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0257发布日期:2019-03-22 21:5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的杯子只有盛放液体的功能,对于咖啡、奶粉等常见的饮品需要搅拌杯中的液体时,需要另行备置工具对杯子内的固-液进行混合,且勺子由于不便携,对于办公室等场景,通常缺少搅拌勺,只能摇晃杯子。遇到部分饮品需要充分混合均匀,传统的方法都是通过一个搅拌杆用手直接在杯子内搅拌混合的,这种用手直接拌合的方式,搅拌用具不容易携带,在操作上极不方便,且很容易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盖包括盖底、杯盖固定块、进气通道、气体压缩件、顶盖、软质出气管和消泡机构,所述顶盖与气体压缩件螺纹连接,所述气体压缩件采用波纹管状结构,所述气体压缩件远离顶盖的一端与盖底固定连接,所述盖底为半开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盖底的内壁上开设有采用环形结构的进气管道,且气体压缩件内空间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远离气体压缩件的一端周向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杯盖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盖底的内侧圆上,所述软质出气管轴向穿过杯盖固定块和气体压缩件,气体压缩件上设置第一单向阀;

所述消泡机构包括出气管道和消泡针;所述出气通道轴向设置在杯盖固定块内部,且出气通道采用锥形结构,且出气通道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杯体,出气通道内有和消泡针;

所述杯体包括内壁、外壁和杯体固定圈,所述内壁与外壁中间有空隙,所述杯体固定圈与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杯体固定圈固定连接在内壁的内壁端口处,所述杯盖固定块与杯体固定圈螺纹配合;

所述内壁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杯底加速圈,所述杯底加速圈包括加速通道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杯底加速圈的中心并与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加速通道位于内壁底部,且加速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连通,所述加速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杯底加速圈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梯形口是圆台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加速通道为若干个螺旋桨形通道,且加速通道靠内的一侧高度大于靠外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为十字形橡胶膜。

优选地,所述出气通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朝向杯体的消泡针。

优选地,所述消泡针指向出气管道的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传统杯体的结构上进一步设置了气体压缩件与杯底加速圈,二者相互配合,按动下顶盖,带动气体压缩件,使气体压缩件压缩,使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内壁与外壁中间的缝隙流过,气压使气体流动到出气管,冲破开关膜流入加速通道,由于加速通道为螺旋桨形通道,且加速通道靠内的一侧高度大于靠外的一侧,因而从开关膜穿过的气流沿着螺旋桨形通道的流线运动,并在运动中带动底部的液体和为完全溶解的固体进一步运动,实现更好的固-液二相混合。且采用了气动的搅拌工具和杯子一体化,有效的解决了搅拌用具不容易携带,在操作上极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圆台形通孔和消泡针结构的设计,在搅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气泡,当气泡过多时,因为圆台形通孔直径较小的底端位于下侧,因而进入的气泡张力的作用下沿着圆台形通孔不停放大,直至破碎,其中消泡针的设置可进一步辅助破碎,可对圆台型通孔穿过的泡沫进一步的破碎。

