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6090发布日期:2018-10-19 19:0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快递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递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柜的出现使快递人员与收件人之间无需当面签收,能够节省各自的时间。但是目前的快递柜的空间均为固定的,大小无法根据包裹大小进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快递柜利用空间造成了浪费。

其次,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在配送的终端过程中,无人机送快递可以大大减少快递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时间。

申请号为201620811989.9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快递系统,设置有多列大小不同的快递箱,通过对包裹大小的识别来分配不同大小的快递箱,从而节约空间,但是存在以下缺陷:当大包裹太多,且大的快递箱不够用时,小的快递箱则空着而包裹无法完成投递。

申请号为201620407604.2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柜内空间可调型智能快递柜,通过隔板将柜体内部分成多个储物单元格,以及向对应的柜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调节柜体内储物空间的大小,但是调节过程需要人为操作,而且隔板以及连接件均需要进行相应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递柜。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快递柜,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柜体单元以及用于控制各个柜体单元的控制柜;

所述柜体单元包括内部分为前后两部分的柜体,多个安装在所述柜体前部且水平设置的升降组件以及多个转动连接在柜体前端并从上往下紧密排列的柜门;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位于柜体内部的起降板以及滑动连接在起降板上端的滑动板;所述起降板一端成型有两个穿过柜体前部的侧壁的延长块;两个所述延长块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固定横杆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驱动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步进电机;

所述柜体前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螺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柜体前部侧壁上成型有供所述延长块穿过的两个竖导孔;

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横杆一端成型有第二齿条;位于后方的所述延长块上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驱动电机;

所述滑动板下表面沿前后方向成型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起降板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转轴与所述挡板的转轴上分别安装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

所述柜体位于所述固定螺杆一侧的外侧壁安装有多个与各个所述柜门相对应的电控锁;

所述柜门上端成型有插口;所述柜门下端对应所述插口处滑动连接有用于可移动插接在所述插口中的铁质的插头;所述柜门朝向所述柜体一侧面的下部位于所述插头上方固定安装有导磁铁块;

所述滑动板前端对应所述导磁铁块处安装有永磁铁;

所述柜体后部上端成型有用于存放包裹的存入口;所述柜体后侧壁安装有用于检测包裹高度的红外传感器;

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各个所述电控锁、各个所述步进电机以及各个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起降板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起降板下方成型有多个限制所述挡板的转动角度的支撑柱。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步进电机转动一次后使所述升降组件上下移动的距离为一个所述柜门的高度,同时所述永磁铁与所述导磁铁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将快递包裹运输到柜体内的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有飞行器组件,以及连接在飞行器组件下端的载货仓组件;

所述飞行器组件包括有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主体部,安装在主体部内中间位置的风扇,安装在主体部内位于风扇两侧的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以及安装在主体部四周且与主体部连通的四个出风环;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安装座,成型在安装座中间位置的风扇座,分别连接在安装座两个短边侧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风管,以及分别连接在安装座两个长边侧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风管;

所述风扇座内上部安装有上驱动风扇,所述风扇座下部安装有下驱动风扇;所述上驱动风扇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风扇座内顶部且输出轴朝下的上电机以及连接在上电机输出轴上的离心风轮;所述上电机的下端位于离心风轮的上方安装有进风挡板,进风挡板靠近上电机的内周成型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进风孔;所述风扇座顶部成型有上进风口;

所述下驱动风扇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风扇座内底部的下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两端伸出至下电机的上、下端,所述离心风轮连接在下电机的输出轴上端;所述下电机的上端位于离心风轮的下方安装有进风挡板,进风挡板靠近下电机的内周成型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进风孔;所述风扇座侧壁位于进风挡板下方的部分成型有下进风口;

所述风扇座内位于上驱动风扇、下驱动风扇的两个离心风轮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圆形的隔板;所述飞行器组件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风扇座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下进风导罩,所述下进风导罩的侧壁为上宽下窄的圆锥面,所述下进风导罩的侧壁与风扇座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环形的进风通道;

所述出风环内周成型有开口朝下的出风缝隙,所述出风环内周位于出风缝隙下方为上窄下宽的导流壁;所述导流壁上端连接有上宽下窄的内弯壁;各个所述出风环的侧面连接有与出风环内部相连通的套接管;

所述出风环包括有与两个第一出风管分别滑动套接的第一出风环,以及与两个第二出风管分别滑动且转动套接的第二出风环;

所述第一出风环的套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一出风环相对第一出风管滑动的直线超声波电机,所述第一出风管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圈,直线超声波电机的电机导轨与连接圈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出风环的套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二出风环相对第二出风管滑动的直线超声波电机,所述第二出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二出风环相对第二出风管转动的环形超声波电机,直线超声波电机的电机导轨与环形超声波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

