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杯盖、真空杯及真空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265发布日期:2019-04-16 22:4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真空杯盖、真空杯及真空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容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杯盖、真空杯及真空搅拌杯。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保存食物,尤其是液体食物,人们在杯盖上增加手动抽真空功能。现有的真空杯盖包括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之间具有容积可变抽真空腔体,通过抽真空腔体的容积变化实现对与所述真空杯盖密封连接的杯体内进行抽真空处理。人们想要饮用杯体内的液体食物时,只能整体把杯盖旋下,拿杯体直接饮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真空杯饮用杯体内的液体食物很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杯盖。

一种真空杯盖,所述的真空杯盖包括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之间具有容积可变的抽真空腔体;

所述下盖组件上设置有与杯体密封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抽真空腔体外的可伸缩喝水嘴;

所述上盖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相应的让位孔,所述可伸缩喝水嘴能够从所述让位孔中伸出或缩回;

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上设置有打开或密封其的密封件;

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时,操作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从所述让位孔中伸出,开启所述密封件;

密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时,所述密封件扣紧所述可伸缩喝水嘴,操作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从所述让位孔中缩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杯盖还包括锁紧结构;

所述抽真空腔体的容积变到最小时,所述锁紧结构能够将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下盖组件锁紧或解锁;

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下盖组件锁紧,所述让位孔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对正,所述可伸缩喝水嘴能够从所述让位孔中伸出,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伸出所述让位孔时,能够限制所述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解锁;

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从所述让位孔中缩回,所述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能够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包括固定在所述下盖组件上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上下运动的活动部;

所述活动部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部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

所述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锁紧,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向上运动从所述让位孔中伸出,推动所述连接件使所述密封件打开所述固定部的开口;

所述活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向下运动从所述让位孔中缩回,拉动所述连接件使所述密封件扣紧所述固定部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为与所述固定部相适配的滑套,所述密封件为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所述连接件为可伸缩喝水嘴端盖;

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上,并可沿所述固定部的外周向上或向下滑动;

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包括顶盖和与所述顶盖连接的侧臂,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固定在所述顶盖的内壁上,所述侧臂远离所述顶盖的端部与所述滑套转动连接;

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滑套的顶端开口低于所述固定部的开口,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紧扣在所述固定部的开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套在远离所述抽真空腔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操作凸起,所述操作凸起能够操控所述滑套沿所述固定部的外周向上或向下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组件上设置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包括相对地设置于所述下盖组件的中心线两侧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开设在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下盖组件的中线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杯体内腔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通道包括第一段通道和第二段通道,所述第一段通道与第二段通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段通道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且第一段通道上的所述第一端口位于靠近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二段通道设置于所述下盖组件靠近所述杯体一侧的内壁上,且第二段通道上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杯体内腔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上连接有活塞,所述下盖组件上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活塞筒内密封地移动以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筒之间形成所述容积可变的抽真空腔体;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活塞筒上,当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筒内移动至最低点所述抽真空腔的容积变到最小时,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下盖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锁紧或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杯盖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组件以及所述下盖组件抵接,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抽真空腔体外。

一种真空杯,包括真空杯盖和杯体,所述真空杯盖为如上所述的真空杯盖。

一种真空搅拌杯,包括搅拌刀座和真空搅拌杯,所述真空搅拌杯具有如上所述的真空杯盖。

上述真空杯盖,通过在下盖组件上设置有可伸缩喝水嘴,可伸缩喝水嘴上设置密封件,在上盖组件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伸出或缩回的让位孔。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时,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从所述让位孔中伸出,打开可伸缩喝水嘴上的密封件,就可以饮用杯内液体食物;密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时,所述密封件扣紧所述可伸缩喝水嘴,操作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从所述让位孔中缩回,所述密封件对所述可伸缩喝水嘴保持密封。上述真空杯盖上通过在下盖组件上设置可伸缩喝水嘴使得饮用杯体内的液体食物很方便,实现了能够不需要整体把杯盖旋下就可以直接饮用杯体内液体食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的下盖组件上的可伸缩喝水嘴从让位孔中伸出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的下盖组件上的可伸缩喝水嘴从让位孔中缩回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伸出过程状态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伸出过程状态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伸出过程状态三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底盖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底盖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D-D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抽真空腔体抽排气过程状态一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抽真空腔体抽排气过程状态二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抽真空腔体抽排气过程状态三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锁死上盖组件的过程状态一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锁死上盖组件的过程状态二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锁死上盖组件的过程状态三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可伸缩喝水嘴锁死上盖组件的过程状态四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杯盖的活塞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真空杯盖 10

