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眠护肩组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174发布日期:2019-04-09 21:34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睡眠护肩组合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睡眠护肩组合枕。



背景技术: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睡觉时却把肩膀和脖子露在被子外,肩颈着凉了,导致气血凝滞,第二天早上起床很容易出现肩痛;或者对于肩部本身具有疾病的老年人,一年四季都不宜着凉。

已有的保护睡眠时肩部不受冷空气伤害的物件有两种:一种是可穿在身上的随身护肩,另一种是带护颈和护肩功能的保健枕头,但二者都有不足之处。

随身护肩能保护肩部不受冷空气伤害,其不足之处在于:穿着平卧或侧卧时,会因为护肩存在而让人感觉背部或肩膀位置高低不平,特别是冬季护肩,因面料较厚,凹凸感更甚,影响睡眠质量;另一方面,在人体侧卧时,随身护肩无法填堵后背与被褥子之间缝隙,冷空气仍能侵袭后背。

护颈护肩保健枕头在颈部位置下凹,保护平卧或侧卧时肩部不受冷空气侵袭。其不足之处在于:保护肩部的下凹部分固定在枕头上,不方便拆洗维护,也不方便出差携带。另外价格也不低,而且原有的普通枕头也被淘汰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无法填堵后背与被褥子之间缝隙及不够便携的睡眠护肩组合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护肩枕、头枕,护肩枕可拆卸的固定在头枕上部一侧,所述护肩枕包括护肩枕套和易变形的护肩枕芯,所述护肩枕芯可拆卸的置于护肩枕套内,护肩枕高度高于肩部。

优选的,所述护肩枕套包括用于容纳护肩枕芯的枕芯袋以及用于包裹头枕的围布,枕芯袋设置在围布上。

优选的,所述围布包括第一围布,第二围布,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枕芯袋设置在第一围布上,且枕芯袋的入口设置在第一围布的内侧面,使用时,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的另一端可调节连接,所述头枕固定于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枕芯袋的入口处设有拉链。

优选的,枕芯袋的入口处设有魔术贴。

优选的,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的另一端均设有布带。

优选的,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的另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优选的,还包括延伸布,所述延伸布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固定在一起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护肩枕芯为可充气的皮囊。

优选的,所述护肩枕芯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其中部为凹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头枕置于头部,护肩枕置于颈部,护肩枕的中部形成凹陷,凹陷处与颈部紧密贴合,护肩枕两侧高于肩部,能够填堵后背与被褥子之间缝隙,且护肩枕与头枕可拆卸的固定,护肩枕芯可拆卸的置于护肩枕套内,方便更换清洗,携带轻便,更为便携

(2)可根据季节不同,更换相应护肩套和护肩枕心即能使用;

(3)适用范围广,能适于不同大小和规格的枕头;

(4)制作简单,所需工料成本低;

(5)不用淘汰已有枕头,环保、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护肩枕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护肩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护肩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护肩枕的实施例二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护肩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展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护肩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护肩枕1,护肩枕套11,枕芯袋111,拉链1111,围布112,第一围布1121,第二围布1122,延伸布1123,护肩枕芯12,布带13,魔术贴14,头枕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睡眠护肩枕包括护肩枕1、头枕2,护肩枕1可拆卸的固定在头枕2上部一侧部一侧,所述护肩枕1包括护肩枕套11和易变形的护肩枕芯12(图中未示出),所述护肩枕芯12可拆卸的置于护肩枕套11内,使用时,头枕2置于头部,护肩枕1置于颈部,护肩枕1的中部形成凹陷,凹陷处与颈部紧密贴合,护肩枕1两侧高于肩部,使得护肩枕1两侧与被子贴合,填补人体与被子之间的空隙。