所述上电机、下电机、直线超声波电机、环形超声波电机以及锂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控制柜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载货仓组件包括有长方体形状且一侧面开口的箱体,以及对称转动连接在箱体开口一侧的两个由下电机驱动其打开的门体;

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通过棘轮机构连接有一个驱动齿轮,两个所述门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当所述下电机的转动方向与飞行器组件处于飞行状态时下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时,下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所述箱体上端壁面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齿轮a,传动齿轮a同轴连接有一个传动齿轮b;传动齿轮a位于箱体上端壁面上方,传动齿轮b位于箱体上端壁面下方,且传动齿轮a的直径大于传动齿轮b的直径;

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同时与一个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中间沿长度方向成型有矩形的滑槽,所述箱体上端壁面下端连接有两个以上的与滑槽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柱;

所述传动齿轮a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b与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齿条远离门体一端与箱体远离门体一端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一个用以拉动齿条使两个门体关闭的拉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进风导罩的上端延伸到风扇座中部以上的位置,所述下进风导罩侧壁对应安装座、第二出风管的位置成型有形状与安装座、第二出风管相适应的凹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外周成型有多个垂直于隔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抵在上驱动风扇和下驱动风扇的进风挡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从动齿轮整体呈圆心角为80-100°的扇形,当从动齿轮的一端与箱体内壁相抵时,门体刚好处于关闭状态;且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拉簧的拉力大于零。

作为优选方案:当飞行器组件处于飞行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一出风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二出风环朝向同一个第一出风环方向倾斜以产生水平推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出风环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整体呈u的起落架,卸货时,飞行器组件通过起落架作为支撑而处于停靠状态,两个环形超声波电机转动使载货仓组件的箱体开口一侧朝下倾斜使货物从箱体内滑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没有包裹存储的初始状态下,各个所述升降组件处于最高处依次排列且相隔一个柜门高度的距离;当无人机携带包裹存入所述柜体中时,控制器控制位于最下方的升降组件中的驱动电机工作使所述滑动板向后滑动至最后端,随后无人机将包裹放入柜体内,当包裹放置到滑动板上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包裹的高度反馈给控制器,同时控制器控制该滑动板所在的升降组件向下移动至最低处并使滑动板移动至最前端时包裹处于柜体的前部。

当存放第二个包裹时,位于倒数第二个的升降组件的滑动板伸出,第二个包裹同样经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高度并反馈给控制器,随后将倒数第二个升降组件向下移动,使倒数第二个升降组件与最下方的升降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柜门的整数倍,且该距离大于第一个包裹的高度,依次存放后续包裹。

当存放一定数量的包裹后,存放的包裹位于滑动板上时,并且红外传感器无法检测该包裹的高度时,表明该柜体无法存放该包裹,则此时通过无人机将该包裹存放至另外的柜体中;但此时仍可以存放高度小于一个柜门高度的包裹,此时可以人为介入控制无人机将高度小于一个柜门高度的包裹放入柜体中,直至最上方的升降组件中存放包裹。

当包裹存放后,各个升降组件之间的柜门通过插头和插口相互连接,而各个升降组件的滑动板对应的柜门与该柜门下方的柜门之间脱开;控制器控制各个相互连接的柜门所对应的电控锁相互串联,使电控锁同时解锁;当取件人取件时,同时解锁所取包裹对应的电控锁,则取件完成;当其他升降组件上的包裹未取出时,继续存入的包裹的高度不高于取件后的升降组件对应的柜门的高度之和。

