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6126发布日期:2019-08-07 01:1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床垫。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普遍处于不同程度紧张状态,一个舒适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保持健康十分重要。人们根据身体状态对床垫软硬度往往有不同需求,一般的床垫只是单一软硬度,不能满足不同状态下的需求。

同时,普通的床垫只是床垫,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天热时,床垫的温度能够低一些,天冷时,床垫的温度能够高一些。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床垫,以满足用户对床垫硬度和温度调节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多功能床垫,包括:面布层,设置在所述面布层下方的第一填充层,设置在第一填充层下方的软管层,设置在所述软管层下方的第二填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填充层下方的气垫层,设置在所述气垫层下方的底布层,分别与所述软管层、气垫层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软管层为均匀排布的软管,所述气垫层为矩阵排布的若干气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泵和至少一个水泵。所述软管层为冷水或者热水的管道,当床垫需要降温时,向所述软管层中通冷水,当床垫需要升温时,向所述软管层中通热水;所述气垫层用于调节床垫的硬度,当需要硬床时,加大气垫层内的气压,当需要软床时,降低气垫层内的气压;而且,采用矩阵排布的气囊组成的气垫层,能够更好的承载气垫层上方的各层,避免气垫层气压较大时,床垫表面不平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气垫层中的气压和软管层中的水温。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层通过水管与所述控制装置中的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用于给软管层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层通过气管与所述控制装置中的气泵连接,所述气泵用于给气垫层供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中的填充物为海绵、乳胶、驼毛、羊毛、棉花、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用于提供基础的软床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床垫,还包括边布,所述边布与所述面布层、底布层连接,所述边布、面布层和底布层三者将所述第一填充层、软管层、第二填充层、气垫层包裹。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床垫,通过在普通的床垫中增加气垫层和软管层,所述气垫层用于调节床垫的硬度,所述软管层用于调节床垫的温度,以满足用户对于床垫的硬度和温度的需求。而且,采用矩阵排布的气囊组成的气垫层,能够更好的承载气垫层上方的各层,避免气垫层气压较大时,床垫表面不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床垫,包括:面布层10,设置在所述面布层10下方的第一填充层20,设置在第一填充层20下方的软管层30,设置在所述软管层30下方的第二填充层40,设置在所述第二填充层40下方的气垫层50,设置在所述气垫层50下方的底布层60,分别与所述软管层30、气垫层50连接的控制装置70;所述软管层30为均匀排布的软管,所述气垫层50为矩阵排布的若干气囊51;所述控制装置70包括至少一个气泵和至少一个水泵。所述软管层30为冷水或者热水的管道,当床垫需要降温时,向所述软管层30中通冷水,当床垫需要升温时,向所述软管层30中通热水;所述气垫层50用于调节床垫的硬度,当需要硬床时,加大气垫层50内的气压,当需要软床时,降低气垫层50内的气压;而且,采用矩阵排布的气囊51组成的气垫层50,能够更好的承载气垫层50上方的各层,避免气垫层50气压较大时,床垫表面不平整;所述控制装置70用于控制气垫层50中的气压和软管层30中的水温。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软管层30通过水管80与所述控制装置70中的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用于给软管层30供水。

所述气垫层50通过气管90与所述控制装置70中的气泵连接,所述气泵用于给气垫层50供气。

所述第一填充层20和第二填充层40中的填充物为海绵、乳胶、驼毛、羊毛、棉花、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填充层20和第二填充层40用于提供基础的软床功能。

所述多功能床垫,还包括边布100,所述边布100与所述面布层10、底布层60连接,所述边布100、面布层10和底布层60三者将所述第一填充层20、软管层30、第二填充层40、气垫层50包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床垫,通过在普通的床垫中增加气垫层和软管层,所述气垫层用于调节床垫的硬度,所述软管层用于调节床垫的温度,以满足用户对于床垫的硬度和温度的需求。而且,采用矩阵排布的气囊组成的气垫层,能够更好的承载气垫层上方的各层,避免气垫层气压较大时,床垫表面不平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