杯体 20

上盖组件 100

让位孔 110

活塞 120

下盖组件 200

活塞筒 210

底盖 220

中壳 230

抽真空腔体 300

抽真空腔体排气通道 310

抽真空腔体抽气通道 320

可伸缩喝水嘴 400

固定部 410

活动部 420

连接件 421

操作凸起 422

密封件 500

通气通道 600

第一段通道 610

第二段通道 620

弹性件 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杯盖10,所述的真空杯盖10包括上盖组件100和下盖组件200,所述上盖组件100与下盖组件200之间具有容积可变的抽真空腔体300。所述下盖组件200上设置有与杯体20密封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下盖组件20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外的可伸缩喝水嘴400。所述上盖组件100上开设有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相应的让位孔110,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能够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或缩回。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上设置有打开或密封其的密封件500,引用所述杯体20内液体时,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开启所述密封件500以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饮用完所述杯体20内液体后,扣紧所述密封件500以密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

请参阅图11至图13,可选地,所述抽真空腔体300通过容积的变化实现对所述杯体20内进行抽真空处理。如图13中左侧箭头所示,上拉所述上盖组件100,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增大时,通过如图13中所示的抽真空腔体抽气通道320将所述杯体20内的空气抽入到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如图11中顶部箭头所示,下压所述上盖组件100,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变小时,通过如图11中所示的抽真空腔体排气通道310将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的空气排出。如图12所示,当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变到最小即近似为零时,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的空气全部被排出。如此重复上拉和下压所述上盖组件100多次对所述杯体20内进行抽真空,所述杯体20内可以达到-80KPA以上真空状态,可以确保杯体20内饮料保鲜,防止氧化及污染。

可选地,所述下盖组件200上设置有与杯体20密封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杯体20设有上杯口,所述上杯口与所述真空杯盖10的下盖组件200的连接部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杯口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上杯口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12,可选地,所述下盖组件20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外的可伸缩喝水嘴400,所述上盖组件100上开设有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相应的让位孔110,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上设置有打开或密封其的密封件500。饮用所述杯体20内液体时,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通过开启所述密封件500以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即可饮用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饮用完所述杯体20内液体后,扣紧所述密封件500以密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到所述下盖组件200内。通过独立地设置抽真空腔体300和可伸缩喝水嘴400,既能够实现对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进行抽真空处理后保存,又可以实现在不需要整体上将所述真空杯盖10拧下就可以通过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来引用所述杯内的液体。

请参阅图14至图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杯盖10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变到最小时,所述锁紧结构能够将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锁紧或解锁。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锁紧,所述让位孔110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对正,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能够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伸出所述让位孔110时,能够限制所述上盖组件100与下盖组件200解锁。可伸缩的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可以更好方便饮用,又同时有防止在饮用时上盖组件100弹出顶到脸鼻可能性。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能够解锁。

具体地,如图14左侧箭头所示,下压所述上盖组件100,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逐渐变小,所示抽真空腔体300内的的空气通过如图11中所示的抽真空腔体排气通道310将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的空气排出。如图15所示,下压所述上盖组件100到底使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变到最小,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的空气全部被排出,所述上盖组件100与下盖组件200处于开锁状态,此时所述上盖组件100外侧壁上的倒三角标志与所述下盖组件200外侧壁上的开锁标志对正如图15所示,此时所述上盖组件100上的让位孔11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上的可伸缩喝水嘴400错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不能从所示让位孔110中伸出。接着,如图15中顶部箭头所示,顺时针旋转所述上盖组件100使所述上盖组件100与下盖组件200锁紧,此时所述上盖组件100外侧壁上的倒三角标志与所述下盖组件200外侧壁上的闭锁标志对正如图16所示,此时所述上盖组件100上的让位孔11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上的可伸缩喝水嘴400对正,欲引用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时,操纵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如图17所示,开启所述密封件500以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即可饮用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引用完毕后,操纵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能够解锁,解锁后的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能够对所述杯体20内进行抽真空。

