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升降式组件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5499发布日期:2019-03-02 01:2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旋转升降式组件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升降式组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盛行茶文化,很多人有喝茶的爱好,而茶水的口惑与茶叶的浸泡时间有关,传统文化中常以配套使用的茶具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但传统茶具配件多,使用工序复杂,不易携带。为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便捷的要求,市面上出现了茶水分离装置,将过滤杯安装子杯体内,通过放量和取出过滤杯,使茶叶浸入水中或脱离水中来进行泡茶。

但是,这些茶水分离装置无法方便地控制冲泡时间,需要放置和取出过滤杯,取出的过滤杯还要另外找容器放置,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也不够卫生。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如图1-3所示的新式茶壶,无需将过滤装置从茶壶中取出,可直接通过操作配件的旋转运动使滤网升降,从而达到控制茶叶浸泡时间的目的。然而,上述茶壶也存在一些诸如结构复杂等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升降式组件及其应用。该旋转升降式组件实现旋转升降效果的技术构思与上述背景技术不同,且具有结构简洁,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一种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

外套筒,其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

内套筒,套设于所述外套筒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且所述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槽和内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

托盘件,包括托盘部和连接部,所述托盘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沿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的螺纹槽和/或螺纹柱滑动。

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的工作原理为:

由于外套筒上设有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内套筒上设有的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螺纹方向相反,而托盘件同时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配合,当内套筒在外套筒内同轴转动时,其上设有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的交点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升降,使同时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配合的托盘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升降位置关系的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还包括圆筒状侧壁;所述托盘部上设有滤孔。通过外套筒的圆筒状侧壁和具有滤孔的托盘部,可实现旋转升降式组件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隔离、过滤和液体交换功能。从而将该旋转升降式组件运用于茶壶、咖啡壶、果汁机、带食材分离功能的加热锅/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槽和外螺纹柱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所述内螺纹槽和内螺纹柱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所述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内螺纹槽和外螺纹槽卡接匹配的卡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所述卡凸沿所述托盘件径向延伸,所述卡凸穿过所述内螺纹槽后与所述外螺纹槽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托盘件为圆环形,所述内套筒安装于所述托盘件内,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和内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有外卡凸,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内卡凸,所述外卡凸和内卡凸分别沿所述托盘件径向外延伸和内延伸,所述外卡凸与所述外螺纹槽卡接,所述内卡凸与所述内螺纹槽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包括圆筒状的螺纹筒部和限位筒部,所述螺纹筒部固定套设于所述限位筒部内,所述托盘件内开设有托盘圆孔,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限位筒部内,且所述托盘圆孔套装于所述螺纹筒部外,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螺纹筒部内,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托盘圆孔内侧壁,所述卡凸沿所述托盘件径向延伸,所述卡凸穿过所述外螺纹槽后与所述内螺纹槽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筒部上设有镂空的交换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柱,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和内螺纹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外螺纹柱和内螺纹柱卡接匹配的卡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包括圆筒状的限位筒部和螺纹柱部,所述外螺纹柱沿所述限位筒部内壁设置,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所述卡孔轴向与所述托盘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外螺纹柱和内螺纹柱均套设于所述卡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筒部上设有镂空的交换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托盘件设置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外螺纹槽卡接匹配的卡凸,以及和内螺纹柱卡接匹配的卡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至少两个,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持部为所述内套筒上沿的径向延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持部设于所述内套筒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内壁上沿设有限位凸或限位槽,所述限位凸或限位槽沿所述外套筒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内套筒外壁上沿设有与上述限位凸或限位槽匹配的导槽或导轨;所述导轨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或抵靠与所述限位凸下缘,所述限位凸卡接于所述导槽内,所述内套筒在所述限位凸或限位槽的作用下限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的圆筒状侧壁上沿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形变的缺口。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在家用器具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家用器具包括:茶壶、榨汁机、咖啡壶、果汁机、带食材分离功能的加热锅/壶、烤多士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壶,包括壶身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茶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固定件,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茶壶还包括盖,所述盖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的壶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茶壶还包括旋钮,所述盖上设有盖孔,所述把持部穿过所述盖孔与所述旋钮可拆卸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持部上设有旋钮凸,所述旋钮上设有与所述旋钮凸形状匹配的旋钮凹,所述旋钮凸的截面为非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旋转升降式组件,由于外套筒上设有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内套筒上设有的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螺纹方向相反,而托盘件同时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配合,当内套筒在外套筒内同轴转动时,其上设有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的交点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升降,使同时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配合的托盘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升降位置关系的变化。

