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洁装置用的清洁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786发布日期:2019-05-31 21:2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表面清洁装置用的清洁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用的清洁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类产品,无论是单滚刷或双滚刷,都是将清洁滚刷设计在地刷的前端,如中国专利CN201610056422.X,该专利所述的一种清洗机结构,在地拖上设置有双滚刷结构,具体的,双滚刷结构包括两根平行的滚刷轴,滚刷轴上设有刷毛,可知,这样结构的清洁结构即使安装有双滚刷,也无法有效的进行二次清洁,需要多次重复清洁地面,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用的清洁底座,可以有效进行二次清洁、迅速完成清洁工作,从而减少用户的使用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用的清洁底座,该清洁底座适于在待清洁地面上移动,所述的清洁底座包括底部带有第一吸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滚刷室、安装于所述的第一滚刷室中的第一滚刷、用于向所述的第一滚刷施加液体的液体喷嘴以及第一污液输送通道,所述第一滚刷的下端部至少有部分伸至所述第一吸口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污液输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滚刷室相连通、另一端与一污液收纳容器相连通;所述的清洁底座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部的第二吸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滚刷室、安装于所述的第二滚刷室内的第二滚刷以及第二污液输送通道,所述第二滚刷的下端部至少有部分伸至所述第二吸口的外侧,所述的第二滚刷室位于所述的第一滚刷室的后方并且二者相互隔开设置,所述第二污液输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滚刷室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污液收纳容器相连通或者与所述的第一污液输送通道相接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滚刷室位于所述壳体的前部,所述的第二滚刷室位于所述壳体的后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滚刷与所述的第二滚刷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清洁底座包括一马达,所述的第一滚刷与所述的第二滚刷分别与所述的马达相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滚刷室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滚刷的外周表面之间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的第一滚刷室内设置有一清水隔离件,所述的清水隔离件至少有部分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的第一通道内,所述的清水隔离件将所述的第一通道沿着所述第一滚刷的转动方向分隔成从所述的清水隔离件向下延伸到所述的第一吸口处的第一分通道和从所述的第一吸口处向上延伸到所述的清水隔离件处的第二分通道,所述的第一污液输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分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液体喷嘴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二分通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滚刷包括第一滚刷体以及从所述第一滚刷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刷毛;所述的第一刷毛有部分伸至所述第一吸口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滚刷包括第二滚刷体、从所述第二滚刷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刷毛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滚刷体的外周表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刷毛之间的微纤维材料,所述的第二刷毛以及部分所述的微纤维材料有部分伸至所述第二吸口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污液输送通道位于所述的第一滚刷室的后方,所述的第二污液输送通道位于所述的第二滚刷室的前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一三通连接头,所述的三通连接头的三个口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污液输送通道、所述的第二污液输送通道以及一污液输送总管道相连通,所述的污液输送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污液收纳容器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清洁底座移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两个相互隔开设置的滚刷室内分别设置滚刷,当前面的滚刷完成对地面清洁后,后面的滚刷可以进行二次清洁,这样可以很迅速的完成清洁工作,从而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马达与第一滚刷以及第二滚刷之间的传动示意图;

其中:100、第一滚刷室;101、第一滚刷;102、液体喷嘴;103、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4、清水隔离件;105、第一分通道;106、第二分通道;107、第一吸口;200、第二滚刷室;201、第二滚刷;203、第二污液输送通道;207、第二吸口;300、污液输送总管道;400、壳体;500、马达;600、滚轮;700、三通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用的清洁底座,该清洁底座适于在待清洁地面上移动,用于清洁地面的垃圾,它包括一个带有第一吸口107和第二吸口207的壳体400,壳体400的底部设置有供清洁底座移动的滚轮600,壳体400的前部具有第一滚刷室100,壳体400的后部具有第二滚刷室200,第二滚刷室200位于第一滚刷室100的后方并且第一滚刷室100和第二滚刷室200是相互隔开设置的,第一滚刷室100内安装有第一滚刷101,第一滚刷101包括第一滚刷体以及从第一滚刷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刷毛,第一刷毛有部分伸至第一吸口107的外侧,壳体400内部具有一个能够向第一滚刷101施加液体的液体喷嘴102,还具有一个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的一端与第一滚刷室101相连通,且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位于第一滚刷室100的后方,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连接头700与一个污液输送总管道300相连通,污液输送总管道300最终与一个污液收纳容器相连通(图中未示出);第二滚刷室200内安装有第二滚刷201,第二滚刷201包括第二滚刷体、从第二滚刷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刷毛,以及设置于第二滚刷体的外周表面上并位于第二刷毛之间的微纤维材料,第二刷毛以及部分微纤维材料有部分伸至第二吸口207的外侧,微纤维材料能够更好的吸附地面上的灰尘等细小颗粒,壳体400内具有一个第二污液输送通道203,第二污液输送通道203位于第二滚刷室200的前方,第二污液输送通道203的一端与第二滚刷室200相连通,另一端通过三通连接头700与污液输送总管道300相连通。在壳体400内部的合适位置设置有一马达500,用于驱动第一滚刷101和第二滚刷201转动,第一滚刷101与第二滚刷201分别与马达500相传动连接,第一滚刷101与第二滚刷201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刷室100的内壁面与第一滚刷101的外周表面之间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一滚刷室100内设置有一清水隔离件104,清水隔离件104至少有部分沿径向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清水隔离件104将第一通道沿着第一滚刷101的转动方向分隔成从清水隔离件104向下延伸到第一吸口107处的第一分通道105和从第一吸口107处向上延伸到清水隔离件104处的第二分通道106,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的一端与第一分通道105相连通,液体喷嘴10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分通道106内。干净的液体从液体喷嘴102喷向第二分通道106对第一滚刷101进行喷淋,喷有液体的潮湿的第一滚刷101对地面进行清洁,污液通过第一分通道105进入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从而进入污液输送总管道300,通过设置清水隔离件104,将第一通道分隔成第一分通道105和第二分通道106,从而可以隔断第一滚刷室100内干净液体和污液的混合,防止污液在第一滚刷101的旋转下重新被甩向地面,形成二次污染,当然,也能够防止干净液体在喷洒时,直接被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的入口吸入,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情况的发生。

下面阐述一下该清洁底座的工作流程:液体喷嘴102向第一滚刷101喷洒干净液体,潮湿的第一滚刷101清洁地面,污液进入第一污液输送通道103而后进入污液输送总管道300,最后进入污液收纳容器,位于第一滚刷室100后方第二滚刷室200内的第二滚刷201对地面进行二次清洁,对潮湿的地面可以进行吸干,污液进入第二污液输送通道203而后进入污液输送总管道300最后进入污液收纳容器,并且第二滚刷201能够更加细致的吸附地面的灰尘颗粒,由于设置第二滚刷室200以及第二滚刷201,可以对地面进行有效的二次清洁,从而迅速完成清洁工作,减少用户使用时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