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框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5307发布日期:2018-08-14 18:22阅读:1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拼框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拼框门是一种常用的门结构,现有的拼框门大多是选取四个实木板材,将板材依次对接形成拼框门。

现有的拼框门在组装时,首先在选取的实木板材端部加工孔位,具体的是在实木板材的端部对接位置加工沿实木板材厚度方向的孔位以及在实木板材的端面加工供螺栓穿过的孔位,其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在安装时,需要将五金件嵌装于相应的孔位内,然后穿接螺栓,将两个实木板材对接后,转动五金件、螺栓,完成两个实木板材的对接。利用该方法制得的拼框门板材之间的缝隙较宽,装配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拼框门,具有组装精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框门,包括门框和门板,所述门框包括两个第一边板和两个第二边板,两个所述第一边板互相平行,两个所述第二边板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均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的厚度相等且均大于门板的厚度;所述门板的长度等于第一边板的长度,所述门板的宽度等于第二边板的宽度与第一边板宽度两倍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面向门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射有玻璃胶,所述门板与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均通过玻璃胶粘接;所述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边板和两个第二边板拼接形成矩形的门框,通过玻璃胶将门板与门框粘接,起到固定门板的效果;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矩形的形状,使其边角均为直角,拼接好门框之后,第二框体的边角为门框的四个角,均为直角,减少了拼框门四个角的调节,利于增强拼框门的装配精度。

凹槽的设计起到容置玻璃胶的效果,将玻璃胶注射于容置槽内,起到隐蔽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漏于门板和门框表面的玻璃胶,使拼接好的拼框门更美观。玻璃胶与凹槽的配合也减小了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使门板与门框贴合的更紧密,增强了拼框门的装配精度。连接组件与玻璃胶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拼框门拼接的稳定性,有助于减少门框与门板的松动,进一步增强了拼框门的装配精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边板面向第二边板两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插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向第一边板的一侧插于第二边板上的凹槽内;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板的宽度。

采用上述结构,限位块插于限位槽和凹槽内时,限位块与限位槽、凹槽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增强门框稳定性的效果,进而有助于增强拼框门的稳定性;限位块上的胶粘层,有助于提高限位块固定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的效果,进一步增强门框的稳定性。限位块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板的宽度,利于调节限位块在限位槽内的位置,便于对拼框门的微调,有助于提高拼框门的装配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拼框门的制作方法,具有装配精度高、返工率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框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涂胶:在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的凹槽内注射进玻璃胶,在限位块的表面和限位槽内涂刷木材胶黏剂;

s2,拼接:

a、将第一边板放于门板相对的两侧边,将第二边板放于门板的两侧边,使第二边板垂直于第一边板;

门板的四侧分别与两个第一边板和两个第二边板抵接,第一边板的两端头与第二边板面向门板的一侧抵接;此时限位槽与第二边板上的凹槽连通;

b、使限位块的一端与限位槽卡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边板上的凹槽卡接,得到拼接好的中间产品;

s3:测试、校准:测量s2中得到的中间产品的对角线长度,当两个对角线的长度相等时,得到拼接完成的拼框门;当两个对角线的长度不相同时,将s2中拼接好的中间产品放置于夹持装置上,对中间产品进行微调,至两个对角线的长度一致;

s4:加固:在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之间的缝隙中注入木材粘接剂。

采用上述方案,拼框门的制作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经涂胶、拼接的操作之后,得到初成型的拼框门;经加固的操作之后,增强了拼框门的稳定性;拼框门的制作过程均由人工操作,初成型的拼框门的装配精度难以准确控制,通过测试、校准的步骤,有助于提高拼框门的装配精度,使门框与门板之间的缝隙较小,使产品更美观,拼框门的装配精度提高之后,有助于降低产品成型之后的返工率,有助于降低成本,节约人力资源。

进一步优选为:微调的操作方法为:在门板上放置第一矩形块,在第二边板和第一边板垂直于限位块的一侧抵接第二矩形块,观察第一边板、第二边板与第二矩形块的抵接情况,利用第一矩形块敲击第一边板或第二边板。

采用上述方案,微调的操作步骤简单、利用的工具也易得,有助于增强微调工作的操作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两个绝对平行的夹紧块和驱动夹紧块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夹紧块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夹紧块的运动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将初成型的拼框门的两个第二边板放置于支架上,利用驱动组件调节两个夹紧块之间的距离,使两个第二边板分别与夹紧块抵接,观察第二边板与夹紧块的抵接情况,便于调节拼框门的装配精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夹紧块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仅需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运动则带动夹紧块运动,便于夹紧块位置的调节,使拼框门的微调过程更易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紧块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与通孔相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通孔且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垂直于夹紧块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限位杆与通孔的配合有助于提高气缸带动夹紧块运动时的稳定性,有助于保持两个夹紧块之间绝对平行的关系,进而起到提高拼框门装配精度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木材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10~20份;

增粘乳液:3~5份;

纳米二氧化硅:0.1~0.2份;

附着力促进剂:0.2~0.5份。

采用上述方案,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自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粘合剂,具有较好的粘接性,有助于增强门框的稳定性,但是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自身的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好,加固过程中,将其注入在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之间的缝隙中,由于其较好的流动性,易使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从缝隙的另一侧流出,使留在缝隙之间的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较少,从而降低了木材胶黏剂对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效果。