请参阅图3至图6以及图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包括固定在所述下盖组件200上的固定部410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410上下运动的活动部420,所述活动部420包括连接件421,所述连接件42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部420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500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锁紧,所述活动部420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410向上运动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推动所述连接件421使所述密封件500打开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所述活动部420相对所述固定部410向下运动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拉动所述连接件421使所述密封件500扣紧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

请参阅图2和图4,可选地,所述活动部420套设在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上,所述活动部420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410向上或向下滑动,所述固定部410与所述活动部420之间设置有可伸缩喝水嘴密封圈,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密封圈能够对固定部410与活动部420之间实现密封。

请参阅图17,可选地,所述连接件42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部42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421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密封件500。如图4所示,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容积最小时,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锁紧,如图4中顶部箭头所示操纵所述活动部42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410向上运动,所述活动部420推送所述连接件421一起向上运动直到最高点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421带着固定在其上的密封件500向上运动,所述密封件500、连接件421和活动部420逐渐地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使得所述密封件500从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中脱出,所述固定部410被打开。推动所述连接件421使其向所述下盖组件200的中心线方向倾倒如图5中箭头所示,所述连接件421带着所述密封件500导向所述上盖组件100靠近其中心线的一侧,所述活动部420的顶端开口完全没有隔挡地裸露出来如图6所示。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可以依次通过所述固定部410和所述活动部420流出。相反,操纵所述活动部42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410向下运动,所述活动部420拉着所述连接件421一起向下运动,所述连接件421带着固定在其上的密封件500向下运动,所述活动部420、连接件421和密封件500逐渐地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使得所述密封件500紧扣在从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中,所述固定部410被密封,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不可以通过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流出。

请参阅图2、图4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420为与所述固定部410相适配的滑套,所述连接件421为可伸缩喝水嘴端盖,所述密封件500为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上,并可沿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向上或向下滑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包括顶盖和与所述顶盖连接的侧臂如图17所示,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固定在所述顶盖的内壁上如图4中所示,所述侧壁远离所述顶盖的端部与所述滑套转动连接。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滑套的顶端开口低于所述固定部的开口,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紧扣在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上如图4所示。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时,操作所述滑套沿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向上滑动,所述滑套推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向上运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带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从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中脱出,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和所述滑套依次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如图5和6中所示;密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时,操作所述滑套沿所述固定部的外周向下滑动,所述滑套拉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向下运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拉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扣紧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所述滑套、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和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依次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

可选地,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的顶盖内壁上设置有凸台,使得所述顶盖整体上近似呈现工字型,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紧紧套在工字型顶盖的凸台上如图5中所示。

请参阅图6,可选地,所述固定部410靠近端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套设有可伸缩喝水嘴密封圈,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圈用于对所述滑套与所述固定部410之间进行密封。

请参阅图2和图16,可选地,所述滑套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短轴,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端盖的侧臂远离所述顶盖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入所述固定短轴内,所述滑套以能够以所述短轴为转轴相对于所述滑套转动。

可选地,所述换套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短轴,所述两个固定短轴在竖直方向上按照适当的间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短轴中处于下方的一个上设置有扭簧,当所述滑套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后,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端盖旋转并向所述上盖组件100的中心侧倾倒。

请参见图3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套远离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操作凸起422,所述操作凸起422能够操控所述滑套沿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向上或向下滑动。

请参阅图3至图6,具体地,所述操作凸起422设置于所述滑套靠近所述固定部410的一端。用手操控所述操作凸起422使所述滑套沿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向上滑动,推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向上运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带动固定在其顶壁上的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向上运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和所述滑套依次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从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中脱出,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被打开,当所述活动部420运动到最高点时,所述操作凸起422卡在所述上盖组件的外壁下,有效防止所述活动部420与所述固定部410完全脱离。

用手拨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向所述上盖组件100的中心侧方向倾倒,此时通过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的固定部410和活动部420可以直接饮用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饮用完毕后,用手操控所述操作凸起422使所述滑套沿所述固定部410的外周向下滑动,拉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向下运动,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带动固定在其顶壁上的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向下运动,所述滑套、所述可伸缩喝水嘴端盖和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依次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所述可伸缩喝水嘴密封碗扣紧所述固定部410的开口,所述固定部410被密封。

