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跟鞋预警的鞋底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9538发布日期:2019-06-05 22:5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跟鞋预警的鞋底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清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跟鞋预警的鞋底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室内环境,通常需要对进入该环境的人员提出无尘化要求,如进入前更换专用服装鞋帽,或者对服装鞋帽进行清洁除尘处理等。特别是一些重要实验室、电子设备工厂的主要车间、医院或工厂的检验检测室等,都对室内环境具有越来越严苛的清洁度要求。衣服和帽子的更换相对简单和方便,且通用性强,疾病传播隐患小。但鞋子的更换显得麻烦和存在尴尬,特别是对于有外来人员的情况下,更换公用的鞋子存在脚类疾病传染隐患。而采用鞋底清洗机对进入人员的鞋底进行清洗的清洁方式,有效解决了鞋子更换而导致的诸多问题。通常安装在进入通道上,人员在进入室内环境前,通过踩踏行走在清洗机上,由清洗机对鞋底的尘土进行清洗,从而达到鞋底清洁目的。现有技术的鞋底清洗机通常固定安装在通道上,清洗机包括鞋底清洗单元和鞋底干燥单元,两个单元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存在安装使用和维护拆拆装不方便的缺陷,且难以实现长度调整,适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为此,本申请人曾对此作出改进,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种鞋底清洗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申请已于2017年10月23日公开,该申请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7242846A。该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清洗机的清洗单元和干燥单元设计成纵向组合的卡合式拼装结构,以提高装拆方便性,进而将两个单元的骨架均设置成多个依次拼装的组合结构,单个清洗骨架形成一个单独的清洗组件,从而可通过增减清洗组件数量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长度变化要求。但该清洗机相互拼接的构件之间是通过错位搭接方式形成拼接的,导致用于注塑形成骨架的注塑模具结构复杂,存在制造成本高和拼装工艺繁琐的缺陷。另外,该清洗机还缺少用于对鞋子进行消毒的消毒单元以及高跟鞋预警单元。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拼装清洗机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跟鞋预警的鞋底清洗机,通过将拼装结合面设置成与对应侧的外轮廓面相同的结构,以有效增大拼装结合面面积,简化和规整结合面结构,相应简化制造骨架的注塑模具模腔形状,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并通过穿孔和拉绳固定连接,其连接结构隐蔽、牢固,且利于构件轻量化。同时,通过设置消毒单元,以对鞋子形成鞋面喷洒消毒或对鞋底形成浸渍消毒,以杜绝细菌侵入高洁净度环境。设置高跟鞋预警单元,用于区分待清洗的鞋子是否为高跟鞋,并发出报警。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跟鞋预警的鞋底清洗机,包括拼装连接的清洗单元和干燥单元;清洗单元由多个清洗分段组成,每个清洗分段包括清洗骨架分段和设在清洗骨架分段上的清洗构件;干燥单元由干燥骨架和吸水垫构成,干燥骨架由多个干燥骨架分段组成;还包括消毒单元和高跟鞋预警单元;所述清洗骨架分段和干燥骨架分段的拼装结合面上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且拼装结合面构成相应分段的对应侧外轮廓面;所有骨架分段通过沿清洗机纵向穿设的拉绳固定连接成一体;且两相邻骨架分段之间设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两端分别插接在对应的骨架分段插接孔内;所述消毒单元具有喷洒消毒和/或浸渍消毒结构。所述高跟鞋预警单元,用于对高跟鞋预警,与所述清洗单元相连接。

采用前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多个清洗分段和多个干燥分段分别拼接成清洗单元和干燥单元。由于拼装结合面构成相应分段的对应侧外轮廓面,因此,相邻分段之间形成对接拼装,拼装成清洗机的所有骨架分段通过拉绳固定为一体,并通过插接的定位构件定位,以确保相邻骨架支架连接位置的准确性,在定位构件具有足够强度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拼装连接的刚度和强度。其连接可靠、结构隐蔽,且利于构件强量化。其中,拉绳通过分段骨架上设置的穿绳孔穿设,在各分段骨架采用相同端面的情况下,清洗机形成由同一端面延伸的规整性结构。用于形成对接拼装的各个分段骨架外部轮廓形状规整,且将结合面面积发挥到最大极限,无需在结合面上形成突出或凹陷的横向定位结构,故其采用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模腔形状简单、模具加工方便、加工效率高,加工费用低,利于大批量生产时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价格优势和性价比,为市场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设置消毒单元,以对鞋子形成鞋面喷洒消毒或对鞋底形成浸渍消毒,以杜绝细菌侵入高洁净度环境。设置高跟鞋预警单元,用于区分待清洗的鞋子是否为高跟鞋,并发出报警。

