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4390发布日期:2018-12-14 23:0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装修行业的发展,平开门窗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普及度愈来愈高,但是现有的平开门窗的密封一般都是采用在边框靠室外的边缘设置一个卡槽,卡槽内设置密封条,门窗关闭时密封条起到密封的作用,但是该结构密封性差,卡槽固定的方式导致缝隙较多,使用过程中密封条还易脱落,寿命短,而且只有一层密封结构,防霾和隔音效果效果不好,密封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框、门窗边框、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部和设置于所述密封部底面的粘贴部,所述密封条截面为D型、B型、波浪型中的一种,所述固定框靠室外一侧及所述门窗边框靠室内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L型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均设置有所述密封条,所述固定框靠室内一侧及所述门窗边框靠室外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板,门窗关闭时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密封条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条对应的密封槽,门窗关闭时所述密封条紧贴所述密封槽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窗边框靠所述固定框的一侧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密封条,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密封卡合部,所述密封卡合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条对应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框对应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位置设置有关闭门窗时方便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的内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框、门窗边框、密封条均为中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条的粘贴部为内置玻璃纤维网格的双面胶带,所述密封部为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技术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密封条通过粘贴部进行定位,不存在缝隙,不易脱落,密封性好,且密封条的截面采取D型、B型、波浪型中的一种,增加了密封条与密封板的接触部分,进一步起到密封的效果,且门窗关闭时,密封板压紧密封条,使之变形,使密封板与密封条之间完全接触,没有缝隙,防霾隔音密封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包括固定框1、门窗边框2、密封条3,所述密封条3包括密封部和设置于所述密封部底面的粘贴部,所述密封条3截面为D型、B型、波浪型中的一种,所述固定框1靠室外一侧及所述门窗边框2靠室内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L型的第一安装部4,所述第一安装部4上均设置有所述密封条3,所述固定框1靠室内一侧及所述门窗边框2靠室外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板5,门窗关闭时所述密封板5与所述密封条3接触。

该门窗防霾隔音密封结构,其密封条3通过粘贴部进行定位,不存在缝隙,不易脱落,密封性好,且密封条3的截面采取D型、B型、波浪型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B型,增加了密封条3与密封板5的接触部分,进一步加强密封的效果,且门窗关闭时,密封板5压紧密封条3,使之变形,使密封板5与密封条3之间完全接触,没有缝隙,防霾隔音密封效果良好。

所述密封板5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条3对应的密封槽9,门窗关闭时所述密封条3紧贴所述密封槽9底部。设置密封槽9,门窗关闭时,密封板5压紧密封条3,使之变形,充满密封槽9,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所述门窗边框2靠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安装部7,所述第二安装部7上设置有所述密封条3,所述固定框1上设置有密封卡合部6,所述密封卡合部6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条3对应的凹槽。通过增设这一层密封结构,实现三层密封,确保密封效果的良好,当然,亦可采取四层密封甚至更多,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类。

所述固定框1对应所述第二安装部7的位置设置有关闭门窗时方便所述第二安装部7通过的内凹部8。避免出现关闭门窗时,第二安装部7抵靠在固定框1上,无法关闭门窗。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1、门窗边框2、密封条3均为中空结构,轻便,方便安装,同时,隔音效果好。

所述密封条3的粘贴部为内置玻璃纤维网格的双面胶带,所述密封部为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技术制成。该设计使得粘贴部耐老化、耐高温、耐低温、耐水泡,密封部耐老化,在-35℃到80℃的温度区间内均能保持非常好的回弹性,弹性稳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