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搁架定位到基部结构上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0277发布日期:2019-06-22 00:0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搁架定位到基部结构上的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用于将搁架定位到基部结构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搁架在各种行业中被用作储存解决方案。例如,数据中心通常配备有用于将服务器储存在其中的多个搁架。

在一些情况下,搁架彼此堆叠,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中心内的空间。然而,由于搁架的较大尺寸和重量,移动及堆叠这些搁架可能在逻辑上是困难的。应当指出的是,使一个搁架在另一搁架的顶部正确地对准是耗时且危险的任务。类似地,即使用叉车或其他这样的作业车辆移动搁架也可能存在困难,这是因为将搁架正确地定位在用于叉车的托盘上以便来回移动搁架可能是耗时的。

因此,需要可以减轻这些缺点中的至少一些缺点的用于将搁架定位在另一搁架或其他基部结构的顶部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减轻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之处中的至少一些不便之处。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将搁架定位到基部结构上的方法。搁架包括用于将搁架支承在基部结构上的支承构件。该方法包括:将定位工具附接至基部结构;将限定在搁架的支承构件中的引导开口与附接至基部结构的定位工具对准;使搁架降低到基部结构上,使得引导开口将定位工具接纳在其中;以及当搁架处于基部结构的顶部上的期望位置后将定位工具从基部结构移除。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定位工具包括至少一个凸起。基部结构限定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中的相应的一个凸起接纳在其中。附接定位工具包括将定位工具的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插入到限定在基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工具定位开口中。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将定位工具移除包括:提升定位工具,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与基部结构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和搁架的引导开口脱离接合。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在不使用任何器具的情况下将定位工具附接至基部结构。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在不使用任何器具的情况下将定位工具从基部结构移除。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该方法包括:在使搁架下降到基部结构上之后,使搁架相对于基部结构沿搁架的纵向方向滑动,使得引导开口的第一端部邻接定位工具的相应的第一端部。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引导开口的第一端部部分和定位工具的对应的第一端部部分是v形的,使得:引导开口的第一端部与定位工具的对应的第一端部邻接使搁架相对于基部结构对中。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支承构件是第一支承构件。搁架包括用于将搁架支承在基部结构上的第二支承构件,第二支承构件与第一支承构件在搁架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开。定位工具是第一定位工具。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定位工具附接至基部结构;将限定在搁架的第二支承构件中的引导开口与附接至基部结构的第二定位工具对准;使搁架下降到基部结构上,使得第二支承构件的引导开口将第二定位工具接纳在其中;以及当搁架处于基部结构的顶部上的期望位置后将第二定位工具从基部结构移除。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搁架是第一搁架。基部结构是第二搁架。第二搁架具有用于支承第一搁架的上支承构件。定位工具附接至第二搁架的上支承构件。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基部结构是用于运输搁架的托盘。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搁架是服务器搁架。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中的每个凸起是紧固至定位工具的本体的紧固件。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搁架组件。搁架组件包括下搁架、上搁架和定位工具。下搁架包括:第一上支承构件和第二上支承构件,第二上支承构件与第一上支承构件在下搁架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开。第二上支承构件限定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上搁架堆叠在下搁架的顶部上。上搁架包括:第一下支承构件和第二下支承构件,第二下支承构件与第一下支承构件在上搁架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开。第二下支承构件限定引导开口。定位工具附接至下搁架,并且包括从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的本体。本体具有下侧面和上侧面。定位工具的本体被接纳在上搁架的引导开口中。定位工具还包括从本体的下侧面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插入到下搁架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工具定位开口中。当上搁架堆叠在下搁架的顶部上时,定位工具能够从下搁架和上搁架移除。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上搁架能够相对于下搁架沿着上搁架的纵向方向滑动,使得定位工具在引导开口内滑动。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上搁架的引导开口从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引导开口的第一端部部分和定位工具的本体的第一端部部分是v形的,使得:当引导开口的第一端部邻接本体的第一端部时,上搁架相对于下搁架沿着上搁架的横向方向对中。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形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工具定位开口包括第一工具定位开口和第二工具定位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插入到第一工具定位开口中,并且第二凸起插入到第二工具定位开口中。

本技术的实现形式各自具有上面提及的目的和/或方面中的至少一者,但不必具有所有这些目的和/或方面。应当理解的是,试图实现上面提及的目的而产生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可能不满足该目的且/或可能满足本文中未具体阐述的其他目的。

根据以下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本技术的实现形式的另外的和/或替代性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本技术的其他方面和另外的特征,参考结合附图使用的以下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搁架的左前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搁架的上支承构件的一部分的细节图;

