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用防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8373发布日期:2018-09-11 20:2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是门/窗用防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销售的防火窗有两个大类:一种是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完整性,并具有隔热功能的防火窗;另一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完整性,但不具有隔热功能的防火窗。从防火功能来说,这两类防火窗均可用于外墙窗户。通常,外墙面的可燃物数量比较少,只要外墙窗户在火焰或高温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完整性、不破裂,外部火焰引燃上部楼层内部物品的可能性极小,通常情况下,采用透光性不会因时间而变化的C类防火玻璃和防火窗框制作的防火窗就可以满足防止火焰从外部向室内蔓延的要求。

现有的许多防火窗,为了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整性,大多从材质着手,提高耐火性能,例如、木包铝型材、PVC塑料、木材和木塑,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防火要求,但是这些材料的熔点都不是特别高,当火灾温度过高时,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便于开启、安全性高、防火性能好的门/窗用防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门/窗用防火结构,包括相适配扣合的外部框结构和内部框结构;

所述的外部框结构包括上层腔A和下层腔A且两者通过隔热条相连接,上层腔A被支撑钢板A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空气层而另一部分为耐火填充层,上层腔A中的耐火填充层在外侧而空气层在内侧,下层腔A的内部同样为空气层;

上层腔A呈L型,上层腔A中的耐火填充层为横向部分而空气层为竖直部分,该竖直部分的宽度与下层腔A的宽度相同;

所述的内部框结构包括上层腔B和下层腔B且两者通过隔热条相连接,上层腔B被支撑钢板 B分层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空气层而另一部分为耐火填充层,上层腔B中的空气层在外侧而耐火填充层在内侧;

所述的外部框结构和内部框结构之间通过合页相连,合页的铰链轴固定在外部框结构中的下层腔A的下侧面上;

所述的外部框结构的下层腔A的右侧面上有卡扣凸起和定位凸起A,卡扣凸起靠近隔热条,定位凸起A靠近铰链轴,在内部框结构的下层腔B的左侧面上有卡扣凹槽和定位凸起B,卡扣凸起与卡扣凹槽左右相对,定位凸起A与定位凸起B左右相对,下层腔A的右侧设置有L 型架,下层腔B的左侧设置有折叠架,L型架的一端为叉头,该叉头插入定位凸起A中,L 型架与下层腔A相贴合且另一端固定在合页上,折叠架包括竖直架和两个端头架,端头架分别位于竖直架的两端且一个端头架朝左倾斜设置而另一个端头架朝右倾斜设置,朝右倾斜的端头架插入卡扣凹槽内,朝左倾斜的端头架在外部框结构和内部框结构扣合关闭时与L型架相接触。

所述的上层腔B中,耐火填充层的右半侧位置为空气层,耐火填充材料的左半侧位置安装有隔音-减震密封条A,隔音减震密封条A与外部框结构中的耐火填充层在关闭状态时两者相贴合。

所述的耐火填充层为铝酸盐水泥-石膏混合层。

所述的内部框结构的右侧安装有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内部框结构与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之间设置有隔音-减震密封条B。

所述的隔音-减震密封条B将上层腔B和下层腔B之间的连接缝隙密封。

所述的内部框结构中,下层腔B的右侧还设置有防止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松动的定位架。

所述的上层腔A、下层腔、上层腔B和下层腔B均为断桥铝型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上层腔A的耐火材料层与上层腔B中耐火材料层的接触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着火,在通过隔音-减震密封条A的设置,将室内外的空气隔绝,进一步降低着火的可能性;若火灾不可避免,上层腔A的耐火材料层上层腔B中空气层之间的接触方式,则能够避免在火灾时由于热胀形窗户打不开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2、外部框结构中下层腔A、内部框结构中下层腔B之间,卡扣凸起、定位凸起A、卡扣凹槽、定位凸起B以及L型架和折叠架的设置,则在火灾时,利用热胀形,起到辅助开启的作用,防止打不开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中:1、上层腔A,2、下层腔A,3、支撑钢板A,4、上层腔A,5、下层腔B,6、隔热条,7、支撑钢板B,8、铰链轴,9、卡扣凸起,10、定位凸起A,11、卡扣凹槽,12、定位凸起B,13、L型架,14、折叠架,15、隔音-减震密封条A,16、隔音-减震密封条B,17、定位架,18、外部框结构,19、内部框结构,20、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门/窗用防火结构,包括包括相适配扣合的外部框结构18和内部框结构19,两者之间通过合页20相连,内部框结构19围绕成空框,该空框中安装有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外部框结构18包括上层腔A1和下层腔A2且两者通过隔热条6相连接,上层腔A1被支撑钢板A3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空气层而另一部分为耐火填充层,上层腔A1中的耐火填充层在外侧而空气层在内侧,下层腔A2的内部同样为空气层。

