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5001发布日期:2019-04-05 22:2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风雨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风雨百叶窗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构筑物外维护有采光、通风、应急逃生的使用要求处。



背景技术:

自2018年8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对自然通风设施(可开启面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3.1.3条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m2,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0m2。第3.2.1条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第3.2.2条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第3.2.3条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

目前建筑物、构筑物外维护有采光、通风使用要求处,通常采用的是断桥铝合金窗或者玻璃幕墙,窗扇常见的开启方式为:推拉式、内平开式、外平开式、上旋式、下旋式。这些开启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1、推拉窗只能开启一半,密封性较差。2、平开窗向内开启会占用室内使用空间,向外开启会凸出外墙较多,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感官安全性较差,大风造成窗扇或玻璃坠落后果严重。3、上旋窗或下旋窗开启角度较小,无法满足高层避难层(间)应急逃生通道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市场上窗扇的开启方式,发明出窗扇百叶组合联动上旋的开启方式以及连动杆装置。连动杆装置可实现百叶窗扇联动开启与关闭,成品弹力合页与联动杆装置组合,可使风雨百叶窗的开启与关闭更加轻松方便。

风雨百叶窗开启窗扇可兼做小雨棚,根据下雨时风速的大小,调节窗扇的开启角度,即可保证雨水不会被吹进室内,是一款下雨天也能开启的窗户。同时兼顾安全防护功能。风雨百叶窗采用≤203mm宽的窗扇分割,窗扇组合联动式上旋开启,既满足视觉感官需求,又起到安全防护功能(90度开启,最大间隙为137mm,家有小孩时,设定最大开启角度≤45度时,间隙≤110mm,满足安全防护栏的净距要求)。

风雨百叶窗合理减小了窗扇外伸尺寸,在高层建筑物中能有效增加外开窗的感官安全度。在通风排烟要求较高的地方(例如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公共前室)风雨百叶窗可全窗开启,能够有效减小整窗面积,有利于节能环保。

风雨百叶窗所采用的型材为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断桥铝型材,(仅窗扇水平封边铝型材需开模定制),窗铰链、窗执手等五金配件基本通用,断桥铝合金窗加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普通的加工厂均可加工制作。

联动杆装置原理简单,加工容易,普通金属加工厂均可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风雨百叶窗关闭时透视图。

图2是普通风雨百叶窗开启时透视图。

图3是平开百叶一体窗关闭时透视图。

图4是平开百叶一体窗开启时透视图。

图5是满窗设置风雨百叶窗关闭时透视图。

图6是满窗设置风雨百叶窗45度开启时透视图。

图7是满窗设置风雨百叶窗90度开启时透视图。

图8是普通风雨百叶窗立面、剖面图。

图9是普通风雨百叶窗0~90开启剖面图及联动杆结构详图。

图10是平开百叶一体窗立面、剖面图。

图11是满窗开启百叶窗立面、剖面图。

图12是联动杆结构力学原理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风雨百叶窗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构筑物外维护有采光、通风、应急逃生的使用要求处。是一种可雨天开启的窗户,同时兼顾安全防护功能。风雨百叶窗采用≤203mm宽的窗扇分割,窗扇组合联动式上旋开启,既满足视觉感官需求,又起到安全防护功能(90度开启,最大间隙为137mm,家有小孩时,设定最大开启角度≤45度时,间隙≤110mm,满足安全防护栏的净距要求)。窗扇组合联动式上旋开启可兼做小雨棚,根据雨天风速调节开启角度即可避免雨水吹入室内。风雨百叶窗型材采用市场通用断桥铝合金型材,仅窗扇水平封边铝型材需开模定制,五金配件基本通用,断桥铝合金窗加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联动杆装置原理简单,普通金属加工厂均可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彦州
技术研发日:2018.10.17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