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1464发布日期:2019-06-13 15:4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烘焙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烘焙器具。



背景技术:

烘焙机在日常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可以实现揉面团、发酵和烘烤等不同的操作,但在相关技术中的烘焙机(如面包机),在烘烤面包时往往由于热量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待烘焙产品受热不均,使得烧色呈现树龄纹状,影响产品口感及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烘焙器具。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烘焙器具,烘焙器具包括:壳体,壳体围合形成发热腔;发热元件,设置在发热腔内;叶轮,叶轮与发热元件相邻设置,叶轮包括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包括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每个叶片的转动方向为由第一侧边所在方向向第二侧边所在方向转动;其中,沿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凸出的折边,第一侧边与叶轮的旋转半径之间具有夹角R。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焙器具包括壳体,发热元件及叶轮,叶轮与发热元件相邻设置,均设置于发热腔内,通过将发热元件与叶轮相邻设置,使得被加热元件加热的热空气可通过叶轮进行吹散,提供热量的传播效率,此外叶轮中的多个叶片的转动方向为由第一侧边所在方向向第二侧边所在方向转动,并且在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凸出叶片所在平面的折边,使得折边与叶片之间形成风道,叶轮中心位置的空气沿风道向外流动,便于将叶轮中心位置的空气向边缘带走,这样在叶轮中心位置便更容易形成负压,以使得叶轮中心位置会将更多的空气导入至叶轮表面;此外第一侧边与叶轮的旋转半径之间具有夹角R,这样在叶轮进行旋转时,由于第一侧边与旋转半径具有夹角R,这样在被导流至第一侧边处的空气就会倾斜导流至叶轮的外侧,并且夹角R的大小越大,空气就会被导流至距离叶轮边沿越远距离,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热空气的覆盖范围,提高烹饪时热量的均匀性。

此外,将折边设置在第一侧边上,并且叶片的旋转方向为由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的方向旋转,这样无论是叶轮在进行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折边与叶片之间形成风道都可迎面聚集空气,并将空气向外导出。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烘焙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夹角R的取值范围为:12°≤|R|≤25°。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夹角R的取值范围设定为:12°≤|R|≤25°之间,由于叶轮的旋转方向有可能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因此在叶轮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夹角R为正向且取值为正数,在旋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时夹角R为负向且取值为负数。

由于在夹角R的绝对值越大时,第一侧边与旋转半径之间的夹角便越大,这样被倾斜导出的空气的速度便会越大,便于将空气导向至叶轮更远位置,但是由于在导出的空气的速度增加时,叶轮中心位置的气压就会减小,这样会不便于形成负压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因此限定夹角R的取值范围设定为:12°≤|R|≤25°,可以在保证负压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空气的吹出的距离。

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折边与叶片所在平面相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折边设置为与叶片所在平面相垂直,这样便可最大程度地增加折边与叶片形成的风道的体积,提高导风的能力,进而保证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叶轮还包括:加固部,加固部设置在第二侧边上,加固部与叶片的叶顶相连接,加固部与叶片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叶轮还包括加固部,将加固部设置在第二侧边上,并且使得加固部与叶片的叶顶相连接;其中,叶片的叶根为靠近轴心的一侧,叶片的叶顶为远离轴心的一侧;在叶片的叶顶处设置固定部,使得固定部可以增加整个叶轮的质量,减少在叶轮的转动过程中叶片出现振动的问题,进而减少叶轮的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折边为将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过渡区域向上弯折而形成,以使得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间隙,折边的外轮廓与间隙相匹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叶轮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首先待加工的原料为圆形材料,各个叶片之间并未分开,通过在两个叶片之间去除过渡区域将各个叶片形成间隙而彼此分开,此时过渡区域并未完全去除,而是过渡区域与第一侧边相连接,并向上弯折而形成与凸出于叶片表面的折边,这样折边的外轮廓与间隙相匹配,这可看出折边与叶片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一方面提高折边与叶片之间的连接效果,另一方面可保证折边可以与叶片一体成型,减少加工步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叶片与折边相连处开设有缺口,缺口位于叶片的叶根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折边进行弯折的过程中,折边与叶片的连接处易形成材料堆积,进而使得叶片的表面形成褶皱,并且还会在堆积处造成应力集中,影响叶轮使用寿命;因此在叶片与折边相连处开设有缺口,避免折边与叶片的连接处形成材料堆积,进而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叶片的数量为奇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叶片的数量设置为奇数,由于奇数个叶片无法形成轴对称,这样不会使得叶轮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左右两侧振动频率相同而形成共振,减少了叶轮的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烘焙器具还包括:食材盛放桶,食材盛放桶与叶轮相邻设置;内壁,设置在叶轮及食材盛放桶之间,内壁将发热腔与食材盛放桶相隔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烘焙器具还包括食材盛放桶,食材盛放桶与叶轮相邻设置,使得由叶轮吹出的风可以快速地接触到食材盛放桶,保证食材盛放桶的烹饪效果。

