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壶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1293发布日期:2019-08-03 16: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壶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壶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养生壶。



背景技术:

目前,养生壶已经成为居家生活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家用电器。现有的养生壶大部分都是单个壶盖的设计,人们想在养生壶中放入炖盅,或者是人们想将各种保健食材放入滤网中,然后再将滤网放入养生壶中烹煮时,壶盖或者壶口处没有可以固定炖盅或滤网的装置,因此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但也有一些设计将壶盖和炖盅或滤网设计为可拆卸的一体结构,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满足在养生壶中放入炖盅或者滤网的要求,但是每次需要使用炖盅或者滤网时,均需要向壶盖上安装,使用完后还需要进行拆卸,比较麻烦;同时,壶盖和炖盅或者滤网连接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较困难,而且容易引起壶盖的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壶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养生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人们在养生壶中放入炖盅或者滤网时,更加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壶盖组件,其中,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外盖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内盖盖合在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上,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侧壁的底端设有向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圆心延伸的环形台阶;所述内盖和外盖之间设有弹性锁定装置,所述内盖包括上壳、下壳以及设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内支架,所述上壳的底部与所述内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下壳包覆在所述内支架外壁上,且所述下壳的顶部与所述内支架的顶部连接。当人们需要在养生壶中放入炖盅或者滤网时,稍微用力就可以使得内盖与外盖之间的弹性锁定装置脱开,然后打开内盖,将炖盅或者滤网从第一圆形通孔放入养生壶中,第一圆形通孔上的环形台阶与炖盅或者滤网的顶部外沿相配合,将炖盅或者滤网悬挂固定在外盖上,极其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锁定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下壳周向外壁上的环形凸筋,以及设在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周向侧壁上并与所述环形凸筋配合的弹性卡扣。这样设计使得内盖与外盖的配合锁定更简单,内盖开启也更方便,不需要复杂的锁定和解锁装置,简化了内盖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的底部与所述内支架的顶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上壳底面上的第一扣位,以及设在所述内支架顶部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一扣位配合的第一扣钩。所述下壳的顶部与所述内支架的顶部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下壳顶面上的第二扣钩,以及设在所述内支架顶面上并与所述第二扣钩配合的第二扣位。内支架可以增强整个内盖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的顶面上设有提手,方便开启内盖和整个壶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壶盖组件的养生壶,其中,包括壶身、底座、把手和壶盖组件,所述壶身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壶身顶部设有顶部开口,所述把手设在所述壶身的外侧面,所述壶盖组件的外盖盖合在所述顶部开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壶盖组件设有内盖和外盖,外盖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的底部设有环形台阶,当人们需要在养生壶中放入炖盅或者滤网时,直接打开内盖,然后将炖盅或者滤网从外盖上的第一圆形通孔放入养生壶中,炖盅或者滤网的顶部外沿悬挂在环形台阶上,盖上内盖就可以进行烹煮;使用完毕后,直接打开内盖,就可以将炖盅或者滤网从第一圆形通孔中取出,十分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内盖和外盖之间设有弹性锁定装置,只要稍微用力就可以使得弹性锁定装置解锁,进而完成内盖的盖合操作或者已经盖合好的内盖的取下操作,操作简单且简化了内盖的整体结构;弹性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内盖和外盖可以结合成一体,可以实现整个壶盖组件一起从壶身的顶部开口上取下,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是开启内盖还是开启整个壶盖,实用而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壶盖组件,其中,包括内盖1和外盖2,所述外盖2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21,所述内盖1盖合在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上,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侧壁的底端设有向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圆心延伸的环形台阶211;所述内盖1和外盖2之间设有弹性锁定装置,所述内盖1包括上壳101、下壳102以及设在上壳101和下壳102之间的内支架103,所述上壳101的底部与所述内支架103的顶部连接,所述下壳102包覆在所述内支架103外壁上,且所述下壳102的顶部与所述内支架103的顶部连接。当人们需要在养生壶中放入炖盅或者滤网时,稍微用力就可以使得内盖1与外盖2之间的弹性锁定装置脱开,然后打开内盖1,将炖盅或者滤网从第一圆形通孔21放入养生壶中,第一圆形通孔21上的环形台阶211与炖盅或者滤网的顶部外沿相配合,将炖盅或者滤网悬挂固定在外盖2上,极其方便。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弹性锁定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下壳102周向外壁上的环形凸筋1021,以及设在所述第一圆形通孔21周向侧壁上并与所述环形凸筋1021配合的弹性卡扣212。这样设计使得内盖1与外盖2的配合锁定更简单,内盖1开启也更方便,不需要复杂的锁定和解锁装置,简化了内盖1的整体结构。

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上壳101的底部与所述内支架103的顶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上壳101底面上的第一扣位1011,以及设在所述内支架103顶部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一扣位1011配合的第一扣钩1031。所述下壳102的顶部与所述内支架103的顶部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下壳102顶面上的第二扣钩1022,以及设在所述内支架103顶面上并与所述第二扣钩1022配合的第二扣位1032。内支架103可以增强整个内盖1的强度。

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上壳101的顶面上设有提手1012,方便开启内盖1和整个壶盖组件。

实施例2

如图7和图8所示,一种带有实施例1所述壶盖组件的养生壶,其中,包括壶身3、底座4、把手5和壶盖组件6,所述壶身3设于所述底座4上,所述壶身3顶部设有顶部开口31,所述把手5设在所述壶身3的外侧面,所述壶盖组件6的外盖2盖合在所述顶部开口31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