优选的,所述高跟鞋预警单元包括红外线发射单元、采集单元、红外线接收单元以及警报单元;所述红外线发射单元,并列地分布在高跟鞋预警单元的一端,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采集单元,位于高跟鞋预警单元的中间,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鞋子;所述红外线接收单元,并列地分布在高跟鞋预警单元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红外线。所述警报单元,位于高跟鞋预警单元的另一端,用于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

优选的,所述消毒单元包括消毒液喷雾头,消毒液喷雾头分布在干燥单元或清洗单元两侧,消毒液喷雾头通过管道和供液泵连接有消毒液供液接口,消毒液供液接口集合在清洗单元的外接端子上,外接端子上还整合有入水接口、排水出口和电源接口。以通过喷洒消毒方式在干燥单元或清洗单元进行鞋底清洗或吸水干燥时,通过喷洒雾状消毒液对鞋帮和鞋面进行消毒杀菌,从而极大地消除或减少细菌侵入高洁净度环境的隐患,且结构简单、消毒功能可靠、消毒效果好。当然,两个单元均设置消毒液喷雾头时,其消毒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清洗单元设有外接端子,外接端子上整合有入水接口、排水出口和电源接口,入水接口通过外部管道接入混合有消毒液的清洗水;或者,外接端子上整合有入水接口、排水出口、电源接口和消毒液接口,消毒液接口和入水接口通过内部管道汇流后,再向清洗构件提供清洗用水。以将消毒液混合在在鞋底清洗水中,以便在鞋底清洗的同时实现鞋底消毒。其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且可有效消除或减少细菌侵入高洁净度环境的隐患。

优选的,所述消毒单元位于所述清洗单元和干燥单元之间,消毒单元由多个消毒骨架分段组成,消毒单元设有消毒液喷雾头、消毒液池和消毒液吸附垫三者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三种组合;消毒液喷雾头分布在消毒单元两侧,消毒液池或消毒液吸附垫,以及消毒液喷雾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液供液接口,消毒液供液接口整合在清洗单元的外接端子上,外接端子上还整合有入水接口、排水出口和电源接口。以形成单独的消毒环节进行鞋底和/或鞋面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并有效消除或减少细菌侵入高洁净度环境的隐患。

优选的,所述拉绳的至少一端卷绕固定在绞轴上,绞轴设在入口处的清洗骨架分段上;或者,设在出口处的干燥骨架分段上;绞轴通过棘轮棘爪机构或者超越离合器结构形成单向转动结构。拉绳一端固定在绞轴上时,另一端可固定在远离绞轴的清洗机最远端的骨架上,以使拉绳形成一字形或多段折返的之字形;另一端也可固定在用于设置绞轴的骨架上或者绞轴上,以使拉绳形成U字形或多个折返的U字形。同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或者超越离合器结构形成单向转动结构,以利用反向锁止结构进行锁止,从在转动绞轴的外力消除后,利用拉绳的反作用力自动锁止绞轴,从而将拉绳锁紧固定,以简化结构和锁紧操作动作的复杂程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棘轮同轴固定连接在绞轴上,棘爪通过一端铰接在对应骨架分段上,棘爪另一端与对应骨架分段之间设有锁止加载弹簧。以利用简单成熟的单向结构形成自动锁紧固定拉绳,拉绳固定通过朝设定方向转动绞轴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超越离合器结构包括由所述绞轴构成的芯轴,芯轴上套装有外圈,外圈可转动的设在对应骨架分段上,对应骨架分段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外圈的锁止螺钉;外圈通过容纳槽设有滚动体,滚动体抵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装设在外圈上,第一弹簧通过弹性力将滚动体推向容纳槽一端,以在芯轴按设定方向转动时,芯轴通过摩擦力使滚动体位置保持,芯轴通过滚动体与所述外圈形成结合状态;在所述芯轴按设定方向相反的反向转动时,芯轴通过摩擦力将滚动体推向容纳槽的另一端,芯轴与外圈形成分离状态。以利用内外同轴的单向离合器结构形成结构简单的拉绳自动锁紧固定结构,确保可靠性。本方案的绞轴解锁通过解除锁止螺钉与外圈的锁止状态即可形成绞轴与外圈的同步转动,从而防松拉绳;需要紧固拉绳时,先通过锁止螺钉将外圈锁止固定,再转动绞轴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拉绳呈至少一返回段的多段往返结构,拉绳两端均卷绕固定在绞轴上,用于穿设拉绳的所述骨架分段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偶数个拉绳孔。以形成牢固可靠的拉绳固定结构,确保清洗机刚度和强度。

