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8539发布日期:2018-09-11 16:54阅读:29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卫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马桶的加热采用的是储水式加热。具体是利用储水箱连续保温加热,闲置使用时易造成电能的浪费。另外,储水式水箱体积较大,给智能马桶的外形和结构设计带来诸多的限制。为了改善上述现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即热式智能马桶。即热式智能马桶是利用即热模块对水进行加热。即热模块需要通过加热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加热控制器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这些元器件中包括有可控硅。可控硅在工作时会发热,因此,需要对齐进行散热。目前的散热方式是通过空气流通对齐进行降温,但是这种散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可控硅的温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结构紧凑的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包括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电路板及通过引脚连接在电路板上的可控硅,可控硅贴设在导热片上,导热片连接在进水管上,在进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进水管内腔的通孔,所述导热片封堵在通孔处。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中,所述导热片上设置有形状与通孔相适配的上凸,所述上凸插入通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中,所述上凸外套设有用于密封进水管侧壁与导热片的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中,所述上凸为空心凸起。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中,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安装柱,在电路板外罩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固定在安装柱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发明将可控硅安装在导热板上,导热板与进水管上的冷水直接接触进行降温,大大提高了可控硅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混水室体的盖板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加热控制器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保护盖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温度保险丝设置在保护盖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弹性垫其中一个侧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弹性垫另一个侧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导热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封堵盖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设置在底板上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

图中:1、电路板;2、可控硅;3、导热片;4、进水管;5、通孔;6、上凸;7、安装柱;8、保护壳;9、加热管;10、外管;11、混水室体;12、盖板;13、隔板;14、进水腔室;15、出水腔室;16、缺口;17、水流通道;18、过水孔;19、出水接头;20、环形凸沿;21、封堵盖;22、出水温度传感器;23、环形限位凸沿;24、弹性垫;25、空心凸起;26、环形凸圈;27、环形圈;28、电线;29、温度保险丝;30、上限位板;31、下限位板;32、保护盖;33、过线板一;34、过线板二;35、上端板;36、第一卡凸;37、第二卡凸;38、第一卡扣;39、第二卡扣;40、卡线架;41、托线钩;42、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12:

一种智能马桶的即热模块,包括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包括电路板1及通过引脚连接在电路板1上的可控硅2,可控硅2是电路板上的一个元器件,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可控硅2贴设在导热片3上,导热片3连接在进水管4上,在进水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进水管4内腔的通孔5,所述导热片3封堵在通孔5处。

冷水进入到进水管4内,冷水会流经通孔5与裸露在通孔5内的导热片3上。当可控硅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片3上时,导热片上的热量由冷水带走,大大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片2上设置有形状与通孔5相适配的上凸6,所述上凸6插入通孔5内。其中,上凸6为空心结构。通过上凸6可以增大冷水与导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度。

为了防止漏水,所述上凸6外套设有用于密封进水管4侧壁与导热片3的密封圈。

本发明的导热片3呈l形,其中导热片3的水平部连接在进水管4上,可控硅2固设在竖直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4上设置有安装柱7,在电路板1外罩设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柱7上。

另外,本发明的即热模块还包括加热管9及套设在加热管9外的外管10,进水管4连接在加热管9的后端,在加热管9与外管10之间形成有水流通道17,水流通道17与加热管9内孔连通,在外管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混水室体11,在混水室体11内设置有腔室,在混水室体11上设置有将腔室密封的盖板12,在腔室内设置一竖向设置的隔板13,隔板13将腔室分隔成进水腔室14与出水腔室15,在隔板13上端部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6,进水腔室14与出水腔室15通过缺口16连通进行混水,混水时水流呈u形,水流通道17通过设置在外管10的管壁上的过水孔18与进水腔室14连通,在出水腔室15上连接有出水接头19,出水接头19给清洗器总成提供热水。

进一步地,在靠近进水管4处的加热管9上设置有环形凸沿20,外管10的前端设置有封堵盖21,封堵盖21通过螺钉固定在外管10上,环形凸沿20与外管10的内壁密封连接,环形凸沿20与封堵盖21之间的加热管9的外壁与外管10内壁、加热管9的前端与封堵盖2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17。

