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出水茶具用的可拆卸下阀芯及其自动出水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8721发布日期:2018-08-19 02:4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自动出水茶具领域,特别是自动出水陶瓷茶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自动出水茶具用的可拆卸下阀芯及其自动出水茶具。



背景技术: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著名的一种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

原始的泡茶方法是将茶叶放入茶碗中,往茶碗中沏入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经过合适的时间后用手提起茶碗并用手指顶住茶碗盖,然后再将茶水倒入公道杯或茶海中。此种泡茶方法往往会由于茶碗太烫而将泡茶者的手烫伤,甚至会出现手烫伤后茶碗脱手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擅长泡茶的人来说,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授权公告号cn201727242u、授权公告号cn203121907u、授权公告号cn202959824u分别公开可自动出水茶具,利用泡茶容器(茶碗、盖碗、茶壶)的光滑底面配合装设于底座容器底托中的下阀芯相互配合,通过转动泡茶容器控制泡茶容器底部的落水孔与下阀芯的落水口的连通或阶段,实现茶具的自动出水,使用者不用手持泡茶容器倒茶,操作简单、方便,克服了传统手持倒茶方式的不足。但是,上述的公开技术中都是将通过胶粘或其他固定方式将下阀芯固定装配在容器底托上,一方面,如采用胶粘方式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不环保且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下阀芯固定后无法拆卸,导致容器底座内的出水通道难于清洗,导致容器底座内的出水通道固结茶垢、沾染灰尘,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出水茶具用的可拆卸下阀芯,实现下阀芯可拆卸式装配,拆装简单、工作稳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出水茶具用的可拆卸下阀芯,该下阀芯上设有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下阀芯包括阀芯片以及连设于该阀芯片底面中部的装配部;所述阀芯片上部设有定位卡块、下部设有凸耳,定位卡块、凸耳在周向上错位布置且在轴向上具有间距。

进一步,所述阀芯片为一圆形片体,所述装配部呈柱状且与阀芯片同轴线布置。

进一步,所述过水通道为轴向贯穿所述阀芯片、装配部的过水孔。

更进一步,所述阀芯片的顶面上固定装设有多个呈对称布置的凸起。

更进一步,所述阀芯片的两侧对称设有贯穿装配部的轴向切口,所述阀芯片的横截面大体呈x形;所述切口构成所述过水通道。

更进一步,所述任一相邻的定位卡块与凸耳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不等于90°。

更进一步,所述凸耳呈对称布置的2或3个,所述定位卡块至少为一个或与凸耳一一对应布设。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控制的自动出水茶具,装配可拆卸的下阀芯,下阀芯拆装便利,容易清洗内部出水通道。

一种方便控制的自动出水茶具,包括底座以及可分离地置于底座上的泡茶容器;所述底座上设有容器底托,所述泡茶容器可旋转地配合在容器底托上;所述容器底托内装配有下阀芯,所述泡茶容器的底部设有与下阀芯相配合的上阀芯;所述上阀芯设有贯通泡茶容器内腔的落水孔;所述底座上设有接水口以及与该接水口连通的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出水茶具装配有上述结构的下阀芯;所述上阀芯所述容器底托内侧壁上设有支撑凸环,该支撑凸环上设有对应设有与所述定位卡块和/或凸耳相配合的卡装缺口;所述下阀芯可拆卸地装配于支撑凸环上;装配后,所述阀芯片的周沿支承在支撑凸环上、装配部的下部活动套置在支撑凸环中,所述凸耳卡持在支撑凸环底面,所述定位卡块嵌设于对应的卡装缺口,所述下阀芯过水通道通过底座出水通道连通接水口,转动所述泡茶容器使上阀芯落水孔与下阀芯过水通道相连通出水或截断止水。

进一步,所述定位卡块与凸耳在轴向上的高差与支撑凸环的厚度相当。

进一步,所述底座出水通道开设于底座内且与所述容器底托底部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泡茶容器的落水孔装设有过滤网。

