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踏板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2974发布日期:2019-02-15 22:2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踏板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登高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折叠踏板凳。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登高的情况,而踏板凳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登高工具,给人们的日常登高作业带来了许多便利。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的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具有防滑、折叠功能踏板凳,但是现有的踏板凳没有设置保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意外收合的情况,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在塑料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塑料由于其具有质量轻、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锈蚀、绝缘性好、导热性低的优点而广泛应用,尤其是工厂。市面上现有的踏板凳的踏板大多采用塑料制成,日常踏板凳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长时间接受到光照,再加上工厂一般环境比较恶劣,空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如大气中漂浮的尘埃、在工业城市里带有油性的烟雾,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各种污染物等,在紫外光以及细菌、霉菌腐蚀的作用下,塑料制成的踏板容易发生老化,因此需要对塑料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可折叠踏板凳,通过卡接块和第一转轴上的卡接槽相配合,能够避免在使用的时候第一转轴发生转动,从而避免意外收合的情况发生,同时,踏板的抗老化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可折叠踏板凳,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前架边框和后架边框,两组所述支架之间安装有上踏板和下踏板,所述上踏板于对称的两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支管,所述前架边框上端于第一支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踏板上穿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上踏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前架边框的通孔内,所述上踏板和下踏板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上踏板的侧端面安装有提手总成,所述上踏板的侧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所述上踏板内于插接孔对应的位置一体成型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插接孔相连通,所述保护壳包括两块纵向支板,两块所述纵向支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横向隔板,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纵向支板,所述提手总成包括u形手柄,所述u形手柄的两端穿过插接孔插接于保护壳内,所述第一转轴于保护壳内的部分开设有卡接槽,所述u形手柄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所述u形手柄的两端于保护壳内的部分均开设有方孔,两个所述方孔相对称设置,所述方孔内远离卡接块的一端开设有扣槽,所述方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扣槽内扣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呈z形结构,所述压板穿过横向隔板并与横向隔板相铆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展开上踏板和下踏板,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提手总成中的卡接板卡接在第一转轴的卡接槽中,此时,上踏板不能围绕第一转轴发生转动,因此不能收合,达到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收合的效果;而在需要进行收合折叠的时候,握住u形手柄,使用外力向外拉动,带动u形手柄上的卡接块从卡接槽中退出,此时上踏板可以围绕第一转轴发生转动,上踏板通过连杆带动下踏板转动,从而达到收合、折叠的目的,而由于压缩弹簧和压板的存在,当再次打开时,压缩弹簧会迫使卡接块再次卡接到卡接槽中,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前架边框和后架边框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呈x形,两组所述支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后架边框的下端,所述下踏板于对称的两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支管,所述前架边框中部于第二支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下踏板上穿设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下踏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在对应的前架边框的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后架边框于靠近上踏板的位置铰接有转接耳,所述转接耳的一端开设有转接孔,所述上踏板于转接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接孔和安装孔内穿设有销轴。设置的转接耳在一方面方便上踏板在收合和展开的状态之间相切换,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盖住后架边框的端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前架边框于靠近上踏板的一端套接有护套,所述护套于通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过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穿过孔内。通过护套在一方面盖住前架边框的端部,防止其棱边伤害使用者,另一方面能够隔开第一支管和前架边框,减少前架边框的损伤,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磨损后,只需要更换护套即可。

进一步,所述前架边框和后架边框接触地面的一端套接有脚套,所述脚套呈“马蹄”形状。通过脚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对前架边框和后架边框的磨损,同时,呈“马蹄”状的结构,能够增加前架边框、后架边框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于相对称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加强肋板。加强肋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抗压性能,使得踏板凳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所述上踏板和下踏板均由抗老化塑料注塑加工形成,所述抗老化塑料中含有抗老化母粒,所述抗老化母粒的的添加量为0.08%-0.5%。

进一步,所述抗老化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凹凸棒石5-10份、硅烷偶联剂2-3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6-0.8份、抗老化颗粒10-1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0-30份。