即通过外套筒和内套筒上两个相反螺纹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以及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的相对运动,既提供导向作用,又可将外套筒或内套筒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托盘的升降运动,具有结构简化的优点;同时,由于双螺旋式的设计,使得本发明中的托盘结构更加简洁,只需要设计连接件与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以及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配合卡接即可。

并且,本发明的旋转升降式组件,还通过对各个部件的精巧设计,促使该产品在结构上更加简单,而更加简洁的结构从成本上、或是可靠性等各项性能上均有较大的优势。

本发明的一种茶壶,采用了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同样具有设计精巧,结构简洁,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涉及茶壶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涉及茶壶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涉及茶壶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内套筒和外套筒配合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中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中旋转升降式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5中茶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5中旋转升降式组件剖面示意图;

其中:1000.壶身;2100.外套筒;2110.侧壁;2120.外螺纹槽;2130.外螺纹柱;2140.限位凸;2150.缺口;2200.内套筒;2210.内螺纹槽;2220.把持部;2221.旋钮凸;2230.内螺纹柱;2240.导轨;2300.托盘件;2310.托盘部;2311.滤孔;2320.连接部;2330.连接件;2331.卡凸;2331a.外卡凸;2331b.内卡凸;2332.卡孔;3000.固定件;3100.变形槽;4000.盖;5000.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实施例中的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托盘件。

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

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外套筒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且所述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槽和内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托盘件包括托盘部和连接部,所述托盘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沿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的螺纹槽和/或螺纹柱滑动。

该旋转升降式组件的工作原理为:由于外套筒上设有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内套筒上设有的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螺纹方向相反,而托盘件同时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配合,当内套筒在外套筒内同轴转动时,其上设有的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的交点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升降,使同时与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以及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配合的托盘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升降位置关系的变化。

可以理解的,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可用于对物料(食材、日用品等)的承托升降作用,如烤多士机中将面包片向上托举伸出加热装置,将牙签抬高伸出牙签筒等。

如需将该旋转升降式组件运用到一些具有过滤和液体交换功能的器具,如茶壶、咖啡壶、果汁机、带食材分离功能的加热锅/壶中,则可设置为所述外套筒还包括圆筒状侧壁;所述托盘部上设有滤孔。通过外套筒的圆筒状侧壁和具有滤孔的托盘部,可实现旋转升降式组件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隔离、过滤和液体交换功能。

为提高该旋转升降式组件的实用性和减低加工难度,所述外螺纹槽和外螺纹柱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所述内螺纹槽和内螺纹柱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为确保托盘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顺畅升降运动,所述外螺纹槽和/或外螺纹柱与所述内螺纹槽和/或内螺纹柱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即竖直方向投影)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内螺纹槽和外螺纹槽卡接匹配的卡凸,如实施例1-3。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柱,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和内螺纹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外螺纹柱和内螺纹柱卡接匹配的卡孔,如实施例4。

可以理解的,上述螺纹柱的截面也可以为螺纹齿状结构,仅需与相适应的卡孔匹配即可,该螺纹齿状结构的截面为上述圆形截面的等同方式,均可实现匹配滑动的功能。

又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托盘件设置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外螺纹槽卡接匹配的卡凸,以及和内螺纹柱卡接匹配的卡孔,如实施例5。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可以理解的,外套筒上既可以设置螺纹槽状结构,也可设置螺纹柱状结构,同样的,内套筒上既可以设置螺纹槽状结构,也可设置螺纹柱状结构,仅需分别在外套筒和内套筒上设有相反方向的双螺旋交叉状结构,即可将托盘件卡接于双螺旋交叉状结构的交点上,从而利用螺旋转动形成的“交点”升降实现托盘件的旋转升降。而对于托盘件上的连接件,则需对应于所设置的螺纹槽状结构或螺纹柱状结构调整,设置相应的卡凸或卡孔。