本发明通过多个升降组件将柜体内的前部分隔成多个用于存放包裹的空间,并且通过控制升降组件的上下移动能够通过包裹的高度对存放的空间进行调整,使柜体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调整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通过永磁铁将导磁铁块通磁使插头缩回至柜门内,实现了存放的包裹所对应的各个柜门之间相互连接而相邻的两个包裹之间的柜门则相互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柜体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升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柜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无人机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的无人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无人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是载货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无人机卸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控制柜;2、柜体单元;21、柜体;211、存入口;212、固定螺杆;213、竖导孔;214、红外传感器;22、侧板;23、柜门;231、插口;232、导磁铁块;233、插头;24、电控锁;25、升降组件;251、起降板;2512、延长块;252、滑动板;2521、永磁铁;2522、容纳槽;2523、第一齿条;2524、第二齿条;253、固定横杆;2541、第一驱动齿轮;2542、步进电机;255、第一从动齿轮;2551、螺纹孔;256、挡板;2561、支撑柱;257、第二从动齿轮;2581、第二驱动齿轮;2582、驱动电机;8、飞行器组件;81、主体部;81a、上壳体;81b、下壳体;811、安装座;812、风扇座;813、第一出风管;815、第二出风管;801、上进风口;802、下进风口;82a、第一出风环;82b、第二出风环;820、出风缝隙;821、套接管;83a、直线超声波电机;83b、环形超声波电机;830、连接圈;831、电机导轨;85a、上电机;85b、下电机;851、进风挡板;852、离心风轮;853、隔板;86、控制电路板;87、锂电池;88、起落架;80、下进风导罩;9、载货仓组件;91、箱体;92、门体;921、从动齿轮;93、齿条;931、滑槽;932、导向柱;933、拉簧;95、挂杆;96、驱动齿轮;961、棘轮机构;971、传动齿轮a;972、传动齿轮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快递柜,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柜体单元2以及用于控制各个柜体单元的控制柜1。

所述柜体单元包括内部分为前后两部分的柜体21,多个安装在所述柜体前部且水平设置的升降组件25以及多个转动连接在柜体前端并从上往下紧密排列的柜门23。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位于柜体内部的起降板251以及滑动连接在起降板上端的滑动板252;所述起降板一端成型有两个穿过柜体前部的侧壁的延长块2512;两个所述延长块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杆253;所述固定横杆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55;所述固定横杆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驱动齿轮254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步进电机2542。

所述柜体前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螺杆21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551;所述柜体前部侧壁上成型有供所述延长块穿过的两个竖导孔213。通过驱动所述步进电机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使第一从动齿轮进一步带动所述固定横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升降组件能够沿固定螺杆进行上下移动;并且通过所述延长块和所述竖导孔限制所述起降板周向转动。

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横杆一端成型有第二齿条2524;位于后方的所述延长块上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258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驱动电机2582。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使所述滑动板能够在所述起降板上端沿前后方向滑动。

所述起降板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256;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起降板下方成型有多个限制所述挡板的转动角度的支撑柱2561。随着所述挡板从竖直转向水平,所述支撑柱的端面相抵与所述起降板的下端面,从而限制所述挡板继续转动。

所述滑动板下表面沿前后方向成型有容纳槽2522;所述容纳槽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2523;所述起降板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257;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转轴与所述挡板的转轴上分别安装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安装有同步带。所述滑动板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转动使所述挡板转动;当所述滑动板向前滑动时,当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后,所述挡板往竖直方向转动;当所述滑动板从最前端往后滑动时,所述第一齿条带动第二从动齿轮使所述挡板向后转动;所述滑动板继续向后滑动时,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处于容纳槽中;当滑动板处于后端的位置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支撑柱一端相抵与所述滑动板的下端,同时对滑动板进行支撑。

所述柜体位于所述固定螺杆一侧的外侧壁安装有多个与各个所述柜门相对应的电控锁24。

所述柜门上端成型有插口231;所述柜门下端对应所述插口处滑动连接有用于可移动插接在所述插口中的铁质的插头233;所述柜门朝向所述柜体一侧面的下部位于所述插头上方固定安装有导磁铁块232;位于最下端的柜门没有插头及导磁铁块。位于上方的所述柜门上的插头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柜门上的插口中时,两个所述柜门沿周向同步转动;所述导磁铁块通磁后吸引所述插头向上滑动使位于上方的所述柜门的插头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柜门的插口脱离。

所述滑动板前端对应所述导磁铁块处安装有永磁铁2521。

所述柜体后部上端成型有用于存放包裹的存入口211;所述柜体后侧壁安装有用于检测包裹高度的红外传感器214;所述柜体位于所述固定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2。当所述滑动板滑动至最前端时,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处于啮合状态,且所述永磁铁与所述导磁铁块相吸;当所述滑动板滑动至最后端时,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存入口下方。

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各个所述电控锁、各个所述步进电机以及各个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步进电机转动一次后使所述升降组件上下移动的距离为一个所述柜门的高度,同时所述永磁铁与所述导磁铁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没有包裹存储的初始状态下,各个所述升降组件处于最高处依次排列且相隔一个柜门高度的距离;当无人机携带包裹存入所述柜体中时,控制器控制位于最下方的升降组件中的驱动电机工作使所述滑动板向后滑动至最后端,随后无人机将包裹放入柜体内,当包裹放置到滑动板上时,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包裹的高度反馈给控制器,同时控制器控制该滑动板所在的升降组件向下移动至最低处并使滑动板移动至最前端时包裹处于柜体的前部。

