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309发布日期:2019-02-01 19:0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婴儿床多为单一床体作用,随着孩子长大,婴儿床多闲置浪费,即使买了较大的婴儿床,也只能作为床体用。现有技术也有将婴儿床改造成其他家具的,比如秋千,或者其他家具,但改造时需要增加其他材料,只是将婴儿床的部分再利用而已,并不能将婴儿床完全改造成另外一功能产品。如何将婴儿床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将婴儿床完全变换为另一功能产品,且不添加其他特别结构,是现有技术有待开发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婴儿床功能单一,难以完全以简单的结构变换为另一功能产品且不需要特别增加其他大部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但能增长婴儿床体大小,结构稳固,且同时将婴儿床不另外添加大部件的情况下,变换成一种舒适的帐篷,大大增加婴儿床的使用寿命及使用率。

本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多功能婴儿,包括支撑支架与床体;所述支撑支架包括上支架与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为u形结构,u形结构开口两端固定于下支架两侧内部,u形结构可围绕两端的固定点进行上下翻转;所述床体包括床架、软垫和布帘;所述床架为一面底板及四面侧板组成的框状结构;所述床架套设在上支架内,床架底板固定于上支架u形结构底部,床架两侧板分别固定于上支架u形结构两端;所述软垫可拆卸式固定于床架内部;所述布帘连接于床架底板外侧一圈,布帘在支架固定点处有活动的连接口避免支架妨碍布帘收纳,布帘沿床架外侧向床体内收,收起后铺于床底;所述床架底板外侧设有若干卡扣,用于将床架固定在上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不固定于支架的前后两侧板及底板、上支架u形结构底部为可向两侧伸缩延长的结构,将所有伸缩结构伸缩至同一长度,婴儿床状态时,可增加婴儿床长度,翻转为帐篷时,将帐篷顶部撑开,增加帐篷两侧长度;所述床架前后两侧板可翻转式固定在床架底板上;翻转为帐篷时,两翻转立面向外翻转呈倾斜或者平面状态,增加帐篷前后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由两根开口的u形杆组成,两u形杆两端相互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支撑架结构,连接固定部分形成叉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底部外侧设有两条凹槽,用于卡在上支架u形杆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为u形结构,开口两端与上支架u形结构两端相固定;且下支架u形结构的底面为可向两侧伸缩延长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为两u形杆两端相互固定组成的立体u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两u形杆相互固定的固定点与u形杆的端点留有一定距离;所述下支架u形杆两侧固定点下方分别设一u形的固定锁,固定锁两端分别连接一u形杆,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每个u形锁两端分别同时连接固定一上支架的u形杆,所述上支架的u形杆开口朝上时,固定婴儿床结构,上支架的u形杆向上翻后,u形锁固定下翻后的u形杆端部分,稳固帐篷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软垫按床架的五个面分五部分,软垫两侧面为相同的正方形,其余三片为长宽比2:1的相同长片,从床架拆卸下来后可拼接成一片大的长方形垫,用作帐篷地垫;所述一布帘竖直方向设一开口,布帘在帐篷状态时全部放下后,下部边缘与地垫连接,竖直方向开口为进出口,布帘开口处有活动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软垫底部设相应凹槽,用于平铺时卡在长杆底部的伸缩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具有婴儿床和翻转后的帐篷两个状态,通过简单的可调长度增加婴儿床状态时的使用寿命;结构巧妙,通过简单的交叉型支架及u状架结构巧妙地将婴儿床完全变换成帐篷,不需要添加其他部件,也不舍弃任何部件,只是简单的结构变换,将婴儿床充分利用;结构稳固简单,可完全拆卸,组装简单,方便外出携带,增加婴儿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婴儿床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软垫变换为地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帐篷架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帐篷状态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00-支撑支架;110-下支架;111-固定点;120-上支架;130-上支架u形结构底部;140-u形锁;200-床体;201-卡扣;202-床底凹槽;203-伸缩板;210-布帘;220-软垫;221-软垫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包括支撑支架100(图1中由110、120、130组成)与床体200;支撑支架100包括上支架120与下支架110;上支架120为u形结构,u形结构开口两端固定于下支架110两侧内部,u形结构可围绕两端的固定点111进行上下翻转;床体100包括床架(图中未示出)、软垫220和布帘210;床架为一面底板及四面侧板组成的框状结构;床架套设在上支架120内,床架底板固定于上支架u形结构底部,床架两侧板分别固定于上支架u形结构两端;软垫220可拆卸式固定于床架内部;布帘210连接于床架底板外侧一圈,布帘210在支架固定点处有活动的连接口避免支架妨碍布帘收纳,如图4所示在固定点上部的布帘与床板未固定连接,且此处布帘竖直方向上有开口并通过拉链或者其他连接方式连接;