进一步地,上层腔A1呈L型,上层腔A1中的耐火填充层为横向部分而空气层为竖直部分,该竖直部分的宽度与下层腔A2的宽度相同。

所述的内部框结构19包括上层腔B4和下层腔B5且两者通过隔热条6相连接,上层腔 B4被支撑钢板B7分层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空气层而另一部分为耐火填充层,上层腔B4 中的空气层在外侧而耐火填充层在内侧。

所述的上层腔B4中,耐火填充层的右半侧位置为空气层,耐火填充材料的左半侧位置安装有隔音-减震密封条A15,隔音-减震密封条A15与外部框结构中的耐火填充层在关闭状态时两者相贴合。当外部框结构18和内部框结构19关闭时,隔音-减震密封条A15起到隔音和减震的作用。

在上述结构中,上层腔A1的耐火填充层横向设置是为了将内部框结构19在关闭时起到定位的作用。更为主要的是,当外部框结构18和内部框结构19关闭时,上层腔A1的耐火填充层分别于上层腔B4的空气层和耐火填充层接触。火灾时,由于关闭时,外部框结构和内部框结构19之间必然存在缝隙,因此氧气较足,而耐火材料层与耐火材料层的接触,则降低了该处燃烧的可能性;耐火材料层与空气层的接触,当耐火材料层发生热胀时,空气层产生变形退让,在高温下,两者密封不会越来越严实,便于外部框结构18和内部框结构19之间开启,将浓烟放出,同时也便于逃生,提高安全性。

如图3所示,所述的合页20安装时,合页的铰链轴8固定在外部框结构18中的下层腔A2的下侧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下层腔A2的右侧面上有卡扣凸起9和定位凸起A10,卡扣凸起9靠近隔热条6,定位凸起A10靠近铰链轴8,在下层腔B5的左侧面上有卡扣凹槽 11和定位凸起B12,卡扣凸起9与卡扣凹槽11左右相对,定位凸起A10与定位凸起B12左右相对,下层腔A2的右侧设置有L型架13,下层腔B5的左侧设置有折叠架14,L型架13 的一端为叉头,该叉头插入定位凸起A10中,L型架13与下层腔A2相贴合且另一端固定在合页上,折叠架14包括竖直架和两个端头架,端头架分别位于竖直架的两端且一个端头架朝左倾斜设置而另一个端头架朝又倾斜设置,朝右倾斜的端头架插入卡扣凹槽11内,朝左倾斜的端头架在外部框结构18和内部框结构19扣合关闭时与L型架13相接触。

这种结构的设置,当发生火灾时,折叠架14中朝左倾斜的端头架、折叠架14之间由于热胀形,两者之间存在相互顶起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与外部框结构18和内部框结构 19打开的力的方向是趋于相同的,从而将两者顶松,便于开启,能够有效地避免火灾时打不开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火效果,耐火填充层均采用铝酸盐水泥-石膏混合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部框结构19与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之间设置有隔音-减震密封条 B16,并且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采用钢化玻璃。隔音-减震密封条B16将上层腔B4和下层腔 B5之间的连接缝隙密封,所述的隔音-减震密封条B16与隔音-减震密封条A15的材质不通过,隔音-减震密封条B16也采用耐火填充层,由于耐火填充层中采用铝酸盐水泥,能很好地对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起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部框结构19中,下层腔B5的右侧还设置有防止玻璃窗体或玻璃门体松动的定位架17,定位架17实现定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上层腔A1、下层腔A2、上层腔B4和下层腔B5均为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铝合金型材的厚度为1mm~2mm。且上层腔A1、下层腔A2、上层腔B4和下层腔B5均为断桥铝型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