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7037发布日期:2019-10-28 22:1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2合1杆式吸尘器,尘杯容积通常在0.5~1L,储灰量很小,用户需要频繁清理尘杯,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但若扩大尘杯容量,则拆卸作为手持吸尘器使用时显得很笨重,不便操作。现有的双尘杯杆式吸尘器有些两个尘杯不可分离,使得尘杯清理起来很麻烦;也有些设置成两个尘杯可分离,但尘气混合物须经过两个尘杯,两个尘杯都须有预过滤器,导致整机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该二合一吸尘器不但使得第一尘杯和第二尘杯方便清理、且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所述二合一吸尘器包括工作头组件、与所述工作头组件相连接的机架组件、可被操作地与所述机架组件相配接或相脱离的手持吸尘器,所述手持吸尘器包括第一尘杯,所述第一尘杯具有过滤系统。所述二合一吸尘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仅用于收集灰尘的第二尘杯,第二尘杯于第一尘杯可分离或组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手持吸尘器与所述机架组件相配接时,所述第一尘杯较第二尘杯远离所述工作头组件,所述第一尘杯设有与所述工作头组件的风道相贯通的进风口,且所述第一尘杯设有可与第二尘杯相贯通的甩尘口,经所述过滤系统过滤掉的灰尘从所述甩尘口进入到第二尘杯,当所述手持吸尘器与所述机架组件相脱离时,经所述过滤系统过滤掉的灰尘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尘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尘杯上设有开合机构,当所述手持吸尘器与所述机架组件相配接时,所述开合机构将所述甩尘口打开,当所述手持吸尘器与所述机架组件相脱离时,所述开合机构将所述甩尘口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尘杯包括底部和自所述底部并向底部的同一侧延伸的侧部,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甩尘口设于所述侧部和所述底部的交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旋风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尘杯具有被所述底部覆盖的横向开口和与所述甩尘口相贯通的竖向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吸尘器、所述第二尘杯与所述机架组件两两之间可分离或组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头组件为地刷组件,且所述二合一吸尘器还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和地刷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机架组件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手持吸尘器与机架组件脱离时,手持吸尘器独立使用,此时尘气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到第一尘杯,经过滤系统分离后,灰尘颗粒收集在第一尘杯内,洁净的空气会被排出;当手持吸尘器与所述机架组件相配接时,由于所述第一尘杯较第二尘杯远离所述工作头组件,所述第一尘杯设有与所述工作头组件的风道相贯通的进风口,且所述第一尘杯设有与第二尘杯相贯通的甩尘口,因此尘气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到第一尘杯,经过滤系统分离后,灰尘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落入到第二尘杯。该实用新型提供的二合一吸尘器的第一尘杯和第二尘杯可相互分离,不但提高了立式吸尘时的集尘容量,并使手持吸尘器重量较轻便于操作,且第一尘杯和第二尘杯方便清理,另外,仅需要在第一尘杯内设置过滤系统,第二尘杯内不需要设置过滤系统,从而使得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吸尘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吸尘器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吸尘器的主视图,此时手持吸尘器和第二尘杯均被拆下;

图5是图3中吸尘器的第一尘杯和过滤系统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第二尘杯的剖视图。

10.工作头组件,12.机架组件,14.手持吸尘器,16.第一尘杯,18.过滤系统,20.第二尘杯,22.进风口,24.甩尘口,26.壳体,28.进风管, 30.握持部,32.手柄接长杆组件,34.底部,36.侧部,38.横向开口, 40.竖向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尘杯可以被称作第二尘杯,同样,第二尘杯也可以被称作第一尘杯,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立式手持的二合一吸尘器,二合一吸尘器包括工作头组件10、与工作头组件10相连接的机架组件12、可被操作地与机架组件12相配接或相脱离的手持吸尘器14。其中,手持吸尘器14包括第一尘杯16,第一尘杯16具有过滤系统18,二合一吸尘器还包括设于机架组件12的第二尘杯20,而第二尘杯20内未设置过滤系统,因此第二尘杯20仅用于收集灰尘,并且,第二尘杯20与第一尘杯10 可分离或组装。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配接时,第一尘杯16较第二尘杯20远离工作头组件10,第一尘杯16的进风口22与工作头组件10的风道相贯通,且第一尘杯16设有与第二尘杯20相贯通的甩尘口24。具体的,过滤系统18包括旋风过滤器。当然,过滤系统18也可以设置成其它过滤器。具体的,过滤系统18包括旋风过滤器。当然,过滤系统18也可以设置成其它过滤器。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二合一吸尘器,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脱离时,手持吸尘器14作为手持功能独立使用,此时尘气混合物从进风口22 进入到第一尘杯16,经过滤系统18分离过滤后,过滤掉的灰尘颗粒被收集在第一尘杯16内,洁净的空气会被排出;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 相配接时,也就是二合一吸尘器作为立式吸尘器使用时,由于第一尘杯16 较第二尘杯20远离工作头组件10,第一尘杯16设有与工作头组件10的风道相贯通的进风口22,且第一尘杯16设有与第二尘杯20相贯通的甩尘口24,因此尘气混合物从进风口22进入到第一尘杯16,经过滤系统18分离后,过滤掉的灰尘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尘口24落入到第二尘杯20。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合一吸尘器的第一尘杯16和第二尘杯20可相互分离。提高了立式吸尘时的集尘容量,以在作为立式吸尘器使用时,不需要经常去清理尘杯;而在作为手持吸尘器使用时,又重量较轻便于操作。另外,可分离的第一尘杯16和第二尘杯20清理起来也较为方便,而仅在第一尘杯16内设置过滤系统18,在第二尘杯20中并没有设置过滤系统的做法,可使得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该具体实施例中,工作头组件10为地刷组件,具体包括地刷、滚刷、滚刷处有地刷进风口22、及与地刷进风口22相连通的地刷连接管,地刷连接管形成风道。当然,根据需要,工作头组件10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工作头。另外,机架组件12包括与地刷连接管相连通的通道,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配接时,第一尘杯16的进风口22与通道相连通,从而使进风口 22与地刷连接管相连通。

