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788发布日期:2018-10-09 19: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



背景技术:

现有门窗,为了增加通风和透气范围,一般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窗扇且采用可折叠设计。

可参见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折叠式门窗,该折叠式门窗具有6个窗扇,相邻两个窗扇之间采用合页铰接,因此该6个窗扇可通过其铰接的合页实现折叠或展开,其虽然了可实现最大的通风范围,但是存在该6个窗扇的室外侧面不便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可实现既可实现最大通风效果且又便于清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包括窗框(1)及装于该窗框(1)内的至少三个窗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 包括上边框(11)、下边框(12)、左边框(13)及右边框(14),该上边框(11) 内壁面设有上滑槽(111),该下边框(12)内壁面设有下滑槽(121);所述窗扇(2)包括窗扇框(21)和玻璃(22),该窗扇框(21)上侧边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上滚轮(23),该两个上滚轮(23)置于该上滑槽(111)内,该窗扇框 (21)下侧边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下滚轮(24),该两个下滚轮(24)置于该下滑槽(121)内;所述上边框(11)上设有上滚轮转出槽口(112),该上滚轮转出槽口(112)与该上滑槽(111)侧向相通;所述下边框(12)上设有下滚轮转出槽口(122),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与该下滑槽(121)侧向相通,该上滚轮转出槽口(112)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上下对应设置;还包括开关(3),该开关(3)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或上滚轮转出槽口(112)。

采用上述方案,当完全关窗时,上述各个窗扇(2)依次首尾相接(抵接)且共线地位于窗框(1)内,各个窗扇(2)将该窗框(1)空腔全部密封,而此时该两个上滚轮(23)是置于该上滑槽(111)内,同时该窗扇(2)的两个下滚轮(24)是置于该下滑槽(121)内,同时该开关(3)处于封闭状态,以阻止该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转出,以确保安全;

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开窗时,将该开关(3)处于敞开状态,将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处所对应一个窗扇(2)的上滚轮(23) 和下滚轮(24),该个窗扇(2)一侧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可同时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内转出而实现分别离开上滑槽(111)和下滑槽(121),然后该个窗扇(2)另一侧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依然分别位于上滑槽(111)和下滑槽(121)内,因此窗扇(2)可沿该另一侧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轴心转动,当窗扇(2)转至该窗扇 (2)与所述窗框(1)呈垂直状态(旋转90度即可)时,到达打开范围的极大值;同理可知,其他窗扇(2)也可依次滑动到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处,再转至与所述窗框(1)呈垂直状态,以实现依次开窗且将各窗扇(2)依次折叠;而当所有窗扇(2)均与该窗框(1)保持垂直时,本门窗被完全打开且通气氛围达到最大极值;由于每一个窗扇(2)均可打开为与该窗框(1)相互垂直,因此每一个窗扇(2)上的玻璃两侧面均可轻易地清洗;另外该各窗扇(2)可沿滑动而间隔分开,任意相邻两个窗扇(2)的间距均可滑动调节,具有较大操作空间,清理方便。另外,在开窗时,可根据需要打开一个或多个窗扇,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均采用轴承滚轮。由于轴承滚轮相比于采用普通的滚轮,具有尺寸精度高,同轴度好,外面光滑,刚性足,耐磨,该轴承滚轮的外圈与上/下滑槽之间可实现精密间隙配合,运动平稳,可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3)采用卡紧块(3-1),该卡紧块(3-1)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之间采用可拆卸插接固定,该卡紧块(3-1)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外形相匹配。在关窗时,该卡紧块(3-1)紧插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内,以防止窗扇(2)滑出上下滑槽。当开窗时,将该卡紧块(3-1) 从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内卸下,使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处于敞开状态,然后才可将需要打开的一个窗扇(2)的一侧从所述窗框(1)的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转出,以实现旋转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燕尾状翼槽(123),该卡紧块(3-1)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燕尾状卡台(3-2),该两个燕尾状卡台(3-2)分别与该两个燕尾状翼槽(123)配合插接。该卡紧块(3-1) 插入后,确保该卡紧块(3-1)不能沿前后和左右松动,该卡紧块(3-1)定位精准,以确保上滑槽内的下滚轮运动平稳,减少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块(3-1)上设有把手(3-3)。该卡紧块(3-1)卸下时操作方便,更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块(3-1)采用弹性材料。可避免该卡紧块(3-1)插入后完全卡死,利于卸下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和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均设于朝向室内一侧。这样该窗扇(2)折叠后,该窗扇(2)被转于朝向室内一侧,便于窗扇(2)上玻璃的清洗,同时也便于该窗扇(2)关闭时的把持和旋转操作。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上的各窗扇可全部被旋转打开且能折叠在一起,可实现最大范围的通风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上的各窗扇为分体设置且相互分离,每一个窗扇可单独清洗,在清洗时不会相互干涉,另外每一个该窗扇上玻璃的内外面清洗时可旋转而适应调整,清洗十分方便;其次各窗扇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滑动调节,具有操作空间大,操作方便。

第三,本实用新型上的窗扇可打开一个或多个,即数量任意和位置任意搭配,可基本实现窗框内的任意空间区域位置(左、中或右)和任意宽度的开窗要求,选择多样,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折叠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完全关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完全关窗时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的C-C截面图。

