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柜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6366发布日期:2019-10-28 22:0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厨柜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柜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门板包括外侧板件及内侧板件,所述内侧板件插装在外侧板件上。一种是在内侧板件及外侧板件之间安装木板,然后在木板上开有安装门铰链利仔用的凹槽;由于木板容易受潮,受潮后的木板会膨胀,螺钉会出现脱落等问题,使用寿命不长。另外一种是在内侧板件及外侧板件中安装有PVC发泡板,该结构握钉力差,不环保,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厨柜门,结构强度高,不会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握钉能力强,不会出现螺钉脱落现象,环保,装配方便,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厨柜门,包括内侧板材及外侧板材,所述内侧板材安装在外侧板材上并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杯及两个以上安装门铰链利仔用的拉铆螺母;所述铰杯由合金板材冲压而成,在铰杯上设有容置门铰链利仔用的凹槽,两个以上的拉铆螺母安装在铰杯上,铰杯的凹槽及拉铆螺母均位于内侧板材及外侧板材之间,铰杯与内侧板材或外侧板材固定,在内侧板材上分别开有装配孔及两个以上的安装孔,所述装配孔与凹槽的开口相通,所述安装孔与对应的拉铆螺母的开口相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铰杯上设有安装边沿,所述安装边沿固定在内侧板材的内壁上,在安装边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拉铆螺母的开口端安装在安装槽中并固定,拉铆螺母的其它部位位于内侧板材及外侧板材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装销及内侧厚角;所述内侧厚角呈“┏”形,内侧厚角装配在外侧板材拐角处的内侧,所述安装销插接在外侧板材的拐角上,且安装销的销部与内侧厚角卡接配合从而将内侧厚角固定在外侧板材拐角处。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侧厚角,所述外侧厚角呈“┏”形,在外侧厚角上分别设有插沿及插槽;在所述外侧板材的边沿上设有卡槽,所述插沿插在卡槽中并固定从而将外侧厚角固定在外侧板材上;在所述内侧板材的边沿上设有插接边,所述插接边插接在插槽中并与卡槽的壁相互抵靠从而将内侧板材与外侧板材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结构强度高,不会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握钉能力强,不会出现螺钉脱落现象,环保,装配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铰杯的分解图;

图6是图4的局部C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侧厚角、外侧厚角及安装销的配合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B-B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D-D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E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如图1至图11所示,其是一种厨柜门,包括内侧板材1、外侧板材2、铰杯3及两个安装门铰链利仔用的拉铆螺母4,所述内侧板材1安装在外侧板材2上并固定;所述铰杯3由合金板材冲压而成,在铰杯3上设有容置门铰链利仔用的凹槽31,两个拉铆螺母4安装在铰杯3上,铰杯3的凹槽31及拉铆螺母4均位于内侧板材1及外侧板材2之间,铰杯3与内侧板材1或外侧板材2固定,在内侧板材1上分别开有装配孔11及两个安装孔12,所述装配孔11与凹槽31的开口相适应并相通,所述安装孔12与对应的拉铆螺母4的开口相适应并相通。在使用过程中,拉铆螺母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至若干个。

安装时,门铰链的利仔位于凹槽31中,利仔通过拉铆螺母4固定,握钉能力强,不会出现螺钉脱落现象,质量好。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铰杯3上设有安装边沿32,所述安装边沿32固定在内侧板材1的内壁上,在安装边沿上设有安装槽321,所述拉铆螺母4的开口端41安装在在安装槽321上并固定,拉铆螺母4的其它部位位于内侧板材1及外侧板材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销5及内侧厚角6;所述内侧厚角6呈“┏”形,内侧厚角6装配在外侧板材2拐角处的内侧,所述安装销5插接在外侧板材2的拐角上,且安装销5的销部与内侧厚角6卡接配合从而将内侧厚角6固定在外侧板材2拐角处,内侧厚角6加强了外侧板材2拐角处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外侧厚角7,所述外侧厚角7呈“┏”形,在外侧厚角7上分别设有插沿71及插槽72;在所述外侧板材2的边沿上设有卡槽21,所述插沿71插在卡槽21中并固定,从而将外侧厚角7固定在外侧板材2上;在所述内侧板材1的边沿上设有插接边13,所述插接边13插接在插槽72中并与卡槽21的壁相互抵靠,从而将内侧板材1与外侧板材固定。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