而对于螺纹的螺纹升角大小,并不做特别限定,仅需满足可在旋转过程中将托盘件升降至预定位置即可。可以理解的,在旋转相同角度的前提下,如需将托盘件迅速提升,则可加大螺纹升角,如需将托盘件缓慢提升,则可减小螺纹升角。因此,由于螺纹升角的不同,上述螺纹的俯视投影可以为圆弧形或圆弧形延展后为完整的圆形。

对于外套筒和内套筒均设螺纹槽状结构的案例中,可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内套筒内,形成外套筒和内套筒叠装的结构,如实施例1。

具体的,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所述卡凸沿所述托盘件径向延伸,所述卡凸穿过所述内螺纹槽后与所述外螺纹槽卡接。

还可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外套筒内,而内套筒设于托盘件内,形成托盘件为环形的结构,如实施例2。

具体的,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托盘件为圆环形,所述内套筒安装于所述托盘件内,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其上分别设有外卡凸和内卡凸,所述外卡凸和内卡凸分别沿所述托盘件径向外延伸和内延伸,所述外卡凸与所述外螺纹槽卡接,所述内卡凸与所述内螺纹槽卡接。

还可将外套筒和内套筒上的螺纹槽状结构均设置于托盘件内,形成托盘件为环形的结构,如实施例3。

具体的,所述外套筒包括圆筒状的螺纹筒部和限位筒部,所述螺纹筒部固定套设于所述限位筒部内,所述托盘件内开设有托盘圆孔,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限位筒部内,且所述托盘圆孔套装于所述螺纹筒部外,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螺纹筒部内,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托盘圆孔内侧壁,所述卡凸沿所述托盘件径向延伸,所述卡凸穿过所述外螺纹槽后与所述内螺纹槽卡接。

可以理解的,上述限位筒部是为了限制茶叶在茶壶中不会溢出旋转升降式组件,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套设于所述托盘件外的外套筒上已具有圆筒状的侧壁,无需另外设置限位筒部。而在部分外套筒和内套筒上的螺纹槽状结构均设置于托盘件内的结构中,由于托盘件外无限制茶叶活动空间的部件,因此需设有限位筒部。

且根据具体需求,所述限位筒部上可设有镂空的交换孔道,供旋转升降式组件内的高浓度茶水与旋转升降式组件外的低浓度茶水交换混合用。

同样可以理解的,对于外套筒和内套筒的底部,既可以为贯通的,也可以为网状或具有镂空部,甚至为实体板状结构等,仅需满足茶水交换需求和结构可实现即可。

对于外套筒和内套筒均设螺纹柱状结构的案例中,可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内套筒内,形成外套筒和内套筒叠装的结构,如实施例4。

具体的,所述外套筒包括圆筒状的限位筒部和螺纹柱部,所述外螺纹柱沿所述限位筒部内壁设置,所述托盘件安装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所述卡孔轴向与所述托盘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外螺纹柱和内螺纹柱均套设于所述卡孔内。

可以理解的,上述限位筒部同样是为了限制茶叶在茶壶中不会溢出旋转升降式组件,这是由于在采用螺纹柱的结构中,螺纹柱本身并不能对茶叶的活动空间产生限制,因此需设有用于限制茶叶活动空间的限位筒部,该限位筒部即为外套筒上圆筒状的侧壁。同样的,所述限位筒部上可设有镂空的交换孔道,供旋转升降式组件内的高浓度茶水与旋转升降式组件外的低浓度茶水交换混合用。

同样可以理解的,对于外套筒和内套筒均设螺纹柱状结构的案例中,除上述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内套筒内,形成外套筒和内套筒叠装的结构。还可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使托盘件成为环形结构;同样的,还可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螺纹柱结构之外,使托盘件成为环形结构;均可实现利用螺旋转动形成的“交点”升降实现托盘件的旋转升降的目的。

对于外套筒和内套筒分别设螺纹槽状结构和螺纹柱状结构的案例中,可将托盘件套装于所述内套筒内,形成外套筒和内套筒叠装的结构,如实施例5。

具体的,所述外套筒上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内套筒上设有内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托盘件设置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托盘件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外螺纹槽卡接匹配的卡凸,以及和内螺纹柱卡接匹配的卡孔。

