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芯及包括该枕芯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5297发布日期:2019-11-19 20:1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枕芯及包括该枕芯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枕芯及包括该枕芯的枕头。



背景技术:

枕芯是枕头最重要的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枕芯一般是与枕套配合形成枕头,供使用者休息时使用,枕芯决定着枕头的舒适度。枕芯的外形一般是固定的,用户选购只能选购面向大众的统一规格的产品,但不同的用户,其体形、使用的床垫硬度均不相同,导致传统的枕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用户,而长期使用不适合的枕芯,极易导致失眠、落枕、颈椎劳损等不良后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枕头产品开始增加高度调节功能。例如,充气枕头,通过在枕头内部设置与枕芯配合的气囊,通过气囊充实程度来调节枕头的高度,但是气囊有漏气的问题,并且枕头内置气囊以后透气性能会下降,同时对头、颈部的承托效果也不均匀,用户体验不好,而且调节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至少一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枕芯,包括枕芯主体,在所述枕芯主体的下侧面设置有调节层,所述调节层连接于所述枕芯主体,且所述调节层的一端均能够向相对的另一端翻折叠加。

优选地,所述调节层前端和后端之间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位置与所述枕芯主体的下侧面连接,所述调节层的前端和后端均能够沿固定处向相对的另一端翻折叠加。

优选地,所述调节层包括三个调节部,分别为第一侧卧调节部、第二侧卧调节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卧调节部和所述第二侧卧调节部之间的仰卧调节部,用以分别调节位于所述枕芯主体两侧的侧卧位置高度和位于两侧卧位置之间的仰卧位置高度。

优选地,所述枕芯主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调节层,各个所述调节层之间叠放设置,且每个所述调节层的一端均能够向相对的另一端翻折叠加。

在具有多个调节层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调节层包括三个调节部,分别为第一侧卧调节部、第二侧卧调节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卧调节部和所述第二侧卧调节部之间的仰卧调节部,用以分别调节位于所述枕芯主体两侧的侧卧位置高度和位于两侧卧位置之间的仰卧位置高度。

优选地,在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枕芯主体的上侧面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由前至后是向下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枕芯主体的上侧面设有用于匹配使用者头部的枕芯凹部。

优选地,所述枕芯主体的前侧面设有用于支撑使用颈部的颈托部。

优选地,所述枕芯主体的前侧面上,位于所述颈托部两侧的部分均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由上至下是向后倾斜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枕芯主体上与所述调节层的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固定件,用于限定所述调节层保持当前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枕头,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枕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芯,包括枕芯主体,在枕芯主体的下侧面设置有调节层,所述调节层连接于所述枕芯主体,且所述调节层的一端能够向相对的另一端翻折后叠加,通过调节层的翻折叠加调整枕芯的高度,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支撑稳固匀称,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枕头的高度调节需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芯,其调节层包括三个调节部,分别为第一侧卧调节部、第二侧卧调节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卧调节部和所述第二侧卧调节部之间的仰卧调节部,用以分别调节位于所述枕芯主体两侧的侧卧位置高度和位于两侧卧位置之间的仰卧位置高度,能够实现分区局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枕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枕芯进行部分高度调节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枕芯进行高度调节的又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枕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枕芯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中的枕芯(非分解状态)进行部分高度调节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枕头的示意图。

图中:1:枕芯主体;11:枕芯主体的下侧面;12:枕芯主体的上侧面;121:枕芯凹部;13:枕芯主体的前侧面;131:颈托部;2:调节层;21:第一侧卧调节部;22:第二侧卧调节部;23:仰卧调节部;3:固定件;4:纽扣;5:枕套;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芯,包括枕芯主体1,在枕芯主体的下侧面11上设置有调节层2,其中,枕芯主体1可以为现有的枕芯,对其形状和大小没的有要求,优选地,选用具有内枕套的枕芯,有利于调节层2的固定,例如,一种枕芯由内枕套和填充于内枕套的填充物(海绵、乳胶、决明子等),调节层2与内枕套固定,方便缝制、安装拉链、纽扣、魔术贴等。