优选的,所有骨架分段均呈哑铃形;所述拉绳设有分别位于骨架分段两个大端的两根。以使清洗机形成凹槽形,降低踩踏高度,提高使用方便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构件呈瓦形。以利用瓦形结构两个方向的位置限定,进一步确保相邻骨架之间连接位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杜绝细菌侵入高洁净度环境,且拼装结合面面积大、形状规整,用于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性价比高;产品拼装固定结构简单,紧固操作方便,适宜于批量化生产;识别待清洗鞋子中的高跟鞋并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取走待清洗的高跟鞋以另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含消毒单元的结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拉绳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具有高跟鞋预警的鞋底清洗机,由拼装连接的清洗单元100、消毒单元、干燥单元200和高跟鞋预警单元300组成;清洗单元100由多个清洗分段组成,每个清洗分段包括清洗骨架分段110和设在清洗骨架分段上的清洗构件130;干燥单元200由干燥骨架和吸水垫220构成,干燥骨架由多个干燥骨架分段210组成;所述清洗骨架分段110和干燥骨架分段210的拼装结合面上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且拼装结合面构成相应分段的对应侧外轮廓面;所有骨架分段通过沿清洗机纵向穿设的拉绳1固定连接成一体;且两相邻骨架分段之间设有定位构件10,定位构件10两端分别插接在对应的骨架分段插接孔内;所述消毒单元具有喷洒消毒和/或浸渍消毒结构;所述高跟鞋预警单元300,用于对高跟鞋预警,与所述清洗单元100相连接;其中,定位构件10呈瓦形。

其中,消毒单元包括消毒液喷雾头11,消毒液喷雾头11分布在干燥单元200和/或清洗单元100两侧,消毒液喷雾头11通过管道和供液泵连接有消毒液供液接口12,消毒液供液接口12集合在清洗单元100的外接端子140上,外接端子140上还整合有入水接口141、排水出口142和电源接口143,外接端子140设在清洗单元100的进口端清洗骨架分段110上,以形成在清洗鞋底和/或干燥鞋底时,对鞋面和鞋帮进行喷洒消毒。

其中,所述高跟鞋预警单元300包括红外线发射单元310、采集单元320、红外线接收单元330以及警报单元340;所述红外线发射单元310,并列地分布在高跟鞋预警单元300的一端,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采集单元320,位于高跟鞋预警单元300的中间,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鞋子;所述红外线接收单元330,并列地分布在高跟鞋预警单元300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红外线;所述警报单元340,可以为蜂鸣器,位于高跟鞋预警单元300的另一端,用于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且红外线发射单元310与红外线接收单元330分布的位置为一一对应关系。

当待清洗的鞋子位于采集单元320上时,红外线发射单元310发送的红外线会首先达到待清洗的鞋子上,鞋子前端和鞋子后段与采集单元320完全接触(鞋子前段的长度大于鞋子后端的长度),将会分别阻断红外线的传播,即该部分被阻断的红外线无法被红外线接收单元330接收到,鞋子前端阻断的红外线数量m与鞋子后段阻断的红外线数量n的比值为L(L=m/n),根据L的值判断待清洗的鞋子是否为高跟鞋。若L≥3,则高跟鞋预警单元300判断待清洗鞋子为高跟鞋,警报单元340将会发出报警声音以提醒使用者取走高跟鞋;若L<3,则高跟鞋预警单元300判断待清洗鞋子不是高跟鞋,则会将鞋子传送到清洗单元100以进行清洗。