如图2所示,所述护肩枕套11包括用于容纳护肩枕芯11的枕芯袋111以及用于包裹头枕的围布112,枕芯袋设置在围布112上,枕芯袋111与护肩枕芯12的形态相同,并尺寸略大于护肩枕芯12。所述围布112包括第一围布1121,第二围布1122,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一端固定连接,可缝制在一起,所述枕芯袋111设置在第一围布1121上,并靠近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固定在一起的一端,且枕芯袋111的入口设置在第一围布1121的内侧面,使用时,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另一端可调节连接,所述头枕2固定于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形成的空间内,即:头枕2与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内侧面贴合,进一步的,可在内侧面设置一些防滑凸起等防滑机构。

如图3所示,枕芯袋111的入口处设有拉链1111,用于开合枕芯袋111的入口。

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另一端均设有布带13,可根据头枕的大小形态给予调节,简单有效,且第一围布1121的面积大于第二围布1122,使得布带系在一起的结处于头枕2下,以免睡觉时硌得慌。

本实施例还包括延伸布1123,所述延伸布11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固定在一起的一端。使用时,延伸布1123被使用者压在身体下,可防止枕头滑动。

如图4所示,所述护肩枕芯11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其中部为凹槽结构,可由海绵或乳胶等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制作,其中心处略向下凹,给颈部留一定空间,平卧时,处于颈部下方的护肩枕心因压力迅速压缩,不让颈部有被占位感;侧卧时,颈部水平高度上升,颈部下方的护肩枕心会缓慢回弹,填补颈部下方肩膀位置的空隙。

护肩枕套11分为春秋季和冬季两种,灵活变化,春秋季护肩枕套是布质的,冬季护肩枕套是绒质的,比秋季护肩套厚且软。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将护肩枕芯12由枕芯袋111入口装入,拉上拉链1111,再将头枕12置于第一围布1121内侧面,将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上的布带13系上,即可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1)枕芯袋的入口设置不同;(2)枕芯的形态、材质不同;(3)第一围布与第二围布采用的连接结构不同。

如图1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睡眠护肩枕包括护肩枕1、头枕2,护肩枕1可拆卸的固定在头枕2上,所述护肩枕1包括护肩枕套11和易变形的护肩枕芯12(图中未示出),所述护肩枕芯12可拆卸的置于护肩枕套11内,使用时,头枕2置于头部,护肩枕1置于颈部,护肩枕1的中部形成凹陷,凹陷处与颈部紧密贴合,护肩枕1两侧高于肩部。

如图6所示,所述护肩枕套11包括用于容纳护肩枕芯11的枕芯袋111以及用于包裹头枕的围布112,枕芯袋设置在围布112上,枕芯袋111与护肩枕芯12的形态相同,并尺寸略大于护肩枕芯12。所述围布112包括第一围布1121,第二围布1122,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一端固定连接,可缝制在一起,所述枕芯袋111设置在第一围布1121上,并靠近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固定在一起的一端,且枕芯袋111的入口设置在第一围布1121的内侧面,使用时,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另一端可调节连接,所述头枕2固定于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形成的空间内,即:头枕2与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内侧面贴合,进一步的,可在内侧面设置一些防滑凸起等防滑机构。

如图7所示,枕芯袋111的入口处设有魔术贴14,用于开合枕芯袋111的入口。

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另一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14,魔术贴的可根据头枕的大小形态给予调节,简单有效,且第一围布1121的面积大于第二围布1122,使得魔术贴粘和在一起的地方处于头枕2下,以免睡觉时硌得慌。

本实施例还包括延伸布1123,所述延伸布11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固定在一起的一端。使用时,延伸布1123被使用者压在身体下,可防止枕头滑动。

如图8所示,所述护肩枕芯11为可充气的皮囊,使用时,从一侧进气口吹入气体即可,因为气体的流动性,平卧或侧卧时颈部下方气体流向护肩枕心11两侧,护肩枕心11两侧气囊因气压增加而升高,正好填补颈部两侧空隙。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将护肩枕芯12由枕芯袋111入口装入,粘上魔术贴14,再将头枕12置于第一围布1121内侧面,将第一围布1121与第二围布1122的上的魔术贴14粘上,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