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沙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277发布日期:2019-02-01 19:0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性沙发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居家健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沙发垫。



背景技术:

在日常居家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得使用到了头垫、座垫、脚垫等生活家具,以便来提升生活品质,尤其是体感舒适性,比如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枕头可以保证人们健康睡眠,使用按摩脚垫可以舒缓紧绷的肌肉,刺激穴位,传统的座垫只能满足人体休息、睡眠的需求,不具备其它功效,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经历了一整天劳累的上班族和学生党们不仅需要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更加需要提升休息质量,这样才能养足精力迎接新挑战,然而当下普遍认为磁场可以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产生感应微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张血管、加速血流,可以达到如止痛、消肿等辅助治疗作用,所以利用磁场可以有效地提高休息的品质,从而放松全身,提升精力,故而有厂家向现有的枕头或者座垫中添加磁极石或者通电场来制造出磁场,如申请号为cn201420379789.1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布了一种便携式磁性学生垫,该技术方案中的学生垫不仅能“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还依靠“方便的折叠、卷曲”来达到方便搬运的效果,但是多行多列的“磁架阵列”会因受到折叠和卷曲而发生位置偏移甚至层叠,影响该学生垫的使用寿命。该技术方案通过消费使用寿命来达到方便搬运的效果并不是一种合适和正确的方案,而且折叠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容易损伤垫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沙发垫,在垫子的边缘设置易于拿放和悬挂的封端部,与此同时,通过操作封端部来实现垫子内部的透气和通风。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性沙发垫,包括垫套和垫芯,其中,所述垫芯位于上、下侧的所述垫套之间,所述垫芯内有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力块,还包括封端部,所述封端部包括封条、中间连接件和反向拉条,所述封条一端固定在上、下两侧的所述垫套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间连接件上的布条,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拉力将两侧的所述封条相向拉紧,所述反向拉条为自所述垫套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绳条,还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为侧面形状为半圆弧形的空心条管,所述弯折部环套于所述垫套外侧,所述弯折部上有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包括上嵌合面和下嵌合面,所述上嵌合面为自所述弯折部的上端下表面自下而上向所述弯折部的中部延展的倾斜平面,所述下嵌合面为自所述上嵌合面的末端向所述弯折部的下端边缘延伸的平面。

所述垫套位于所述垫芯的上、下两侧,相互重叠,形状可以是矩形,其中位于上、下侧的所述垫套的一对对边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垫芯可以在没有连接的两层所述垫套边缘间插入,当所述垫芯插入后,在没有上下连接的所述垫套的对边上设置有封端部,所述封端部可以是两侧都设立,也可以单侧设立,若单侧设立,则设立侧的相对侧也进行上、下连接,所述封端部可以用来控制上、下侧的所述垫套边缘端的开合,通过所述中间连接件和所述封条,将上、下侧的所述垫套边缘上下“拉拢”,所述中间连接件可以是竖向放置的弹簧,位于上侧的所述封条一端连接上侧的所述垫套边缘,一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上半部,位于下侧的所述封条一端连接下侧的所述垫套边缘,一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下半部,这时,原始状态下,所述中间连接件收拢,通过所述封条将所述垫芯限位于所述垫套之间,所述反向拉条分别连接上、下侧的所述垫套的边缘端,可以是布条,也可以是细绳,首先可以方便拿、拎、挂等操作,提升沙发垫的便携性,其次,可以通过拉扯所述反向拉条来使得所述中间连接件拉伸,使得上下侧的所述封条之间产生纵向间隙,达到通气所述垫芯的效果,干燥、自然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磁力块的长期稳定运作,在内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干燥潮湿环境,并且,在需要对沙发垫进行洗涤时,不要拉扯所述反向拉条可以防止流水进入所述垫芯层;沙发垫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弯折部来弯折贴合沙发或者桌椅的边缘,与此同时,垫套和垫芯可以在所述弯折部中移动,从而来改变所述弯折部两侧的坐垫长度,匹配不同乘坐人或者不同尺寸的沙发使用,所述嵌合部用来“咬合”沙发边缘,使得沙发垫不易滑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反向拉条的末端有指扣部,所述指扣部为与所述反向拉条固定连接的圆形环扣,在所述指扣部的内壁上有受力凸起条,所述受力凸起条为垂直所述指扣部的内壁表面向外凸起的间隔排列的凸条。

所述指扣部有助于对所述封条进行拉扯操作,也可以单独对一侧的所述封条末端设立指扣部,当只有一侧有指扣部时,另一侧的封条可以插入所述指扣部中进行系结,使得上下侧的封条形成闭环,有助于拎取,与此同时,所述受力凸起条不仅在手指伸入所述指扣部时有增阻作用,而且,在封条系结之后有防止打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垫芯还包括用于稳定所述磁力块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由定位直杆排列构成,所述定位直杆为竖直延伸的直杆,所述定位直杆之间的排列位置为自上而下位于矩形的顶点。