烘焙器具还包括内壁,内壁设置在叶轮与食材盛放桶之间,内壁将发热腔与食材盛放桶相隔离,叶轮及发热元件设置在发热腔内,食材盛放桶不与叶轮及发热元件直接相接触,保证了用户在拿取食材盛放桶时,不会触碰到叶轮及发热元件,保证了用户操作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食材盛放桶设置在壳体内时,叶轮的几何中心所在高度对应于食材盛放桶的中下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食材盛放桶设置在壳体内时,将叶轮的几何中心所在高度设置为与食材盛放桶的中下部相对应,中下部即中部以下位置,这样由于被加热的空气质量较轻,低温气体集中在中下部,低温气体可以通过叶轮的几何中心处形成的负压快速地被吸入到加热室的内部,提高空气流动效率,缩短烹饪时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叶轮为离心式叶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叶轮为离心式叶轮,有利于集中收集气体,并将气体分散吹向风道各处,且有利于风道内气体温度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加热室内部温度均匀分布。当然,叶轮也可为混流叶轮,或选用多种叶轮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烘焙器具还包括:多个进风口,多个进风口集中分布在内壁上,多个进风口与叶轮的轴心相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离心式叶轮其轴心区域为进风区域,因此将多个进风口设置在内壁的与叶轮相对应的壁面上,并与叶轮的几何中心相对应,有利于发热腔内的气体在叶轮的作用下快速流入发热腔,提高了发热腔内部热风循环速度,缩短烹饪时长。尤其在叶轮位于发热元件的一侧时,被及时导出发热腔的气体能够快速地被发热元件加热,提高了烘焙器具整体的加热效率。可选地,叶轮设置在发热腔的背部壁面与壳体之间,或设置在发热腔的左、右任一侧壁面与壳体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分布在内壁上,至少存在一个出风口与叶轮的边缘相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叶轮为离心式叶轮时,由于叶轮会将气体周向导出,进而在叶轮的边缘处设置至少一个出风口,使得部分高温气体能够直接经边缘处的出风口导出至发热腔的外部,有利于食材盛放桶快速升温,且减少热量损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均避让食材盛放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均设置为偏离食材盛放桶所在方位,可有效避免出风口吹出的高温气体直接吹向食材盛放桶,而导致食材盛放桶局部温度过高,有利于保证食材盛放桶内部食材均匀受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壁中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壁面为第一壁面,多个出风口中,至少存在一个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壁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内壁中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壁面为第一壁面,通过将至少一个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壁面上,有利于发热元件加热的大量高温气体直接经与其距离最近的壁面上的出风口导出至食材盛放桶,有利于高温气体及时快速地进入食材盛放桶所在的加热室,提高加热速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壁的与第一壁面相连接的其他壁面为第二壁面,多个出风口中,至少存在一个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壁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定与第一壁面相连接的其他壁面为第二壁面,这里第二壁面可与第一壁面直接连接也可间接连接。