手持吸尘器14还包括壳体26、设于壳体26内的电机、与第一尘杯16 的进风口22相对接的进风管28,且进风管28连接于壳体26。当手持吸尘器 14从机架组件12上拆下单独使用时,尘气混合物从进风管28进入到第一尘杯16。另外,第一尘杯16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电机相连通。而组合后作为立式吸尘器使用时,也是使用手持吸尘器14中的电机进行工作,也就是说,二合一吸尘器仅含有一个电机,而这个电机为手持吸尘器14自带的电机。

壳体26上设有握持部30,当手持吸尘器14单独使用时,操作者可握持握持部30进行操作。再者,第一尘杯16可拆卸地设于壳体26,这样,第一尘杯16可从壳体26上拆卸下来进行倒灰并清洗尘杯,且能将过滤系统18 从第一尘杯16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二合一吸尘器还包括手柄接长杆组件32,手柄接长杆组件32插接于机架组件12,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配接,二合一吸尘器作为立式吸尘器使用时,操作者握持手柄对立式吸尘器进行移动操作。具体的,手柄接长杆组件 32和工作头组件10分别设于机架组件12的两端。

进一步的,为使得二合一吸尘器作为立式吸尘器时结构更加紧凑,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配接时,第一尘杯16与第二尘杯20相邻接,且甩尘口24被打开以使第一尘杯16与第二尘杯20相贯通,此时尘气混合物从过滤系统18分离后,灰尘颗粒落入第二尘杯20,不容易被旋转气流再扬起来二次加速进入过滤系统18,因此在增加尘杯容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过滤系统18的容尘量。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脱离时,甩尘口24被关闭。此时尘气混合物从过滤系统18分离后,灰尘颗粒落入第一尘杯16。而在将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配接,二合一吸尘器作为立式吸尘器使用时,第一尘杯16中的灰尘自动会落入第二尘杯20中,因此手持吸尘器 14状态可以不要单独倒灰。当然,根据需要,手持吸尘器14状态也可以单独倒灰。

进一步的,第一尘杯16上设有控制甩尘口24开合的开合机构(未图示),在这里,卡合机构的具体结构并不作限定,只需满足其具有控制甩尘口24开合的功能即可。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配接时,开合机构将甩尘口24 打开,当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相脱离时,开合机构将甩尘口24关闭。具体的,开合机构可设置成手动操作以打开或关闭甩尘口24。当然,开合机构也可设置成自动打开或关闭甩尘口24,即当将手持吸尘器14装配于机架组件 12上时,第一尘杯16与第二尘杯20相抵接并能促使开合机构将甩尘口24打开;当将手持吸尘器14从机架组件12上拆除时,第一尘杯16与第二尘杯20相分离并能促使开合机构将甩尘口24闭合。

第一尘杯16包括底部34和自底部34并向底部34的同一侧延伸的侧部36,进风口22设于侧部36。而甩尘口24设于侧部36和底部34的交接处。

另外,在侧部36沿其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甩尘口24的中心线、进风口22的中心线和侧部3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甩尘口24和进风口22位于过滤系统18的两侧。进一步的,进风口22位于侧部36远离底部34的一端。

第二尘杯20具有被第一尘杯16的底部34覆盖的横向开口38和与甩尘口 24相贯通的竖向开口40。如此,第二尘杯20不但不需要设置顶部,从而节省了材料,而且第二尘杯20中的灰尘非常方便倒出。

本实施例中,手持吸尘器14、第二尘杯20与机架组件12两两之间可分离或组装。例如,第二尘杯20可拆卸地设于机架组件12。这样当第二尘杯20 吸满后,可将第二尘杯20从机架组件12上拆卸下来进行倒灰并清洗第二尘杯 20。具体的,第二尘杯20可通过插接、卡接或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机架组件12。再例如,手持吸尘器14与机架组件12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未图示),以将手持吸尘器14固定连接于机架组件12。具体的,连接结构可设置为插接结构、卡扣结构或螺栓等。再例如,在一些使用情境中,在手持吸尘器14单独使用时,若用户需要增加集尘空间,也可将第二尘杯20可分离地安装于手持吸尘器14上。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