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568发布日期:2019-03-05 17:43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动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被动窗。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住宅及公共建筑对门窗的技术、外观效果及物理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对窗保温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保温性能达到被动式房屋要求的才能被称为被动式门窗,现阶段,市场上的窗产品可以达到被动式门窗的可谓凤毛麟角。现有窗结构的可开启部分均可从室外看到一圈框架以及扇外铝,不具备隐扇效果,从而造成了建筑外侧的整体度不高,不仅保温性能差,而且十分不美观;同时,现有的窗产品仍然处于单层玻璃或双层玻璃的安装方式,对于多中空玻璃组件在窗产品上的应用仍然处于滞后阶段,使得整窗的保温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保温性能、可以增大扇梃室内侧部分厚度的被动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窗框上;所述窗扇包括扇梃和中空玻璃组件,所述扇梃的室外侧设置有保温型材,所述保温型材的一端嵌置在所述扇梃的内部,所述保温型材的另一端用于安装所述中空玻璃组件,所述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中空玻璃组件的室外侧与所述窗框的室外侧平齐。

可选的,所述窗框为木质窗框,所述木质窗框的室外侧安装有外置铝框,所述外置铝框的内端向所述木质窗框的中心延伸,所述外置铝框用于在所述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所述木质窗框、所述扇梃以及所述保温型材完全遮挡隐藏。

可选的,所述外置铝框的内侧粘附有内保温层,所述外置铝框的一端通过卡扣组件与所述木质窗框连接,所述外置铝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用于在所述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搭接所述外置铝框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玻璃组件的室外侧。

可选的,所述外置铝框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木质窗框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扣,所述外置铝框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木质窗框上。

可选的,所述中空玻璃组件包括三层间隔均匀设置的玻璃层,相邻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设置有间隔条,每相邻两层所述玻璃层与位于两层所述玻璃层之间的所述间隔条形成中空层。

可选的,所述中空玻璃组件粘接固定在所述保温型材上。

可选的,所述扇梃的外周和所述保温型材的外周均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密封胶条用于在所述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连接所述扇梃的外周与所述木质窗框的内周以及用于密封连接所述保温型材的外周与所述木质窗框的内周。

可选的,所述内保温层为EPS内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扇梃为木质扇梃,所述保温型材为EPS保温型材,所述木质扇梃与所述EPS保温型材采用集成材工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被动窗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在扇梃上镶嵌保温型材,并直接将中空玻璃组件安装在保温型材上,利用保温型材将中空玻璃组件向室外侧偏移,既可以实现超厚玻璃配置,又可以增大扇梃室内侧部分的厚度,提高整窗保温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木质窗框的室外侧安装了外置铝框,中空玻璃组件的室外侧玻璃可直接与外置铝框搭接,不仅可实现室外侧隐扇的外观样式,使建筑外侧的整体度和美观性提高,可提高整窗的防盗功能,实用性极强;而且外置铝框内内保温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整窗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被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被动窗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被动窗的B-B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窗框;2、扇梃;3、保温型材;4、中空玻璃组件;41、间隔条;5、外置铝框;51、卡槽;52、卡扣;6、内保温层;7、第一密封胶条;8、第二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保温性能的被动窗。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可转动连接在窗框上;窗扇包括扇梃和中空玻璃组件,扇梃的室外侧设置有保温型材,保温型材的一端嵌置在扇梃的内部,保温型材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中空玻璃组件,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中空玻璃组件的室外侧与窗框的室外侧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被动窗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在扇梃上镶嵌保温型材,并直接将中空玻璃组件安装在保温型材上,利用保温型材将中空玻璃组件向室外侧偏移,既可以实现超厚玻璃配置,又可以增大扇梃室内侧部分的厚度,提高整窗保温性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窗扇可转动连接在窗框1上;窗扇包括扇梃2和中空玻璃组件4,扇梃2的室外侧设置有保温型材3,保温型材3的一端嵌置在扇梃2的内部,保温型材3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中空玻璃组件4,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中空玻璃组件4的室外侧与窗框1的室外侧平齐。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窗框1为木质窗框,木质窗框的室外侧安装有外置铝框5,如图2所示,外置铝框5的内端向木质窗框的中心延伸,外置铝框5用于在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木质窗框、扇梃2以及保温型材3完全遮挡隐藏,达到从室外侧的一个隐扇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外置铝框5的内侧粘附有内保温层6,外置铝框5的一端通过卡扣组件与木质窗框连接,外置铝框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7,第一密封胶条7用于在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搭接外置铝框5的一端与中空玻璃组件4的室外侧。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外置铝框5的一端开设有卡槽51,木质窗框上设置有与卡槽51匹配的卡扣52,外置铝框5通过卡槽51和卡扣52安装在木质窗框的室外侧。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中空玻璃组件4包括三层间隔均匀设置的玻璃层,相邻两层玻璃层之间设置有间隔条41,每相邻两层玻璃层与位于两层玻璃层之间的间隔条41形成中空层,多层玻璃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窗扇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中空玻璃组件4可通过胶粘接固定在保温型材3上,即在整个扇梃2室外侧的四周均设置了保温型材3之后,由保温型材3形成用于安装玻璃的保温框,通过在中空玻璃组件4的外周涂抹胶水将中空玻璃组件4粘接安装在保温框内,从而完成超厚玻璃组件在保温型材3上的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扇梃2的外周和保温型材3的外周均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8,第二密封胶条8用于在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连接扇梃2的外周与木质窗框的内周以及用于密封连接保温型材3的外周与木质窗框的内周,提高窗扇关闭时,扇梃2和保温型材3的外周与窗框1内周之间对缝隙的密封性,从而提高正常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内保温层6为EPS内保温层;扇梃2为木质扇梃,保温型材3为EPS保温型材,其中木质扇梃与EPS保温型材采用集成材工艺一体成型。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被动窗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在扇梃上镶嵌保温型材,并直接将中空玻璃组件安装在保温型材上,利用保温型材将中空玻璃组件向室外侧偏移,既可以实现超厚玻璃配置,又可以增大扇梃室内侧部分的厚度,提高整窗保温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木质窗框的室外侧安装了外置铝框,中空玻璃组件的室外侧玻璃可直接与外置铝框搭接,不仅可实现室外侧隐扇的外观样式,使建筑外侧的整体度和美观性提高,可提高整窗的防盗功能,实用性极强;而且外置铝框内内保温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整窗的保温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窗框并不限于平开式窗户使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而适应性地应用到推拉式以及其他形式的窗户结构中;相应的本实用新型中扇梃与保温型材并不限于采用集成材工艺一体成型,还可以通过胶粘或螺钉连接的方案实现扇梃与保温型材的固定,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相应的,内保温层和保温型材的材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他能够实现良好密封效果的材质均可适应性地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同理,本实用新型中的中空玻璃组件并不限于与保温型材粘接,其他连接方式均可适应性的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中空玻璃组件的玻璃层数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