图3是图1的搁架的下支承构件的一部分的细节图;

图4是示出了定位工具被附接至图1的搁架的上支承构件的左前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定位工具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图1的搁架被提升成位于下搁架的顶部并且与附接至下搁架的定位工具对准;

图7示出了在使位于下搁架的顶部的搁架下降之后定位工具被接纳在图1的搁架的下支承构件的引导开口中;

图8示出了定位工具相对于引导开口位于横向对中位置;

图9示出了搁架组件的左前立体图,该搁架组件包括在定位工具从下搁架移除之后定位在下搁架的顶部的图1的搁架;

图10是托盘的左前立体图,该托盘构造成接纳定位工具以将图1的搁架定位在托盘的顶部;以及

图11是轮式装置的左前立体图,该轮式装置构造成接纳定位工具以将图1的搁架定位在轮式装置的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了用于储存物品的搁架10。在该实现形式中,搁架10是构造成用于将服务器(未示出)储存在其中的服务器搁架。例如,多个搁架、比如搁架10可以用在数据中心中以储存多个服务器。例如,搁架10可以承受达3吨的载荷。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搁架10可以用于储存其他类型的物品。

搁架10包括前支承构件12和后支承构件12以及竖向上设置在下支承构件12的上方的前上支承构件14和后上支承构件14。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的,下支承构件12构造成将搁架10支承在基部结构200(图9)上,而上支承构件14构造成支承堆叠在搁架10的顶部的另一搁架。

下支承构件12彼此横向间隔开。类似地,上支承构件14彼此横向间隔开。上支承构件12和下支承构件14是长形的并且沿着搁架10的纵向方向水平延伸。搁架10还包括从下支承构件12延伸至上支承构件14的多个竖向构件16。竖向构件16构造成将用于将储存物品放置在其上的搁板附接至竖向构件16(未示出)。为此,竖向构件16限定了用于将搁板附接至竖向构件16的开口。竖向构件16经由焊接或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例如,紧固件)紧固至下支承构件12和上支承构件14。搁架10还包括在竖向构件16中的某些横向相邻的竖向构件之间延伸的支承件17。横向支承件17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紧固件等)附接至竖向构件16中的所选定的竖向构件。搁架10还包括用于支承电池组的平台18、19。平台18、19位于搁架10的一端并且分别连接至下支承构件12和上支承构件14。平台18、19还紧固至竖向支承构件16。

参照图2,每个上支承构件14为大致l形且具有水平部分20和与水平部分20垂直的竖向部分22。水平部分20具有上表面24和相反的下表面(未示出)。水平部分20限定用于将工具附接至上支承构件14的工具定位开口28。更特别地,工具定位开口28分组成纵向间隔开的组261至264。更具体地,两个组261、262位于搁架10的纵向半部中(即,在纵向上平分搁架10的平面的一侧),而其他两个组263、264位于搁架10的相反纵向半部中。每个组26i包括纵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工具定位开口28。在该实现方式中,工具定位开口28是圆形的。

参照图3,每个下支承构件12是大致u形的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水平部分30、32和位于水平部分30、32之间的竖向部分34。水平部分30、32包括下水平部分30和上水平部分32。下水平部分30限定引导开口36,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引导开口36用于引导搁架10在基部结构200的顶部的定位。引导开口36中的每个引导开口均具有第一端部40和与第一端部40相反的第二端部42。每个引导开口36的终止于第一端部40处的第一端部部分44是v形的,而终止于第二端部42处的第二端部部分46是大致方形的。每个下支承构件12的引导开口36的数目等于每个上支承构件14的开口组261至264的数目(即,在该示例中为四个)。

每个引导开口36与对应的开口组261至264纵向对准,使得在搁架10的纵向方向上工具定位开口28中的每个工具定位开口的中央定位成与引导开口36中的对应的一个引导开口在搁架10的纵向方向上重叠。此外,引导开口36可以分组为面向左的引导开口45和面向右的引导开口47。面向左的引导开口45是引导开口36中的具有朝向左侧指向的第一端部部分44(即,v形端部部分)的那些引导开口。类似地,面向右的引导开口47是引导开口36中的具有朝向右侧指向的第一端部部分44的那些引导开口。