当冷水从进水管4进入经加热管9加温,然后通过过水孔18、进水腔室14、隔板13上的缺口16、出水腔室15、出水接头19输送至清洗器总成进行清洗。

由于是即热式的,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有冷水进入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混水保证水温的均匀,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腔室15上设置有出水温度传感器22,出水温度传感器22与加热控制器连接。出水温度传感器22检测出水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发送至加热控制器,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接头19位于出水腔室15竖向的最高端,可以在出水时有一个缓冲,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且所述出水接头19与外管10上的过水孔18同侧设置。也就是所述过水孔18、出水接头19均位于远离缺口16的一端。

由于本发明在不使用的时间段内,外管10内会有残留的水,在低温的环境中,残留的水会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应力作用在外管10及封堵盖21上,容易使外管10及封堵盖21被冻裂,导致即热模块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所述外管10内壁上设置有封堵盖21的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凸沿23,弹性垫24封堵住环形限位凸沿23的中孔且弹性垫24固定在环形限位凸沿23与封堵盖21之间。其中封堵盖21的结构包括盖体及设置在盖体一端面上的颈部,颈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颈部伸入外管10之内。弹性垫24封堵住环形限位凸沿23的中孔,且弹性垫24固定在环形限位凸沿23与封堵盖21的颈部之间。颈部的空心结构利于弹性垫24的变形。弹性垫24采用的是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的,在外管10内的水结冰时可以通过弹性垫24变形来释放应力。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变形空间,所述弹性垫24包括片状的主体,在主体的中部朝后端凸出形成空心凸起25,空心凸起25设置在环形限位凸沿23的中孔内,主要由空心凸起25发生形变。

为了实现对弹性垫24的定位,所述环形限位凸沿23的前侧面设置有环形凸圈26,环形凸圈26与外管10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垫24上设置有空心凸起25的侧面的外边沿朝后延伸形成有环形圈27,环形圈27与空心凸起25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弹性垫24的环形圈27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内,环形限位凸沿23上的环形凸圈26设置在第二环形凹槽内。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管9上连接有通过电线28与加热控制器连接。当出现误操作时,如在加热管9及外管10内没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即干烧),此时,加热管9及外管10的温度会升高,外管10一般为塑料材料制成,当温度到达250℃左右时,则外管10会产生变形,当温度到达400℃左右时外管10会分解,当温度到达600-700℃时,外管10则可能会出现着火的现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发明在加热管9与加热控制器之间的电路上串接有温度保险丝29,所述温度保险丝29贴设在外管10外侧壁上。当温度保险丝29检测到温度达到73℃左右时,自动熔断,断开加热电路,停止继续加热,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上限位板30与下限位板31,在上限位板30与下限位板31外侧设置有保护盖32,保护盖32的内壁上位于上限位板30及下限位板31的两侧设置有过线板一33与过线板二34,温度保险丝29设置在上限位板30、下限位板31、过线板一33、过线板二34及保护盖32的内壁形成的腔室内,将温度保险丝29的四周进行封闭,防止散热,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限位板30上方的外管1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上端板35,在上端板35上设置有第一卡凸36,在下限位板31下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凸37,保护盖3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卡凸36及第二卡凸37扣合的第一卡扣38与第二卡扣39。

为了使电线28布局整齐有序,所述第二卡凸37的两侧的外管10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电线28的卡线架40,在保护盖32的第二卡扣39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托住电线28的托线钩41。卡线架39、托线钩41安装部的朝向相对设置,可以防止电线28从卡线架40、托线钩41上脱离。

为了使温度保险丝29与外管10外壁紧密贴合,在保护盖32的内壁上设置有将温度保险丝29往外管10方向顶的顶块42。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前”、“后”、“第一”、“第二”、“上”及“下”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移动] 2019年01月03日 11:04
    你好,刘工。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我该怎样联系您。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