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蝴蝶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0695发布日期:2019-02-19 18:36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蝴蝶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蝴蝶椅。



背景技术:

蝴蝶椅由于其具有时尚美观的外表和可以折叠、方便携带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家庭选择使用其在沙滩上沐浴阳光,因此在郊游时会携带一把蝴蝶椅。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005320404A所揭示的,普通的蝴蝶椅的支撑架通常由八根支撑杆组成,具体的是:由位于四个方向的呈X的交叉杆在其上、下端相互活动连接构成,在端部的连接处通常由弧形塑料件实现相互可活动地连接,并在由这八根支撑杆所组成的折叠支撑架的上端的四个端部连接处套上座椅布,藉由座椅布面张力来限制支撑架展开的位置,一方面由于人对蝴蝶椅施加的力均由座椅布面来承受,座椅布面由于承受拉力较大因此耐用性不高,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支撑架的稳定性相对来说不高,而且折叠后较难稳定站立。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987001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改良型蝴蝶椅”包括四根长杆件和四根短杆件,前立面由两根短杆件交叉铰接,后立面由两根长杆件交叉铰接,两侧立面由一短一长杆件交叉铰接,相连立面杆件上端部相互铰接,形成前后支点,下端部相互铰接,形成四个着地支撑点。该实用新型公开的蝴蝶椅改进了普通蝴蝶椅的形态,形成靠背部,使得使用者的坐姿更加舒适,但是其折叠支撑架与上述的普通蝴蝶椅的八根支撑杆的折叠支撑架实质相同,其虽然借助撑开结构(7)来辅助折叠支撑架的展开的横向受力,但其竖直方向同样无支撑作用,也还是主要需要借助座椅布面张力来限制折叠支撑架的展开,因此同样具有承重能力较弱的缺点,另外,布面连接处与四个顶点相连,带有尖锐角,布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顶破,导致了椅子使用寿命减短。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30644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蝴蝶椅”,其也是在普通蝴蝶椅的基础上增加靠背部以增加使用舒适性,具体是通过设置有两根背管(1)来在座椅的后侧方的较高点位置,以挂接座椅布面(后高前低)实现靠背部,但其实现主支撑功能的折叠支撑架与普通蝴蝶椅的折叠支撑架实质相同,依然是由八根支撑杆组成主支架起作用并配合座椅布面来限制支撑架展开后的位置。因此,同样存在普通蝴蝶椅的承重能力较差的缺点。

因此,需要改进上述,实现一种提供靠背功能且具有良好支撑的折叠蝴蝶椅,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供了一种折叠蝴蝶椅,不仅具有靠背功能,并且实现了竖向支撑,解决了蝴蝶椅稳定性不高、承重能力较弱和座椅面耐用性低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蝴蝶椅,包括支撑架和座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较长的第一侧支撑杆、两根较短的第二侧支撑杆、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前交叉杆、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后交叉杆和两根支撑杆;所述第一侧支撑杆与第二侧支撑杆相互交叉铰接并设于两相对的侧立面,两根前交叉杆的下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两根前交叉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侧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两根后交叉杆的下端分别与两根第二侧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两根后交叉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铰接,还包括两个分别滑动套设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上的滑套,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滑套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支撑杆的上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支撑杆的下端和前交叉杆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撑杆的下端和后交叉杆的下端均分别通过脚垫件铰接,所述脚垫件包括位于下端的支撑面和位于支撑面上两个相互垂直的铰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和前交叉杆两者与第二侧支撑杆的铰接均通过铰接件来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件包括用于套设于第二侧支撑杆上的套接部,设置于套接部上用于将铰接件锁固于第二侧支撑杆的螺锁孔,以及与套接部连接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支撑杆和前交叉杆分别与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进行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第一铰接面和第二铰接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前交叉杆通过连接件与铰接件的第二铰接部进行铰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第一铰接面和第二铰接面相互平行,且与第二侧支撑杆的轴向平行,所述前交叉杆与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铰接件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支撑杆和后交叉杆通过铰接件进行铰接。

进一步的,两根后交叉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的靠近上端的位置处铰接,两根第一侧支撑杆自铰接位置向上的部分为靠背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支撑杆和第二侧支撑杆的上端的末端固定套接“T”形支撑座。

进一步的,所述“T”形支撑座的边缘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并具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蝴蝶椅的前立面内设置支撑杆可以极大的增加蝴蝶椅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脚垫为四个单独受力点,极大增强蝴蝶椅的稳定性能,且确保蝴蝶椅折叠后能较稳定的站立。

3.本实用新型中的“T”形支撑座连接固定在第一侧支撑杆和第二侧支撑杆的顶端,增大了与座椅面的接触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而起到了保护座椅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T”形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蝴蝶椅,包括支撑架和座椅面11,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较长的第一侧支撑杆1、两根较短的第二侧支撑杆2、两根前交叉杆3、两根后交叉杆4和两根支撑杆5。