请参阅图2和图15,可选地,所述下盖组件200包括底盖220和中壳230,所述底盖220与中壳230固定连接,所述中壳230的侧壁上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操作凸起422能够通过所述豁口裸露在外面,便于人手对所述操作凸起422进行操控,所述凹槽能够容纳所述固定短轴在其中上下滑动。

请参阅图7至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组件200上设置有通气通道600,所述通气通道600包括相对地设置于所述下盖组件200的中心线两侧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开设在所述固定部410靠近所述下盖组件200的中线一侧的内壁上如图10中所示,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杯体20的内腔导通如图8中通气通道600中上面的箭头所指的位置。喝水时,所述固定部410一侧在水面以下,如图9中箭头所指流水通道的方向,所述杯体20中的液体食物经所述流水通道中流出。所述第一端口开设在所述固定部410靠近所述下盖组件200的中线一侧的内壁上如图10中所示,能够保证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食物沿着如图9中箭头所指流水通道流入口中时,流水通道中的液体食物不会堵死所述第一端口,且所述通气通道600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杯体20的内腔导通,这样就能保证顺利地将空气通过通气通道600的第一端口进入,然后从所示第二端口进入所示杯体20的内腔,起到对所述杯体20内腔进行卸压,这样就形成喝水通道与进气通道全部通过人口腔内,保证饮料不会飞溅到脸上,也同时保证所述杯体20内的液体不被污染。

优选地,所述通气通道600的两个端口中,与所述杯体20的内腔导通的第二端口位于靠近所述下盖组件200的外侧壁处如图8中所述通气通道600上面箭头所示的位置处,这样就能保证在喝水时空气通过通气通道进入到所述杯体20内腔的饮料液面以上。

为方便饮用杯体20内的液体饮料等,一般的杯子会设置可伸缩喝水嘴400,而在饮用时,外界空气需要进入杯体20内,以实现杯内外压力平衡。对于密封性较好的杯子,空气进入杯内需要另外设置进气孔,如果进气孔位置设置得不合适,杯内的液体有时会通过进气孔喷出到人脸上,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可伸缩喝水嘴400与进气孔的位置。

如图8和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通道600包括第一段通道610和第二段通道620,所述第一段通道610与第二段通道620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段通道61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410的内部,且第一段通道610上的所述第一端口位于靠近所述固定部410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二段通道620设置于所述下盖组件200靠近所述杯体20一侧的内壁上,且第二段通道620上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杯体20的内腔导通。

请参阅图8至图10,可选地,所述第一段通道610(图10中直线箭头所示的通道)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的流水通道(图9中箭头所示的通道)分别为独立的通道,所述第一段通道61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410内部靠近所述杯体20一侧的内壁上,且第一段通道610上的第一端口位于靠近所述固定部410的顶部开口处,第一段通道610在所述第一端口处与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的流水通道汇合。所述第二段通道620设置于所述下盖组件200靠近所述杯体20的内侧壁上如图8中所示,由所述下盖组件200靠近所述杯体20的内侧壁上的通气槽与通气槽盖密封配合而形成,且第二段通道620上的第二端口位于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对的位置处。喝水时,所述固定部410的一侧在水面以下,第二段通道620上的第二端口在水面以上,能够通气到所述杯体20内的饮料液面以上,这样就形成喝水通道与进气通道全部通过人口腔内,保证饮料不会飞溅脸上,也同时防止杯内液体由于通气通道600而被污染。

请参阅图11至图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100上连接有活塞120,所述下盖组件200上连接有活塞筒210如图7中所示,所述活塞120能够在所述活塞筒210内密封地移动以在所述活塞120与所述活塞筒210之间形成所述容积可变的抽真空腔体300,所述固定部410设置于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外。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活塞120上,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活塞筒210上,当所述活塞120在所述活塞筒210内移动至最低点所述抽真空腔的容积变到最小时,所述上盖组件100与所述下盖组件20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锁紧或解锁。

