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开裂防变形型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6997发布日期:2018-10-16 17: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菜板,具体涉及一种防开裂防变形型菜板。



背景技术:

现有切菜板大部分都是双面平整的平面,由木材或塑料制成。塑料切菜板容易生产但不利于健康。木材切菜板安全环保,选择较好的木材制作对人体健康无害。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生产的木材切菜板在使用过程中多存在容易变形及开裂现象,而且现有的木材切菜板切菜时,菜中水会沿菜板侧壁流入到灶面上,因此切菜板与灶台面之间很容易打滑,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开裂防变形型菜板。

其技术方案是:防开裂防变形型菜板,包括菜板本体,所述菜板本体至少由两块木板组成的长方形结构,相邻的两木板之间通过卯榫结构插接式连接;所述菜板本体至少一个平面四周设有槽沟;所述菜板本体的两端面中部设有把手。

其中,所述卯榫结构为在一木板侧部、沿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燕尾状的凸卯,在另一木板侧部、沿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燕尾状的凹槽,燕尾状凸卯插接入燕尾状凹槽内,通过燕尾状凸卯插与燕尾状凹槽将两木板紧密连接成一体。

每块所述木板的宽度设为≤20㎝。

所述槽沟为独立设置的四条,四条槽沟分别设置在菜板本体上平面的四边处,相邻两槽沟的端部互不连通,每条槽沟内侧的两端均呈球面状。

所述槽沟设置为相互连通的五条,其中一条设置在菜板本体平面中部并垂直于菜板本体长边,另外四条槽沟分别设置在菜板本体平面的四边处,切相邻两槽沟的端部互相连通,形成为日字状结构。

所述把手为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内侧的两端呈球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其采用多块木板通过燕尾状凸卯插与燕尾状凹槽将多块木板紧密连接组成,能有效防止变形及开裂现象;同时菜板本体平面设置了槽沟,在切菜时能阻挡菜汁,使菜中水不会沿菜板侧壁流入到灶面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且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的端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3,一种防开裂防变形型菜板,包括菜板本体1,所述菜板本体1至少由两块宽度≤20㎝的木板(图中为3块)组成的长方形结构,相邻的两木板之间通过卯榫结构2插接式连接;所述卯榫结构2为在一木板侧部、沿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燕尾状的凸卯21,在另一木板侧部、沿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燕尾状凹槽22,燕尾状凸卯21插接入燕尾状凹槽22内,通过燕尾状凸卯21插与燕尾状凹槽22将两木板紧密连接成一体。所述菜板本体1至少一个平面的四周设有槽沟3;所述槽沟3为独立设置的四条,四条槽沟分别设置在菜板本体1平面的四边处,相邻两槽沟3的端部互不连通,每条槽沟3内侧的两端均呈球面状;四条槽沟3能放置菜汁等流体流出菜板本体1。所述菜板本体1的两端面中部设有凹槽结构的把手4,该凹槽结构内侧的两端呈球面状,分别移动菜板且不伤手。

实施例二:参照图2和图3,一种防开裂防变形型菜板,包括菜板本体,所述菜板本体至少由两块宽度≤20㎝的木板(图中为3块)组成的长方形结构,相邻的两木板之间通过卯榫结构插接式连接;所述卯榫结构为在一木板侧部、沿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燕尾状的凸卯,在另一木板侧部、沿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燕尾状的凹槽,燕尾状凸卯插接入燕尾状凹槽内,通过燕尾状凸卯插与燕尾状凹槽将两木板紧密连接成一体。所述菜板本体至少一个平面的四周及中部设有槽沟;所述槽沟设置为相互连通的五条,其中一条设置在菜板本体中部并垂直于菜板本体长边,另外四条槽沟分别设置在菜板本体平面的四边处,切相邻两槽沟的端部互相连通,从菜板本体长方形结构的短边侧看,五条相互连通的槽沟形成为日字状结构;这样使用时将菜板横放即能将整个菜板类似于分隔成两个菜板使用,分别裁切两种不同的蔬菜或食物时,菜汁等流体不会混合,有效防止了串味问题;菜板本体平面四边处的四条槽沟能放置菜汁等流体流出菜板。所述菜板本体的两端面中部设有凹槽结构的把手,该凹槽结构内侧的两端呈球面状,分别移动菜板且不伤手。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其采用多块木板通过燕尾状凸卯插与燕尾状凹槽将多块木板紧密连接组成,能有效防止变形及开裂现象;同时菜板本体平面设置了槽沟,在切菜时能阻挡菜汁,使菜中水不会沿菜板侧壁流入到灶面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且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