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外露拉绳式窗帘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2280发布日期:2019-06-15 00:1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外露拉绳式窗帘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无外露拉绳式窗帘有关,尤指一种用于无外露拉绳式窗帘的阻力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就一般的无外露拉绳式窗帘来说,当下拉下梁时,设置于叶片的升降传动绳会被下梁往外拉伸而逐渐从卷绳器脱出,直到叶片完全展开为止;相反地,当上推下梁时,下梁所受到的上推力量会抵销下梁及所有叶片的重量,使卷绳器能顺利将升降传动绳予以卷收,进而让叶片能够平稳地往上收合。然而不论下梁在受力下拉或上推的过程当中,一旦下梁所受到的外力解除,叶片可以藉由设置在卷绳器的一阻力装置对升降传动绳提供适度的阻力而随时停顿在任一高度上,并不会在外力解除之后轻易垂落或收合。

为了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有时候需要进一步调整阻力装置对升降传动绳所提供的阻力,但是在前述现有技术当中,使用者必须将整个卷绳器拆开才能对阻力装置进行调整,待调整到定位之后再将卷绳器重新组装回去,除了在操作上非常的不方便之外,卷绳器在经过多次拆装之后可能会影响到内部组件的组装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外露拉绳式窗帘的阻力调整装置,其操作方便且不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拆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一阻力调整座,以及一控制销。该基座具有一顶孔、一第一定位部与一固定轴,该固定轴的断面形状为圆形;该阻力调整座设于该基座且具有一传动轴与多根阻力调整杆,该传动轴具有一呈多边形断面的传动孔,该阻力调整座藉由该传动轴的传动孔可转动地套设于该基座的固定轴,该多根阻力调整杆设于该传动轴的周围,用以撑顶一升降传动绳;该控制销具有一驱动轴,该控制销藉由该驱动轴可上下位移地且可转动地套设于该基座的固定轴,此外,该驱动轴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与一呈多边形断面的驱动部。

藉此,当该控制销位于一定位位置时,该控制销的驱动轴的第二定位部卡接于该基座的第一定位部,使该控制销无法带动该阻力调整座旋转,此时无法调整该升降传动绳的阻力;当该控制销受外力拉动而往上移动至一调整位置时,该控制销的驱动轴的第二定位部脱离该基座的第一定位部,且该控制销的驱动轴的驱动部卡接于该阻力调整座的传动轴的传动孔,使该控制销能带动该阻力调整座一起旋转,此时该阻力调整座在转动过程中即可利用其中一根或多根阻力调整杆来改变该升降传动绳的走线方式,进而达到调整阻力的效果。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只要迫使该控制销作动至该调整位置即可调整该升降传动绳的阻力,整个过程并不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拆装,藉以达到增加使用便利性及保持良好组装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位于定位位置。

图4为图3沿4-4剖线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的驱动部的第二定位部卡接于基座的第一定位部。

图5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位于调整位置。

图6为图5沿6-6剖线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的驱动部的第二定位部脱离基座的第一定位部,且控制销的驱动轴的驱动部嵌卡于阻力调整座的传动轴的传动孔。

图7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配合单卷簧式卷绳器使用的外观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配合双卷簧式卷绳器使用的外观立体图。

图9至1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主要显示阻力调整座在不同档位之下让升降传动绳产生不同的走线方式。

图13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位于定位位置。

图15为图14沿15-15剖线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的驱动部的第二定位部卡接于基座的第一定位部。

图16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位于调整位置。

图17为图16沿17-17剖线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控制销的驱动轴的驱动部嵌卡于阻力调整座的传动轴的传动孔。

【主要元件】

「第1实施例」

10阻力调整装置12单卷簧式卷绳器

14双卷簧式卷绳器16升降传动绳

20基座21底板

211下容置槽212下边柱

213固定轴214第一定位部

23顶板231顶孔

232档位标示233上容置槽

234上边柱25第一张力导杆

27第二张力导杆29导轮

30阻力调整座31传动轴

312传动孔314内肩部

33上翼板35下翼板

37a~37d阻力调整杆40控制销

41驱动轴42轴部

43驱动部44外肩部

p1定位位置p2调整位置

45操作部46指示符号

47第二定位部50弹性件

「第2实施例」

60基座61顶板

62顶孔63底板

64固定轴65凸缘

66第一定位部67档位标示

70控制销71驱动轴

72驱动部73第二定位部

74外肩部75操作部

76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及2,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阻力调整装置10包含有一基座20、一阻力调整座30、一控制销40,以及一弹性件50。

