过滤室102配合,凸台705的四周设有密封胶条Ⅰ703,密封胶条Ⅰ703与换滤门7连接,凸台705上设有通风孔704,用于抽风机6进行抽风,所述抽风机6设于换滤门7的外侧(室内一侧),抽风机6的进气口与通风孔704连通,抽风机6的另一侧设有网状结构的出气口601,让出气更加均匀、分散,防止局部风力太大,对人造成伤害。

所述传感器组2包括粉尘传感器、温湿传感器、雨滴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时刻对外界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使用时,传感器组2内的多种传感器检测到外界空气的温度、湿度、固体悬浮颗粒浓度、异味中的任一项超过或低于提前设定的范围时,控制器5就会控制电机4将窗扇3进行关闭,同时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时,窗扇3也会被关闭;当需要开窗通风时,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时,可以通过抽风机6进行吸气,空气经过过滤装置8的过滤之后,能够除去大部分的固定颗粒和异味,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呼吸健康。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