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壁面上,使得高温气体可从第二壁面上的出风口进入食材盛放桶所在的加热室内部,能够降低发热元件所对应的壁面处温度较高而引起的加热室内部的温差,使得加热室内部食材,不仅能够在发热元件所在区域的热传递和热辐射受热,还能够在发热元件所不在的区域经出风口流入的高温气体而受热,提高了食材的受热均匀性,提高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内壁的除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至少两个出风口中每个出风口的开口面积越远离发热元件越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内壁的除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由于距离发热元件越近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越高,距离发热元件越远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越低,进而通过控制出风温度越高的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较小,出风温度较低的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较大,能够综合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效果,避免各个出风口因出风面积相同而导致内壁内部靠近发热元件的区域温度较高,有利于保证内壁内部温度均匀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内壁的除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至少两个出风口中任意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越远离发热元件越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内壁的除与发热元件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由于距离发热元件越近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越高,距离发热元件越远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越低,进而通过控制出风温度越高的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较大,出风温度较低的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较小,能够综合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效果,避免各个出风口因间距相同而导致内壁内部靠近发热元件的区域温度较高,有利于保证内壁内部温度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的一个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的叶轮的一个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的叶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的又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壳体,14发热元件,16叶轮,162叶片,164第一侧边,166第二侧边,168加固部,18食材盛放桶,20折边,22缺口,24内壁,26发热腔,28进风口,30出风口,32加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焙器具,其中图4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烘焙器具,烘焙器具包括:壳体12,壳体12围合形成发热腔26;发热元件14,设置在发热腔26内;叶轮16,叶轮16与发热元件14相邻设置,叶轮16包括多个叶片162,每个叶片162包括第一侧边164及第二侧边166,每个叶片162的转动方向为由第一侧边164所在方向向第二侧边166所在方向转动;其中,沿第一侧边164上设置有凸出的折边20,第一侧边164与叶轮16的旋转半径之间具有夹角R。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焙器具包括壳体12,发热元件14及叶轮16,叶轮16与发热元件14相邻设置,均设置于发热腔26内,通过将发热元件14与叶轮16相邻设置,使得被加热元件加热的热空气可通过叶轮16进行吹散,提供热量的传播效率,此外叶轮16中的多个叶片162的转动方向为由第一侧边164所在方向向第二侧边166所在方向转动,并且在第一侧边164上设置有凸出叶片162所在平面的折边20,使得折边20与叶片162之间形成风道,叶轮16中心位置的空气沿风道向外流动,便于将叶轮16中心位置的空气向边缘带走,这样在叶轮16中心位置便更容易形成负压,以使得叶轮16中心位置会将更多的空气导入至叶轮16表面;此外第一侧边164与叶轮16的旋转半径之间具有夹角R,这样在叶轮16进行旋转时,由于第一侧边164与旋转半径具有夹角R,这样在被导流至第一侧边164处的空气就会倾斜导流至叶轮16的外侧,并且夹角R的大小越大,空气就会被导流至距离叶轮16边沿越远距离,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热空气的覆盖范围,提高烹饪时热量的均匀性。

