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碗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2592发布日期:2019-01-18 23:4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碗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碗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浸式洗碗机中,例如超声波洗碗机,其原理是超声波经过液体介质时,将以极高的频率压迫液体介质振动,使液体分子产生正负交变的冲击波。当声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中急剧生长微小空化气泡并瞬时强烈闭合,产生强烈的微爆炸和冲击波使餐具表面的污物遭到破坏,并从餐具表面脱落下来。最近,不少厂家开始研制另外一种水浸式洗碗机,具体是在液体介质中产生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在到达餐具表面时破裂,产生冲击波从而将污物从餐具表面脱落。

但是,脱落的污物有时会卡住餐具和碗架之间,无法随液体介质排出。另外,由于中餐的烹饪方法多样性,食物油腻重、粘结牢固以及易结硬块,且中式餐具较深,超声波洗碗机对中式餐具的洗涤效果不理想。而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洗碗机,微纳米气泡上升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微纳米气泡无法均匀到达餐具表面。

鉴于此,需要开发一种装置,能提高液体介质与餐具的流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碗架,能够提高液体介质与餐具的流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碗架,包括

具有容置腔的桶体;

置放于所述容置腔的碗架本体,以及

驱动该碗架本体间歇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和与该主动件传动连接的从动件,所述主动件由动力源驱使转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碗架本体固接,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碗架本体共轴线,所述从动件的内周面或外周面开设有若干个驱动槽,各所述驱动槽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主动件布置有至少一个可依次与各所述驱动槽配合并驱动所述从动件转动的驱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为槽轮机构,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分别为该槽轮机构的主动拨盘和从动槽轮,所述驱动槽为开设在主动拨盘上的槽口,所述主动拨盘连接有曲柄,所述驱动件为布置在该曲柄上的圆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槽口的开口位于所述从动槽轮内部,各所述槽口呈圆周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槽口径向分布,其开口朝向所述从动槽轮圆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槽口开口位于所述从动槽轮边缘,各所述槽口沿所述从动槽轮圆周径向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拨盘布置有外凸部,该外凸部具有第一外凸锁止弧,相邻两个所述槽口之间均布置有内凹部,该内凹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外凸锁止弧相配合的第一内凹锁止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分别为该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槽为开设在从动轮上的齿槽单元,每个所述齿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齿槽,所述驱动件为布置在所述主动轮上的驱动齿单元,各驱动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齿,各所述驱动齿与相应齿槽单元的各所述齿槽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内啮合传动,各所述齿槽单元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从动轮的内周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外啮合传动,各所述齿槽单元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从动轮的外周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轮具有第二外凸锁止弧,相邻两个所述齿槽单元之间均布置有锁止部,该锁止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外凸锁止弧相配合的第二内凹锁止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计传动机构,利用主动件上的驱动件驱动从动件间歇转动,从而使碗架本体间歇转动,当用户将餐具置于碗架本体内,可提高餐具与液体介质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洗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槽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槽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槽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中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种实施例中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旋转碗架,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桶体10、置放于容置腔的碗架本体21以及驱动该碗架本体21间歇转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和与该主动件传动连接的从动件,主动件由动力源驱使转动,从动件与碗架本体21固接,从动件与碗架本体21共轴线,即从动件与碗架本体21同轴转动。从动件的内周面或外周面开设有若干个驱动槽,各驱动槽呈圆周均匀分布,主动件布置有至少一个可依次与各驱动槽配合并驱动从动件转动的驱动件。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槽轮机构30,主动件和从动件分别为该槽轮机构30的主动拨盘34和从动槽轮31,驱动槽为开设在主动拨盘34上的槽口32,主动拨盘34连接有曲柄,驱动件为布置在该曲柄上的圆销35。如图2所示,从动槽轮31共开设四个槽口32,各槽口32的开口位于从动槽轮31内部,各槽口32径向分布,各槽口32开口朝向从动槽轮31圆心,各槽口32呈圆周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主动拨盘34布置有外凸部,该外凸部具有第一外凸锁止弧36,相邻两个槽口32之间均布置有内凹部,该内凹部具有与第一外凸锁止弧相配合的第一内凹锁止弧33。

