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状态与非保温状态可调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7356发布日期:2018-08-31 19:36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保温状态与非保温状态可调的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喝水的水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具备保温功能的保温水杯,另一种是不具备保温功能的普通水杯。

保温水杯具有保温功能,装了热水后可起到对热水的保温效果,过很久后保温水杯内的热水依然是热水。然而,保温水杯内的水在饮用时往往容易烫伤嘴巴,这对于想喝温水或冷水的消费者来说,需要降温才可以饮用,目前保温水杯的散热都是通过拧开杯盖而促使保温杯内的热水与外部空气连通进行散热降温,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散热很容易导致脏物进入保温水杯杯体中,造成对水的污染,非常不卫生。

普通水杯不具有保温功能,装了热水后起不到对热水的保温效果,过不了多久水就变成温水或冷水了。这对于想喝热水的消费者来说,必须重新装入热水才可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状态与非保温状态可调的水杯,在保持现有保温水杯的保温作用下,同时能够兼顾不保温的作用,即杯子能够在保温和不保温两者之间进行切换使用,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温状态与非保温状态可调的水杯,包括杯盖与杯身,杯盖与杯身对应连接,杯身包括外胆与内胆,外胆上设有保温板一,内胆上设有保温板二,内胆可旋转的设于外胆内,通过旋转内胆或外胆可实现保温板一与保温板二之间的重叠与错开。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胆与内胆均采用圆筒状结构设置,外胆的内壁贴合于内胆的外壁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胆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块保温板一,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一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一之间的间距小于保温板二的宽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内胆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块保温板二,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二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二之间的间距小于保温板一的宽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胆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条形槽一,保温板一配合镶嵌于条形槽一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内胆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条形槽二,保温板二配合镶嵌于条形槽二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杯盖内设有腔体一,且腔体一内设有磁铁一,内胆底部内设有腔体二,且腔体二内设有磁铁二。

进一步而言,所述外胆的顶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杯盖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设置的内螺纹。

进一步而言,所述杯盖的外壁上设有便于拧动杯盖的防滑纹。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保持现有保温水杯的保温作用下,同时能够兼顾不保温的作用,即杯子能够在保温和不保温两者之间进行切换使用,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水杯整体结构图;

图2是水杯爆炸示意图;

图3是水杯保温工作示意图;

图4是水杯散热工作示意图;

图5是保温板一与条形槽一示意图;

图6是保温板二与条形槽二示意图;

图7是磁铁一与磁铁二位置示意图。

1.杯盖;2.外胆;3.内胆;4.保温板一;5.保温板二;6.磁铁一;7.磁铁二;10.杯身;11.条形槽一;12.条形槽二;13.腔体一;14.腔体二;20.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保温状态与非保温状态可调的水杯,包括杯盖1与杯身10,杯盖1与杯身10对应连接,杯身10包括外胆2与内胆3,外胆2上设有保温板一4,内胆3上设有保温板二5,内胆3可旋转的设于外胆2内,通过旋转内胆3或外胆2可实现保温板一4与保温板二5之间的重叠与错开,当保温板一4与保温板二5之间的重叠时,相邻的两个保温板一4之间以及相邻的保温板二5形成散热通道,此时,水杯处于非保温状态;当保温板一4与保温板二5之间错开时,温板一4与保温板二5形成密封圆形状,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此时,水杯处于保温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旋转内胆3或外胆2,以实现内胆3和外胆2之间的相对转动,可实现水杯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保温模式,另一种是非保温模式。当旋转至外胆2上的保温板一4与内胆3上的保温板二5错开时(如图3所示),外胆2上的保温板一4与内胆3上的保温板二5形成一个严密的保温圈,从而实现对水杯内的热水进行保温模式;当旋转至外胆2上的保温板一4与内胆3上的保温板二5重叠时(如图4所示),根据热力传播途径的原理,保温水杯内的热水温度会从重叠后的保温板之间向外传递出去(相邻的两个保温板一4之间以及相邻的保温板二5形成散热通道),从而实现对水杯内的热水不保温模式。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保持现有保温水杯的保温作用下,同时能够兼顾不保温的作用,即杯子能够在保温和不保温两者之间进行切换使用,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

更具体而言,所述外胆2与内胆3均采用圆筒状结构设置,外胆2的内壁贴合于内胆3的外壁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外胆2上设有的保温板一4与内胆3上设有的保温板二5错开时(如图3所示),外胆2上的保温板一4与内胆3上的保温板二5形成一个严密的保温圈。同时在不保温状态时,根据热力传播途径的原理,外胆2与内胆3之间没有真空能阻断热力的传递,便于散热降温。

更具体而言,所述外胆2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块保温板一4,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一4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一4之间的间距小于保温板二5的宽度。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外胆2上的多块保温板一4与内胆3上的多块保温板二5形成过度配合,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实际应用中,保温板一4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材料制成(比如硅酸铝陶瓷、二氧化硅、树脂、硅酸钙等)。

更具体而言,所述内胆3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块保温板二5,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二5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任一相邻两块保温板二5之间的间距小于保温板一4的宽度。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内胆3上的多块保温板二5与外胆2上的多块保温板一4形成过度配合,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实际应用中,保温板二5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材料制成(比如硅酸铝陶瓷、二氧化硅、树脂、硅酸钙等)。

如图5所示,所述外胆2的内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条形槽一11,保温板一4配合镶嵌于条形槽一11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保温板一4采用镶嵌方式固定定位于条形槽一11内。实际应用中,保温板一4也可以采用粘贴方式固定定位于条形槽一11内。

如图6所示,所述内胆3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条形槽二12,保温板二5配合镶嵌于条形槽二12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保温板二5采用镶嵌方式固定定位于条形槽二12内。实际应用中,保温板二5也可以采用粘贴方式固定定位于条形槽二12内。

如图7所示,所述杯盖1内设有腔体一13,且腔体11内设有磁铁一6,内胆3的底部内设有腔体二14,且腔体二内设有磁铁二7。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磁铁一6与磁铁二7利用磁化水原理,使水杯内的热水被磁化,饮用更健康。在医学上,磁化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磁化水对治疗各种结石病症(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等)、胃病、高血压、粮尿病及感冒等均有辅助疗效。对于没病的人来说,常饮磁化水还能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实际应用中,在杯盖1内设有腔体一13以及在内胆3的底部设有腔体二14,即相当于在水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真空腔,根据保温原理,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起到保温的效果。

更具体而言,所述外胆2的顶部设有外螺纹20,杯盖1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20匹配设置的内螺纹(图上未示)。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保温时便于杯盖1与外胆2之间的固紧连接,散热喝水时便于杯盖1与外胆2之间的分离。

更具体而言,所述杯盖1的外壁上设有便于拧动杯盖1的防滑纹(图上未示)。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拧动更省力,同时避免拧动杯盖1时打滑造成开水流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