所述定位直杆可以由橡胶制成,既具备一定的支撑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柔软度,排列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从俯视角度看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四个所述定位直杆构成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数量取决于所述磁力块的数量,所述磁力块可以具备多种形状,放置于四根所述定位直杆之间,防止因为头枕垫发生侧倾或者翻转而使得磁力块位置发生偏移或者磁力块之间相互重叠而影响磁场的产生和工作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防止水气进入所述垫芯内的卡水部,所述卡水部包括单隔部和双隔部,所述单隔部包括单延杆和单隔板,所述单延杆为自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内侧上端向所述垫芯的内侧方向水平延伸的凸起杆,所述单隔板为自所述单延杆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直条杆,所述双隔部包括双延杆和双隔板,所述双延杆为自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内侧下端向所述垫芯的内侧方向水平延伸的凸起杆,所述双隔板为自所述双延杆的表面间隔一段距离、竖直向上延伸的直条杆。

所述单隔板安插在所述双隔板之间,当所述反向拉条被反向施力,所述中间连接件被拉扯延伸,所述封条被拉离,所述单隔板和所述双隔板也逐渐分离,而当所述反向拉条上没有施力时,所述单隔板安插在所述双隔板之间,可以避免潮气的进入和清洗头枕时流水的流入。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阻水部,所述第二阻水部由阻水单片构成,所述阻水单片自所述单隔板的侧面自下而上向外延伸,所述阻水单片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

所述阻水单片可以分布在所述单隔板的两侧,也可以在所述单隔板的单侧设立,如在所述单隔板靠近所述中间连接件一侧的侧面上自下而上倾斜延伸、竖直排列,可以有效阻挡意外流入的水进入所述磁力块或者所述定位部周围,影响使用。

作为优选,还包括调整组合部,所述调整组合部包括插入转动槽和转动背垫,所述插入转动槽为自所述垫套的表面向内凹陷的弧形凹槽,所述转动背垫上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为自所述转动背垫的端面向外凸起的弧形面。

调整组合部实现了背垫和座垫的连接和拆卸,更实现了背垫的旋转调整,即将转动背垫通过嵌入部插入所述插入转动槽中时,转动背垫可以在所述插入转动槽中转动,以便配合不同坐姿或坐凳背板的角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角度选择部,所述角度选择部包括槽壁内凹槽和垫端凸条,所述槽壁内凹槽为沿着所述插入转动槽的内壁向内凹陷的直条槽,所述垫端凸条为自所述嵌入部的表面向外凸起的直条。

所述槽壁内凹槽可以沿着所述插入转动槽的内壁圆周阵列,具有多个,而所述垫端凸条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通过所述垫端凸条插入不同的所述槽壁内凹槽,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背垫固定倚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封端部可以方便拿、拎、挂等操作,提升头枕垫的便携性,也可以通过拉扯所述反向拉条来使得上、下侧的所述封条之间产生纵向间隙,达到通气所述垫芯的效果。

2.所述受力凸起条不仅在手指伸入所述指扣部时有增阻作用,而且,在封条系结之后有防止打滑的作用。

3.所述定位部可以防止因为头枕垫发生侧倾或者翻转而使得磁力块位置发生偏移或者磁力块之间相互重叠而影响磁场的产生和工作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沙发垫整体示意图。

图2为沙发垫去掉弯折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沙发垫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封端部放大图。

