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6824发布日期:2019-04-29 11:49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设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桌子。



背景技术:

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由桌面板以及连接在桌面上的桌腿组成。桌面板上可以用来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以及工作等。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桌子的类型丰富多样,桌子按需求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办公桌、餐桌、课桌、电脑桌以及讲桌等。

而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现有的桌子都是对应单一用途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桌子的功能已经不单单是供人们伏案学习或者工作了,人们休闲娱乐往往也喜欢围着一张桌子,此时桌子最传统的功能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现有桌子的高度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所改变和调整,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桌子,以解决现有的桌子用途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休闲娱乐的需求,且桌子高度不可调致使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桌子,包括桌面板、桌腿和显示屏,所述桌腿连接在所述桌面板的下端面,所述桌腿的底部沿所述桌腿的轴心方向设有螺纹孔以及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腿;

所述桌面板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显示屏的容纳腔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的支撑板,所述显示屏的下边部通过第一旋转结构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壁,所述支撑板的下边部通过第二旋转结构连接于容纳腔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下方,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多条水平间隔布置的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便于手指孔。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腿包括连接段和支撑段,所述连接段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段的底部沿所述调节腿的轴心方向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与所述连接段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段的底部边缘朝外延伸形成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桌面板的侧壁连接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包括防撞部以及分设在所述防撞部两边的夹持部,所述防撞部与两个所述夹持部连为一体且两个所述夹持部外端相互靠拢并形成有容纳所述桌面板侧壁的开口。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与所述桌面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桌面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胶粘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桌面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采用图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桌子,通过在桌面板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中收容有显示屏,显示屏可以通过第一旋转结构从容纳腔中打开,相应地,支撑板可以通过第二旋转结构从容纳腔中打开,且用于支撑在显示屏的背面,用户在吃饭、伏案学习或者工作时,可以随时打开显示屏进行休闲娱乐,具体地,支撑板可以通过选择支撑在不同的凸条上,进而调节显示屏的倾斜角度,凸条可以增强支撑的稳固性,使用完毕后,将显示屏和支撑板均收容在容纳腔中,由于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位于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下方,所以,支撑板可以覆盖在显示屏的上方,对显示屏起保护作用。与此同时,桌腿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调节腿可以通过桌腿底部的螺纹孔与桌腿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增加桌子的高度时,将调节腿安装在桌腿上即可,不用的时候直接拆除进而实现桌子的高度可调,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对桌子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桌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撞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面板;2、桌腿;3、调节腿;4、支撑板;41、手指孔;5、显示屏;51、凸条;11、防撞条;12、容纳腔;31、连接段;32、支撑段;33、支撑平台;111、防撞部;112、夹持部;113、开口;311、外螺纹;321、连接孔;32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4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桌子,包括桌面板1、桌腿2和显示屏5,桌腿2连接在桌面板1的下端面,优选地,桌腿2垂直连接在桌面板1的下端面,桌腿2的底部沿桌腿2的轴心方向设有螺纹孔(图中未标示)以及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腿3,桌面板1上设有用于收纳显示屏5的容纳腔12以及用于支撑显示屏5的支撑板4,显示屏5的下边部通过第一旋转结构连接于容纳腔12的第一侧壁,支撑板4的下边部通过第二旋转结构连接于容纳腔12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位于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下方,显示屏5的背面设置有多条水平间隔布置的凸条51。

具体地,通过在桌面板1上设有容纳腔12,容纳腔12中收容有显示屏5,显示屏5可以通过第一旋转结构从容纳腔12中旋转打开,相应地,支撑板4可以通过第二旋转结构从容纳腔12中旋转打开,由于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相对设置,因此显示屏5和支撑板4可以在容纳腔12中相向打开,打开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干扰较低,支撑板4用于支撑在显示屏5的背面,用户在吃饭、伏案学习或者工作时,可以随时打开显示屏5进行休闲娱乐,增加了显示屏5的使用灵活性,为了便于智能化控制,可以通过用户的电子设备端与显示屏5进行蓝牙或是无线通讯连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电子设备操作显示屏5;更具体地,支撑板4可以通过选择支撑在显示屏5背面不同的凸条51上,进而调节显示屏5的角度,通过支撑板4的上边沿与凸条51抵接支撑,水平布置的凸条51可以增强支撑的稳固性,使用完毕后,将显示屏5和支撑板4均收容在容纳腔12中,由于第一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位于第二旋转结构的旋转轴下方,所以,支撑板4可以覆盖在显示屏5的上方,对显示屏5起保护作用,与此同时,桌腿2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调节腿3可以通过桌腿2底部的螺纹孔与桌腿2实现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增加桌子的高度时,将调节腿3安装在桌腿2上即可,不用的时候直接拆除进而实现桌子的高度可调,操作简便,满足不同身高人群对桌子的使用需求,适应性强。