此外,将折边20设置在第一侧边164上,并且叶片162的旋转方向为由第一侧边164向第二侧边166的方向旋转,这样无论是叶轮16在进行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折边20与叶片162之间形成风道都可迎面聚集空气,并将空气向外导出。如图2所示为叶轮为顺时针旋转时的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为叶轮为顺时针旋转时的布置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夹角R的取值范围为:12°≤|R|≤2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将夹角R的取值范围设定为:12°≤|R|≤25°之间,由于叶轮16的旋转方向有可能为顺时针或逆时针,因此在叶轮16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夹角R为正向且取值为正数,在旋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时夹角R为负向且取值为负数。

由于在夹角R的绝对值越大时,第一侧边164与旋转半径之间的夹角便越大,这样被倾斜导出的空气的速度便会越大,便于将空气导向至叶轮16更远位置,但是由于在导出的空气的速度增加时,叶轮16中心位置的气压就会减小,这样会不便于形成负压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因此限定夹角R的取值范围设定为:12°≤|R|≤25°,可以在保证负压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空气的吹出的距离。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折边20与叶片162所在平面相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将折边20设置为与叶片162所在平面相垂直,这样便可最大程度地增加折边20与叶片162形成的风道的体积,提高导风的能力,进而保证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叶轮16还包括:加固部168,加固部168设置在第二侧边166上,加固部168与叶片162的叶顶相连接,加固部168与叶片162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叶轮16还包括加固部168,将加固部168设置在第二侧边166上,并且使得加固部168与叶片162的叶顶相连接;其中,叶片162的叶根为靠近轴心的一侧,叶片162的叶顶为远离轴心的一侧;在叶片162的叶顶处设置固定部,使得固定部可以增加整个叶轮16的质量,减少在叶轮16的转动过程中叶片162出现振动的问题,进而减少叶轮16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折边20为将相邻两个叶片162之间的过渡区域向上弯折而形成,以使得相邻两个叶片162之间形成间隙,折边20的外轮廓与间隙相匹配。

在该实施例中,在叶轮16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首先待加工的原料为圆形材料,各个叶片162之间并未分开,通过在两个叶片162之间去除过渡区域将各个叶片162形成间隙而彼此分开,此时过渡区域并未完全去除,而是过渡区域与第一侧边164相连接,并向上弯折而形成与凸出于叶片162表面的折边20,这样折边20的外轮廓与间隙相匹配,这可看出折边20与叶片162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一方面提高折边20与叶片162之间的连接效果,另一方面可保证折边20可以与叶片162一体成型,减少加工步骤。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叶片162与折边20相连处开设有缺口22,缺口22位于叶片162的叶根处。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折边20进行弯折的过程中,折边20与叶片162的连接处易形成材料堆积,进而使得叶片162的表面形成褶皱,并且还会在堆积处造成应力集中,影响叶轮16使用寿命;因此在叶片162与折边20相连处开设有缺口22,避免折边20与叶片162的连接处形成材料堆积,进而提高叶片16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叶片162的数量为奇数。

在该实施例中,将叶片162的数量设置为奇数,由于奇数个叶片162无法形成轴对称,这样不会使得叶轮16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左右两侧振动频率相同而形成共振,减少了叶轮16的噪音。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烘焙器具还包括:食材盛放桶18,食材盛放桶18与叶轮16相邻设置;内壁24,设置在叶轮16及食材盛放桶18之间,内壁24将发热腔26与食材盛放桶18相隔开。

在该实施例中,烘焙器具还包括食材盛放桶18,食材盛放桶18与叶轮16相邻设置,使得由叶轮16吹出的风可以快速地接触到食材盛放桶18,保证食材盛放桶18的烹饪效果。

烘焙器具还包括内壁24,内壁24设置在叶轮16与食材盛放桶18之间,内壁24将发热腔26与食材盛放桶18相隔离,叶轮16及发热元件14设置在发热腔26内,食材盛放桶18不与叶轮16及发热元件14直接相接触,保证了用户在拿取食材盛放桶18时,不会触碰到叶轮16及发热元件14,保证了用户操作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食材盛放桶18设置在壳体内时,叶轮16的几何中心所在高度对应于食材盛放桶18的中下部。

在该实施例中,在食材盛放桶18设置在壳体内时,将叶轮16的几何中心所在高度设置为与食材盛放桶18的中下部相对应,中下部即中部以下位置,这样由于被加热的空气质量较轻,低温气体集中在中下部,低温气体可以通过叶轮16的几何中心处形成的负压快速地被吸入到加热室32的内部,提高空气流动效率,缩短烹饪时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叶轮16为离心式叶轮。