本发明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下阀芯结构的改进及设计,在下阀芯上设置定位卡块、凸耳,由于下阀芯凸耳卡持在支撑凸环底面上的,确保下阀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轴向移位,防止下阀芯在吸力作用下随泡茶容器被意外提起;且下阀芯定位卡块嵌入于卡装缺口内,确保下阀芯在使用过程随泡茶容器一起旋动,使下阀芯可稳定卡设固定在支撑凸环上,保证操控方便。本下阀芯的装配简单,装配时,手持下阀芯稍微用力将下阀芯压持在支撑凸环上,旋转下阀芯,下阀芯凸耳与卡装缺口对位后,凸耳通过卡装缺口进入支撑凸环下方,继续旋转下阀芯直至定位卡块嵌入卡装缺口,安装完成。拆卸下阀芯时,手持下阀芯并稍用力向上提起下阀芯使定位卡块脱离卡装缺口,反向旋动下阀芯直至凸耳通过卡装缺口脱离支撑凸环,拆卸完成。下阀芯装配后,不会随动,出水、止水操控稳定,且下阀芯拆装十分方便,利于清洗内部的出水通道,保持茶具的清洁、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的构件分解图。

图4是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构件分解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的下阀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一中的下阀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一中的下阀芯的侧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一中的下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一中的下阀芯的底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沿图7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沿图7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一中的泡茶容器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下阀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下阀芯底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下阀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沿图18中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泡茶容器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沿图20中e-e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下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下阀芯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下阀芯底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泡茶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1至图5所示。一种方便控制的自动出水茶具,包括泡茶容器1、底座2,泡茶容器1可分离地置于底座2上。泡茶容器1配设有容器盖3、手柄4;底座2上设有容器底托21以及用于支撑容器底托21的基座22。参见图3和图4,泡茶容器1的底部设有上阀芯11,容器底托21内对应装设有与上阀芯11配合的下阀芯5,该下阀芯5可拆卸地装设在容器底托21中。

参见图4至图6所示。容器底托21中部设有一接水腔20,容器底托21下部的底座2内部开设有出水通道23,底座2上设有接水口24,接水腔20通过出水通道23连通接水口24。接水腔20内侧壁的底部设有支撑凸环25,该支撑凸环25上对称开设有卡装缺口26。接水口24连设在出水通道23一侧的底座2外侧壁上;接水口24也可设于出水通道23的下方,且接水口24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管状。本实施例一中的卡装缺口26为对称布置的2个,但不局限于此,卡装缺口26也可根据便于制作、便于下阀芯拆装设置为其他数量个。

参见图7至图14所示。上述下阀芯5包括包括阀芯片51以及连设于阀芯片51底面中部的装配部52,阀芯片51的顶面为光滑平面。阀芯片51呈圆形片体,装配部52为缩径的柱状体,装配部52与阀芯片51同轴线布置;下阀芯5整体呈:“t”字形,阀芯片51具有伸出装配部52的凸沿511。下阀芯5上开设有偏心布置的过水孔50,该过水孔50轴向贯穿阀芯片51、装配部52。装配部52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定位卡块521、下部对应设有与定位凸块521一一对应的凸耳522,定位卡块521、凸耳522均为对称布置的2个,对应的定位凸块521、凸耳522在周向上错位布置且在轴向上具有间距,且任一相邻的定位卡块521与凸耳522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不等于90°。作为优先方式:定位凸块521固定设于装配部52外侧壁的顶部,凸耳522固定设于装配部52的外侧壁底部,且定位凸块521与阀芯片5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加图4至图14所示。为便于制作和安装,最好将卡装缺口26、定位凸块521、凸耳522的宽度设置为大体一致,卡装缺口26可供定位凸块521、凸耳522自由进出。对于数量上的要求,卡装缺口26的数量应不少于凸耳522的数量,最好布设等数量个的卡装缺口26、凸耳522,定位凸块521至少一个,也可将卡装缺口26、定位凸块521、凸耳522设置为一一对应的等数量个。

参见图4、图5所示。下阀芯5的装配方式:手持下阀芯5稍微用力将下阀芯压持在支撑凸环25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下阀芯5,凸耳522与卡装缺口26对位后,凸耳522通过卡装缺口26进入支撑凸环25下方,继续旋转下阀芯5直至定位卡块521嵌入卡装缺口26,此时的装配部52可套置于支撑凸环25中,下阀芯5安装完成。下阀芯5装配后,阀芯片51的凸沿511支承在支撑凸环25的顶面上,凸耳522卡持在支撑凸环25底面上,确保下阀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轴向移位,防止下阀芯5在吸力作用下随泡茶容器1被意外提起;且定位卡块521嵌入于卡装缺口26内,确保下阀芯5在使用过程随泡茶容器一起周向旋动,使下阀芯5可稳定卡装固定在支撑凸环25上,下阀芯5不会随动,出水、止水操控稳定。拆卸下阀芯5时,手持下阀芯5并稍用力向上提起下阀芯5使定位卡块521脱离卡装缺口26,反向旋动下阀芯5直至凸耳522通过卡装缺口26被提起脱离支撑凸环25,拆卸完成。下阀芯5的拆装十分方便,利于清洗底座内部的出水通道23,保持茶具的清洁、卫生。