进一步,所述抗老化颗粒是以二氧化钛为内核,外包覆有2,4-二羟基二苯甲酮层的核壳结构,其中二氧化钛为多孔结构,所述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针状结构。

本发明的抗老化颗粒的结构设计,在二氧化钛内核外包覆2,4-二羟基二苯甲酮层,当将其添加进入上踏板和下踏板的原料中的时候,2,4-二羟基二苯甲酮能够强烈地、选择性的吸收高能量的紫外光,并以能量的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二氧化钛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物质,当其吸收紫外光的能量时,价带的电子就会获得光子的能量而越前至导带,形成光生电子,因此,本发明中抗老化颗粒的结构设计,首先使用2,4-二羟基二苯甲酮吸收紫外光,再释放出能量,由二氧化钛吸收该能量激发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二氧化钛协同作用,一方面增加了对紫外光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了抗老化效果,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发了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增强了其抗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霉菌、细菌对上踏板、下踏板的腐蚀作用,同时也能分解部分空气中的污染物,延长了踏板凳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多孔的二氧化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二氧化钛的负载能力,而采用针状结构的2,4-二羟基二苯甲酮由于针状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部分会插接于二氧化钛中,在2,4-二羟基二苯甲酮吸收紫外光的能量后会沿着其针状的结构传导至二氧化钛中,直接被二氧化钛吸收,另外同一个颗粒上的所有2,4-二羟基二苯甲酮均向中心汇集,使得吸收的能量能够更集中,因此对紫外光的利用率更大,同时使得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更强,另外,在原料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钛粉末,具有补强、防老化、填充作用,在日光照射下,耐日晒,不开裂、不变色,可以提高上踏板和下踏板的耐热性、耐光性、耐候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上踏板和下踏板的机械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上踏板上设置了提手总成,在使用的时候,提手总成中的卡接板卡接在第一转轴的卡接槽中,此时,上踏板不能围绕第一转轴发生转动,因此不能收合,具有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收合的效果,而在需要收合时,只需要握住u形手柄,使用外力向外拉动,带动u形手柄上的卡接块从卡接槽中退出,此时上踏板可以围绕第一转轴可以发生转动,上踏板通过连杆带动下踏板转动,即可达到收合、折叠的目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同时方便收纳,实用性较好。

2.本发明的可折叠踏板凳,在上踏板和下踏板的原料中加入了抗老化母粒,其中的抗老化颗粒能够吸收外界的紫外线,而不发生变化,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和自洁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踏板和下踏板吸收太阳紫外线,本体单元受激形成激发态,离解产生活性自由基,引发发生连锁式自由基反应,导致聚合物链断裂、氧化,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霉菌对上踏板和下踏板的腐蚀,且能分解部分污染物,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上踏板和下踏板发生老化,延长了踏板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折叠踏板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踏板和提手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转接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架1、前架边框11、护套111、脚套112、后架边框12、固定杆13、上踏板2、第一支管21、第一转轴22、卡接槽221、插接孔23、保护壳24、纵向支板241、横向隔板242、下踏板3、第二支管31、转接耳4、底板41、连接板42、转接孔连杆5、u形手柄61、方孔611、扣槽612、卡接块62、压板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折叠踏板凳,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架1,支架1包括前架边框11和后架边框12,前架边框11和后架边框12通过铆钉连接形成x形,两组支架1之间安装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后架边框12的下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支架1的结构稳定性;两组支架1之间还安装有上踏板2和下踏板3,上踏板2和下踏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的凸起,上踏板2于相对两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支管21,前架边框11上端于第一支管2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上踏板2上穿设有第一转轴22,且第一转轴22转动设置在上踏板2的一端,第一转轴22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在对应的前架边框11的通孔内,下踏板3于对称的两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支管31,前架边框11中部于第二支管3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下踏板3上穿设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下踏板3的一端,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在对应的前架边框的通孔内,后架边框12于靠近上踏板2的位置铰接有转接耳4,转接耳4包括底板41,底板41相对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板42,转接耳4扣接在后架边框12顶端,连接板42和后架边框12之间穿设有铆钉,转接耳4能以铆钉为轴心进行旋转,转接耳4的一端超过后架边框12的端面向上延伸,且开设有转接孔,上踏板2于转接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转接孔和安装孔内穿设有销轴,上踏板2和下踏板3之间铰接有连杆5。

