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743发布日期:2019-07-03 03:2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餐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餐盘,它包括本体。传统的一次性餐盘,在盛食物后,进行转移时,因为本体的耐压强度较差,容易造成餐盘的损坏以及食物的掉落;以及传统的一次性餐盘的防滑效果较差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以及防滑效果好的一次性餐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盘底、沿盘底周侧设置的盘壁以及沿盘壁设置的盘边缘,所述盘底和盘壁之间设有弧形壁,弧形壁的开口方向朝向盘壁内侧,所述盘壁包括与弧形壁连接的内连接壁以及与盘边缘连接的外连接壁,内连接壁和外连接壁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外凸结构,所述外连接壁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盘壁内侧,所述内连接壁和盘底之间所呈夹角在110度-120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包括盘底、沿盘底周侧设置的盘壁以及沿盘壁设置的盘边缘,为了提高本体的耐压效果,通过在盘底和盘壁之间设有弧形壁,并且该弧形壁的开口方向朝向盘壁内侧,再将盘壁设置为包括与弧形壁连接的内连接壁以及与盘边缘连接的外连接壁,外连接壁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盘壁内侧,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双向的弧面结构,并通过内连接壁依次连接弧形壁和外连接壁,则提高了受力面积,并且在内连接壁和外连接壁之间设有加强筋,将加强筋呈外凸结构,则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将内连接壁和盘底之间所呈夹角设置在110度-120度之间,充分的发挥弧形壁的效果,从而使本体在受力时,作用力得到分散,从而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盘底的底面上设有均布有防滑纹,防滑纹包括第一防滑纹、与第一防滑纹垂直设置的第二防滑纹、与第二防滑纹垂直设置的第三防滑纹以及与第三防滑纹垂直设置的第四防滑纹,第四防滑纹与第一防滑纹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盘底的底面上设有均布有防滑纹,为了提高防滑效果,通过将防滑纹设置为包括第一防滑纹、与第一防滑纹垂直设置的第二防滑纹、与第二防滑纹垂直设置的第三防滑纹以及与第三防滑纹垂直设置的第四防滑纹,第四防滑纹与第一防滑纹垂直设置,一方面增加了防滑的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多方位的结构组合,提高了防滑的均匀程度,以确保受力的均匀程度,进而提高实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连接壁的高度和外连接壁的高度之间的比值在1.8-2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连接壁的高度和外连接壁的高度之间的比值在1.8-2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因为内连接壁靠近盘底,并且弧形壁连接着内连接壁,为了提高本体的耐压程度,通过增加盘壁的受力面积,从而将内连接壁的高度和外连接壁的高度之间的比值在1.8-2之间设置,一方面通过弧面结构的外连接壁与直线结构的内连接壁之间的配合,并且内连接壁置于弧形壁和外连接壁之间,受力会集中在内连接壁上,则需要保证了良好的受力面积,另一方面确保了对盛物量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实施例防滑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盘底,2-盘壁,3-盘边缘,10-弧形壁,20-内连接壁,21-外连接壁,22-加强筋,4-防滑纹,40-第一防滑纹,41-第二防滑纹,42-第三防滑纹,43-第四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滑耐压一次性餐盘,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盘底1、沿盘底1周侧设置的盘壁2以及沿盘壁2设置的盘边缘3,为了提高本体的耐压效果,通过在盘底1和盘壁2之间设有弧形壁10,并且该弧形壁10的开口方向朝向盘壁2内侧,再将盘壁2设置为包括与弧形壁10连接的内连接壁20以及与盘边缘3连接的外连接壁21,外连接壁21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盘壁2内侧,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双向的弧面结构,并通过内连接壁20依次连接弧形壁10和外连接壁21,则提高了受力面积,并且在内连接壁20和外连接壁21之间设有加强筋22,将加强筋22呈外凸结构,则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将内连接壁20和盘底1之间所呈夹角设置在110度-120度之间,如图1中L1所示,充分的发挥弧形壁10的效果,从而使本体在受力时,作用力得到分散,从而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盘底1的底面上设有均布有防滑纹4,为了提高防滑效果,通过将防滑纹4设置为包括第一防滑纹40、与第一防滑纹40垂直设置的第二防滑纹41、与第二防滑纹41垂直设置的第三防滑纹42以及与第三防滑纹42垂直设置的第四防滑纹43,第四防滑纹43与第一防滑纹40垂直设置,一方面增加了防滑的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多方位的结构组合,提高了防滑的均匀程度,以确保受力的均匀程度,进而提高实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连接壁20的高度(如图1中H1所示高度)和外连接壁21的高度(如图2中H2所示高度)之间的比值在1.8-2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因为内连接壁20靠近盘底,并且弧形壁10连接着内连接壁20,为了提高本体的耐压程度,通过增加盘壁2的受力面积,从而将内连接壁20的高度和外连接壁21的高度之间的比值在1.8-2之间设置,一方面通过弧面结构的外连接壁21与直线结构的内连接壁20之间的配合,并且内连接壁20置于弧形壁10和外连接壁21之间,受力会集中在内连接壁20上,则需要保证了良好的受力面积,另一方面确保了对盛物量的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采用纸浆支撑,且该纸浆采用原浆,不添加漂白剂,以提高使用安全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