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804发布日期:2019-02-10 23: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窗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多数建筑门窗上会配置开窗结构,并且根据实际场景及需求可以配置成外开窗结构或者内开窗结构。但是,无论是内开窗结构或者是外开窗结构,都会开设排水通道,以避免开窗结构生锈;在相关技术中,开窗结构中的排水通道为可见的,从而影响整个门窗结构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窗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窗结构,包括:窗扇,所述窗扇包括第一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窗扇水平部,所述窗扇水平部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排水的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用于将所述窗扇内的液体排至与所述窗扇配合的窗框内;

所述窗框包括与所述第一型材配合的第二型材,所述第二型材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窗框水平部,所述窗框水平部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排水的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用于将所述窗框的内液体排出。

可选的,所述窗扇包括第三型材及连接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的第一隔热条,所述窗框包括第四型材及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与所述第四型材的第二隔热条;

其中,所述第一型材相对于所述第三型材靠近于室外、所述第二型材相对于所述第四型材靠近于室外,以通过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和所述第二排水通道将液体排至室外。

可选的,所述窗扇水平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第一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第二排水孔;其中,所述窗扇内的液体可依次经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排至所述窗框。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孔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窗框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设置的阶梯部,所述阶梯部用于对由所述第二排水通道排出的液体进行引流。

可选的,所述窗框包括压接于所述第二型材的第一胶条和位于所述窗框中部区域的第二胶条,所述窗扇包括压接于所述第三型材的第三胶条

其中,在所述开窗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第一型材抵接、所述第二胶条与所述第一隔热条抵接、所述第三胶条与所述第四型材抵接,以配合形成所述开窗结构的三层密封结构。

可选的,所述窗框水平部上朝向于所述窗扇的表面不高于所述第四型材及所述第二隔热条上朝向于所述窗扇设置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窗框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胶条的一部分压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胶条的一部分压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一胶条存在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型材抵接、所述第二胶条存在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一隔热条抵接。

可选的,所述窗扇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胶条的一部分压接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第三胶条存在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三凹槽以用于与所述第四型材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胶条包括引流面,所述引流面可对来自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液体进行引流。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分别设置于窗扇水平部和窗框水平部的厚度方向上,从而当用户从室外一侧或者室内一侧查看时,都无法查看到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提高了开窗结构的美观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窗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窗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窗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开窗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该开窗结构100可以包括窗扇1和与窗扇1相配合的窗框2。其中,窗扇1可以包括第一型材11,该第一型材11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窗扇水平部111,该窗扇水平部111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排水的第一排水通道1111,该第一排水通道1111可以将窗扇1内的液体排至窗框2内;相类似的,窗框2可以包括与第一型材11配合的第二型材21,该第二型材21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窗框水平部211,该窗框水平部211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排水的第二排水通道2111,该第二排水通道2111可以将窗框2内的液体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窗扇水平部111和窗框水平部211沿水平方向设置是指:在开窗结构100装配至建筑物时,窗扇水平部111与窗框水平部211与建筑物所处平面平行;而由于第一排水通道1111和第二排水通道2111的排水方向为竖直方向,即垂直于建筑物所处平面。换言之,第一排水通道1111和第二排水通道2111分别设置于窗扇水平部111和窗框水平部211的厚度方向上,从而当用户从室外一侧或者室内一侧查看时,都无法查看到第一排水通道1111和第二排水通道2111,提高了开窗结构100的美观性。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窗扇1还可以包括第三型材12和连接第一型材11和第三型材12的第一隔热条13;相类似的,窗框2还可以包括第四型材22和连接第二型材21和第四型材22的第二隔热条23。其中,当开窗结构100为如图3所示的内开窗结构时,若开窗结构100被安装至建筑物,第一型材11相对于第三型材12靠近于室外、第二型材21可以相对于第四型材22靠近于室外,从而通过第一排水通道1111和第二排水通道2111将液体排出至室外,从而有利于维护室内环境。