当存放第二个包裹时,位于倒数第二个的升降组件的滑动板伸出,第二个包裹同样经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高度并反馈给控制器,随后将倒数第二个升降组件向下移动,使倒数第二个升降组件与最下方的升降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柜门的整数倍,且该距离大于第一个包裹的高度,依次存放后续包裹。

当存放一定数量的包裹后,存放的包裹位于滑动板上时,并且红外传感器无法检测该包裹的高度时,表明该柜体无法存放该包裹,则此时通过无人机将该包裹存放至另外的柜体中;但此时仍可以存放高度小于一个柜门高度的包裹,此时可以人为介入控制无人机将高度小于一个柜门高度的包裹放入柜体中,直至最上方的升降组件中存放包裹。

当包裹存放后,各个升降组件之间的柜门通过插头和插口相互连接,而各个升降组件的滑动板对应的柜门与该柜门下方的柜门之间脱开;控制器控制各个相互连接的柜门所对应的电控锁相互串联,使电控锁同时解锁;当取件人取件时,同时解锁所取包裹对应的电控锁,则取件完成;当其他升降组件上的包裹未取出时,继续存入的包裹的高度不高于取件后的升降组件对应的柜门的高度之和。

本发明通过多个升降组件将柜体内的前部分隔成多个用于存放包裹的空间,并且通过控制升降组件的上下移动能够通过包裹的高度对存放的空间进行调整,使柜体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调整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通过永磁铁将导磁铁块通磁使插头缩回至柜门内,实现了存放的包裹所对应的各个柜门之间相互连接而相邻的两个包裹之间的柜门则相互脱离。

实施例2

根据图8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作出以下改进:还包括用于将快递包裹运输到柜体内的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有飞行器组件8,以及通过挂杆95连接在飞行器组件下端的载货仓组件9。

所述飞行器组件包括有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主体部81,安装在主体部内中间位置的风扇,安装在主体部内位于风扇两侧的控制电路板86和锂电池87,以及安装在主体部四周且与主体部连通的四个出风环。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安装座811,成型在安装座中间位置的风扇座812,分别连接在安装座两个短边侧面中间位置的第一出风管813,以及分别连接在安装座两个长边侧面中间位置的第二出风管815。

所述主体部由上壳体81a和下壳体81b构成。

所述风扇座内上部安装有上驱动风扇,所述风扇座下部安装有下驱动风扇;所述上驱动风扇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风扇座内顶部且输出轴朝下的上电机85a以及连接在上电机输出轴上的离心风轮852;所述上电机的下端位于离心风轮的上方安装有进风挡板851,进风挡板靠近上电机的内周成型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进风孔;所述风扇座顶部成型有上进风口801。

所述下驱动风扇包括有固定安装在风扇座内底部的下电机85b和离心风轮852,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两端伸出至下电机的上、下端,所述离心风轮连接在下电机的输出轴上端;所述下电机的上端位于离心风轮的下方安装有进风挡板851,进风挡板靠近下电机的内周成型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进风孔;所述风扇座侧壁位于进风挡板下方的部分成型有下进风口802。

所述风扇座内位于上驱动风扇、下驱动风扇的两个离心风轮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圆形的隔板853;所述飞行器组件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隔板的外周成型有多个垂直于隔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抵在上驱动风扇和下驱动风扇的进风挡板之间。

所述风扇座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下进风导罩80,所述下进风导罩的侧壁为上宽下窄的圆锥面,所述下进风导罩的侧壁与风扇座的外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环形的进风通道。

所述下进风导罩的上端延伸到风扇座中部以上的位置,所述下进风导罩侧壁对应安装座、第二出风管的位置成型有形状与安装座、第二出风管相适应的凹口。

所述出风环内周成型有开口朝下的出风缝隙820,所述出风环内周位于出风缝隙下方为上窄下宽的导流壁;所述导流壁上端连接有上宽下窄的内弯壁;各个所述出风环的侧面连接有与出风环内部相连通的套接管821。

所述出风环包括有与两个第一出风管分别滑动套接的第一出风环82a,以及与两个第二出风管分别滑动且转动套接的第二出风环82b。

所述第一出风环的套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一出风环相对第一出风管滑动的直线超声波电机83a,所述第一出风管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圈830,直线超声波电机的电机导轨与连接圈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出风环的套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二出风环相对第二出风管滑动的直线超声波电机,所述第二出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以驱动第二出风环相对第二出风管转动的环形超声波电机83b,直线超声波电机的电机导轨与环形超声波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

