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291发布日期:2019-08-07 01:28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桃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桃夹。



背景技术:

核桃作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健脑益智、抗衰老、防便秘、降血糖等医疗与营养价值,深受孕妇、老人、小孩及脑力工作者人群的喜爱,但是由于核桃外壳坚硬,需破开外壳才能取出果仁食用,对大众食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我国的核桃品种众多,经过市场调研,典型的有比较坚硬的山核桃,也有外壳较软的脆皮核桃。

目前市面上的核桃夹品种很多,但大多是利用杠杆原理、开放式结构、金属材料制成的手握式夹钳,这种金属夹钳结构的核桃夹难以控制力度,在针对上述众多核桃品种时,往往会出现力气较小的人根本夹不开,而用力过大后又会造成夹烂或夹崩核桃的情况出现,崩裂的核桃壳方向不可控,清理起来极为不便且易于伤及手指或五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桃夹,该核桃夹具有受力均匀、携带方便、易于制作、趣味性强的优势,其密闭封装式结构安全性高,适用于孕妇、老人、小孩等各年龄段人群使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桃夹,包括压杆、拉杆、及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所述压杆的第一端穿过并与所述弧形凹槽正对的贯穿孔;所述拉杆穿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做相离运动的限位块;所述压杆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拉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

作为优选地,所述压杆的第二端连接有球形压头,所述压杆的第一端穿接于所述贯穿孔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球形压头和所述支架所相对的两个表面。

作为优选地,所述拉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拉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块卡接的限位卡槽,所述支架上与相对于所述限位卡槽相反的另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拉杆的第二端横穿的开口槽;所述支架可沿所述拉杆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底座滑动,并且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相抵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球形压头与所述压杆的第二端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做相向运动的结合部。

作为优选地,该核桃夹采用3D打印设备并由PLA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配置为弹簧或弹性套筒。

作为优选地,所述弧形凹槽为椭圆形凹槽。

作为优选地,所述压杆的长度设为超过所述支架的厚度和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之和20mm以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呈矩形,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的棱角处均设有倒圆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核桃夹,在拉杆上套上第二弹性件之后将拉杆嵌入支架和底座上并使得第二弹性件压缩地位于底座和支架之间,将待压的核桃放置于底座的弧形凹槽中,在压杆套上第一弹性件之后将其第一端插入支架的贯穿孔中,可以通过手掌按压压杆的第二端,使其第一端作用于弧形凹槽中的核桃,从而均匀压裂核桃;或者通过手掌心和四指的配合,通过手掌心作用于压杆的第二端,而四指抠住支架的下侧面并使四指朝向手掌心的方向扣合,在拉杆两端的限位块的作用下,使得弧形凹槽的底部与压杆的第一端相互作用以挤压核桃,从而压裂核桃。压杆的第一端朝向弧形凹槽移动的位移由压杆的第二端和支架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核桃处于弧形凹槽中受压,由此,能够实现均匀地压裂各种软硬核桃的外壳,这种压核桃的方式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孕妇、老人、小孩使用;另外,该核桃夹制作简易,各部件均可自由拆卸,携带方便,可自由组装使用,趣味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桃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桃夹的剖切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弧形凹槽;12、限位卡槽;2、支架;21、贯穿孔;22、开口槽;23、结合部;3、压杆;31、球形压头;4、拉杆;41、第一限位块;42、第二限位块;5、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核桃夹,包括压杆3、拉杆4、及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底座1和支架2。其中,底座1开设有弧形凹槽11,弧形凹槽11用于放置待压的核桃,支架2上开设有供压杆3的第一端穿过并与弧形凹槽11正对的贯穿孔21,使用时将拉杆4穿接于支架2和底座1之间。更重要的是,拉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支架2与底座1做相离运动的限位块,并且压杆3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5,拉杆4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5位于压杆3的第二端与支架2之间,第二弹性件6位于支架2与底座1之间。

使用该核桃夹时,需要将底座1、支架2、压杆3、拉杆4、第一弹性件5及第二弹性件6进行组装,先将第二弹性件6套设在拉杆4上,再将拉杆4的两端穿接于支架2和底座1上,使得套设于拉杆4上的第二弹性件6位于底座1和支架2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随后优选的将待压的椭圆形核桃沿其长度方向放置于底座1的弧形凹槽11中,之后将第一弹性件5套设在压杆3上,并将压杆3的第一端插入支架2的贯穿孔21中,从而完成核桃夹的组装。