该调节层2与枕芯主体1连接,且调节层2的任一端均能够向相对的另一端翻折后叠加,以调节枕芯主体1的局部高度。例如,调节层2的任一端部均与枕芯基体无固定连接,即任一端都能够相对枕芯主体1翻折移动,调节层2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位置可以通过缝制、拉链、纽扣或魔术贴等方式与枕芯主体1连接,使调节层的任一端均能翻折后与调节层2的其它部分叠加,以增加该局部的高度。如此使用一些形状(例如圆形)的枕芯主体1时,则不用限定枕芯的使用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高度调节,例如,可以通过调节层的前后端在前后方向翻折叠加,也可以通过调节层的左右端在左右方向翻折叠加,还可以对角方向翻折叠加。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调节层2至少有一相对的两端不与枕芯主体1固定连接,在该两端之间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位置通过缝制、纽扣、拉链或魔术贴等方法将调节层2与枕芯主体1连接,作为示例,在图1中调节层2是通过缝制固定在枕芯主体1上的,缝制处即为固定处,该调节层2的两端通过上述固定处向相对的一端翻折叠加,以增加枕芯主体1的局部高度。优选地,这个相对的两端为调节层的前端和后端。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有一些变通的实施方式,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调节层2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与枕芯主体1连接,此时,固定处就有两处,调节层2的一端要翻折时,将这一端与魔术贴两面分离,此时只有另一端魔术贴粘合处为固定处,翻折的一端并不一定要沿着此固定处翻折,而是可以沿此固定处前(与翻折端之间的位置)的任一处作为翻折处,即翻折后的调节层2的两端不需要一定对齐,从而具有更大的调整自由度。

调节层的两端之间可以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一种固定方式,优选地,采用魔术贴固定,具体地,在相邻的调节层2的表面分别设置魔术贴的两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魔术贴6是包括相粘合的两面,在图9和图10中对其的两面统一标记为6,仅为了指明其示意的位置,并非是限定魔术贴的两面是相同的,或者文中的述的魔术贴是指其中一面。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层2基本覆盖枕芯主体的下侧面11。更优选地,调节层2的前后两端能够相对枕芯主体1翻折,以调节枕芯主体1的前部(枕芯主体靠近使用者颈部的一端)或者枕芯主体1的后部的高度,以匹配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此时,调节层2整体作为一个调节部,不能分区调节侧卧、仰卧区域的高度,只能整体调节这些区域的高度。

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不同厚度的调节层2来限定调节的极限高度,也可以通过设置多个调节层2来限定调节的极限高度,并且设置多层调节层2可以通过翻折的层数实现更精细的高度调节,能够更好的匹配使用者的需求。

多个调节层2直接或间接的固定在枕芯主体1上,例如,通过缝制,多个调节层2被直接固定在枕芯主体1上,或者通过纽扣所有的调节层被直接固定在枕芯主体1上;也可以多个调节层之间依次相互固定,使部分调节层2通过与枕芯主体1连接的调节层2被间接固定在枕芯主体1上。

在具有多个调节层2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每个调节层2的厚度一致,多个调节层2都向一端翻折时,越位于外侧的调节层2的翻折叠加的距离越近(叠加范围递减),使多个调节层2形成相对平滑的倾斜,提高使用舒适度。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调节层2的固定处来达到此效果,例如,一个调节层2的中部固定,另一个调节层在三分之二处固定。

值得说明的是,在有一些具有多个调节层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尽量避免因调节层的厚度原因导致叠加范围递减的情况发生,例如,调节层2的中部的厚度小于两端的厚度。具有外套的调节层,可以仅在两端放置填充物,中部只有外套,无填充物,上述方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叠加范围递减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层2可以是分体结构,例如调节层2分为前部调节层和后部调节层,前部调节层基本覆盖枕芯主体的下侧面11的前半部,后部调节层基本覆盖枕芯主体下侧面11的后半部,前部调节层和后部调节层位于或靠近枕芯主体中部的一端分别与枕芯主体1连接,另一端翻折叠加以调节枕芯主体1的高度。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枕芯主体1的两端(与调节层能够翻折的两端相对应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固定件3,用于固定调节层2的当前状态,例如,在枕芯主体1的前端和后端的合适位置,分别设置一条左右方向固定的松紧带,调节层2的前后端分别被一条松紧带固定,当翻折调节层2的一端时,将该翻折端塞入到松紧带下侧固定,避免调节层2任意翻折或复位。当然该固定件3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纽扣,调节层2的两端均由纽扣来保持其当前状态;固定件3也可以是魔术贴,在枕芯主体1上设置魔术贴的一面,在调节层2上设置魔术贴的另一面,翻折调节层2,调节层2与枕芯主体2上的魔术贴粘合。当然,在具有内枕套的枕芯主体的实施例中,内枕套可以采用能够替代魔术贴其中一面的材料(能够与设置在调节层上的魔术贴的另一面配合),折叠的调节层2之间可以在调节层2之间相应的位置设置魔术贴,使折叠的调节层2通过磨术贴连接固定。