上踏板2的侧端面安装有提手总成,上踏板2的侧端面上开设有两个插接孔23,上踏板2内于插接孔23对应的位置一体成型有保护壳24,保护壳24与插接孔23相连通,保护壳24包括两块纵向支板241,两块纵向支板241之间固定安装有横向隔板242,第一转轴22穿过纵向支板241,提手总成包括u形手柄61,u形手柄61的两端穿过插接孔23插接于保护壳24内,第一转轴22于保护壳24内的部分开设有卡接槽221,u形手柄6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与卡接槽221相配合的卡接块62,u形手柄61的两端于保护壳24内的部分均开设有方孔611,两个方孔611相对称设置,方孔611内远离卡接块62的一端开设有扣槽612,方孔611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扣槽612内扣接有压板63,压板63呈z形结构,压板63穿过横向隔板242并与横向隔板242相铆接。

前架边框11于靠近上踏板2的一端套接有护套111,护套111于通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穿过孔,第一转轴22穿设在穿过孔内,通过护套111在一方面盖住前架边框11的端部,防止其棱边伤害使用者,另一方面能够隔开第一支管21和前架边框11,减少前架边框11的损伤,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磨损后,只需要更换护套111即可;前架边框11和后架边框12接触地面的一端套接有脚套112,脚套112呈“马蹄”形状,通过脚套112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对前架边框11和后架边框12的磨损,同时,呈“马蹄”状的结构,能够增加前架边框11、后架边框12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上于相对称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加强肋板,加强肋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抗压性能,使得踏板凳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中上踏板和下踏板均由抗老化塑料注塑加工形成,其中抗老化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70份、聚苯乙烯20份、有机溶剂30份、抗老化母粒0.1-0.6份,其中抗老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抗老化母粒的制备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抗老化颗粒是以二氧化钛为内核,外包覆有2,4-二羟基二苯甲酮层的核壳结构,其中二氧化钛为多孔结构,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针状结构,呈放射状包覆于二氧化钛之外,该抗老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取10kg二氧化钛粉末和0.2kg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以40khz、功率300w的超声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得到浆状的二氧化钛浆料,将剪切成2×2×2cm大小的海绵块置入二氧化钛浆料中,缓慢搅拌0.5h,待海绵充分吸收二氧化钛浆料后取出,置于煅烧炉中,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400℃的条件下,煅烧2-4h,再升温至700-800℃,煅烧10-12h,随炉冷却后取出,碾碎得到多孔的二氧化钛颗粒;再取3kg2,4-二羟基二苯甲酮,将其置于去离子水中混合,于20khz、功率150w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得到悬浮液,随后加入多孔二氧化钛颗粒,搅拌15h,于频率25khz、功率200w条件下继续超声波填充30min后,真空干燥,得到抗老化颗粒。

本实施例中抗老化母粒的添加量为0.01%,采用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凹凸棒石5kg、硅烷偶联剂3kg、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6kg、抗老化颗粒10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5kg。其中抗老化母粒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质量的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在80-90℃的条件下,以300-350r/min的速度搅拌0.5h,在60℃下真空烘干,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得到抗老化母粒。

抗老化母粒的制备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抗老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抗老化母粒的添加量为0.3%,采用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凹凸棒石8kg、硅烷偶联剂2.5kg、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8kg、抗老化颗粒12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0kg。其中抗老化母粒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质量的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在80-90℃的条件下,以300-350r/min的速度搅拌1h,在70℃下真空烘干,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得到抗老化母粒。

抗老化母粒的制备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抗老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抗老化母粒的添加量为0.5%,采用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凹凸棒石10kg、硅烷偶联剂2kg、纳米二氧化钛粉末0.7kg、抗老化颗粒15kg、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30kg。其中抗老化母粒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质量的原料,置于混合机中,在80-90℃的条件下,以300-350r/min的速度搅拌0.5h,在80℃下真空烘干,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得到抗老化母粒。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