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679发布日期:2018-11-20 19:1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调节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休息、工作还是娱乐都离不开椅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椅子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各种高度可调的座椅,以适用各种不同需求的人群。然而,现有的座椅升降机构结构复杂,机械传动性较差,且在升降过程中会造成座椅上气压棒触头的磨损,从而导致气压棒高低不一致的问题,产品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座椅升降机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安装于座椅的座垫底部,所述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包括底盘、气压棒、固定架、压簧、触头及拉线;所述底盘安装于座垫底面上,该底盘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气压棒顶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固定架装设于底盘上,固定架上设有安装部,所述触头枢接于该安装部上并沿安装部的中心轴自由旋转;拉线与压簧分别设置于触头旋转方向的两侧,且拉线与压簧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压簧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架及触头,所述拉线一端连接于触头上,另一端延伸于底盘外;所述拉线一侧的触头上设有凸起部,气压棒的顶端设有升降阀门;

调节时,拉动拉线,触头带动凸起部旋转抵顶于气压棒的升降阀门上,升降阀门控制气压棒上升;松开拉线,触头旋转回位,气压棒停止上升。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同轴安装孔,所述触头的两侧设有安装轴,两所述安装轴卡设于对应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拉线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装设于卡槽内,所述限位台阶设于触头与限位凸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侧壁中部设有卡口,所述拉线端部卡设于所述卡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卡孔设置;所述拉线的内侧端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于卡孔内,拉线自卡口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上的凸起部设置于拉线一侧的触头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一夹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的通过设置拉线、压簧、触头、及触头底部的凸起部,所述拉线、压簧分别设置于触头的两侧,拉线带动触头旋转,使触头的凸起部向下按压升降阀门,从而使气压棒上升或下降,松开拉线,压簧将触头拉回原位,升降阀门关闭并将气压棒锁定,即可停止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只要轻受力拉线手柄,手柄即可通过升降触头传动给气压棒,使其将整个支撑座部上升或下降的调节功能,其结构简单,机械传动直接,弥补气压棒触头高低不一致的适应,产品稳定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安装于座椅的座垫底部,其用于调节整个座椅的高度。所述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包括底盘10、气压棒20、固定架30、压簧40、触头50及拉线60。所述气压棒20自底盘底部穿设于底盘10上,所述固定架30装设于底盘10顶面上,所述压簧40及拉线60分别设置于触头50的两侧,且压簧40与拉线60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底盘10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11,所述气压棒20顶部装设于所述安装孔11内。该气压棒20的顶端设有一升降阀门21,所述升降阀门21用于控制气压棒20的升降。所述固定架30上设有安装部31、卡槽32及挂钩34,所述安装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安装孔31,该两安装孔31呈同轴设置。所述卡槽32及挂钩34分别设置于安装部31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槽32内设有一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用于对拉线60进行限位。

所述触头50包括设置于中部的限位部51、凸起部52及设置于两侧的安装轴53,两所述安装轴51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固定架30上的安装孔31内,且触头50可沿安装孔31轴线自由旋转。所述限位部51与凸起部52呈一夹角a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a为钝角。所述限位部51包括设置于顶面上的限位槽及侧面上的卡勾54,该限位槽整体呈T字形设置,所述限位槽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槽55及连通并垂直第一限位槽55的第二限位槽56。所述拉线60的内侧端部设有卡块61,拉线60的中部设有限位凸起62。

安装时,所述固定架30通过螺灯安装于底盘10上,所述触头50枢接于固定架30的两安装孔31内,且所述卡勾54设于卡槽32一侧。所述压簧40一端挂设于固定架30的挂钩34上,另一端卡设于触头50的卡勾54上,所述拉线60的卡块61卡设于触头50的第二限位槽56内,并自第一限位槽55经所述卡槽32延伸出,所述限位凸起62装设于所述卡槽32内,所述限位块33对限位凸起62进行限位,以避免拉线60回弹自限位槽内松脱。

调节时,拉动拉线60,触头50受力朝向拉线60方向旋转,触头50上的凸起部52向远离拉线一侧移动,直至抵顶于气压棒20顶端的升降阀门上,升降阀门打开,气压棒20上升;松开拉线60,在压簧40拉力作用下,触头50旋转回位,所述凸起部52向上移动离开升降阀门,升降阀门关闭锁定气压棒,此时,气压棒停止上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座椅微动控制升降机构的通过设置拉线、压簧、触头、及触头底部的凸起部,所述拉线、压簧分别设置于触头的两侧,拉线带动触头旋转,使触头的凸起部向下按压升降阀门,从而使气压棒上升或下降,松开拉线,压簧将触头拉回原位,升降阀门关闭并将气压棒锁定,即可停止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只要轻受力拉线手柄,手柄即可通过升降触头传动给气压棒,使其将整个支撑座部上升或下降的调节功能,其结构简单,机械传动直接,弥补气压棒触头高低不一致的适应,产品稳定可靠性强,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