可以理解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并不限定,仅需能够带动托盘件升降即可。但是,为了提高托盘件升降运动的稳定性,所述连接件为至少两个,优选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为了提升旋转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内套筒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该把持部可以为所述内套筒上沿的径向延伸部,也可以设于所述内套筒顶部,根据所述内套筒的形状结构设置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内套筒和外套筒在旋转时产生竖直方向的滑动而影响托盘升降运动,所述外套筒内壁上沿设有限位凸或限位槽,所述限位凸或限位槽沿所述外套筒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内套筒外壁上沿设有与上述限位凸或限位槽匹配的导槽或导轨;所述导轨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或抵靠与所述限位凸下缘,所述限位凸卡接于所述导槽内,所述内套筒在所述限位凸或限位槽的作用下限位转动。

可以理解的,考虑到器件的弹性形变问题,可在外套筒的圆筒状侧壁上沿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形变的缺口。

以下实施例中的茶壶,包括壶身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

可以理解的,如将该旋转升降式组件用于茶壶时,需在外套筒设置圆筒状侧壁,并在托盘部上设有滤孔。以实现旋转升降式组件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隔离、过滤和液体交换功能。

使用时,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固定在壶身中即可,往旋转升降式组件内投入茶叶,通过托盘件的升降将茶叶浸泡在存于壶身的水中或离开水的浸泡。

可以理解的,对于旋转升降式组件的固定,可在茶壶中设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内。

所述固定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固定件,优选硅胶或橡胶材质,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可更好的适应旋转升降式组件和壶口的挤压、产生摩擦力而将二者固定。

所述固定件也可以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固定件,如金属材料等,通过扣合的方式将固定件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

同样可以理解的,该茶壶还包括盖,所述盖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的壶口配合。

在其中一些内套筒设置于托盘件内的实施例中,该茶壶还包括旋钮,所述盖上设有盖孔,所述把持部穿过所述盖孔与所述旋钮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持部上设有旋钮凸,所述旋钮上设有与所述旋钮凸形状匹配的旋钮凹,所述旋钮凸的截面为非圆形(如多边形、椭圆形等),便于通过旋钮的转动而传动至把持部的转动而最终带动内套筒的转动。

实施例1

一种茶壶,如图4所示,包括壶身1000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外套筒2100,内套筒2200和托盘件2300;所述茶壶还包括固定件3000和盖4000。

所述外套筒2100具有圆筒状侧壁2110,所述外套筒21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槽2120,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所述内套筒22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100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2100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22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槽2210,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且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托盘件2300包括托盘部2310和连接部2320,所述托盘部2310上设有滤孔2311,且该托盘部2310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所述连接部2320上设有与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槽2120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2330,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330上设有与内螺纹槽2210和外螺纹槽2120卡接匹配的卡凸2331;所述连接件2330可沿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槽2120的螺纹槽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槽2120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2100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即竖直方向投影)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所述托盘件2300安装于所述内套筒2200内,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托盘件2300的外侧壁,所述卡凸2331沿所述托盘件2300径向延伸,所述卡凸2331穿过所述内螺纹槽2210后与所述外螺纹槽2120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30为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旋转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内套筒2200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2220。该把持部2220为所述内套筒2200上沿的径向延伸部。

为了避免内套筒2200和外套筒2100在旋转时产生竖直方向的滑动而影响托盘件2300升降运动,所述外套筒2100内壁上沿设有限位凸2140,所述限位凸2140沿所述外套筒2100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内套筒2200外壁上沿设有与上述限位凸2140匹配的导轨2240;所述导轨2240卡接于上述限位凸2140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内套筒2200在所述限位凸2140的作用下限位转动,如图5所示。

可以理解的,考虑到器件的弹性形变问题,可在外套筒2100的圆筒状侧壁2110上沿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形变的缺口2150。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3000将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固定在壶身1000中,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000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3000内。所述固定件3000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固定件3000,优选硅胶或橡胶材质,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3100,可更好的适应旋转升降式组件和壶口的挤压、产生摩擦力而将二者固定。