基座20具有一个底板21与一个顶板23。如图2所示,底板21的顶面具有一个下容置槽211与四根环绕于下容置槽211的下边柱212,且底板21的中央具有一根固定轴213与一个第一定位部214,固定轴213的底端邻接于第一定位部214的顶端,其中的固定轴213具有圆形的断面形状,至于第一定位部214具有八边形的断面形状;顶板23的中央具有一个贯穿顶、底两面的顶孔231,顶板23的顶面在顶孔231的周围设有五个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文件位标示232,如图2及3所示,顶板23的底面具有一个上容置槽233与四根环绕于上容置槽233的上边柱234,顶板23与底板21藉由上下相对的上、下边柱234、212组装在一起,使底板21的固定轴213对应地位于顶板23的顶孔231的下方。此外,基座20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根第一张力导杆25与一根第二张力导杆27,第一、二张力导杆25、27连接在顶、底板23、21之间,其中在第一张力导杆25套设有一个导轮29。

如图2至4所示,阻力调整座30设于基座20的顶、底板23、21之间且具有一传动轴31、一上翼板33、一下翼板35及四根阻力调整杆37a~37d。传动轴31具有一呈八边形断面的传动孔312,传动孔312的孔壁的顶端具有一内肩部314,且传动孔312的孔径大于基座20的固定轴213的轴径,使得阻力调整座30藉由传动轴31的传动孔312套设于基座20的固定轴213之后能相对基座20转动;上、下翼板33、35连接于传动轴31的顶、底两端且分别可转动地容纳于基座20的上、下容置槽233、211内;如图2及9所示,该些阻力调整杆37a~37d设于上、下翼板33、35之间且以传动轴31的传动孔312的中心为圆心呈等间隔弧状排列。

控制销40具有一驱动轴41,驱动轴41具有一呈圆形断面的轴部42与一呈八边形断面的驱动部43,轴部42的底端连接驱动部43的顶端,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外肩部44(如图3所示),此外,如图4所示,驱动轴41的底端具有一个多边形孔,由前述多边形孔形成一个第二定位部47。控制销40藉由驱动轴41的多边形孔(亦即第二定位部47)套设于基座20的固定轴213,当控制销40位于如图3所示的一定位位置p1时,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第二定位部47卡接于基座20的第一定位部214,由于两者均为多边形断面的关系,如图4所示,使得控制销40无法相对基座20转动;相反地,当控制销40位于如第5图所示的一调整位置p2时,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第二定位部47脱离基座20的第一定位部214,且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驱动部43卡接于阻力调整座30的传动轴31的传动孔312,由于两者均为多边形断面的关系,如图6所示,所以此时的控制销40可以带动阻力调整座30一起转动。

再如图1、2及4所示,控制销40还具有一个操作部45,操作部45连接于驱动轴41的轴部42的顶端且经由基座20的顶板23的顶孔231凸出于基座20的顶板23的顶面,操作部45的顶端具有一个指示符号46(如图所示的箭头),藉由控制销40的转动,使得操作部45的指示符号46对应于基座20的顶板23的其中一个档位标示232。

弹性件50套设于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轴部42且顶抵在阻力调整座30的传动轴31的内肩部314与控制销40的外肩部44之间,用以提供弹力将控制销40保持在如第3图所示的定位位置p1。

在实际使用时,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10可以配合不同形式的卷绳器而设置不同的数量,例如在配合如图7所示的单卷簧式卷绳器12使用时,由于升降传动绳16只有一条,所以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10在数量方面可以仅设置一组,如果是配合如图8所示的双卷簧式卷绳器14使用时,因为升降传动绳16有左右两条,所以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10需要设置成两组,然而不论是配合哪一种卷绳器12、14,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10均是利用基座20跟前述卷绳器12、14结合成一体,并且让升降传动绳16绕经导轮29及第二张力导杆27之后再伸出基座20外(如图9至12所示)。

