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758发布日期:2019-08-27 19: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台,具体为一种桌面集线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电子设备使用在桌面。尤其是在银行领域。

一方面,每一个窗口的柜台处均配备多种电子设备,且大部分均位于柜台的桌面上,占用空间大且接线复杂,导致线路杂乱,更换设备及维修设备复杂,很多地方存在显示设备过多且操作麻烦,给工作人员工作带了不便,且设备过多后,导致桌面操作区域的压缩及布局的不合理,是员工极容易产生工作疲劳感。

另一方面,现有的桌面集线器不利于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因为显示屏经常被锁定在一个固定方位,当工作人员移动位置办理其他业务后,必须重返显示屏正前方进行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不同的工作人员身高不同,固定的显示屏会带来一定的视觉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面集线器,通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将柜台上的多种电子设备以及线路收纳,优化了布局,且通过支撑柱以及固定座的配合,使得电脑显示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角度以及高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桌面集线器,包括可置于柜台上的底座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所述底座安设有用于提供电源以及信息传输的数据盒;所述盖体包括第一面盖和第二面盖,所述第一面盖与所述底座围合成用于屯线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面盖与所述底座围合成用于安置所述数据盒以及电脑主机的第二腔体;所述底座上安设有竖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可绕所述支撑柱旋转以及可沿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供电脑显示屏安装的安装位。

进一步,所述数据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显示屏,用于与外接电子设备连接的功能接口,以及用于功能操作的功能按键。

进一步,所述功能接口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U盾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接口、USB接口、串口接口以及VGA接口;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翻页按键、切屏按键以及USB重置按键。

进一步,所述数据盒还包括设于所述盒体内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串口数据通信接口切换模块、第一USB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第一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第一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第一主机接口模块以及具有STM32F103RBT6芯片第一系统控制模块;所述功能接口以及所述功能按键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数据盒还包括设于所述盒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四路串口通信接口转接模块、第二USB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第二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第二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第二主机接口模块以及具有STM32F103RBT6芯片第二系统控制模块;所述功能接口以及所述功能按键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数据盒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压重块且其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底座与所述柜台的接触面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面具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有供外接电子设备的电源线穿过的若干导线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面盖以及所述第二面盖均通过磁铁粘接在所述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桌面集线器,通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将柜台上的多种电子设备以及线路收纳,优化了布局,解决了员工极容易产生工作疲劳感的问题,且通过支撑柱以及固定座的配合,使得电脑显示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角度以及高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安装在柜台上以及配置了电脑显示屏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安装在柜台上以及配置了电脑显示屏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第一系统控制模块以及第二系统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串口数据通信接口切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四路串口通信接口转接模块的电路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第一USB 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以及第二USB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的电路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第一VGA 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以及第二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第一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以及第二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第一主机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的第二主机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中:1-电脑显示屏;2-数据盒;21-电源线防脱罩;22-数据盒上盖;231-U盾接口;232-耳机接口;233-麦克风接口;234-USB接口;235-串口接口;236-VGA接口;24-数据盒下盖;251-显示屏;252-翻页按键;253- 切屏按键;254-USB重置按键;3-第一面盖;4-底座;42-第一堵块;43-第二堵块;44-第一腔体;45-压重块;46-第二腔体;47-导线孔;5-第二面盖;6- 桌面;7-固定座;70-第一套筒结构;71-第二套筒结构;8-支撑柱;9-导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1,为本桌面集线器的结构方面的示意图,它能够用在银行、火车售票厅等工作量巨大,且需要用到操作各种外接电子器件和众多的线路的地方,解决了桌面6线路繁杂,外接电子器件杂乱无章的问题。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4,本桌面集线器包括可置于柜台上的底座4以及能够盖合在底座4上的盖体,底座4安设有用于提供电源以及信息传输的数据盒2,该数据盒2是本桌面集线器的核心所在,在它上面可设很多个接口,以适配各种外接电子器件,而且它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以及特殊的工作内容,预先配置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电路板以适合于多个领域的使用。上述的盖体包括第一面盖3和第二面盖5,其中,第一面盖3与底座4围合成用于屯线的第一腔体44,第二面盖5与底座4围合成用于安置上述数据盒2以及电脑主机的第二腔体46。底座4以及盖体的制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制作尺寸,第一腔体44和第二腔体46的作用也不是一定的,它们就如同两个储物的腔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安排。

请参阅图3和图4,在底座4上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柱8,它用来支撑电脑显示屏2511。具体的,在支撑柱8上套设有一个固定座7,该固定座7能够绕支撑柱8旋转以及沿着支撑柱8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固定座7上具有安装电脑显示屏2511的安装位,如此,当工作人员到另外的角度工作后,只需要通过固定座7旋转电脑显示屏2511即可,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当工作人员更换后,由于身高的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固定座7咋支撑柱8上的位置,以达到舒适的视角高度。优选的,此处的固定座7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是用来带动电脑显示屏2511转动的第一套筒结构70,它能够套在支撑柱8上,在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它能够与电脑显示屏2511固定,另一部分是第二套筒结构71,只是在它的一侧安装的是卡扣组件,它套设在支撑柱8上,需要移动时,打开卡扣,需要固定时,压下卡扣进行固定。在本设计中,第二套筒结构71先套在支撑柱8上,然后再将第一套筒结构70套在支撑柱8上,如此,第二套筒结构71就可以限制第一套筒结构70竖直往下落,但第一套筒结构70又能够以支撑柱8为旋转轴自由旋转。