该实施例中,设定人坐在蝴蝶椅上靠近两条小腿的平面为前立面,靠近后背的平面为后立面,身体两侧的平面为侧立面。

所述两根前交叉杆3相互交叉铰接于前立面,所述两根后交叉杆4相互交叉铰接于后立面,所述第一侧支撑杆1与第二侧支撑杆2交叉铰接于侧立面。

所述两根前交叉杆3的下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1的下端铰接,两根前交叉杆3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二侧支撑杆2的上端铰接,两根后交叉杆4的下端分别与两根第二侧支撑杆2的下端铰接,两根后交叉杆4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1铰接,还包括两个分别滑动套设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1上的滑套9,所述支撑杆5的下端与滑套9铰接,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支撑杆2的上端铰接。

该实施例的折叠蝴蝶椅通过两根较长的第一侧支撑杆1、两根较短的第二侧支撑杆2、两根前交叉杆3、两根后交叉杆4和两根支撑杆5构成了后高前低的折叠主支架,与座椅面11配合,形成了具有坐垫部和靠背部的座椅形态,同时在这8根杆(支撑杆1、2和交叉杆3、4)所构成蝴蝶椅主支架在由中心聚拢的折叠态向四周展开过程中,上端与铰接件7铰接的支撑杆5相对第二侧支撑杆2张角持续扩大,与之同时其下端带动与之铰接的滑套9相对第一侧支撑杆1自上向下滑动,直至该蝴蝶椅主支架展开到位下,该滑套9抵触于第一侧支撑杆1下端(优选地抵触在脚垫6),从而限制了八杆构成的蝴蝶椅主支架的展开角度,避免了座椅面11的四个角被过度撑开而损坏,同时并藉由该支撑杆5提供竖向支撑力(该实施例的靠背座椅在使用中的坐者的中心通常更偏向座椅前端),以承受蝴蝶椅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压力,使得该蝴蝶椅具有更加良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该实施例中,由于蝴蝶椅本身形状,其承受重力最大的地方在蝴蝶椅前部,因此,优选在前立面内设置支撑杆5,支撑杆5也可以设置于后立面内,上端与第一侧支撑杆1上端铰接,下端与第二侧支撑杆2下端铰接。优选的,该实施例中所述两根后交叉杆4的上端分别与两根第一侧支撑杆1的靠近上端的位置处铰接,两根第一侧支撑杆1自铰接位置向上的部分为靠背支撑部,将第一支撑杆1自铰接位置向上的部分设置为靠背支撑部可以使形成的靠背支撑部更舒适。

为了使支撑架展开后的稳定性更高,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支撑杆1的下端和前交叉杆3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撑杆2的下端和后交叉杆4的下端均分别通过脚垫6件铰接,所述脚垫6件包括位于下端的支撑面和位于支撑面上两个相互垂直的铰接部,当支撑架展开后,所述第一侧支撑杆1的下端和前交叉杆3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撑杆2的下端和后交叉杆4的下端均通过脚垫的支撑面与地面接触,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增大,所以提高了支撑架的稳定性。

为了制作和安装的方便,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5和前交叉杆3两者与第二侧支撑杆2的铰接均通过铰接件7来铰接。所述铰接件7包括用于套设于第二侧支撑杆2上的套接部71,设置于套接部上用于将铰接件7锁固于第二侧支撑杆2的螺锁孔72,以及与套接部连接的第一铰接部73和第二铰接部74,所述支撑杆5和前交叉杆3分别与第一铰接部73和第二铰接部74进行铰接。由于支撑杆5和前交叉杆3两者与第二侧支撑杆2铰接的铰接面互相垂直,所以,所述铰接件7可以包括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铰接面和第二铰接面的第一铰接部73和第二铰接部74,该实施例中所述前交叉杆3通过连接件8与铰接件7的第二铰接部74进行铰接,所述连接件8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73和第二铰接部74的第一铰接面和第二铰接面相互平行,且与第二侧支撑杆2的轴向平行,所述前交叉杆3与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铰接件7的第二铰接部74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支撑杆1和后交叉杆4也通过铰接件7进行铰接,该实施例中所述后交叉杆4通过连接件8与固设于第一侧支撑杆1上的铰接件7铰接。

由于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因而为了增加与座椅面11的接触面积,防止接触面积过小使座椅面11破损,该实施例中优选在所述第一侧支撑杆1和第二侧支撑杆2远离地面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如图4所示的“T”形支撑座10。为了方便安装,该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设置为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为了使“T”形支撑座10与座椅面11连接时不易磨损座椅面11,该实施例中优选设置“T”形支撑座10的边缘为圆角。

尽杆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