该茶壶还包括盖4000,所述盖4000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配合。

使用上述茶壶时:先将托盘件2300放入内套筒2200中,使连接件2330上的卡凸2331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卡接,再将内套筒2200套装于外套筒2100内,使连接件2330上的卡凸2331穿过所述内螺纹槽2210后与所述外螺纹槽2120卡接;并下压内套筒2200,将其导轨抵靠于外套筒2100的限位凸2140下缘;然后把托盘件2300放入,随后将上述拼装好的旋转升降式组件塞入硅胶制成的固定件3000内,置入壶身1000,通过固定件3000固定于壶口,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茶叶放入旋转升降式组件中,置于托盘件2300上,充入水;浸泡至预定时间后,用手握住内套筒2200上的把持部2220旋转,由于内套筒2200的旋转,导致内套筒2200上螺纹槽与外套筒2100上螺纹槽交叉的“交点”位置变化而上升,致使同时卡接于外螺纹槽2120和内螺纹槽2210的连接件2330在螺纹槽内滑动上升,实现托盘的上升运动,进而将置于托盘件2300上的茶叶带离水面,完成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反之,反向旋转,托盘件即可下降。

实施例2

一种茶壶,如图6所示,包括壶身1000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外套筒2100,内套筒2200和托盘件2300;所述茶壶还包括固定件3000、盖4000和旋钮5000。

所述外套筒2100具有圆筒状侧壁2110,其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槽2120,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所述内套筒22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100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2100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22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槽2210,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且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托盘件2300包括托盘部2310和连接部2320,所述托盘部2310上设有滤孔2311,且该托盘部2310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所述连接部2320上设有与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槽2120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2330;所述连接件2330可沿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槽2120的螺纹槽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槽2120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2100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即竖直方向投影)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具体的,所述托盘件2300安装于所述外套筒2100内,所述托盘件2300为圆环形,所述内套筒2200安装于所述托盘件2300内,所述连接件2330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件2300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其上分别设有外卡凸2331a和内卡凸2331b,所述外卡凸2331和内卡凸2331分别沿所述托盘件2300径向外延伸和内延伸,所述外卡凸2331与所述外螺纹槽2120卡接,所述内卡凸2331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30为六个,分为两组,每组三个,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2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旋转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内套筒2200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2220。该把持部2220设于所述内套筒2200顶部。

该茶壶还包括盖4000,所述盖4000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配合。所述盖4000上设有盖孔,所述把持部2220穿过所述盖孔与所述旋钮5000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持部2220上设有旋钮凸2221,所述旋钮5000上设有与所述旋钮凸2221形状匹配的旋钮凹,所述旋钮凸2221的截面为正方形,便于通过旋钮5000的转动传动至把持部2220的转动而最终带动内套筒2200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3000将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固定在壶身1000中,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000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3000内。所述固定件3000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固定件3000,优选硅胶或橡胶材质,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3100,可更好的适应旋转升降式组件和壶口的挤压、产生摩擦力而将二者固定。

使用上述茶壶时:先将托盘件2300套装于内套筒2200外,使连接件2330上的内卡凸2331b穿过所述内螺纹槽2210,再将整个内套组件(内套筒和托盘件)套于外套筒2100内口部,旋转内套组件并使连接件2330上的外卡凸2331a与外螺纹槽2120卡接,随后将上述拼装好的旋转升降式组件塞入硅胶制成的固定件3000内,置入壶身1000,通过固定件3000固定于壶口,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茶叶放入旋转升降式组件中,置于托盘件2300上,充入水;浸泡至预定时间后,用手握住旋钮5000旋转,带动把持部2220及内套筒2200旋转,由于内套筒2200的旋转,导致内套筒2200上螺纹槽与外套筒2100上螺纹槽交叉的“交点”位置变化而上升,致使同时卡接于外螺纹槽2120和内螺纹槽2210的连接件2330在螺纹槽内滑动上升,实现托盘的上升运动,进而将置于托盘件2300上的茶叶带离水面,完成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反之,反向旋转,托盘件即可下降。

实施例3

一种茶壶,如图7所示,包括壶身1000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外套筒2100,内套筒2200和托盘件2300;所述茶壶还包括固定件3000、盖4000和旋钮5000。

所述外套筒2100具有圆筒状侧壁2110,所述外套筒21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槽2120,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所述内套筒22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100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2100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22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槽2210,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且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托盘件2300包括托盘部2310和连接部2320,所述托盘部2310上设有滤孔2311,且该托盘部2310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所述连接部2320上设有与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槽2120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2330,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330上设有与内螺纹槽2210和外螺纹槽2120卡接匹配的卡凸2331;所述连接件2330可沿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槽2120的螺纹槽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槽2120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2100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即竖直方向投影)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具体的,所述外套筒2100包括圆筒状的螺纹筒部和限位筒部,所述螺纹筒部固定套设于所述限位筒部内,所述托盘件2300内开设有托盘圆孔,所述托盘件2300安装于所述限位筒部内,且所述托盘圆孔套装于所述螺纹筒部外,所述内套筒2200套设于所述螺纹筒部内,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托盘件2300的托盘圆孔内侧壁,所述卡凸2331沿所述托盘件2300径向延伸,所述卡凸2331穿过所述外螺纹槽2120后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卡接。上述限位筒部是为了限制茶叶在茶壶中不会溢出旋转升降式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30为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旋转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内套筒2200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2220。该把持部2220设于所述内套筒2200顶部。