优选地,调节层2主体为可翻折的调节垫,该调节垫可以为海绵等具有弹性的枕芯常用填充物,也可以是决明子等颗粒状填充物,颗粒状的填充物需要装填在布套内形成调节层,而海绵等材料可能直接作为调节层,也可以通过放置在布套内形成调节层。

使用时,通过翻折叠加调节层2,实现枕芯主体1的高度调节,且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支撑稳固匀称,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枕头的高度调节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枕芯的前端是指与靠近使用者颈部的一端,后端是指与前端相对的远离使用者颈部的一端;相应的调节层的前端是指正常状态下位于枕芯主体前端的一端,调节层的后端是位于枕芯主体后端的一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调节层2包括三个调节部,分别为第一侧卧调节部21、第二侧卧调节部22和设置在第一侧卧调节部21和第二侧卧调节部22之间的仰卧调节部23,用以分别调节位于枕芯主体1的两侧的侧卧位置高度以及位于两侧卧位置之间的仰卧位置高度。

一个调节层2包括三个调节部,可以实现分区的局部调节,例如,只调节枕芯主体1的侧卧位置高度,或者只调节枕芯主体1的仰卧位置高度。

在具有多个调节层2的实施方式中,至少有一个调节层2包括三个调节部,以实现分区局部调节,优选地,每个调节层2均包括三个调节部。

在调节层包括三个调节部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调节部可以是一个调节垫。

在使用松紧带的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个松紧带在两个相邻的调节部之间与枕芯主体1固定,使每个松紧带形成三个固定处,对应固定三个调节部,以实现更好的固定,参见图3、图6和图7。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的方案可以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任一种枕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其主要改进之处在枕芯主体1,调节层2的结构及与枕芯主体的连接方式基本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是以调节层2包括三个调节部的方案作为示例,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枕芯主体的上侧面12上设有用于匹配使用者头部的枕芯凹部121,提高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芯主体的上侧面12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由前至后是向下倾斜设置,即枕芯主体1的前部(靠近使用者颈部的一端)高于后部,使用者在使用时头部稍微后仰,进一步提高使用舒适度。优选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舒适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芯主体的前侧面13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用于支撑使用者颈部的颈托部131。优选地,颈托部131的上侧面为倾斜面,且是由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以匹配贴合使用者的颈部。

为了让使用的肩部得到支撑,以达到进一步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目的,在枕芯主体的前侧面13上,位于颈托部131两侧的部分均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由上至下是向后倾斜设置。

图4和图5示意的是一个同时具有枕芯凹部121、颈托部131以及颈托部131两侧为倾斜面的枕芯。图6是第一侧卧调节部21的一端翻折叠加在另一端并由固定件3固定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第一侧卧调节部21、第二侧卧调节部22和仰卧调节部23的一端均沿固定处向另一端折叠的状态示意图。

图8示意的是一种使用纽扣4固定调节层的枕芯,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层2的每个调节部均通过两个纽扣4连接于枕芯主体1上,使每个调节部的两端沿两个纽扣4的连接翻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枕芯的枕头,如图11所示,该枕头包括枕芯和枕套5,枕芯位于枕套5内,具体地,枕套4上设有取放枕芯的开口,在需要调节枕头高度时,可以从开口处将枕芯取出,且所述调节层的一端均能够向相对的另一端翻折后叠加,通过调节层调节枕芯高度后,装入枕头内,以实现枕高的高度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枕芯,在枕芯主体的下侧面设置有调节层,所述调节层连接于所述枕芯主体,通过调节层的翻折叠加调整枕芯的高度,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支撑稳固匀称,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枕头的高度调节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不存在方案冲突的情况下,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