在该实施例中,叶轮16为离心式叶轮,有利于集中收集气体,并将气体分散吹向风道各处,且有利于风道内气体温度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加热室32内部温度均匀分布。当然,叶轮16也可为混流叶轮,或选用多种叶轮16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烘焙器具还包括:多个进风口28,多个进风口28集中分布在内壁24上,多个进风口28与叶轮16的轴心相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离心式叶轮其轴心区域为进风区域,因此将多个进风口28设置在内壁24的与叶轮16相对应的壁面上,并与叶轮16的几何中心相对应,有利于发热腔26内的气体在叶轮16的作用下快速流入发热腔26,提高了发热腔26内部热风循环速度,缩短烹饪时长。尤其在叶轮16位于发热元件14的一侧时,被及时导出发热腔26的气体能够快速地被发热元件14加热,提高了烘焙器具整体的加热效率。可选地,叶轮16设置在发热腔26的背部壁面与壳体12之间,或设置在发热腔26的左、右任一侧壁面与壳体1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出风口30,多个出风口30分布在内壁24上,至少存在一个出风口30与叶轮16的边缘相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当叶轮16为离心式叶轮时,由于叶轮16会将气体周向导出,进而在叶轮16的边缘处设置至少一个出风口30,使得部分高温气体能够直接经边缘处的出风口30导出至发热腔26的外部,有利于食材盛放桶18快速升温,且减少热量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出风口30的出风方向均避让食材盛放桶1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出风口30的出风方向均设置为偏离食材盛放桶18所在方位,可有效避免出风口30吹出的高温气体直接吹向食材盛放桶18,而导致食材盛放桶18局部温度过高,有利于保证食材盛放桶18内部食材均匀受热。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壁24中与发热元件14相对应的壁面为第一壁面,多个出风口30中,至少存在一个出风口30设置在第一壁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内壁24中与发热元件14相对应的壁面为第一壁面,通过将至少一个出风口30设置在第一壁面上,有利于发热元件14加热的大量高温气体直接经与其距离最近的壁面上的出风口30导出至食材盛放桶18,有利于高温气体及时快速地进入食材盛放桶18所在的加热室32,提高加热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壁24的与第一壁面相连接的其他壁面为第二壁面,多个出风口30中,至少存在一个出风口30设置在第二壁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设定与第一壁面相连接的其他壁面为第二壁面,这里第二壁面可与第一壁面直接连接也可间接连接。通过将出风口30设置在第二壁面上,使得高温气体可从第二壁面上的出风口30进入食材盛放桶18所在的加热室32内部,能够降低发热元件14所对应的壁面处温度较高而引起的加热室32内部的温差,使得加热室32内部食材,不仅能够在发热元件14所在区域的热传递和热辐射受热,还能够在发热元件14所不在的区域经出风口30流入的高温气体而受热,提高了食材的受热均匀性,提高烹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内壁24的除与发热元件14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至少两个出风口30中每个出风口30的开口面积越远离发热元件14越大。

在该实施例中,在内壁24的除与发热元件14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由于距离发热元件14越近的出风口30的出风温度越高,距离发热元件14越远的出风口30的出风温度越低,进而通过控制出风温度越高的出风口30的出风面积较小,出风温度较低的出风口30的出风面积较大,能够综合各个出风口30的出风效果,避免各个出风口30因出风面积相同而导致内壁24内部靠近发热元件14的区域温度较高,有利于保证内壁24内部温度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内壁24的除与发热元件14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至少两个出风口30中任意相邻两个出风口30之间的间距越远离发热元件14越小。

在该实施例中,在内壁24的除与发热元件14相对应的壁面之外的其余壁面上,由于距离发热元件14越近的出风口30的出风温度越高,距离发热元件14越远的出风口30的出风温度越低,进而通过控制出风温度越高的相邻两个出风口30之间的间距较大,出风温度较低的相邻两个出风口30之间的间距较小,能够综合各个出风口30的出风效果,避免各个出风口30因间距相同而导致内壁24内部靠近发热元件14的区域温度较高,有利于保证内壁24内部温度均匀分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