所述直线超声波电机可采用201110039747.4号专利提供的行波型直线超声波微电机;所述环形超声波电机可采用201310028151.3号专利提供的中空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

所述上电机、下电机、直线超声波电机、环形超声波电机以及锂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控制柜中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结合图11、图12所示,所述载货仓组件9包括有长方体形状且一侧面开口的箱体91,以及对称转动连接在箱体开口一侧的两个由下电机驱动其打开的门体92。

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通过棘轮机构961连接有一个驱动齿轮96,两个所述门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921;当所述下电机的转动方向与飞行器组件处于飞行状态时下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时,下电机通过棘轮机构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所述箱体上端壁面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齿轮a971,传动齿轮a同轴连接有一个传动齿轮b972;传动齿轮a位于箱体上端壁面上方,传动齿轮b位于箱体上端壁面下方,且传动齿轮a的直径大于传动齿轮b的直径。

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同时与一个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中间沿长度方向成型有矩形的滑槽931,所述箱体上端壁面下端连接有两个以上的与滑槽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柱932。

所述传动齿轮a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b与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所述齿条远离门体一端与箱体远离门体一端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一个用以拉动齿条使两个门体关闭的拉簧933。

所述从动齿轮整体呈圆心角为80-100°的扇形,当从动齿轮的一端与箱体内壁相抵时,门体刚好处于关闭状态;且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拉簧的拉力大于零。

当飞行器组件处于飞行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一出风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二出风环朝向同一个第一出风环方向倾斜以产生水平推力。

本发明的无人机的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方式与常规四轴飞行器的控制方式是相近似的,控制飞行器升降通过控制上、下驱动风扇的转速实现,飞行器的转动通过控制上、下驱动风扇的转速不同实现,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出风环的倾斜角度实现。在本发明处于飞行状态时,通过直线超声波调整四个出风环与主体部的相对可使本发明保持水平,通过调整环形超声波电机的倾斜角度和上、下驱动风扇的转速可调整本发明的飞行速度。本发明的关键在于结构及执行部件的改动,具体的控制电路及程序部分没有实质性改进,且非本发明重点,故在此不展开叙述。

另外,所述主体部下端至少在对应门体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用于人工或自动监测飞行器组件的停靠及载货仓组件卸货时的状态。

本发明的无人机通过风扇座内的上、下驱动风扇产生高速气流,通过四个出风环向下喷射气流形成动力。由于各个出风环内不设有提供动力的风扇,出风环与外物产生触碰时不易导致飞行器失控或者对人或动物产生伤害,安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环的出风缝隙喷出的气流根据科恩达原理会沿着导流壁流动,形成一个锥形的风膜,且锥形的风膜会带动出风环内周的空气一并向下流动,这样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出风缝隙的局部受到阻挡时,出风缝隙形成的整体气流影响小,有利于飞行器飞行姿态的稳定。

现有的四轴飞行器大都是以倾斜姿态飞行而使风扇产生的水平分力实现水平飞行。而本发明为了使载货仓组件能够尽量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以避免对所载货物造成意外损坏,故飞行器组件在飞行过程中整体处于水平状态,即两个第一出风环通过调整其相对主体部的距离使飞行器组件前后保持水平,两个第二出风环通过调整其相对主体部的距离使飞行器组件左右保持水平,同时两个第二出风环朝飞行器组件飞行方向的后下方转动,通过两个第二出风环所吹出的风形成的水平分力驱动飞行器组件水平飞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安装在安装座内驱动风扇和第一出风管之间的位置,通过驱动风扇产生的气流进行冷却,有效避免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工作时温度过高。

所述下进风导罩的开口朝上,使下驱动风扇由飞行器组件上方吸入空气,这样在下进风导罩上方位置形成负压区,利于飞行器组件产生升力。

所述载货仓组件的柜门在拉簧作用下处于常闭的状态,仅有当飞行器组件处于停靠状态时,通过下电机的反转才带动棘轮机构使齿轮、齿条配合驱动柜门打开,以便于装卸货。下电机不仅配合上电机达到控制飞行器组件转动的功能,且下电机还用于柜门的开启,达到一部件两功能的效果,结构设计巧妙。

另外,在卸货时,通过起落架配合环形超声波电机使飞行器组件及载货仓组件形成倾斜状态,为货物的取出或自动滑出提供了便利,且不额外增加驱动部件,结构设计巧妙。

实施例3

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第二出风环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整体呈u的起落架88,卸货时,飞行器组件通过起落架作为支撑而处于停靠状态,两个环形超声波电机转动使载货仓组件的箱体开口一侧朝下倾斜使货物从箱体内滑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