增粘乳液的加入有助于降低木材胶黏剂的流动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有助于缩短木材胶黏剂的胶结时间,附着力促进剂的加入利于木材胶黏剂在第一门边和第二门边上的附着,在增粘乳液、纳米二氧化硅、附着力促进剂的共同作用下,有助于延伸长木材胶黏剂在缝隙之间的流动时间,使木材胶黏剂在缝隙里填充的更均匀,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木材胶黏剂加固门框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门框与门板装配的过程简单、易操作,拼框门的装配精度较高,降低了成品拼框门的返工率;

2、测试、校准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拼框门装配的精度;

3、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增粘乳液、纳米二氧化硅、附着力促进剂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加强木材胶黏剂加固门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拼框门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11、第一边板;12、第二边板;2、门板;3、凹槽;4、连接组件;41、限位槽;42、限位块;5、夹持装置;51、支架;52、夹紧块;53、气缸;6、通孔;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拼框门,如图1所示,包括门框1和门板2。门框1包括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第一边板11垂直于第二边板12设置。第一边板1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边板11互相平行;第二边板12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边板12互相平行。

参照图1,门板2、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均设置为矩形,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的厚度相等且均大于门板2的厚度;门板2的长度等于第一边板11的长度,门板2的宽度等于第二边板12的宽度与第一边板11宽度两倍之间的差值。两个第一边板11和两个第二边板12拼接形成门框1。

参照图1,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面向门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3,第一边板11上凹槽3的长度等于第一边板11的长度,第一边板11上凹槽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板1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边板12上凹槽3的长度等于第二边板12的长度,第二边板12上凹槽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边板12的延伸方向一致。

参照图1,凹槽3内注射有玻璃胶(在附图中未示出),门板2的四侧壁分别与门框1的四内壁抵接,玻璃胶将门板2与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粘接,有助于增强拼框门的稳定性;凹槽3的设计,减小了玻璃胶外溢于拼框门表面上的几率,增加了产品的美观程度,也缩小了门框1与门板2之间的缝隙,增强了拼框门的装配精度。

参照图1,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的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开设在第一边板11面向第二边板12两侧的限位槽41,限位槽4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凹槽3的延伸方向,限位槽41内插设有限位块42,限位块42的表面设有胶粘层(在附图中未示出),胶粘层为涂在限位块42表面的木材胶黏剂,限位块42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板11的宽度。限位块42背向第一边板11的一侧插于第二边板12上的凹槽3内,起到增强第一边板11与第二边板12连接强度的作用。

制作该拼框门包括以下步骤:

s1,涂胶:在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的凹槽3内注射进玻璃胶,在限位块42的表面和限位槽41内涂刷木材胶黏剂。

s2,拼接:

a、将第一边板11放于门板2相对的两侧边,将第二边板12放于门板2的两侧边,使第二边板12垂直于第一边板11。

门板2的四侧分别与两个第一边板11和两个第二边板12抵接,第一边板11的两端头与第二边板12面向门板2的一侧抵接;此时限位槽41与第二边板12上的凹槽3连通。

b、使限位块42的一端与限位槽41卡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边板12上的凹槽3卡接,得到拼接好的中间产品。

s3:测试、校准:测量s2中得到的中间产品的对角线长度,当两个对角线的长度相等时,得到拼接完成的拼框门;当两个对角线的长度不相同时,将s2中拼接好的中间产品放置于夹持装置5上,对中间产品进行微调,至两个对角线的长度一致。

微调的操作方法为:在门板2上放置第一矩形块(在附图中未示出),在第二边板12和第一边板11垂直于限位块42的一侧抵接第二矩形块(在附图中未示出),观察第一边板11、第二边板12与第二矩形块的抵接情况,利用第一矩形块敲击第一边板11或第二边板12。

s4:加固:在第一边板11和第二边板12之间的缝隙中注入木材胶黏剂,擦拭拼框门表面多余的木材胶黏剂。

如图2所示,s3中的夹持装置5包括支架51、设置在支架51上的夹紧块52和驱动夹紧块52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夹紧块52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紧块52绝对平行,夹紧块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夹紧块52的运动方向。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支架51上的气缸53,气缸53的活塞杆与夹紧块52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夹紧块52上还开设有通孔6,支架51上固定设置有与通孔6相配的限位杆7,限位杆7穿过通孔6且与通孔6滑动连接,限位杆7沿水平方向设置,限位杆7垂直于夹紧块52设置。

木材胶黏剂包括如下用量的原料: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10kg;增粘乳液:3kg;纳米二氧化硅:1kg;附着力促进剂:0.2kg。

实施例2:一种拼框门及其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木材胶黏剂包括如下用量的原料: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20kg;增粘乳液:5kg;纳米二氧化硅:2kg;附着力促进剂:0.5kg。

实施例3:一种拼框门及其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木材胶黏剂包括如下用量的原料: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18kg;增粘乳液:3kg;纳米二氧化硅:1.5kg;附着力促进剂:0.4kg。

实施例4:一种拼框门及其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木材胶黏剂包括如下用量的原料: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14kg;增粘乳液:3.6kg;纳米二氧化硅:1.3kg;附着力促进剂:0.25kg。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