布帘在婴儿床状态时,沿床架外侧向床体内收,收起后铺于床底;床架底板外侧设有若干卡扣201,用于将床架固定在上支架上。

本发明以极简单的结构,实现婴儿床的稳定、帐篷的变换及帐篷的稳定。从婴儿床到帐篷的变换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结构,也不舍弃婴儿床的任何结构,以极简结构实现婴儿床到帐篷的全变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床架不固定于支架的前后两侧板及底板203、上支架u形结构底部130为可向两侧伸缩延长的结构,将所有伸缩结构伸缩至同一长度,婴儿床状态时,可增加婴儿床长度,翻转为帐篷时,将帐篷顶部撑开,增加帐篷两侧长度;床架前后两侧板可翻转式固定在床架底板上;翻转为帐篷时,两翻转立面向外翻转呈倾斜或者平面状态,增加帐篷前后的长度。

按婴儿床的大小形成的帐篷较小,可适用于较小儿童玩耍,随着儿童成长或者儿童人数较多时,可随时调整帐篷宽度与长度,达到最充分的利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支架120由两根开口的u形杆组成,两u形杆两端相互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支撑架结构,连接固定部分形成叉状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床架底部外侧设有两条凹槽202,用于卡在上支架u形杆底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下支架110为u形结构,开口两端与上支架u形结构两端相固定;且下支架u形结构的底面为可向两侧伸缩延长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下支架110为两u形杆两端相互固定组成的立体u状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上支架两u形杆相互固定的固定点111与u形杆的端点留有一定距离;下支架u形杆两侧固定点下方分别设一u形的固定锁140,固定锁两端分别连接一u形杆,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每个u形锁140两端分别同时连接固定一上支架的u形杆,上支架的u形杆开口朝上时,固定婴儿床结构,上支架的u形杆向上翻后,u形锁固定下翻后的u形杆端部分,稳固帐篷顶结构。

u形锁形成了最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婴儿床时可固定床体,帐篷时通过短杆向下的端杆部分的锁定,在不添加固定锁的情况下,固定了u状杆,即固定了帐篷顶,以最简化的结构,达到最充分的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软垫220按床架的五个面分五部分,软垫220两侧面为相同的正方形,其余三片为长宽比2:1的相同长片,从床架拆卸下来后可拼接成一片大的长方形垫,用作帐篷地垫;布帘竖直方向设一开口,布帘在帐篷状态时全部放下后,下部边缘与地垫连接(图中未示出,如可通过绑带连接),竖直方向开口为进出口,布帘开口处有活动的连接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为磁铁、绑带、拉链等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软垫底部设相应凹槽221,用于平铺时卡在长杆底部的伸缩杆上。

本发明为婴儿床与帐篷两个状态之间的巧妙变换。当处于婴儿床状态时,床架为闭合的框状结构,布帘向床架内收起,软垫铺与床架内部,u形锁同时固定上支架与下支架;需要变换为帐篷时,将软垫取下,u形锁松开,上支架向上翻转后,再用u形锁固定下支架与上支架,此时固定的是上支架杆原本向上的端部,不需要重新设置固定装置;支架固定后,将布帘放下,此时布帘将支架包裹在内,再拉开所有伸缩板和伸缩杆,调整到长度一致,软垫再铺设与帐篷底面作为地垫,这样便完成婴儿床与帐篷的转换,如果需要婴儿床状态,也可重新拆装回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