在调整升降传动绳16的阻力时,首先通过控制销40的操作部45将控制销40从如图3所示的定位位置p1往上拉动至如图5所示的调整位置p2,使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第二定位部47脱离基座20的第一定位部214,此时的弹性件50会受到控制销40的外肩部44的挤压而蓄积回复力,接下来即可开始转动控制销40。在控制销4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驱动部43跟阻力调整座30的传动轴31的传动孔312之间保持卡接关系,所以阻力调整座30会跟着一起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其中一根或多根阻力调整杆37a~37d来改变升降传动绳16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举例来说,当阻力调整座30位于如图9所示的第1档位时,阻力调整座30通过最左边的阻力调整杆37d及右边第二根的阻力调整杆37b抵接于升降传动绳16;当阻力调整座30转动至如图10所示的第2檔位或如图11所示的第3档位时,阻力调整座30通过最左边的阻力调整杆37d抵压升降传动绳16,另外再通过最右边的阻力调整杆37a推顶升降传动绳16;当阻力调整座30继续再转动至如图12所示的第4档位时,阻力调整座30通过左边两根阻力调整杆37c~37d抵压升降传动绳16,并且通过最右边的阻力调整杆37a推顶升降传动绳16。

在上述调整过程当中,使用者可以再进一步通过控制销40的指示符号46及基座20的档位标示232来掌控阻力大小,若文件位标示232的数字越大,表示控制销40带动阻力调整座30转动的角度越大,也就表示升降传动绳16所受到的阻力越大。

待调整到定位之后,只要释放对控制销40的拉力,控制销40会受到弹性件50的回复力作用而回到如图3所示的定位位置p1,使控制销40的驱动轴41的第二定位部47卡接于基座20的第一定位部214,此时即无法转动控制销40,阻力调整座30亦无法跟着转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控制销70是以下压方式进行操作,与上述实施例以上拉方式进行操作有所不同,为了配合控制销70的作动,第一定位部66、第二定位部73及弹性件50在位置方面需要加以调整,其他结构大致上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13,基座60还具有一凸缘65,凸缘65设于顶板61的顶孔62的周围且具有一同轴连通顶孔62的八边形孔,由前述八边形孔形成第一定位部66,至于固定轴64的底端则是直接跟底板63的顶面连接在一起,而档位标示67设置在凸缘65的周围。

控制销70的第二定位部73邻接于驱动部72的顶端,第二定位部73的断面形状为八边形,且第二定位部73的外径小于驱动部72的外径,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外肩部74,至于控制销70的操作部75邻接于第二定位部73的顶端且经由顶板61的顶孔62与凸缘65的八边形孔(亦即第一定位部66)凸出于基座60的顶面。此外,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底端具有一套孔76,如图17所示,套孔76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控制销70藉由套孔76套设于基座60的固定轴64,由于两者均为圆形断面,使得控制销70能相对基座60转动。

藉此,当控制销70位于如图14所示的定位位置p1时,由于弹性件50的推顶,使得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第二定位部73卡接于基座60的第一定位部66,由于两者均为多边形断面的关系,如图15所示,使得控制销70无法相对基座60转动,此外,当控制销70位于定位位置p1时,控制销70的外肩部74抵接于阻力调整座30的传动轴31的内肩部314,使控制销70的位置能受到限制;相反地,当控制销40位于如图16所示的调整位置p2时,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第二定位部73脱离基座60的第一定位部66,且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驱动部72卡接于阻力调整座30的传动轴31的传动孔312,由于两者均为多边形断面的关系,所以此时的控制销70可以带动阻力调整座30一起转动。

弹性件50套设于基座60的固定轴64且顶抵在基座60的底板63的顶面与控制销70的驱动部72的底端之间,用以将控制销70保持在如第14图所示的定位位置p1。

由上述可知,在实际操作时,首先通过控制销70的操作部75将控制销70从如图14所示的定位位置p1往下按压至如图16所示的调整位置p2,使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第二定位部73脱离基座60的第一定位部66,此时的弹性件50会受到控制销70的驱动部72的挤压而蓄积回复力,接下来即可开始转动控制销70。在控制销7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驱动部72跟阻力调整座30的传动轴31的传动孔312之间保持卡接关系,所以阻力调整座30会跟着一起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其中一根或多根阻力调整杆37a~37d来改变升降传动绳16的走线方式(如图9至12所示),进而达到调整摩擦阻力的效果。

待调整到定位之后,只要释放对控制销70的下压力量,控制销70会受到弹性件50的回复力作用而回到如图14所示的定位位置p1,使控制销70的驱动轴71的第二定位部73卡接于基座60的第一定位部66,此时即无法转动控制销70,阻力调整座30亦无法跟着转动。

综上所陈,本发明的阻力调整装置10只要迫使控制销40、70作动至调整位置p2即可调整升降传动绳16的阻力,整个调整过程并不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拆装,并且可以进一步通过指示符号46与文件位标示232之间的搭配来精确掌控阻力大小,藉以达到增加使用便利性及保持良好组装精度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