尽管图2和图3示出了左下支承构件12和左上支承构件14,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实现形式中,右下支承构件12和右上支承构件14是左下支承构件12和左上支承构件14的关于在横向上平分搁架10的纵向中央平面的镜像。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搁架10堆叠在另一搁架10’的顶部(图9),以便有效地利用任何可用的竖向空间。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搁架10将要定位在其上的基部结构200是搁架10’。搁架10’的结构与上面关于搁架10描述的结构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编号。

提供定位工具50以用于与搁架10、10’一起使用,以便有助于搁架10、10’的堆叠和相对定位。如图4和图5中所示,定位工具50具有本体51,本体51从第一端部52延伸至第二端部54并且具有下侧面56和相反的上侧面57。本体51的终止于第一端部52处的第一端部部分58是v形的,使得第一端部52是第一端部部分58的v形形状的梢端。本体51的终止于第二端部54处的第二端部部分60是大致平的且矩形的。本体51限定了从上侧面58延伸至下侧面56的两个开口62。开口62沿着定位工具50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更特别地,这两个开口62之间的纵向距离与开口组261至264中任何开口组中的两个开口28之间的纵向距离相同。

定位工具50还包括两个紧固件64(例如,螺栓),所述两个紧固件64从本体51的下侧面56插入到开口62中,使得紧固件64中的每个紧固件的头部从本体51的下侧面56凸出,从而形成一对“凸起”。开口62带有螺纹以牢固地接合紧固件64。可以设想的是,在其他实现形式中,定位工具50可以具有与本体51一体形成的凸起,而不是接合在开口中的紧固件。

如图6中所示,为了将搁架10堆叠在搁架10’的顶部(搁架10和搁架10’将分别被称为上搁架10和下搁架10’),四个这种定位工具50被附接至下搁架10’的上支承构件14’(上支承构件14’中的每个上支承构件附有两个定位工具50)。更具体地,定位工具50与开口组26’1、26’3(对应于面向左的引导开口45)接合或者与开口组26’2、26’4(对应于面向右的引导开口47)接合。特别地,每个定位工具50的紧固件64的头部插入到给定开口组26i’中的工具定位开口28’中。

应当指出的是,定位工具50未紧固至下搁架10’而是简单地叠置在下搁架10’上,使得每个定位工具50的本体51的下侧面56搁置在下搁架10’的上支承构件14’的上表面24’的顶部。由此,定位工具50在不需使用任何工具(例如,螺丝刀、锤子、钳子等)的情况下能够附接至下搁架10’。

在该实现形式中,紧固件64的头部是大致圆形的,因而提供两个紧固件64以用于插入到工具定位开口28’中的对应工具定位开口中,使得定位工具50在下搁架10’的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大致固定。然而,可以设想的是,在替代性的实现形式中,定位工具50可以具有单个矩形凸起,而不是具有圆形凸起,其中该矩形凸起构造成与对应形状的工具定位开口配合。这种矩形形状的凸起和工具定位开口可以使定位工具50在下搁架10’的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大致固定。

然后,上搁架10被提升到下搁架10’的上方。例如,叉车可以用于接合下支承构件12的上水平部分32,以将上搁架10提升到下搁架10’的上方。在定位工具50在下搁架10’上就位的情况下,上搁架10的与插入有定位工具50的工具定位开口28’对应的引导开口36则与定位工具50对准。如图7中所示,然后将上搁架10下降到下搁架10’上,使得对准的引导开口36中的每个引导开口将对应定位工具50的本体51接纳在该引导开口中。因而,下支承构件12的下水平部分30的下表面与上支承构件14’的上表面24’接触。

每个引导开口36的从第一端部40到第二端部42测量的长度大于定位工具50的从第一端部52到第二端部54测量的长度。类似地,每个引导开口36的在横向边缘55、57(图8)之间测量的宽度大于定位工具50的在本体51的相反横向侧面59、61(图5)之间测量的宽度。由此,当定位工具50被接纳在引导开口36中时,上搁架10不必相对于下搁架10’纵向对准和/或横向对准。

为此,当上搁架10位于下搁架10’上、其中定位工具50被接纳在引导开口36中时,如图8中所示,使上搁架10相对于下搁架10’沿上搁架10的纵向方向滑动(使得每个定位工具50在相关联的引导开口36内滑动)直到每个定位工具50的第一端部52由接纳有该定位工具50的引导开口36的第一端部40邻接为止。由于定位工具50的第一端部部分58和引导开口36的第一端部部分44的v形形状,当每个定位工具50的第一端部部分58滑动地接合对应引导开口36的第一端部部分44时,上搁架10相对于下搁架10’横向对中(如果先前并非已对中)。一旦每个定位工具50的第一端部52接合对应引导开口36的第一端部40,上搁架10和下搁架10’就相对于下搁架10’横向对中且纵向对中。

