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亭视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966发布日期:2019-01-08 21:2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收费亭视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费亭视窗。更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透光调节功能的收费亭视窗。



背景技术:

当收费时间在太阳升起的2小时与日落前的2小时的时间段里,阳光几乎平射收费亭前视窗或左右视窗,这样对收费人员的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或视觉疲劳。在夜晚收费时有很多的司机忘记或不关强光灯,使收费人员眼睛极不舒服。这样就迫切需要一个能阻挡或衰减强光的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收费人员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悬挂手动或电动窗帘或贴膜形式,其缺点是:窗帘完全放下或玻璃完全贴膜会阻挡来车方向的视线,影响收费作业;而且不会因为光线的强弱而自我调节透光量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透光调节功能的收费亭视窗,包括视窗本体1、光电传感器2和控制模块3,其中,光电传感器2设置于视窗本体1的内侧,视窗本体1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视窗本体1包括第一玻璃层、电子调光膜和第二玻璃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调光膜包括ITO/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 离子存储层/ITO结构。所述ITO为ITO玻璃,所述电致变色层为WO3薄膜,所述离子存储层为NiO薄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调光膜的厚度为100-500μm,优选为 150-350μm,更优选为200-300μ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玻璃层和/或第二玻璃层与电子调光膜之间设置透明防护阻隔膜。所述透明防护阻隔膜用于阻隔外界的水分或者氧气进入,对电子调光膜造成损伤,影响透光调节效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透明防护阻隔膜通过透明粘结膜粘结于电子调光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玻璃层和/或第二玻璃层的外侧设置有疏水层,防止视窗外表面由于水滴而影响视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玻璃层和/或第二玻璃层的外侧设置有LED 玻璃层,用于显示图案或视频。所述LED玻璃层例如可以包括LED层和第三玻璃层,LED层设置于第三玻璃层与第一玻璃层和/或第二玻璃层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疏水层和LED玻璃层可以单独设置或者同时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3包括由传输线路连接的调光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和电源。所述电源可以是24V直流电源。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透光调节功能的收费亭视窗,可以通过光电传感器感应光强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微处理器进行分析,经调光控制装置控制进而实现透光量的自动调节,达到适合视觉的亮度设定。本实用新型具有透光调节功能的收费亭视窗能够有效解决因强光直接照射引起的眼睛不适,消除视觉疲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结合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不必然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附图中仅示意性地示出各结构部件,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透光调节功能的收费亭视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透光调节功能的收费亭视窗,包括视窗本体1、光电传感器2和控制模块3,其中,光电传感器2设置于视窗本体1的内侧,视窗本体1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视窗本体1包括第一玻璃层、电子调光膜和第二玻璃层。

在第一玻璃层和/或第二玻璃层与电子调光膜之间设置透明防护阻隔膜。透明防护阻隔膜通过透明粘结膜粘结于电子调光膜。

在第一玻璃层和/或第二玻璃层的外侧设置有疏水层和/或LED玻璃层。

所述电子调光膜为夹心结构,具体包括ITO/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ITO结构。其中,所述ITO为ITO玻璃,所述电致变色层为WO3薄膜,所述离子存储层为NiO薄膜,所述电解质层为LiClO4-PC液态电解质,所述LiClO4-PC液态电解质中含有2-10wt%的氨水和0.1-0.5wt%的石蕊。当电子调光膜工作时,温度上升,液态电解质中的氨水挥发部分氨气,液态电解质pH也会发生变化,石蕊由红色变为蓝色;当电子调光膜不工作时,温度恢复,氨气重新溶解于液态电解质,导致其pH发生变化,石蕊恢复原来的颜色。液态电解质可以与NiO薄膜和WO3薄膜共同组成变色部分,达到更加丰富的变色种类和范围。NiO薄膜起到离子存储和电致变色的双重作用,与WO3薄膜为互补型电致变色材料,增大光调节范围。

所述电子调光膜的厚度为200-300μm。

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通过传输线路连接的调光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和电源。所述电源为24V直流电源。

工作时,光电传感器2能够感应光强度变化,微处理器对光强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调光控制装置调节输出电流/电压大小,进而使之作用于电子调光膜,实现透光调节控制,达到光调节的效果,满足实际需要。光电传感器 2可以实时地监测光线的强度,将信息反馈至微处理器后,进行实时控制,使光线强度保持在适宜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