请参阅图5-图11,上述的数据盒2包括盒体、安设于盒体顶部的数据盒上盖22以及安设于盒体底部的数据盒下盖24,在盒体上设显示屏251、功能接口以及功能按键。显示屏251用于显示外接电子设备的连接状态,以及数据盒2与电脑主机的连接状态,功能接口用于与外界电子设备连接,功能按键用于功能操作。优选的,功能接口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U盾接口231、耳机接口232、麦克风接口、USB接口234、串口接口235以及VGA接口236;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翻页按键252、切屏按键253以及USB 重置按键254。具体的,当外接设备与功能接口正常连接时,则在显示屏251 上对应接口的位置显示已连接,否则显示为未连接,优选的,显示屏25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251。其中翻页按键252可以翻页显示不同页面的设备连接状态,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各外设电子设备是否正常连接;VGA接口236通过 VGA线连接电脑显示器,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盒2可以同时与两台主机连接,可以通过切屏按键253切换数据盒2连接的两台主机,以达到通过一个显示器、一个鼠标、一个键盘实现操作控制两台主机的功能;U盾接口231方便工作人员拔插U盾;耳机接口232以及麦克风接口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耳麦;数据盒2可设若干USB接口234,它们均与数据盒2内的电路板电连接,柜台处的各电子设备可以与对应的USB接口234连接,进而由数据盒2向该电子设备供电,同时两者之间还能够完成信息传输,这些USB接口234可以通过USB重置按键254实现重置;串口接口235可以方便与各种电子设备连接。另外,数据盒2上还设有HDMI线和电源线防脱罩21,防止桌面集线器或者电脑主机在移动的过程中HDMI线和电源线与数据盒2的连接松脱。

请参阅图1-图11,底座4的下表面可以设置多个支撑脚或者采用平面设计,以保证底座4稳定地定位于柜台的桌面6上,底座4与所述柜台的接触面设有防滑垫,增强底座4的稳定性以及与桌面6之间的摩擦力。底座4的底部设有滑槽,数据盒2与滑槽滑动连接,可以方便拆卸下数据盒2进行上述的适应性的更换。底座4为压重块45且其形状为三角形,该结构可以实现电脑显示器在旋转的过程中,整个桌面集线器不会翻倒,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底座4内的空腔的体积。数据盒2内的电路板是需要与市电连接起到电源的作用的,因此一般在柜台的桌面6上会设置若干圆孔,以便于输电线路的走线,对应的底座4的底面也具有若干通孔,便于线路进入底座4中,同时这些通孔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底座4的正面开设有若干导线孔47,例如,在底座4的一个侧面的两侧分别设导线孔47,外设各电子设备的电源线均可以通过这些导线孔47进入第一腔体44中,在底座4的另一侧面靠近导线的位置设第一堵块42和第二堵块43,第一堵块42位于第二堵块43的上方,当外设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需要从导线孔47中进入底座4时,须取下两个堵块,若进线少于三根时只需要取下第一堵块42即可。第一面盖3以及所述第二面盖5均通过磁铁粘接在所述底座4上,如此可以方便第一面盖3以及第二面盖5的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外设电子设备均连接在数据盒2上,而连接到数据盒2上的线路和接头只被第二面盖5挡住,第二面盖5也不受电脑显示器的干扰,在更换维护外设电子设备的时候,只需取下第二面盖5就可更换外设电子设备,达到方便,高效,美观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沿着支撑柱8的长度方向,在支撑柱8上安设导线管9,电脑显示器的电源线和VGA线可以通过导线管9隐藏,达到整个桌面集线器整体隐藏美观桌面6上线路的效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图19,为本桌面集线器的数据盒2内的电路板的电路图,在实施例1中已经说明,外接电子设备是需要与该电路板连通的,因此,该电路板上的电路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大体上,能够根据电路板是否具有串口扩展器来分为两类。

其中第一类,为具有串口扩展器的电路板,即为设在数据盒2内的第一电路板。具体的,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串口数据通信接口切换模块、第一USB 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第一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第一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以及具有STM32F103RBT6芯片第一系统控制模块;上述的功能接口以及上述的功能按键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电路中,STM32F103RBT6芯片起到核心的作用,它将其他几个模块连接起来,用于处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它为现有芯片。其他模块分别介绍如下:

请参阅图12和图13,串口数据通信接口切换模块包括74HC4052芯片,第一MAX232芯片,第二MAX232芯片,第三MAX232芯片,第一DB9*2 芯片,第二DB9*2芯片,其中74HC4052芯片的三引脚以及十三引脚分别与 STM32F103RBT6芯片的二十九引脚以及三十引脚电连接,第一MAX232芯片的九引脚和十引脚分别与74HC4052芯片的十一引脚以及四引脚电连接,第二MAX232芯片的十引脚和九引脚分别与74HC4052芯片的二引脚和十五引脚电连接,第三MAX232芯片的九至十一引脚分别依次与74HC4052芯片的十四引脚、五引脚、一引脚以及十二引脚电连接,第一DB9*2芯片的二引脚和三引脚分别与第一MAX232芯片的八引脚和七引脚电连接,第二DB9*2的二引脚和三引脚分别与第三MAX232芯片的十三引脚以及十四引脚电连接,第一DB9*2芯片的十一引脚和十二引脚分别与第二MAX232的八引脚和七引脚电连接,第二DB9*2芯片的十一引脚和十二引脚分别与第三MAX232芯片的八引脚和七引脚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模拟开关74HC4052进行切换,电平转换芯片采用MAX232芯片来实现TTL电平转RS232电平。

请参阅图12和图15,第一USB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包括第一FE1.1S芯片、第二FE1.1S芯片以及第三FE1.1S芯片,其中,第一FE1.1S芯片的二十二引脚和二十三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二十引脚和五十二引脚电连接,第二FE1.1S芯片的二十二引脚和二十三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 芯片的二十一引脚和五十三引脚电连接,第三FE1.1S芯片的二十二引脚和二十三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二十三引脚和二引脚电连接。

请参阅图12和图16,第一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包括 SN74CBT3383DBQ芯片,SN74CBT3383DBQ芯片的十三引脚与 STM32F103RBT6芯片的三十六引脚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模拟开关 SN74CBT3383DBQ芯片,此芯片的导通内阻小,满足模拟信号的要求。

请参阅图12和图17,第一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包括FPC0.5座,FPC0.5 座的五引脚至十四引脚分别依次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五十引脚、四十二引脚、四十一引脚、五十五引脚、五十六引脚、五十七引脚、五十八引脚、四十四引脚、四十三引脚以及四十五引脚电连接。

请参阅图18,第一主机接口模块包括DV124+5芯片,其六引脚、七引脚、十六引脚以及十四引脚分别依次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八至十一引脚电连接。

其中第二类,为不具有串口扩展器的电路板,即为设在数据盒2内的第二电路板,用它更换第一电路板即可。具体的,第二电路板上设有四路串口通信接口转接模块、第二USB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第二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第二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以及具有STM32F103RBT6芯片第二系统控制模块;所述功能接口以及所述功能按键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电路中,STM32F103RBT6芯片同样起到核心的作用,它将其他几个模块连接起来,用于处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它为现有芯片。其他模块分别介绍如下:

请参阅图12和图19,第二主机接口模块包括2*DV124+5芯片,其三十五引脚、三十六引脚、四十五引脚以及四十三引脚分别依次与所述 STM32F103RBT6芯片的八至十一引脚电连接。

请参阅图12和图14,四路串口通信接口转接模块包括第一DB9*2芯片和第二DB9*2芯片,其中,第一DB9*2芯片的一至四引脚分别依次与2*DV124+5芯片的一至四引脚电连接,第一DB9*2芯片的六至九引脚分别依次与2*DV124+5芯片的五至八引脚电连接,第二DB9*2芯片的一至四引脚分别依次与所述2*DV124+5芯片的十七至二十引脚电连接,第二DB9*2芯片的六至九引脚分别依次与2*DV124+5芯片的二十一至二十四引脚电连接,第二 DB9*2芯片的十至十三引脚分别依次与2*DV124+5芯片的九至十二引脚电连接,第二DB9*2芯片的十五至十八引脚分别依次与2*DV124+5芯片的十三至十六引脚电连接。

请参阅图12和图15,第二USB通信扩展和缓冲模块包括第一FE1.1S芯片、第二FE1.1S芯片以及第三FE1.1S芯片,其中,第一FE1.1S芯片的二十二引脚和二十三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二十引脚和五十二引脚电连接,第二FE1.1S芯片的二十二引脚和二十三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 芯片的二十一引脚和五十三引脚电连接,第三FE1.1S芯片的二十二引脚和二十三引脚分别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二十三引脚和二引脚电连接。

请参阅图12和图16,第二VGA视频信号输出切换模块包括 SN74CBT3383DBQ芯片,SN74CBT3383DBQ芯片的十三引脚与 STM32F103RBT6芯片的三十六引脚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模拟开关 SN74CBT3383DBQ芯片,此芯片的导通内阻小,满足模拟信号的要求。

请参阅图12和图17,第二显示屏显示接口模块包括FPC0.5座,FPC0.5 座的五引脚至十四引脚分别依次与STM32F103RBT6芯片的五十引脚、四十二引脚、四十一引脚、五十五引脚、五十六引脚、五十七引脚、五十八引脚、四十四引脚、四十三引脚以及四十五引脚电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