进一步地,窗框水平部211上朝向于窗扇1设置的表面不高于第四型材22及第二隔热条23上朝向于窗扇1设置的表面。换言之,即窗框2上朝向于窗扇1设置的表面基本呈阶梯状,并且第二排水通道2111连通窗框2上朝向于窗扇1设置的表面的最低处,从而有利于窗框2内的积水排至第二排水通道2111处,提高排水效率。相类似的,窗扇1亦可以设置成阶梯状,以便于第一排水通道1111排出窗扇1内的液体,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型材11相对于第三型材12靠近于室内、第二型材21相对于第四型材22靠近于室内,从而将第一排水通道1111和第二排水通道2111内的液体排至室内,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仍以图3所示实施例为例,窗扇水平部111还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水平部1112和第二水平部1113,第一排水通道1111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水平部1112上的第一排水孔1111A、设置于第二水平部1113上的第二排水孔1111B,从而通过第一排水孔1111A和第二排水孔1111B形成位于窗扇1内的第一排水通道1111。

举例而言,假定开窗结构100还可以包括玻璃3,从而窗扇1可以位于玻璃3与窗框2之间;从而第一排水孔1111A可以靠近于玻璃3设置、第二排水孔1111B可以靠近于窗框2设置,以使得位于窗扇1与玻璃3所围成空间内的液体可以经第一排水孔1111A、第二排水孔1111B排出至窗框2内,从而有利于得窗扇1各处的积水尽快的排出。其中,第一排水孔1111A和第二排水孔1111B可以相对设置,从而由第一排水孔1111A排出的液体可以直接从第二排水孔1111B排出,无需通过第一型材11上的其他结构,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窗扇1内的液体可以经过第一排水通道1111排至窗框2后,可以与窗框2内的液体汇集,并通过窗框2上的第二排水结构2111排出。其中,第二型材21还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二排水通道2111设置的阶梯部212,该阶梯部212可以用于对由第二排水通道2111排出的液体进行引流,以将液体排出至室外。例如,如图3所示,该阶梯部212可以基本呈L型,以简化对第二型材21的加工;或者该阶梯部212也可以包括一斜面,以通过该斜面对液体进行引流,提高开窗结构100的排水效率。

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当开窗结构100处于关闭状态时,窗扇1与窗框2可以搭接形成至少三层密封结构。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内开窗结构,窗框2可以包括压接于第二型材21的第一胶条24和位于窗框2的中部区域的第二胶条25,窗扇1可以包括压接于第三型材12的第三胶条14,当开窗结构10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胶条24与第一型材11抵接、第二胶条25与第一隔热条13抵接、第三胶条14可以与第四型材22抵接,以配合形成开窗结构100内的三层密封结构,提高开窗结构100的保温隔热性能。

具体而言,窗框2可以包括第一凹槽26和第二凹槽27,该第二凹槽27可以位于第二型材21、第四型材22和第二隔热条23中任意至少之一上、第一凹槽26可以位于第二型材21上;其中,第一胶条24的一部分可以被压接于第一凹槽26内进行固定,第二胶条25的一部分可以被压接于第二凹槽27内进行固定;并且,第一胶条24的一部分突出于第一凹槽26以用于与第一型材11进行抵接,以形成一层密封结构;第二胶条25的一部分突出于第二凹槽27用于与第一隔热条13进行抵接,以形成另一层密封结构。

相类似的,窗扇1可以包括第三凹槽15,该第三凹槽15可以位于第三型材12上,并且,第三胶条14的一部分可以被压接于第三凹槽15内进行固定,并存在一部分突出于第三凹槽15用于与第四型材22进行抵接,以形成有一层密封结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第二胶条25还可以包括引流面251,该引流面251从第三型材21所处的一侧朝向第四型材22所处的一侧进行倾斜,从而当如图3所示的内开窗结构100朝向室内进行开启时,使得由第一排水通道1111排出的液体可以通过引流面251迅速的引导至第二排水通道2111,避免液体进入室内,影响用户居住环境。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