当动力源驱动主动拨盘34转动,并通过曲柄带动圆销35转动,当圆销35未进入从动槽轮31的槽口32时,从动槽轮31的第一内凹锁止弧33被主动拨盘34的第一外凸锁止弧36卡住,故从动槽轮31不动。如图2所示,圆销35刚进入其中一个槽口32时,此时,第一内凹锁止弧33与第一外凸锁止弧36松开。此后,从动槽轮31受圆销35驱使而转动。当圆销35转至主动拨盘34轴线另一侧时,圆销35离开槽口32,此时第一内凹锁止弧33与第一外凸锁止弧36卡住,从动槽轮31不动。直至圆销35再次进入另一个槽口32时,又重复上述动作。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槽轮机构30,通过从动槽轮31带动碗架本体21做间歇转动。

作为优选,动力源包括电机41和变速箱42,该变速箱42的输出轴与主动拨盘34连接。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槽口32并非径向分布,但同样能带动碗架本体21作间歇转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传动机构均为内槽轮机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外槽轮机构。具体而言,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槽口32开口位于从动槽轮31边缘,各槽口32沿从动槽轮31圆周径向分布,如图4所示。其运动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此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传动机构,参照图1和图5,此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50,主动件和从动件分别为该不完全齿轮机构50的主动轮51和从动轮54,驱动槽为开设在从动轮54上的齿槽单元,每个齿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齿槽55,驱动件为布置在主动轮51上的驱动齿单元,各驱动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齿52,各驱动齿52与相应齿槽单元的各齿槽55啮合。本实施例中,主动轮51与从动轮54内啮合传动,各齿槽单元圆周均匀分布在从动轮54的内周面上。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从动轮54共开设了十个齿槽单元,每个齿槽单元共包括了一个齿槽55,而主动轮51上的驱动齿单元包括一个驱动齿52,因为只有一个驱动齿52,因此在主动轮51转动过程中,需要与相应齿槽54啮合,因此驱动齿52亦为首齿,首齿即主动轮每转动一圈,与齿槽55啮合的第一个驱动齿,其齿顶高做适当削减。

作为优选,主动轮51具有第二外凸锁止弧53,相邻两个齿槽单元之间均布置有锁止部,该锁止部具有与第二外凸锁止弧53相配合的第二内凹锁止弧56。

当动力源驱动主动轮51转动,当驱动齿52未与从动轮54上的齿槽55啮合,从动轮54的第二内凹锁止弧56被主动轮51的第二外凸锁止弧53卡住,故从动轮54不动。主动轮51继续转动,驱动齿52进入其中一个齿槽55,此时,第二内凹锁止弧56与第二外凸锁止弧53松开。此后,从动轮54受驱动齿52驱动而转动。当驱动齿52转至主动轮51轴线另一侧时,驱动齿52离开齿槽55,此时第二内凹锁止弧56与第二外凸锁止弧53卡住,从动轮54不动。主动轮51继续转动,直至驱动齿52再次与另一个齿槽55啮合,又重复上述动作。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50,通过从动轮54带动碗架本体21做间歇转动。

实施例五:

参照图1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主动轮51与从动轮54外啮合传动,各齿槽单元圆周均匀分布在从动轮54的外周面上。其中,从动轮54共开设四个齿槽单元,每个齿槽单元包括四个齿槽55,相应的,主动轮51上的驱动齿单元包括四个驱动齿52,主动轮51转动方向如图3箭头所示,其中一个驱动齿52的齿顶高做适当削减。另外,实施例四中,主动轮51和从动轮54,是同方向转动,而实施例五中,主动轮51和从动轮54,是反方向转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