参照图4、图5、图15。泡茶容器1的底面中部一体成型有下伸的凸座,该凸座底面打磨为光滑平面,凸座形成与下阀芯5相配合的上阀芯11;上阀芯11上设有与下阀芯过水孔50对应布置的落水孔110,该落水孔110为偏心布置的轴线贯通孔。落水孔110中装设有过滤网6。本实施例一中的过水孔50、落水孔110对应布置为一个;但不局限于此,过水孔50、落水孔1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应设置为对称布置的2个或3个等数量个,优选为对称布置的2个;且过水孔50、落水孔110形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圆形,也可以设置为扇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的泡茶操作方法:依上述方式将下阀芯5装配在容器底托21内,泡茶时,将泡茶容器1置于容器底托21上,上阀芯11底面贴合在阀芯片51顶面上,泡茶容器1可转动地配合在容器底托2的接水腔20中,并利用手柄转动泡茶容器1促使过水孔50、落水孔110错位,即可冲泡茶;需要出茶水时,利用手柄转动泡茶容器1促使过水孔50、落水孔110对位,对位后的过水孔50、落水孔110连通,泡茶容器1中茶水经过水孔50、落水孔110、出水通道23、接水口24流出。需要再次冲泡茶时,先反向转动泡茶容器1,恢复过水孔50、落水孔110错位,重复上述动作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参见图16、图17,下阀芯5的装配部52底面中部开设有凹腔520,开设凹腔520可节省材料,且完全不影响下阀芯5的使用功能,可降低产品的成本,环保节能。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参见图18、图19所示。在阀芯片51的顶面上固定装设有多个对称布置的半圆球形或半椭圆球形的凸起53;在上阀芯11的底面上对应凹设有与凸起53一一对应的凹槽111,该凹槽111可完全容置对应的凸起53;上阀芯11的落水孔110为中心孔。冲泡茶时,凸起53与凹槽111一一对位,每个凸起53完全进入对应的凹槽111内,此时的上阀芯11底面与阀芯片51顶面保持紧密贴合的止水状态;出茶水时,转动泡茶容器1一定角度促使凹槽111完全脱离凸起53,此时的凸起53顶持在上阀芯11的底面上,泡茶容器1连同上阀芯11被凸起53顶起而促使上阀芯11底面与阀芯片51顶面分离,上阀芯落水孔110与下阀芯过水孔50连通出水。需要再次冲泡茶时,再次将泡茶容器1转动一定角度,恢复每个凸起53完全进入对应的凹槽111内,此时的上阀芯11底面与阀芯片51顶面保持紧密贴合的止水状态,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参见图22至图24所示。下阀芯5的阀芯片51两侧对称设有贯穿装配部52的轴向切口501,阀芯片51的横截面大体呈x形,切口501构成下阀芯5的过水通道;装配部52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腔520。定位凸块521、凸耳522设于切口501之外的装配部52的外周面上。最好,在上阀芯11上设置与切口501对应的2个偏心落水孔110。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参见图25所示。本实施例五提供了另一种结构形式的泡茶容器1,泡茶容器1的底面开设中心安装孔100,在安装孔100中固定套设上带落水孔的上阀芯11,上阀芯11的下部凸出泡茶容器1的底面。其余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一至四任一,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泡茶容器1优选陶瓷茶碗、茶壶、盖碗;底座2优选陶瓷底座,底座2可以采用一体烧制成型的陶瓷底座;底座2也可以是分体式的上、下结构,即底座上部(支撑容器底托21)采用内部中空(出水通道)的陶瓷底托,底座下部(基座22)采用木、金属或陶瓷的支撑脚。落水孔110中的过滤网6与陶瓷泡茶容器1或陶瓷上阀芯11一起烧结固定,无需使用胶水粘接。下阀芯5优选一体烧制成型的陶瓷阀芯。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