采用上述组装完成的核桃夹压核桃时,主要可有两种破碎核桃的操作方式:操作方式一为,先将核桃夹正放于桌面上,通过手掌按压压杆3的第二端,使压杆3的第一端朝向弧形凹槽11运动,最后对弧形凹槽11中核桃的长度方向施加压力,从而实现轻松压裂核桃,在核桃的长度方向产生裂缝,然后拔出拉杆4,将底座1反向倾倒,即可取出被压裂的核桃;操作方式二为,采用手掌心和四指的配合方式,通过手掌心作用于压杆3的第二端,而四指抠住支架2的下侧面并使四指朝向手掌心的方向用力扣合(类似于使用针筒注射的操作),由于拉杆4两端均设有限位块,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可以限制支架2与底座1做相离运动,从而使得弧形凹槽11的底部与压杆3的第一端相互作用以挤压核桃,进而实现压裂核桃。由于压杆3的第一端朝向弧形凹槽11移动的位移由压杆3的第二端和支架2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核桃处于弧形凹槽11中受压,能够实现均匀地压裂核桃的外壳,这两种压核桃的方式简单易操作,其密闭封装式结构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使用,安全性高。另外,该核桃夹的各部件均可拆卸,携带方便,可自由组装使用,趣味性较强。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核桃夹采用3D打印设备并由PLA(聚乳酸)材料和线材制作而成,从而可以提高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且易于成型,安全性高,适用于儿童使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便于手掌的按压操作,在压杆3的第二端连接有球形压头31,从而提高操作时的舒适性,压杆3的第一端穿接于贯穿孔21中,第一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球形压头31和支架2所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优选地,球形压头31与压杆3的第二端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可便于组装和拆卸,为提高球形压头31与压杆3的连接稳定性,将压杆3的第二端与球形压头31的螺纹旋合长度设置为超过球形压头31半径的一半以上。可以理解,本例中的球形压头31与压杆3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弧形凹槽11设置为椭圆形凹槽,大体与核桃外形相仿,可以进一步提高核桃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破碎核桃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为顺利完成按压核桃的操作,需将压杆3的长度设为超过支架2的厚度和弧形凹槽11的深度之和20mm以上,以使压杆3具有合理的移动范围,从而确保破碎核桃的效果,即能破裂核桃也不至于压碎核桃,方便各类人群使用。

更具体的是,结合图1和图2所示,拉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1,拉杆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2,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限位块41卡接的限位卡槽12,支架2上与相对于限位卡槽12相反的另一侧开设有供拉杆4的第二端横穿的开口槽22,支架2可沿拉杆4的第二端朝向底座1滑动,并且第二限位块42用于与支架2的上表面相抵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限位块41与第二限位块42设置为矩形,限位卡槽12为倒T形槽。可以理解,限位卡槽12与开口槽22分别由底座1与支架2的边缘相向开出,形成反向矩形槽。优选地,限位卡槽12与开口槽22的槽口长度分别为底座1与支架2的一半,以确保拉杆4的两端分别穿接于支架2和底座1上。如此,采用操作方式二压核桃时,由于第一限位块41和第二限位块42的设置,在四指扣拉支架2的时候,支架2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块42抵接从而带动拉杆4移动,以使底座1在第一限位块41的作用下也跟随支架2往四指扣合的方向运动,而此时又由于手掌心抵压压杆3,从而使得底座1与压杆3的第一端做相向运动,进而通过压杆3的第一端与弧形凹槽11的底部挤压核桃,以压裂核桃。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弹性件6的顶紧作用,该核桃夹还可以有第三种操作方式,具体为将该核桃夹侧放于桌面上,两边同时用两个手掌分别拍击底座1和压头,两边同时对弧形凹槽11中的核桃施加压力,从而使其均匀破碎,此操作还有益于活动手部关节,进一步增加核桃夹的趣味性。

另外,如图3所示,为进一步限定压杆3的第一端抵压弧形凹槽11中核桃时的移动范围,支架2朝向底座1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制支架2与底座1做相向运动的结合部23,从而控制施力力度,防止压碎核桃。可以理解,支架2上的贯穿孔21延伸至结合部23,以利于压杆3的第一端从结合部23穿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考虑到儿童、老人、孕妇等体弱人群的使用,支架2和底座1的棱角处均设有倒圆角,可防止误操作而划伤手指。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配置为弹簧或弹性套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核桃夹,安全可靠,制作简易,成本较低,操作方式简单多样,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使用,可自由拆卸组装,便于携带且趣味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