本发明还可对杯子内的液体进行快速冷却,当杯子内的液体温度过高不适于饮用时,可以在气体压缩件的作用下使冷空气流入内壁和外壁间,可使内壁与冷空气快速热交换,并进一步经过加速通道带动杯内液体转动,使液体适度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杯盖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杯盖靠近杯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杯底加速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的杯盖中出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盖、11杯盖固定块、12进气通道、13气体压缩件、14顶盖、15软质出气管、16出气通道、17消泡针、18第一单向阀、19盖底、2杯体、21内壁、22外壁、23杯体固定圈、24通孔、3杯底加速圈、31加速通道、32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5,一种方便搅拌且能消泡的杯子,包括杯盖1和杯体2,杯盖1包括盖底19、杯盖固定块11、进气通道12、气体压缩件13、顶盖14、软质出气管15和消泡机构,顶盖14与气体压缩件13螺纹连接,气体压缩件13远离顶盖14的一端与盖底19固定连接,盖底19为半开的圆柱形结构,盖底19的内壁上开设有采用环形结构的进气管道12,且气体压缩件13内空间与进气管道12连通,进气管道12远离气体压缩件13的一端周向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24,通孔24的设置方便气体流动;杯盖固定块11固定连接在盖底19的内侧圆上,软质出气管15轴向穿过杯盖固定块11和气体压缩件13,软质出气管15可跟随气体压缩件13压缩,气体压缩件13顶端封闭的波纹管,气体压缩件13上设置第一单向阀18,第一单向阀18为橡胶材质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单向阀18的一侧轴向开设有锥形腔,另一侧开设有十字形切口,且锥形腔的尖部与十字形切口的中心连通,在常态时,十字形切口紧闭,防止气体或液体的穿过,当按压气体压缩件13后,气体压缩件13的空气被挤压至杯内,并进一步穿过底部的第二单向阀32进入液体中,底部的第二单向阀32由于十字型切口朝上,因而流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难以穿过第二单向阀32,气体压缩件13压缩后在波纹管张力作用下,气体压缩件13要恢复原状,此时气体通过锥形腔进入并进一步将十字形切口,使空气流入,待波纹管恢复原状后,锥形腔的十字形切口处再次紧闭,从而达到单向流通的作用;第一单向阀18竖直设置在气体压缩件13的内壁上,且锥形腔朝上,使气体只能单向进入杯盖,软质出气管15可随气体压缩件13一起被压缩伸展,保证气体的流动;

消泡机构包括出气管道16和消泡针17;出气通道16轴向设置在杯盖固定块11内部,且出气通道16采用圆台形结构,且出气通道16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杯体2,呈倒圆台状,出气通道16内有和消泡针17,出气通道1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朝向杯体2的消泡针17,消泡针17指向出气管道16的轴线;

杯体2包括内壁21、外壁22和杯体固定圈23,内壁21与外壁22中间有空隙,使气体顺利流动,杯体固定圈23与内壁22上部固定连接,杯体固定圈23固定连接在内壁21的内壁端口处,杯盖固定块11与杯体固定圈23螺纹配合,达到杯子的开关的作用;

内壁21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杯底加速圈3,杯底加速圈3包括加速通道31和32第二单向阀,加速通道31为若干个螺旋桨形通道,且加速通道31靠内的一侧高度大于靠外的一侧,32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杯底加速圈3的中心并与内壁21和外壁22之间的缝隙连通,加速通道31位于内壁底部,且加速通道31的一端与32第二单向阀连通,加速通道31的另一端延伸至杯底加速圈3的外围,32第二单向阀与第一单向阀18的结构一样,达到单向通气的作用。

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本发明使用时,打开杯盖1,将所需融化的粉状物(如奶粉)倒入杯中,并倒入适量热水,盖上杯盖1,通过杯盖固定块11与杯体固定圈23螺纹配合,使杯子拧紧。随后旋下顶盖14,并按动气体压缩件13压缩,使气体从进气通道12进入内壁21与外壁22之间的缝隙,随着缝隙间的气压进一步增大,气体冲破32第二单向阀并进入加速通道31内,由于加速通道31由若干个螺旋桨形通道构成,气体随后沿着加速通道31的流线带动杯内液体旋转,使粉状物与液体一起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停止按动气体压缩件13,此时32第二单向阀紧闭,防止液体从内壁与外壁的夹缝中流出。

此外,在搅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气泡,当气泡过多时,难免会通过软质出气管15喷出,造成污渍或烫伤,因而通过设置出气管道16,并采用圆台形结构,进入的气泡张力的作用下沿着圆台形通孔不停放大,直至破碎,其中消泡针的设置可进一步辅助破碎,可对圆台型通孔穿过的泡沫进一步的破碎。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