该茶壶还包括盖4000,所述盖4000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配合。所述盖4000上设有盖孔,所述把持部2220穿过所述盖孔与所述旋钮5000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持部2220上设有旋钮凸2221,所述旋钮5000上设有与所述旋钮凸2221形状匹配的旋钮凹,所述旋钮凸2221的截面为正方形,便于通过旋钮5000的转动而传动至把持部2220的转动而最终带动内套筒2200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3000将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固定在壶身1000中,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000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3000内。所述固定件3000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固定件3000,优选硅胶或橡胶材质,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3100,可更好的适应旋转升降式组件和壶口的挤压、产生摩擦力而将二者固定。

使用上述茶壶时:先将内套筒2200套装于外套筒2100内;然后把托盘件2300放入,并使连接件2330上的卡凸2331穿过所述外螺纹槽2120后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卡接;随后将上述拼装好的旋转升降式组件塞入硅胶制成的固定件3000内,置入壶身1000,通过固定件3000固定于壶口,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茶叶放入旋转升降式组件中,置于托盘件2300上,充入水;浸泡至预定时间后,用手握住旋钮5000旋转,带动把持部2220及内套筒2200旋转,由于内套筒2200的旋转,导致内套筒2200上螺纹槽与外套筒2100上螺纹槽交叉的“交点”位置变化而上升,致使同时卡接于外螺纹槽2120和内螺纹槽2210的连接件2330在螺纹槽内滑动上升,实现托盘的上升运动,进而将置于托盘件2300上的茶叶带离水面,完成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反之,反向旋转,托盘件即可下降。

实施例4

一种茶壶,如图8所示,包括壶身1000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外套筒2100,内套筒2200和托盘件2300;所述壶身1000还包括固定件3000和盖4000。

所述外套筒2100具有圆筒状侧壁2110,所述外套筒21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柱2130,所述外螺纹柱213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所述内套筒22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100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2100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22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柱2230,所述内螺纹柱223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且所述外螺纹柱2130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柱2230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托盘件2300包括托盘部2310和连接部2320,所述托盘部2310上设有滤孔2311,且该托盘部2310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所述连接部2320上设有与内螺纹柱2230以及外螺纹柱2130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2330,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330上设有与内螺纹柱2230和外螺纹柱2130卡接匹配的卡孔2332;所述连接件2330可沿内螺纹柱2230以及外螺纹柱2130的螺纹柱滑动,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螺纹柱与卡孔的装配,可将涉及到螺纹柱结构的内套筒和/或外套筒设为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先将托盘件与螺纹柱卡接装配后,再将内套筒和/或外套筒组装完毕。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类似结构的均可参考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柱2130与所述内螺纹柱2230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2100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即竖直方向投影)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具体的,所述外套筒2100包括圆筒状的限位筒部和螺纹柱部,所述外螺纹柱2130沿所述限位筒部内壁设置,所述托盘件2300安装于所述内套筒2200内,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托盘件2300的外侧壁,所述卡孔2332轴向与所述托盘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外螺纹柱2130和内螺纹柱2230均套设于所述卡孔2332内。上述限位筒部是为了限制茶叶在茶壶中不会溢出旋转升降式组件而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30为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旋转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内套筒2200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2220。该把持部2220为所述内套筒2200上沿的径向延伸部。

为了避免内套筒2200和外套筒2100在旋转时产生竖直方向的滑动而影响托盘升降运动,所述外套筒2100内壁上沿设有限位凸2140,所述限位凸2140沿所述外套筒2100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内套筒2200外壁上沿设有与上述限位凸2140匹配的导轨;所述导轨抵靠于所述限位凸2140下缘,所述内套筒2200在所述限位凸2140的作用下限位转动。