图9是图7中的D-D截面图。

图10是图5中各窗扇滑为间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上滚轮或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3,一种可折叠且易清洗式门窗,包括窗框1、开关3及装于该窗框1内的至少三个窗扇2。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窗框1内可装三个窗扇2。

所述窗框1包括上边框11、下边框12、左边框13及右边框14。参见图7-9,该上边框11内壁面(即下侧面)设有上滑槽111,该下边框12内壁面(即上侧面)设有下滑槽121。

参见图2、7-9,所述窗扇2包括窗扇框21和玻璃22,该窗扇框21上侧边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上滚轮23,该窗扇框21下侧边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下滚轮24。

参见图8-9,当关窗状态时,该两个上滚轮23置于该上滑槽111内,该两个下滚轮24置于所述下滑槽121内。

参见图5-9,另外,所述上边框11上设有上滚轮转出槽口112,该上滚轮转出槽口112与该上滑槽111侧向相通;具体地,该上滚轮转出槽口112的槽宽大于该上滚轮23的外直径。

参见图5-9,所述下边框12上设有下滚轮转出槽口122,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与该下滑槽121侧向相通;具体地,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的槽宽大于下滚轮24的外外直径。

参见图5-9,该上滚轮转出槽口112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上下对应设置,可保证该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可同时分别从上滚轮转出槽口112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内转动。

参见图5-6,该开关3可为一个或两个,该开关3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或上滚轮转出槽口112。

当该开关3可为一个时,该开关3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 或上滚轮转出槽口112。而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开关3。

当该开关3可为两个时,该开关3用于同时敞开或封闭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

参见图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3采用卡紧块3-1,该卡紧块3-1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之间采用可拆卸插接固定,该卡紧块3-1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外形相匹配。在关窗时,该卡紧块3-1紧插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 内,以防止窗扇2滑出上下滑槽。

参见图5-6,当开窗时,将该卡紧块3-1从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内卸下取出,使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处于敞开状态,然后才可将需要打开的一个窗扇2的一侧从所述窗框1的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转出,以实现旋转打开。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开关3还可采用月牙锁。

进一步地,参见图3-6,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燕尾状翼槽123,该卡紧块3-1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燕尾状卡台3-2,该两个燕尾状卡台3-2分别与该两个燕尾状翼槽123配合插接。该卡紧块3-1插入后,确保该卡紧块3-1不能沿前后和左右松动,该卡紧块3-1定位精准,以确保上滑槽内的下滚轮运动平稳,减少干涉。

进一步地,参见图3-6,所述卡紧块3-1上设有把手3-3。该卡紧块3-1卸下时操作方便,更省力。

进一步地,参见图3-6,所述卡紧块3-1采用弹性材料。可避免该卡紧块 3-1插入后完全卡死,利于卸下取出

进一步地,参见图3-6和8-9,所述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和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均设于朝向室内一侧。这样该窗扇2折叠后,该窗扇2被转于朝向室内一侧,便于窗扇2上玻璃的清洗,同时也便于该窗扇2关闭时的把持和旋转操作。

参见图3-4,当完全关窗时,上述各个窗扇2依次首尾相接(抵接)且共线地位于窗框1内,各个窗扇2将该窗框1空腔全部密封,而此时该两个上滚轮23 是置于该上滑槽111内,同时该窗扇2的两个下滚轮24是置于该下滑槽121内,同时该开关3处于封闭状态,以阻止该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转出,以确保安全。

参见图5-6,当需要开窗时,将该开关3处于敞开状态,将下滚轮转出槽口 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处所对应一个窗扇2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该个窗扇2一侧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可同时从该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112内转出而实现分别离开上滑槽111和下滑槽121,然后该个窗扇2 另一侧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依然分别位于上滑槽111和下滑槽121内,因此窗扇2可沿该另一侧的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轴心转动,当窗扇2转至该窗扇2与所述窗框1呈垂直状态旋转90度即可时,到达打开范围的极大值;同理可知,其他窗扇2也可依次滑动到所述下滚轮转出槽口122和上滚轮转出槽口 112处,再转至与所述窗框1呈垂直状态,以实现依次开窗且将各窗扇2依次折叠;而当所有窗扇2均与该窗框1保持垂直时,本门窗被完全打开且通气氛围达到最大极值;由于每一个窗扇2均可打开为与该窗框1相互垂直,因此每一个窗扇2上的玻璃两侧面均可轻易地清洗;

结合图5和10,另外该各窗扇2可沿滑动而间隔分开,参见图10,任意相邻两个窗扇2的间距均可滑动调节(各窗扇2均可沿V处箭头的往复方向轻松滑动),具有较大操作空间,清理方便。另外,在开窗时,可根据需要打开一个或多个窗扇,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参见图11,所述上滚轮23和下滚轮24均采用轴承滚轮。

该上滚轮23(或下滚轮24)包括轴承23-1、耐磨套23-2及滚轮轴23-3,该滚轮轴23-3一端与轴承23-1内孔过盈配合,该滚轮轴23-3另一端与窗扇框 21固接,该耐磨套23-2固套于轴承23-1外圈上且同轴配合,该耐磨套23-2采用耐磨材质。由于轴承滚轮相比于采用普通的滚轮,具有尺寸精度高,同轴度好,外面光滑,刚性足,耐磨,该轴承滚轮的耐磨套23-2与上/下滑槽之间可实现精密间隙配合,运动平稳,可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