进一步地,由于收容显示屏5时,支撑板4的下表面覆盖在显示屏5上,通过在支撑板4的下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层,可以避免支撑板4与显示屏5直接硬接触损伤屏幕,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缓冲层可以是海绵、软硅胶等材料。为了便于打开支撑板4取出显示屏5,在支撑板4上设有手指孔41,用户通过手指孔41打开支撑板4,优选地,手指孔41设置在支撑板4的上边沿。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旋转结构和第二旋转结构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进一步地,调节腿3包括连接段31和支撑段32,连接段31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311,连接段31与桌腿2连接,连接段31的外螺纹311与桌腿2的螺纹孔旋合紧固,支撑段32的底部沿调节腿3的轴心方向设有连接孔321,连接孔321设有与连接段31外螺纹311相匹配的内螺纹322,即为了满足桌子的不同高度需求,可以在桌腿2上呈直线状上下依次连接有多个调节腿3,首个调节腿3与桌腿2连接,第二个调节腿3的连接段31外螺纹311与相邻的下一个调节腿3的支撑段32的连接孔321之间通过螺纹旋合紧固连接,一般地,设置支撑段32的直径尺寸大于连接段31,既有利于连接,也便于调节腿3支撑段32的受力,保证桌子稳固。

本实施例中,桌子的每个桌腿2都可以通过调节腿3进行高度调整,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调节某一个桌腿2的高度或是多个桌腿2的高度,使用较灵活,拆装方便。

为了进一步增大桌腿2的支撑力,保证桌子稳固,在支撑段32的底部边缘朝外延伸形成支撑平台33,通过设置支撑平台33增大调节腿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增大调节腿3的受力面积。

本实施例中,桌面板1桌面板1的侧壁连接有防撞条11,本实施例中,防撞条11可以由EPE、NBR、EVA、珍珠棉、海绵和橡胶制品等材质较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的柔性材料制作而成,优选为PE材料制成,PE材料制成的防撞条11不仅具有弹性和柔韧性,能避免用户身体与桌子碰撞时硬接触导致受伤,而且价格便宜,制造方便。防撞条11包括防撞部111以及分设在防撞部111两边的夹持部112,防撞部111与两个夹持部112连为一体且两个夹持部112外端相互靠拢并形成有容纳桌面板1桌面板1侧壁的开口113,具体安装时,通过开口113将防撞条11安装至桌面板1桌面板1侧壁上,将整个桌面板1桌面板1侧壁都包裹起来,起到加固桌面板1桌面板1和防撞的作用;通过在桌面板1桌面板1边沿的侧壁连接有防撞条11,两个夹持部112结合防撞部111将桌面板1桌面板1侧壁包裹住,使得桌面板1桌面板1的棱角处于防撞条11的覆盖之下,夹持部112用于与桌面板1桌面板1固定,防撞条11具有弹性,且质地柔软,可以缓解冲击,避免用户身体与桌子棱角直接硬接触进而造成伤害,优选地,整个桌面板1桌面板1侧壁都被防撞条11包裹住。

进一步地,防撞条11的两个夹持部112分别与桌面板1桌面板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拆卸连接,防撞部111包裹住桌面板1桌面板1侧壁,防撞条11通过两个夹持部112与桌面板1桌面板1实现可拆卸连接,用户在具体使用时,可以按需拆装或更换防撞条11,操作简便。具体地,两个夹持部112与桌面板1桌面板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通过胶粘可拆卸连接,或者,两个夹持部112与桌面板1桌面板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采用图钉可拆卸连接,还可以通过螺丝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板1桌面板1截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或是椭圆形,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