另外,拉绳1两端卷绕固定在绞轴2上,且用于穿设拉绳1的所述骨架分段上设有六个拉绳孔,以使拉绳形成具有三个返回段的三段往返的多个U形结构;绞轴2设在入口处的清洗骨架分段110上,绞轴2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形成单向转动结构。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3和棘爪4,棘轮3同轴固定连接在绞轴2上,棘爪4通过一端铰接在对应骨架分段上,棘爪4另一端与对应骨架分段之间设有锁止加载弹簧5,棘轮棘爪机构通过入口端盖111遮盖。所有骨架分段均呈哑铃形;所述拉绳设有分别位于骨架分段两个大端的两根;清洗单元100和干燥单元200通过过渡骨架120连接,位于进口端的清洗骨架分段110、位于出口端的干燥骨架分段210,以及过渡骨架120的哑铃形两大端之间具有向上突起的挡棱,该挡棱构成对应部位的门槛,且位于出口端的干燥骨架分段210上设有出口端盖211,出口端盖211形成对拉线1远离绞轴2的端部的遮盖。

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消毒液接口144和入水接口141通过内部管道汇流后,再向清洗构件提供混合有消毒液的清洗水,以形成对鞋底同时进行清洗和浸渍消毒,清洗后的混合污水从排水出口142排出而进入外部净化系统,之后循环利用。其中,消毒液接口144可择时关闭。

另外,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不设置消毒液喷雾头11和消毒液供液接口12的方案,而采用以下方案替代。即清洗单元100的外接端子140上仅整合有入水接口141、排水出口142和电源接口143,入水接口141通过外部管道接入混合有消毒液的清洗水,同样能够对鞋底同时进行清洗和浸渍消毒。

实施例2,参见图5,绞轴2通过超越离合器结构形成单向转动结构。该超越离合器结构包括由绞轴2构成的芯轴,芯轴上套装有外圈6,外圈6可转动的设在对应的骨架分段上,对应骨架分段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外圈6的锁止螺钉8;外圈6通过容纳槽设有滚动体9,滚动体9抵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装设在外圈6上,第一弹簧7通过弹性力将滚动体9推向容纳槽一端,以在芯轴按设定方向转动时,芯轴通过摩擦力使滚动体9位置保持,芯轴通过滚动体9与所述外圈6形成结合状态;在所述芯轴按设定方向相反的反向转动时,芯轴通过摩擦力将滚动体9推向容纳槽的另一端,芯轴与外圈6形成分离状态。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参见图6,所述消毒单元400位于所述清洗单元100和干燥单元200之间,消毒单元由多个消毒骨架分段组成;清洗单元100和消毒单元400之间,以及消毒单元400和干燥单元200之间均通过对应的过渡骨架120连接;消毒单元设有消毒液喷雾头11、消毒液池401和消毒液吸附垫三者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或者三种组合;消毒液喷雾头11分布在消毒单元两侧,消毒液池401或消毒液吸附垫,以及消毒液喷雾头11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液供液接口12,消毒液供液接口12整合在清洗单元100的外接端子140上,外接端子140上还整合有入水接口141、排水出口142和电源接口143。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前述记载,本实施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消毒单元构成了一个介于清洗单元100和干燥单元200之间独立区域;在采用消毒液喷雾头11、消毒液池401或消毒液吸附垫,或者消毒液池401与消毒液吸附垫结合的任意一种方案时,仅能实现喷洒或浸渍的单一消毒方式。当采用消毒液喷雾头11与消毒液池401和消毒液吸附垫中的一种或两种相结合时,能够实现综合的喷洒和浸渍消毒方式。

本实施例中,消毒液池401与消毒液吸附垫结合时,消毒液吸附垫放在消毒液池401中,由吸附垫贮存消毒液,通过踩踏吸附垫挤出的消毒液对鞋底进行消毒杀菌,多余的消毒液由消毒液池401收集后,再由吸附垫吸收贮存。

显然,本实施例的消毒单元400也可与实施例1或2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结构的消毒单元并存,以形成多个消毒环节,显著增强消毒效果。

前述实施例中,绞轴2还可设在出口处的干燥骨架分段210上。

前述实施例中,骨架分段上还可以设置除六个外其他数量的偶数个拉绳孔,以使拉绳1形成具有至少个返回段的至少一段往返的U形结构。

前述实施例中,骨架分段上也可以设置成单个或奇数个拉绳孔,拉绳一端卷绕固定在绞轴2上,另一端固定在远离绞轴2的清洗机最远端的骨架上,以使拉绳1形成一字形或多段折返的之字形结构。

前述实施例中,拉绳1固定结构也可采用卷扬机卷绕固定,其卷绕绳滚筒或电机附带刹车装置,以通过刹车装置锁止固定拉绳1。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