可以理解的,考虑到器件的弹性形变问题,可在外套筒2100的圆筒状侧壁2110上沿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形变的缺口2150。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3000将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固定在壶身1000中,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000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3000内。所述固定件3000为硅胶制成的固定件3000,优选硅胶或橡胶材质,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3100,可更好的适应旋转升降式组件和壶口的挤压、产生摩擦力而将二者固定。

该茶壶还包括盖4000,所述盖4000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配合。

使用上述茶壶时:将茶叶放入旋转升降式组件中,置于托盘件2300上,充入水;浸泡至预定时间后,用手握住内套筒2200上的把持部2220旋转,由于内套筒2200的旋转,导致内套筒2200上螺纹槽与外套筒2100上螺纹槽交叉的“交点”位置变化而上升,致使同时卡接于外螺纹槽2120和内螺纹槽2210的连接件2330在螺纹槽内滑动上升,实现托盘的上升运动,进而将置于托盘件2300上的茶叶带离水面,完成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反之,反向旋转,托盘件即可下降。

实施例5

一种茶壶,如图10所示,包括壶身1000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式组件,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包括:外套筒2100,内套筒2200和托盘件2300;所述壶身1000还包括固定件3000和盖4000。

所述外套筒2100具有圆筒状侧壁2110,其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槽2120,所述外螺纹槽212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

所述内套筒22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100内,且可与所述外套筒2100同轴转动,所述内套筒2200上设有呈螺旋状的内螺纹柱2230,所述内螺纹柱2230的俯视投影为圆弧形,且所述外螺纹柱2130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内螺纹槽2210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托盘件2300包括托盘部2310和连接部2320,所述托盘部2310上设有滤孔2311,且该托盘部2310固定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所述连接部2320上设有与内螺纹槽2210以及外螺纹柱2130相卡接匹配的连接件2330,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330上设有与内螺纹柱2230卡接匹配的卡孔2332,以及与外螺纹槽2120卡接匹配的卡凸2331;所述连接件2330可沿内螺纹柱2230以及外螺纹柱2130的螺纹柱滑动,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槽2120与所述内螺纹柱2230在垂直于所述外套筒2100轴向进行投影的投影面(即竖直方向投影)具有交点,所述连接件2330设置于所述交点上。

具体的,所述托盘件2300设置于所述内套筒2200内,所述连接件2330设于所述托盘件2300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件2330上设有与外螺纹槽2120卡接匹配的卡凸2331,以及和内螺纹柱2230卡接匹配的卡孔23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330为三个,均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2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旋转的操作便利性,所述内套筒2200上还设有用于抓握的把持部2220。该把持部2220为所述内套筒2200上沿的径向延伸部。

为了避免内套筒2200和外套筒2100在旋转时产生竖直方向的滑动而影响托盘升降运动,所述外套筒2100内壁上沿设有限位凸2140,所述限位凸2140沿所述外套筒2100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内套筒2200外壁上沿设有与上述限位凸2140匹配的导轨;所述导轨抵靠于所述限位凸2140下缘,所述内套筒2200在所述限位凸2140的作用下限位转动。

可以理解的,考虑到器件的弹性形变问题,可在外套筒2100的圆筒状侧壁2110上沿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形变的缺口2150。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3000将上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固定在壶身1000中,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000套装固定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套装于所述固定件3000内。所述固定件3000为硅胶制成的固定件3000,优选硅胶或橡胶材质,其上设有环形设置的变形槽3100,可更好的适应旋转升降式组件和壶口的挤压、产生摩擦力而将二者固定。

该茶壶还包括盖4000,所述盖4000设置于所述旋转升降式组件上开口端,并与所述壶身1000的壶口配合。

使用上述茶壶时:将茶叶放入旋转升降式组件中,置于托盘件2300上,充入水;浸泡至预定时间后,用手握住内套筒2200上的把持部2220旋转,由于内套筒2200的旋转,导致内套筒2200上螺纹柱与外套筒2100上螺纹槽交叉的“交点”位置变化而上升,致使同时卡接于外螺纹槽2120和内螺纹柱2230的连接件2330在螺纹槽内滑动上升,实现托盘的上升运动,进而将置于托盘件2300上的茶叶带离水面,完成茶叶和茶水的分离。反之,反向旋转,托盘件即可下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