在搁架10在下搁架10’的顶部位于搁架10的期望位置的情况下,定位工具50则可以从下搁架10’和上搁架10移除,而不会使搁架10、10’中的任一者从搁架10、10’的堆叠位置移动。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定位工具50被叠置到下搁架10’上(即,未紧固至下搁架10’),因此可以通过提升定位工具50使紧固件64的头部与下搁架10’的工具定位开口28和上搁架10的引导开口36脱离接合来移除定位工具50,同时使搁架10、10’相对于彼此正确地对中(图9)。换言之,可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将定位工具50从下搁架10’和上搁架10移除。

然后,使用者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将搁架10、10’固定在一起。例如,可以通过将紧固件(未示出)插入每个搁架10、10’的对应开口中来将搁架10、10’紧固在一起。

尽管在该实现形式中使用了四个定位工具50,但是在其他实现形式中可以使用更少的定位工具。例如,在一些实现形式中,可以使用仅三个定位工具50。此外,尽管在该实现形式中,在将上搁架10堆叠在下搁架10’的顶部之前将四个定位工具50附接至下搁架10’,但是在替代性的实现形式中,直到上搁架10堆叠在下搁架10’的顶部之后仅两个(或三个)定位工具50可以附接至下搁架10’。当上搁架10位于下搁架10’的顶部时,则可以将附加的定位工具50附接至下搁架10’,使得搁架10、10’相对于彼此的滑动在三个或四个定位工具50附接至下搁架10’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当引导开口36邻接定位工具50时,施加在定位工具50上的力可以分布在更多数目的定位工具上。

通过以上面规定的方式使用定位工具50来将搁架10定位在下搁架10’的顶部可以有助于使搁架10、10’相对于彼此正确定位的过程。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由定位工具50提供的自动对中能力,堆叠搁架10、10’可以比未使用定位工具的情况相对更快且更安全。

尽管在上述实现形式中,堆叠有搁架10的基部结构200是下搁架10’,但是基部结构200可以是搁架10可以定位于其上的任何其他结构。例如,参照图10,在替代性的实现形式中,基部结构200是用于运输搁架10的托盘110。托盘110构造成用于由叉车或其他作业车辆提升,并且为此包括叉接纳开口125。托盘110具有顶部平台121和附接至平台121(例如,通过紧固件(未示出))的两个支承件115。支承件115中每个支承件均限定工具定位开口128,工具定位开口128用于接纳定位工具50的紧固件64中的相应紧固件。类似地,工具定位开口128被分组为各个支承件115的开口组1261、1262。因而,搁架10可以以与上面关于下搁架10’所描述方式类似的方式定位在托盘110的顶部。应当指出的是,一旦定位工具50在工具定位开口128中就位,搁架10的下支承构件12就与托盘110接合,使得定位工具50被接纳在引导开口36中。以这种方式,也可以使搁架10的运输更安全且更快速。

图11示出了另一替代性实现形式,其中基部结构200是轮式装置210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轮式装置210是轮式台车,其包括纵向支承件215和横向支承件217,横向支承件217使纵向支承件215互连使得纵向支承件216和横向支承件217一起形成平台。纵向支承件215中每个纵向支承件均限定工具定位开口228,工具定位开口228用于接纳定位工具50的紧固件64中的相应紧固件。类似地,工具定位开口228被分组为各个支承件215的开口组2261至2264。轮式装置210还包括附接至由纵向支承件216和横向支承件217形成的平台的下侧面的四个轮组件255(在该平台的每个角部处有一个轮组件255),轮组件255中的每个轮组件均包括用于接合地面的轮257。在该示例中,轮组件255是脚轮组件,并且轮257是脚轮。在其他示例中,轮组件255中的一些或所有轮组件可以构造成沿单个方向滚动。因而,搁架10可以以与上面关于下搁架10’所描述方式类似的方式定位在轮式装置210的顶部。应当指出的是,一旦定位工具50在工具定位开口228中就位,搁架10的下支承构件12就与轮式装置210接合,使得定位工具50被接纳在引导开口36中。

在其他实现形式中,轮式装置210可以是任何其他合适的轮式装置,比如例如为托盘搬运车、叉车或任何其他合适的作业车辆。在这些情况下,轮式装置210可以没有横向支承件217,但是可以设置有类似于纵向支承件215的用于接纳定位工具50的构件。

本技术的上述实现方式的改型和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前面的描述意在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意在仅通过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