请参阅图11和图12,可选地,当所述活塞120在所述活塞筒210内移动至最低点时,所述活塞120的底壁与所述活塞筒21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抽真空腔的容积变到最小如图12所示。利用所述真空杯盖10对所述杯体20进行抽真空时,将所述活塞120在活塞筒210内移动至最低点时,从而使所述活塞120的底壁与所述活塞筒210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抽真空腔的容积变到最小,其内暂存的空气被完全排出抽真空腔体300,当活塞120移动使抽真空腔容积增大时,能够从杯体20内吸取更多的空气。

请参阅图13,可选地,所述活塞筒210的底壁上开设有吸气孔,吸气孔上设有吸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只允许空气由杯体20进入抽真空腔内,所述活塞120为中空结构,所述排气孔开设于所述活塞120的底壁上,所述排气孔上设有排气单向阀,所述排气单向阀只允许空气从所述抽真空腔排出。通过在吸气孔设置吸气单向阀以及在排气口设置排气单向阀,能够有利于空气在抽真空腔内的定向流动,对空气的单向密封性能更为可靠。

请参阅图18,可选地,所述活塞120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筋,所述活塞筒210内壁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筋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为所述导向筋的顶端,所述第二锁定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两侧的凸缘结构,当活塞120在活塞筒210内移动至最低点时,导向筋顶端从导向槽中脱离,旋转活塞120使导向筋顶端抵接在凸缘结构下从而将活塞120锁定在最低位置。此时,所述下盖组件200上的可伸缩喝水嘴400与所述上盖组件100上的让位孔110对正,操作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能够使其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

请参阅图3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杯盖10还包括弹性件700,所述弹性件7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组件100以及所述下盖组件200抵接,且所述弹性件700位于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外。可选地,所述弹性件700为设置于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外的压缩弹簧,在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位置时,抽真空腔体300内的容积可近似为零。

请参阅图1至图18,抽真空工作过程如下:下压所述带可伸缩喝水嘴400真空杯的上盖组件100,所述上盖组件100推动通过螺钉连接的活塞120、与缸密封圈、以及装在活塞120上的单向阀片一起向下移动,压缩缸内体积,缸内空气压力增高,活塞120上单向阀片被压力空气推开,按图10所示排气线路排出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的空气。当活塞120压到最底时,与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底部和装在底部上的单向阀片贴合,所述抽真空腔体300的体积接近似为零,缸内空气全部被排出。撤出施加于所述上盖组件100上的压力,所述上盖组件100在弹簧作用下连同活塞120与缸密封圈、以及装在活塞120上的单向阀片一起向向上移动。所述抽真空腔体300体内形成真空,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底部上的单向阀片由于杯子内的空气压力被打开。杯子内的空气被抽入所述抽真空腔体300内部。直到两边气压平衡。如此重复下压顶盖多次,杯子内可以达到-80KPA以上真空状态,可以确保杯内饮料保鲜防止氧化及污染。所述上盖组件100下压到底部时具有进一步把出水嘴端盖压到位保证密封的功能。

一种真空杯,包括真空杯盖10和杯体20,所述真空杯盖10为如上所述的真空杯盖10。在需打开抽真空杯取出其内的食品时,可使外界空气进入杯体20内,以方便真空杯盖10从杯体20上取下。

一种真空搅拌杯,包括搅拌刀座和真空搅拌杯,所述真空搅拌杯具有如上所述的真空杯盖10。在利用抽真空搅拌/粉碎杯进行搅拌/粉碎工作前,可先对搅拌/粉碎器内进行抽真空,以减少其内的空气,以防止搅拌/粉碎过程中食品氧化。由于在搅拌/粉碎过程中可能产生气体,在搅拌/粉碎结束后,可再次利用真空杯盖10进行抽真空处理。

上述真空杯盖10,通过在下盖组件200上设置有可伸缩喝水嘴400,可伸缩喝水嘴400上设置密封件500,在上盖组件100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伸出或缩回的让位孔110。打开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时,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伸出,打开可伸缩喝水嘴400上的密封件500,就可以饮用杯内液体食物;密封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时,所述密封件500扣紧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操作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从所述让位孔110中缩回,所述密封件500对所述可伸缩喝水嘴400保持密封。解决现有的真空杯盖10上由于没有设置可伸缩喝水嘴400导致饮用杯体20内的液体食物很不方便的问题,实现能够不需要整体把杯盖旋下就可以直接饮用杯体20内液体食物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