图5为定位部俯视示意图。

图6为调整组合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套,2、垫芯,31、封条,32、中间连接件,33、反向拉条,34、指扣部,4、定位部,51、单隔部,52、双隔部,6、第二阻水部,7、弯折部,71、嵌合部,81、插入转动槽,82、转动背垫,91、槽壁内凹槽,92、垫端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沙发垫整体示意图。一种磁性沙发垫,如图2、图3所示,包括垫套1和垫芯2,其中,垫芯2位于上、下侧的垫套1之间,垫芯2内有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力块,还包括封端部,封端部包括封条31、中间连接件32和反向拉条33,封条31一端固定在上、下两侧的垫套1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中间连接件32上的布条,中间连接件32通过拉力将两侧的封条31相向拉紧,反向拉条33为自垫套1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绳条,如图1所示,还包括弯折部7,弯折部7为侧面形状为半圆弧形的空心条管,弯折部7环套于垫套1外侧,弯折部7上有嵌合部71,嵌合部71包括上嵌合面和下嵌合面,上嵌合面为自弯折部7的上端下表面自下而上向弯折部7的中部延展的倾斜平面,下嵌合面为自上嵌合面的末端向弯折部7的下端边缘延伸的平面。垫套1位于垫芯2的上、下两侧,相互重叠,形状可以是矩形,其中位于上、下侧的垫套1的一对对边相互连接,使得垫芯2可以在没有连接的两层垫套1边缘间插入,当垫芯2插入后,在没有上下连接的垫套1的对边上设置有封端部,封端部可以是两侧都设立,也可以单侧设立,若单侧设立,则设立侧的相对侧也进行上、下连接,封端部可以用来控制上、下侧的垫套1边缘端的开合,通过中间连接件32和封条31,将上、下侧的垫套1边缘上下“拉拢”,中间连接件32可以是竖向放置的弹簧,位于上侧的封条31一端连接上侧的垫套1边缘,一端连接中间连接件32的上半部,位于下侧的封条31一端连接下侧的垫套1边缘,一端连接中间连接件32的下半部,这时,原始状态下,中间连接件32收拢,通过封条31将垫芯2限位于垫套1之间,反向拉条33分别连接上、下侧的垫套1的边缘端,可以是布条,也可以是细绳,首先可以方便拿、拎、挂等操作,提升头枕垫的便携性,其次,可以通过拉扯反向拉条33来使得中间连接件32拉伸,使得上下侧的封条31之间产生纵向间隙,达到通气垫芯2的效果,干燥、自然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磁力块的长期稳定运作,在内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干燥潮湿环境,并且,在需要对头枕垫进行洗涤时,不要拉扯反向拉条33可以防止流水进入垫芯2层;沙发垫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弯折部7来弯折贴合沙发或者桌椅的边缘,与此同时,垫套1和垫芯2可以在弯折部7中移动,从而来改变弯折部7两侧的坐垫长度,匹配不同乘坐人或者不同尺寸的沙发使用,嵌合部71用来“咬合”沙发边缘,使得沙发垫不易滑动。如图3、图4所示,在反向拉条33的末端有指扣部34,指扣部34为与反向拉条33固定连接的圆形环扣,在指扣部34的内壁上有受力凸起条,受力凸起条为垂直指扣部34的内壁表面向外凸起的间隔排列的凸条。指扣部34有助于对封条31进行拉扯操作,也可以单独对一侧的封条31末端设立指扣部34,当只有一侧有指扣部34时,另一侧的封条31可以插入指扣部34中进行系结,使得上下侧的封条31形成闭环,有助于拎取,与此同时,受力凸起条不仅在手指伸入指扣部34时有增阻作用,而且,在封条31系结之后有防止打滑的作用。如图3、图4、图5所示,垫芯2还包括用于稳定磁力块的定位部4,定位部4由定位直杆排列构成,定位直杆为竖直延伸的直杆,定位直杆之间的排列位置为自上而下位于矩形的顶点。定位直杆可以由橡胶制成,既具备一定的支撑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柔软度,排列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从俯视角度看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四个定位直杆构成一个定位部4,定位部4的数量取决于磁力块的数量,磁力块可以具备多种形状,放置于四根定位直杆之间,防止因为头枕垫发生侧倾或者翻转而使得磁力块位置发生偏移或者磁力块之间相互重叠而影响磁场的产生和工作现象发生。还包括用于防止水气进入垫芯2内的卡水部,卡水部包括单隔部51和双隔部52,单隔部51包括单延杆和单隔板,单延杆为自中间连接件32的内侧上端向垫芯2的内侧方向水平延伸的凸起杆,单隔板为自单延杆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直条杆,双隔部52包括双延杆和双隔板,双延杆为自中间连接件32的内侧下端向垫芯2的内侧方向水平延伸的凸起杆,双隔板为自双延杆的表面间隔一段距离、竖直向上延伸的直条杆。单隔板安插在双隔板之间,当反向拉条33被反向施力,中间连接件32被拉扯延伸,封条31被拉离,单隔板和双隔板也逐渐分离,而当反向拉条33上没有施力时,单隔板安插在双隔板之间,可以避免潮气的进入和清洗头枕时流水的流入。还包括第二阻水部6,第二阻水部6由阻水单片构成,阻水单片自单隔板的侧面自下而上向外延伸,阻水单片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阻水单片可以分布在单隔板的两侧,也可以在单隔板的单侧设立,如在单隔板靠近中间连接件32一侧的侧面上自下而上倾斜延伸、竖直排列,可以有效阻挡意外流入的水进入磁力块或者定位部4周围,影响使用。

如图6所示,还包括调整组合部,调整组合部包括插入转动槽81和转动背垫82,插入转动槽81为自垫套的表面向内凹陷的弧形凹槽,转动背垫82上有嵌入部,嵌入部为自转动背垫82的端面向外凸起的弧形面。调整组合部实现了背垫和座垫的连接和拆卸,更实现了背垫的旋转调整,即将转动背垫82通过嵌入部插入插入转动槽81中时,转动背垫82可以在插入转动槽81中转动,以便配合不同坐姿或坐凳背板的角度。

还包括角度选择部,角度选择部包括槽壁内凹槽91和垫端凸条92,槽壁内凹槽91为沿着插入转动槽81的内壁向内凹陷的直条槽,垫端凸条92为自嵌入部的表面向外凸起的直条。槽壁内凹槽91可以沿着插入转动槽81的内壁圆周阵列,具有多个,而垫端凸条9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通过垫端凸条92插入不同的槽壁内凹槽91,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背垫固定倚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